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行业标准
粮油检验 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 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Determination of16mycotoxins in cereals-HPLC-MS/MSmethod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四川省粮油中心监测站、河南省口岸食品检验检测所.
姬建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松雪、叶金、张艳、吴宇、辛媛媛、谢刚、高敬铭、刘莹、胡斌、李尧、李琦、李贵友、
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粮油检验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主要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B、G、G(AFB、AFB、AFG、AFG:)、脱氧雪腐刀菌烯醇(DON)、雪腐刀菌烯醇(NIV)、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ON-3G)、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玉米赤霉烯酮(ZEN)、曲霉毒素A(OTA)、伏马毒素B、B(FB、FB)、T-2、HT-2、杂色曲霉毒素 (ST)16种真菌毒素的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玉米和稻谷等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是0.3μg/kg~60.0μg/kg,定量限是1.0μg/kg~200.0μg/kg(见附录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490粮油检验一般规则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采用乙-水-乙酸溶液提取试样中真菌毒索,经涡旅或振荡、离心,取上清液经稀释、离心、过滤后,加人稳定同位素内标,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利用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4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用水要求.
4.1乙睛
色谱纯.
4.2甲醇
色谱纯.
4.3乙酸铵
色谱纯.
4.4乙酸色谱纯.
4.5提取液
乙晴-水-乙酸混合液(702911.体积比).
4.6标准曲线溶剂
乙晴-水-乙酸混合液(3564.5:0.5.体积比)
4.7标准品
4.7.1真菌毒素标准品:16种真菌毒素的体静末 99%),16种真菌毒素标准品的信息见附录B表B.1. 4.7.2真菌毒素稳定同位素标准品:除脱氧雪腐刀菌烯醇4葡萄糖甘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外的14种真菌当素稳定位素标准品的固体粉末(纯度≥99%),14种直菌毒素稳定同位素标准
品的信息见表B.1
4.8标准溶液配制
4.8.1单标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精确至0.1mg)真菌毒素标准品(4.7.1) 分别于 10mL容量瓶中,按照表B.2所示浓度及溶剂配制标准备液,此溶液 20上密封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 个月
4.8.3 系列标准工作溶藏 移取16 菌毒素混会标准溶滋(4.8.2)25pl50L、100pL、0000 正容 准曲线溶剂(46)定容至刻度,配制标准曲线溶液浓度见 此溶液4 光密时保
10 mL 容量施中,安照表 B.5 所示浓度及溶剂配制标准储备液 此溶液一20 C密封避光保存 有效期 4.8.4稳定同位索单标储备液:准确称取(精确至0王mg)真菌毒素稳定同位素标推品4.7.2)分别于6个月.
4.8.5稳定同位素内标混合工作液: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14种真菌毒素稳定向位素单标储备液(4.8.4)于1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存至刻度,此溶液一20C密封避光保存,有效期 位素混合溶液浓度见表 1个月14种真菌毒素稳定同B.6.
注:为便于操作,可采用 要求的商鼎化稳宜同位素内标试制
5仪器和设备
5.1高效液相色谱-申联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
5.2冷冻离心机:转速≥12000r/min,可设4℃.5.4涡旋混合器:转速≥100r/min.5.5振荡器:振荡频率≥50次/min. 5.6粉碎机:电机转速≥1000r/min.5.8塑料离心管:50mL和1.5ml.5.913mm聚四氟乙烯针头过滤器,孔径0.2μm.
5.3天平:感量0.1mg和0.01g.
5.7筛网:1mm孔径试验筛.
5.10玻璃内插管:400uL.
5.13容量瓶:10ml.
5.11色谱进样瓶:2ml.
5.12塑料无菌注射器:2ml.
6扦样与分样
按GB/T5491执行,在采样过程中.注意防止样品污染.
7分析步骤
7.1样品粉碎
样品经粉碑机粉碎,过500μm孔径试验筛,混匀,待测.
7.2提取
提取30min,然后以6000r/min离心10min,吸取0.5mL上清液于1.5mL离心管(5.8)中,加人 准确称取5g(精确到0.01g)样品于50mL离心管(5.8)中,加人20mL提取液(4.5),涡旋或振荡0.5mL水并涡旋混匀,在4C下以12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过0.2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5.9),收集滤液A.
7.3添加稳定同位素内标
准确吸取180μL滤液A(7.2)和标准系列工作溶液(4.8.3)于400uL内插管(5.10)中,加人20μL稳定同位素内标混合工作液(4.8.5)涡旅混匀,供液相色谱-申联质谱测定.
注:采用商品化稳定同位素内标试剂盒时,按照其使用说明进行.
7.4仪器参考条件
7.4.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C柱,100mm×2.1mm,1.8μm,或相当者.柱温:35℃.进样量:2μL流速:0.3mL/min.流动相组成及梯度洗脱参考条件参见附录C.
7.4.2质谱参考条件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质谐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干燥气:300C,7L/min. 毛细管电压:3.5kV().3.5kV(-).雾化气压力:241kPa(35psi).鞘流气:350C,11L/min.16种真菌毒索的总离子流图和多反应监测图(MRM)参见附录D. 其他质谱参考条件参见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