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491-2018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pdf

台架,汽车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1.1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汽车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T 20 ICS 43.040.60
D.C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代替QC/T491-1999、QC/T545-1999QC/T491-2018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techniqu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2018-07-04发布2019-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C/T491-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尺寸和参数 5性能要求 6试验方法
QC/T49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C/T491-1999《汽车筒式减振器尺寸系列及技术条件》和QC/T545-1999 《汽车筒式减振器台架试验方法》。

将这两个标准内容合并,同时增加了支柱式减振器等内容, 最终形成QC/T491-2018《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QC/T491-1999、QC/T545-1999相比,其主要内容变化说明如下: 一新标准中增加了双筒式减振器工作缸直径为25、27、32、35及70系列的基本尺寸和参数; 一新标准中增加了支柱式减振器的基本尺寸和参数; 一老标准只规定了活塞速度为0.52m/s时的阻尼力允差值;而新标准除0.52m/s外,增加了 0.13m/s、0.26m/s及0.52m/s以上速度时的阻尼力允差值; 一老标准具体规定了不同型式减振器的尺寸、连接尺寸和活塞行程的范围;新标准取消了 基长尺寸、连接尺寸和活塞行程等规定; 一新标准增加了摩擦力、气体反弹力、抗泡沫性、动态密封性等试验项目; 一老标准中只规定100℃温度时的温度特性要求;新标准增加了80℃、-30℃、-40℃的温 度特性要求; 一耐久性试验取消了老标准作为过渡方法使用的单动试验方法,并对试验次数进行了更新; -增加了与整车使用更加相关的路谱可靠性的试验方法,推荐有条件的供、需企业进行试 验,积累试验数据。

本标准给出了汽车减振器的一些通用技术要求,而减振器的功能,特别是一些附件及附加功 能,如弹簧盘、支架、焊接件等,应在整车设计时加以考虑并提出性能要求。

这些功能因车面异, 不能统一,因而本标准不作规定。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浙江路得坦摩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东机工减振器有限公司、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田藏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南阳 浙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浙川汽车减振器厂、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天强、黄震、吴迪、王灵龙、刘伟、严茂、潘俊斌、建占一、张博、 任军锋、刘洪富、王凤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 1459-74; JB 145985、JB 3901-85; QC/T 491-1999、QC/T 545-1999。

II
QC/T 491-2018
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减振器性能要求和台架试验方法。

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QC/T 484汽车油漆涂层 QC/T 572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双筒式减振器telescopic shockabsorber 由工作缸和用于储油外筒组成的减振器为双筒式减振器。

本标准在无特殊声明的情况下,双 简式减振器简称为减振器。

3.2 支柱式减振器suspensionstruts 安装在悬架上能起导向作用,承受一定侧向力,通常带有弹簧盘、支架等附件的双筒式减振 器称为支柱式双筒减振器。

本标准在无特殊声明的情况下,支柱式双筒减振器简称支柱式减振器。

3.3 工作行程stroke 减振器使用过程中活塞能达到的最大移动距离,在数值上是减振器产品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 的差值。

3. 4 示功特性foree-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 减振器在一定的测试行程和频率下,两端作相对简谐运动,其阻尼力(F)随测试行程(S) 的变化关系为示功特性,其所构成的曲线(F-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cook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