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2018-2019 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 .pdf

方桩,精梳棉,纺织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3.2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纺织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18-2019代替FZ/T12018-2009

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

Compact spun bed cotton greyyarn

2020-07-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化如下: 本标准代替FZ/T12018-2009《精梳棉本色紧密纺纱线》,与FZ/T1201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

一标准名称调整为《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一增加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的标记;一调整了纱线断裂强度、毛羽指数H值、加严了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粗节、千米棉结优等一将针织用纱线与机织用纱线的要求合并; 品和一等品指标;删除取样方式、试样数量及次数规定,按各试验方法要求执行;一删除计算值的数值修约规定,删除了关于运输和储存部分的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福建省长乐市新华源纺织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兰溪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绍兴迈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贵任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陈乃英、段丽慧、景慎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阳、宋均燕、陈宗立、黄林海、杨圣明、马敬宝、朱翠云、方洁玮、韩永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12018-2009

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用紧密纺技术生产的精梳棉本色纱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GB/T5705纺织品棉纺织产品术语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FZ/T01050纺织品纱线藏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FZ/T01086纺织品纱线毛羽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FZ/T10007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标志与包装

3术语和定义

GB/T5705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pact spun bed cotton grey yarn

在环锭纺细纱机牵伸部分前增加一个纤维集聚装置,通过气流或机械方式对精梳棉须条纤维进行集聚而纺成的纱线.

4分类、标记

4.1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的产品规格以不同生产工艺、线密度分类.

4.2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原料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CP为紧密纺代号,JC为精梳棉代号.

4.3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用代号标记时,应在线密度前标明纱线的生产工艺过程代号、原料代号.

示例1:线密度为14.8tex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应写为:CPJC14.8tex.

示例2:线密度为14.8tex紧密纺精梳棉本色双股线,应写为:CPJC14.8texX2.

5要求

5.1项目

(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粗节(50%)、千米棉结(200%)、十万米纱疲、毛 紧密纺精梳棉本色纱(线)技术要求包括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线)断裂强度、单纱羽指数H值或2mm毛羽指数九个项目.

5.2分等规定

5.2.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 等品、一等品导品,做 品为等外品

5.2.3 紧密纺精梳棉本他纱(线)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 一项进行评等.

5.2.4 检验单纱(线 毛羽指 标时,可选用毛羽指数H值或2mm毛羽指数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供需双方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

5.3 技术要

5.3.1 紧容纺精航棉本色纱的技术要求按表工规

5.3.2紧容纺精梳棉本色线的技术要求接

紧密 疏棉本的技

线密 条干 千米 千米物结 十万米 羽指数公称线密 度偏 裂强度 内度 租节 (个/ (2 mm)//tex 差率 /% H (根/10m)八4.1~5.0 ±2 2.0 2.5 1.5 17 0 15.0 12.5 19 0 17.0 240 180 280 220 2.3 1203.0 14.5 18.0 21.0 380 10 2 7 150优 ±2 1.5 0.5 12.0 17 0 140 150 2.5 1205.1~6.0 ±2.5 17.5 220 10 2.8 150±3.0 3 5 15.0 17.5 21.0 320优 ±2.0 1 5 21.5 11.0 16.0 100 120 5 2.6 1206.1~7.0 ±2.5 2 5 18.5 13.5 18.0 170 210 10 3 0 150±3.0 3.5 15.5 16.5 20.0 220 250 --7.1~8.0 优 ±2.5 ±2.0 1.5 2.5 21.5 10.5 15.0 50 90 5 2.8 130±3.0 3.5 18.5 15.5 16.0 13.0 16.5 18.5 100 150 170 210 10 3.2 160优 ±2.0 1.5 22.0 9.5 14.0 30 60 5 3.0 1408.1~11.0 ±2.5 2.5 19.0 12 5 15.5 70 120 10 3.4 170±3.0 3.5 16.0 15.5 17.5 120 180

表1(续)

线密 条干均 千米 千米棉结 十万米公称线密度 等 战密 度变 强皮 单纱断 裂强力 匀度变 (200%) 炒 毛羽指数/tex 级 差率 数/% 异系 (eN/tex) 变异系 数/% 异系数 /% /(个/km) (50%) /(个/km) 10° m) /(个/ H值 (根/10m) (2mm)//%优 ±2.0 1 5 20.5 8.5 13.0 20 50 3 3.4 15011.1~13.0 ±2.5 2.5 18.0 11.5 14.5 60 110 8 3.8 180= ±3.0 3 5 14.5 16.5 110 160 -13.1~16.0 优 ±2.0 19.0 12.5 40 E 3.6 190±2. .o 2.5 15.0 17.0 10.5 13.5 14.0 15.5 50 90 150 4.3 220±2.0 1.5 18.5 7.0 12.0 15 30 20016.1~20.0 10:0 3.8 2303.0 14.5- 13.0 70 110优 ±2.0 13.0 4.2 21020.1~30.0 ±2.5 10. 5.0 240±3.0±2.0 .6 23030.1~36.0 ±2.5 2. 5. 5.2 270±3.0 13.536.1~60.0 优 15 260 300±3 3.5 13.0 12.5 9.5 13.5 12.0 40 25 50注:针织用单纱断裂强度降 0.5 cN/tex

表2 密纺精梳棉本色线的技

线密 线客 单线断 单线新 条干均 千米棉结 十万米 毛羽指数公称线密度 等 度偏 度变 异系 裂强度/ 裂强力 变异系 异系数 匀度变 (50%) 粗节 (200%) /(个/ 纱疣 (2 mm)//tex 级 差率 /% 数/% (eN/tex) 数/% /% /(个/km) /(个/km) 八 10° m) H值 (根/10m)±2.0 八 八4.1×2~ 优 ±2.5 2.5 1.5 22.0 19.0 11.0 9 0 13.0 15.0 20 40 50 80 3 3.2 1505.0X2 ±3.0 3.5 16.0 13.0 17 0 60 100 8 3.4 180优 ±2.0 1.5 22 5 8.5 12.5 15 40 3 3.7 1605.1×2~ 6.0×2 ±2.5 2.5 19.5 11.0 14.5 35 60 8 4.1 190二 ±3.0 3.5 16 5 13.0 16.5 55 7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