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88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钚-239、钚-240的测定.pdf

2016,239,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311.3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强制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4883.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环-239、环-240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与GB14883.8-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格式对文本进行了调整;梳理和调整了部分条款和公式的次序;第二法中以三正辛胺代替原标准方法中的N235. 增加了“低本底.谱仪的准备”要求;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环-239、环-240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环-239、环-240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环-239(Pu)和环-240("Pu)总放射性浓度的测定.

第一法离子交换法

2原理

硝酸和过氧化氢浸取食品灰,在7mol/L~8mol/L硝酸介质中,以[Pu(NO ).]-形式(Pu)定用0.36mol/L盐酸-0.01mol/L氢氟酸混合液解吸,电沉积法制源,在低本底a谱仪上测量 量吸附在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不同浓度盐酸和硝酸溶液淋洗除去常见.辐射体及常见阳离子杂质后, Pu(5.157 MeV)和² Pu(5.168 MeV)总浓度(以下称=0Pu)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2氢氟酸(HF). 3.1.1盐酸(HCI).3.1.3硝酸(HNO).3.1.4硝酸铵(NHNO).3.1.5盐酸羟胺(NHOHHCI).3.1.7氢氧化钠(NaOH). 3.1.6亚硝酸钠(NaNO).3.1.8过氧化氢(HO)

3.2试剂配制

3.2.1盐酸-氢氟酸混合液:将180mL1mol/L盐酸溶液倒人500mL容量瓶,加人20mL0.26mol/L 氢氟酸溶液,并用水稀释至刻度.3.2.2盐酸-硝酸混合液:将333mL盐酸倒人500mL容量瓶,加人9.4mL硝酸,并用水稀释至刻度.3.2.3硝酸铵-硝酸混合液:按5体积0.1mol/L硝酸溶液和3体积0.4mol/L硝酸铵溶液混合而成.3.2.4硝酸溶液;1 mol/L.、3 mol/L、7 mol/1.、7.5mol/L 和 10 mol/L.3.2.5氢氧化钠溶液:6mol/L. 3.2.62mol/L盐酸羟胺溶液:称取139g盐酸羟胺,溶于适量水中,加水稀释至1L.3.2.72mol/L亚硝酸钠溶液:称取138g亚硝酸钠,溶于适量水中,加水稀释至1L.

3.2.8251×8型聚苯乙烯三甲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180μm~250μm.将适量树脂倒人1L烧杯中,用水浸泡24h,倾去上层水,倒人10%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高出树脂约2cm,不时搅拌.约2h2h后倾去酸液,用水反复洗涤,直至溶液中无氯离子为止,晾干后备用. 后倾出液体,水洗一次.倾去洗出液后倒人1mol/L盐酸溶液,使溶液高出树脂约2cm,不时搅拌.

树脂的再生:先用10mL盐酸-氢氟酸混合液(3.2.1)以1mL/min流速通过交换柱,再用20mL7.5mol/L确酸以相同流速通过交换柱,备用.

3.3标准品

Pu标准溶液:放射性强度约为10衰变/(minmL)数量级,0.5mol/L硝酸体系.

4仪器和设备

4.1低本底α谱仪:

a)探测器直径应不小于不锈钢镀片(4.8)活性区直径:b)a谱仪在大于3MeV能区的积分本底应不大于1计数/h,在Pu相应道址积分本底应不大于0.2计数/h;c)在5MeV对电沉积标准薄源能量分辨率应优于0.5%,用多个a参考源检查非线性应小于d)α谱仪连续使用稳定性良好.24h漂移应小于1%. 1%,"Pu特征道区测量效率应不小于20%;

4.2马弗炉.

4.3离心机:转速3000r/min.离心管体积50mL或100mL.4.4离子交换柱:见附录A.4.6电磁搅拌器. 4.5电沉积槽:见附录A.4.7直流稳压电源.4.8不锈钢镀片:钢片型号1Cr18Ni9Ti,412mm~15mm,厚0.3mm~0.5mm,布轮抛光.用前经去污粉擦洗,丙酮洗涤,水冲洗干净后备用.4.9Pu标准面源: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经放射性计量传递部门标定过.标准源活性区直径应与样品源相同.

