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404-2024
石漠化防治效益监测与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of karst desertificationmangagement benefits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出版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监测指标与方法6监测评价成果 5评价指标与方法附录A(规范性) 参考文献 石漠化防治效益监测与评价报告大纲 O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金星、万龙、李桂静、王昭艳、刘玉国、崔明、司莉青、曹建华、吴秀芹、关颖慧、秦伟、郭红艳、单志杰、般哲、李柏、刘卉芳.
石漠化防治效益监测与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岩溶石漠化防治效益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级行政范围的岩溶区石漠化防治效益监测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T1757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接标SL277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LY/T2191西南岩溶石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SL592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石漠化治理率rate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区域累计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与治理前石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
基岩裸露度bedrockouteropratio
单位面积露出在地表之上而无论是否被植被覆盖的基岩所占的比例.
薄土层thin soil layer
石漠化区土层厚度在40cm及以下的土层.
4监测指标与方法
4.1监测指标
以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为对象,按照石漠化防治情况、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11个类别进行监测,包括48个监测指标,见表1.
表1石漠化防治效益监测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①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③中度石澳化土地面积 ②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1.石慎化薇况 ①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一、石漠化防治情况 极重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岩溶土地面积2.防治措施 当期累计石漠化治理面积 石漠化治理资金投人①造林成活率3.水源涵养 年径流深①有效淮激面积输沙模数 ③水土流失面积4.土壤保持 陆坡耕地面积基岩棵露度土层厚度5.生态系 林草覆盖度 森林覆盖率二、生态效益 单位面积生物量植物物种丰富度①降水量 温度6.气候变化响应 ③干早灾害发生次数③洪涝灾害发生次数淮木林碳储量 乔木林碳储量7.碳汇效益 草本碳储量③枯落物碳储量土壤碳储量③饲草产量8.提高土地生产力 果蔬产量③薪材产量土壤肥力三、经济效益 社会生产总值 农业生产总值9.促进经济发展 林业生产总值③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③畜牧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