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RS 0096-2025 电网边缘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要求.pdf

CERS,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634.41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T/CERS0096-2025

电网边缘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Power Grid EdgeSmart Device OperatingSystem

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

目次

1范围. 前 IV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15电网边缘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参考体系架构 .25.1参考体系架构图5.2参考体系分层架构描述,6通用技术要求. .36.1硬件层要求.. .36.2操作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36.3系统框架层要求. . 46.4系统应用层要求.7边缘计算框架技术要求. 7.1边缘计算框架数据采集要求 .67.2边缘计算框架数据传输要求 6 67.3边缘计算框架数据存储要求. 67.4边缘计算框架数据计算要求. .78安全技术要求8.1安全技术描述 78.2安全国密算法要求 78.3安全启动与固件加密要求. 78.4安全应用要求 78.5禁用默认超级用户要求8.6内存安全保护要求.. . 78.7安全数据加密要求. 78.8设备和网络安全要求. .88.9安全更新和补丁管理要求. 8.10容器安全要求..8.11 边缘智能和AI模型安全要求 .8 .88.12 安全控制要求. .88.13 日志与监控要求 6

T/CERS 0096-2025

9稳定性与可靠性技术要求9.1运行稳定性 99.2恢复出厂设置 99.3故障恢复 6 69.4异常处理 .1010开源技术要求, 10参考文献.. .1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标准工作办公室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能国研(北京)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正雄、吴大鹏、包伟、杨帆、何亮、温东旭、王汝言、高攀、李中锐、吴彦勇、

周忠国、徐涛、黄宏程、颜涛、樊骥、李庆尧、阮正平、梁志琴、黄慕夏.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能源研究会.

相关意见联系方式:中国能源研究会标准执行办公室(E-mail:cers@.cn:电话:).

电网边缘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网边缘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参考体系架构、通用技术要求、边缘计算框架技术要求、安全技术要求、稳定性与可靠性技术要求、开源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网生产控制(如配电自动化DA、馈线自动化FA、继电保护信息管理)、运行监测(如变电站状态监测、线路在线监测)、用电信息采集、分布式能源监控、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等边缘侧核心业务场景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

控制程序执行并提供资源分配、任务调度、输入输出控制及数据管理等服务的系统软件.

电网边缘侧智能终端操作系统power grid edge smart device operating system(PEOS)

过工业总线或协议接入终端设备(如FTU、智能电表等),并且具备本地化实时计算与控制能力. 部署于电力系统边缘终端上的专用操作系统,北向通过电力通信网连接调度主站/云平台,南向通

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etionlayer

位于操作系统内核与硬件驱动之间的技术层,通过标准化接口封装底层硬件差异,为上层提供统一的硬件访问服务,实现软件与硬件解耦.

3.4

容器container

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的资源隔离单元,通过对CPU、内存、存储等物理资源的划分与隔离,为应用程序提供独立的运行环境.

4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HAL: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Layer)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Message QueuingTelemetry Transport)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ECC:错误检查和纠正技术(Error Checking andCorrecting) Al: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SPI: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