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3200.8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品中甲氧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Determination of methoxychlor residue in meat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0529-2013《出口肉品中甲氧滴滴涕残留量检验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本标准与SN/T0529-201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标准文本格式修改为食品安全标准文本格式: ,口,中一标准范围中增加“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 0529-2013. SN 0529-19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品中甲氧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品中甲氧滴滴涕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鸡肉、鸭肉、猪肉中甲氧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系统净化,用乙酸乙酯-环已烷(11,体积比)洗脱,洗脱液浓缩至干,定容后,气相色谱-质谱仪选择 样品中的甲氧滴滴沸经乙酸乙酯-环已烷(11,体积比)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凝胶渗透色谱(GPC)离子检测,外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试剂均为农残级,水为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4.1试剂
4.1.1乙酸乙酯(CHO).4.1.2环已烷(CH).4.1.3正已烷(CH).4.1.4无水硫酸钠(NaSO4):分析纯,用前在650°C灼烧4h,储存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
4.2溶液配制
4.2.1乙酸乙酯-环已烷溶液(11,体积比):取200mL乙酸乙酯,加入200mL环已烷,摇匀备用.
4.3标准品
4.3.1甲氧滴滴涕标准品(Methoxychlor,CgHsCl;O,相对分子量:345.66,CAS号:72-43-5):纯 度≥99%.
4.4标准溶液配制
4.4.1甲氧滴滴涕标准储备溶液:准确称取适量的甲氧滴滴涕标准品,用正已烷配制成100ug/mL的标准储备溶液,避光于0°℃~4°C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4.4.2甲氧滴滴滴涕标准工作溶液:根据检测要求,吸取适量上述标准储备溶液于容量瓶中,用正已 烷稀释配成适当质量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避光于0°℃~4°C保存,保存期为1个月.
5仪器和设备
5.1气相色谱-质谱仪:配备电子轰击源(EI). 5.2组织搞碎机.
5.3均质器.5.4旋转蒸发仪.5.5分析天平:感量0.01g和0.0001g5.6离心机.5.7凝胶渗透色谱系统(GPC):内装BiobeadsS-X3填料的净化柱. 5.8涡旋混合器.
6样品制备与保存
6.1试样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取出部分有代表性样品,取样部位按GB2763附录A执行,放入高速组织搞碎机中捣碎均匀.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出不少于500g作为试样.装入清洁的容器中,加封后标明标记.
6.2试样保存
将试样于-18C以下冷冻保存.在试样制备与保存的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7分析步骤
7.1提取
环已烷(11,体积比)40mL,均质2min,4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 称取10g(精确至0.01g)样品于100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20g无水硫酸钠,加入乙酸乙酯-收集于100mL旋蒸瓶中,残渣中再加入20mL乙酸乙酯-环已烷(11,体积比),按上述步骤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于40C下旋转蒸发浓缩至近干.
7.2净化
7.2.1凝胶渗透色谱条件
凝胶渗透色谱条件如下:a)净化柱:200mm×25 mm,内装Bio-Beads S-X3填料:b)流动相:乙酸乙酯-环已烷混合溶剂(11,体积比):c)流速:4.7mL/min: d)进样量:5mL:e)开始收集时间:9.5min:f)结束收集时间:13min.
7.2.2凝胶渗透色谱净化
混匀.如有颗粒状物质存在,则离心或过滤.5mL样液注入经校准的GPC进样管,通过凝胶渗透色谱 用10mL乙酸乙酯-环已烷(11.体积比)溶解残渣并洗涤,转移入凝胶渗透色谱进样瓶中,充分系统进行净化.用乙酸乙酯-环已烷溶液(11,体积比)洗脱,洗脱液收集于100mL梨形烧瓶中.于40℃以下旋转蒸发至近干.用正已烷(或其他合适的溶剂)将其溶解并定容至1.0mL.
7.3测定
7.3.1气相色谱-质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DB-35MS(30m×0.25mm×0.25um)石英毛细管柱或相当者.b)色谱柱温度:80C保持1min,然后以20C/min程序升温至180℃,保持3min,再以20℃/min程序升温至230‘C,保持7min,以10C/min程序升温至290C,保持10min.c)进样口温度:260C. d)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e)进样量:1uL
f)载气:氮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g)电子轰击源:70eV:h)离子源温度:230C:i)GC-MS接口温度:280C:j)选择离子监测(SIM):定量离子:227:定性离子:344,274.
7.3.2定性测定
分别等体积注入标准工作溶液及样品溶液于气相色谱-质谱仪中,按上述条件进行分析,甲氧滴滴涕出峰时间为23.5min.标准品色谱图见附录A中图A.1、A.2、A.3.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相一致,并且所选择的离子的丰度与标准品对应离子的丰度相比,偏 差在表1允许的范围内,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甲氧滴滴涕.
表1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定性时相对离子丰度最大允许误差
相对丰度(基峰)>50 % >20 %至 50 % >10 %至 20 %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 ±25 % ±30 % ±50 %
7.3.3定量测定
定量采用单个离子定量,配制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得到峰面积与浓度的关系,外标法定量测定.
7.4空白实验
除不称取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进行.
8结果计算和表述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按式(1)计算试样中甲氧滴滴涕残留含量:
式中:
X-试样中甲氧滴滴涕的残留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干克(mgkg):A--样液中甲氧滴滴涕的色谱峰面积:As-标准工作溶液中甲氧滴滴涕的色谱峰面积: 一标准工作溶液中甲氧滴滴涕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v一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m一一最终样液所代表的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注:计算结果须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精密度
9.1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
9.2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F的要求.
10定量限和回收率
10.1定量限
本方法甲氧滴滴递的定量限为0.005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