5分析步骤

5.1低本底α谱仪的准备

可参照GB/T16141推荐的方法对谱仪进行工作状态选择、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在测量样品前应进行仪器本底测定.

5.2样品制备和测定

5.2.1采样和预处理按GB14883.1规定进行.5.2.2称取5g~10g(精确至0.001g)样品灰于100mL瓷蒸发Ⅲ,加3mL~5mL10mol/L硝酸溶2mL10mol/L硝酸溶液和1mL过氧化氢,加热蒸干.如此反复处理数次,直至灰样呈白色或灰 液使其湿润盖上表面Ⅲ,在电炉上缓缓加热逐滴加人1mL过氧化氢,蒸发至近干.稍冷后加1mL~白色.

5.2.3向灰样中加人25mL7mol/L硝酸溶液,加热使可溶部分溶解后再缓缓加热10min,冷却后转移人离心管,在3000r/min下离心5min.用25mL7mol/L硝酸溶液重复侵取一次,离心.再用25mL热的7mol/L硝酸溶液洗涤原蒸发Ⅲ和残渣,离心分离,合并全部上清液,弃去不溶物.

5.2.4加0.4mL2mol/L盐酸羟胺溶液入清液,放置10min后加入0.4mL2mol/L亚硝酸钠溶液.放置10min后,将溶液加热到50℃,加人1.5g已处理好的阴离子交换树脂(3.2.8),在电磁搅拌器上搅拌30min.

5.2.5将溶液和树脂一起装入离子交换柱(4.4)内,以1滴/s~2滴/s的流速通过.然后依次用20mL盐酸-硝酸混合液(3.2.2)、25mL7mol/L硝酸溶液、3mL3mol/L硝酸溶液、1mL1mol/L硝酸溶液 淋洗柱,流速为1滴/2s弃去全部淋出液.

5.2.6将10mL盐酸-氢氟酸混合液(3.2.1)加热至50C左右,以2滴/min~3滴/min的流速解吸环,收集最初流出的7mL解吸液.

5.2.7缓缓蒸干解吸液,防止样品飞溅,以免降低回收率.用1mL1mol/L硝酸溶液溶解干润物,将溶液转人电沉积槽.用7mL硝酸铵-硝酸混合液(3.2.3)洗涤容器3次,合并洗出液,转人电沉积槽.

5.2.8在电压为24V、电流为350mA条件下电沉积2h,终止前1min时加人1mL6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出不锈钢片,水冲洗,晾干后在低本底.谱仪上测量3Pu的放射性.

5.2.9样品测量后应立即用”Pu标准面源测量计数效率、试剂空白值和仪器本底值.

5.3放射化学回收率的测定

准确称取与样品测定等质量样品灰,加入1.00mLPu标准溶液(Pu或=Pu标准溶液亦可),按5.2.2~5.2.8相同程序操作,测量后按式(1)计算放射化学回收率.

式中:

N放射化学回收率测定时在Pu相应道区测出的净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分(cpm);E-a谱仅对""Pu标准面源的探测效率;

R"Pu的放射化学回收率;

N样品源在Pu相应道区测出的净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分(cpm);

A.放射化学回收率测定时加人"Pu量,单位为衰变每分(dpm).

5.4试剂空白值的测定

量取200mL7mol/L硝酸溶液,按5.2.4~5.2.8操作,制成试剂空白值的测量样品,在样品测量后进行测量.

6分析结果的表述

食品样品中Pu放射性活度浓度按式(2)计算:

.*.( 2 )

式中:

A-食品样品中Pu故射性活度浓度,单位为贝可每千克(Bq/kg): N样品源在Pu相应道区测出的净计数率,单位为计数每分(cpm);M一样品灰鲜比,单位为克每千克(g/kg);E-a谱仪对”Pu标准面源的探测效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