BB
中华人民共和国包装行业标准
BB/T0050-×XXX
代替BB/T0050-2009
热打码色带
Hot stamping ribbon
(报批稿)2015年8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BB/T0050-2009《热打码色带》,与BB/T0050-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标准由中国包装联合员会提出.
热打码色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打码色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以塑料薄膜为基材,经涂布可转印油墨而制成的用于凸版烫印的热打码色带(以下简称色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12027塑料薄膜和薄片加热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 1
热打码色带hotstampingribbon
料.使用时,保持色带的涂层面正对承印物,使加热的烫印机凸版从色带背面瞬间冲压,将色带上的油 以塑料薄膜为基材,将其中一面涂布可转印油墨层后,经干燥、分切等工序而制成的一种热转印材墨层永久性地转印于承印物表面.
由于生产缺陷或其它原因所造成的色带上出现的透明斑点.
3. 5膜卷松紧度ribbontightness
反映色带卷的收卷张力大小用色带卷外圆柱体的表面硬度表示.
3. 6掉粉、掉渣losepowder色带在热转印过程中出现油墨层脱落下来星点、片或团块状物质的现象.
3. 7 抗粘连性adhesionresistance色带在热转印过程中,色带与承印物易于脱离的特性.
4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表面不允许有污迹、杂质、凹凸不平、暴筋等.
4.1.2端面平整,不允许有划伤、放射状皱纹,端面与管芯错位≤0.5mm.
4.1.3色带无接头,不允许层间粘连.
4.1.4不允许有宽度>0.5mm的横向白道和宽度>0.3mm的纵向白道,不允许有直径>1mm白斑和宽度>2mm的条纹:横向白道应≤0.5mm,纵向白道应≤0.3mm,且白道累计长度不超过2m/50m:直径≤1mm的白班不超过5个/m,宽度≤2mm的条纹累计长度不超过5m/50m.
4.1.6色带卷松紧度(邵氏C型)要求在(85~98)度之间. 4.1.5同批同色色差(CIEL*a*b*)要求△E≤4.
4.2规格尺寸及尺寸偏差
色带常用规格尺寸:长度为100m,宽度分别为20mm、25mm、30mm、35mm、500mm,其它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色带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尺寸偏差
宽度偏差 ±1mm 0.5%, 1% 长度偏差
4.3 产品性能
产品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表2产品性能
分类 色带 序号 1 横向热收缩率/% 项目 指标 5特性 2 纵向拉伸强度/pa ≥803 印迹清晰度 2n长色带内,缺笔断划、毛刺、墨团、空心的不良字数率≤5%.4 打印掉粉、掉渣 不允许5 6 印迹耐摩擦性/次 抗粘连性 自行脱离 ≥50印连 高温处理后印迹清晰度 2n长色带内,缺笔断划、毛刺、墨团、空心的不良字数率≤5%.特性 7 耐高温 性* 高温处理后印迹耐摩擦性 ≥50/次8 耐双氧 水性* 浸泡后印迹清晰度 浸泡后印迹耐摩擦性/次 2n长色带内,缺笔断划、毛刺、墨团、空心的不良字数率≤5%. ≥50耐冷 冷冻后印迹清晰度 2n长色带内,缺笔断划、毛刺、墨团、空心的不良字数率≤5%.9 冻性* 冷冻后印迹耐摩擦性/次 ≥50
注:有耐高温、耐双氧水、耐冷冻要求的产品可参考带*项.
4.4卫生指标
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标准规定.
5试验方法
5.1外观质量
5.1.1在自然光下,对4.1.1、4.1.2、4.1.3、4.1.4的要求进行检测.5.1.2同批同色色差
BB/T 0050-××××
仪器采用积分球式测色色差计,应符合GB/T7707-20085.5的规定,标准照明体为D65,测色测量视场为10:测量面积一般为直径中25mm的圆孔,如被测部位较小,则允许采用小面积观察孔,但其面积不得小于25mm.
的色差△E. 以标准试样为基准,测量CIEL*a*b*均匀色空间的L*a*b*值,然后测量其它试样与基准同色同部位
5.1.3膜卷松紧度
将色带卷平放,用邵氏C型硬度计分别测量色带卷的外圆柱面任意位置,共5处,取5处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色带的膜卷松紧度.
5.2规格尺寸
使用精度不低于0.5mm的钢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5.2.2长度
使用精度不低于5mm的量具测量.
5.3取样方法
将色带拆除包装后,揭开封口标签,小心存放,防止污染.
5.4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环境
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在温度(23土5)C,相对湿度(50土10)%的环境中进行样品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8h,并在此环
5.5横向热收缩率
按GB/T12027试验方法规定进行.烘箱恒温至(120土3)C时,将试样分别平放入烘箱内,开始计时,10min后,取出试样,充分冷却至环境温度后进行测量,取三块试样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色带的热收缩率,保留两位小数.
5.6纵向拉伸强度
按GB/T1040.3-2006的规定进行.试样采用长150mm,宽(15土0.1)mm的长条形,夹具间距离为100mm,拉伸速度(100土10)mm/min,分别测纵向试样5条.
5.7印迹清晰度
将色带及承印材料分别安装于打码机上,配置8磅的凸印版字符,按打印操作条件,连续打印2m,迹清晰度.
5.8打印掉粉、掉渣
将色带及承印材料分别安装于打码机上,按打印操作条件,连续打印100m,检查掉粉、掉渣现象.
5.9印迹耐摩擦性
将复印纸裁成50mm×220mm的尺寸,并固定在试验机的滑动摩擦块上,荷重(20土0.2)N:开机后
以40次/min的速度往复匀速摩擦,记录下印迹开始变模糊时的摩擦次数作为试验结果.
5.10抗粘连性
将色带及承印材料分别安装于打码机上,设置温度:(100~200)C:打印压力:(20~50)N;打印速度:(60~500)次/min,根据色带特性,选取适宜的参数,连续自动打印2m,目测打印过程中色带与承印材料能否自行脱离.
5.11耐高温性
却至室温后,分别检测印迹清晰度及印迹耐摩擦性.
5.12耐双氧水性
将承印物试样放入盛有浓度为30%的70m1双氧水烧杯内,在室温条件下保存5min,将试样从烧杯内取出,分别检测印迹清断度及印迹耐摩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