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163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淀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淀粉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淀粉.
2术语和定义
2.1食用淀粉
以谷类、薯类、豆类以及各种可食用植物为原料,通过物理方法提取且未经改性的淀粉,或者在淀粉分子上未引人新化学基团且未改变淀粉分子中的糖苷键类型的变性淀粉(包括预期化淀粉、湿热处理淀粉、多孔淀粉和可溶性淀粉等).
2.1.1谷类淀粉
以大米、玉米、高梁、小麦、荞麦等谷物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2.1.2薯类淀粉
以木薯、甘薯、马铃薯等薯类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2.1.3豆类淀粉
以绿豆、蚕豆、豌豆等豆类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2.1.4其他类淀粉
以菱、藕、筝荞等为原料加工成的淀粉.
3技术要求
3.1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 日 要求 检验方法色泽 白色或类白色,无异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洁净、干燥的白色盘(瓷盘或状态 具有产品应有的气味,无异噢 同类容器)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 态,闻其气味粉末或颗粒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3.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 日 指 标 检验方法水分/(g/100 g)谷类淀粉 八 14 0 GB 5009 3薯类、豆类和其他类淀粉(不含马铃薯淀粉) 八 18 0马铃薯淀粉 八 20 0不适用于变性淀粉.
3.4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的规定.
3.5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限量
采样方案”及限量项 日 n m M 检验方法菌落总数/(CFU/g) 5 2 10 10° GB 4789 2大肠菌群/(CFU/g) 5 2 10² 10° GB 4789 3霉菌和母/(CFU/g) 10′ GB 4789 15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
3.6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
3.6.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的规定.3.6.2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