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4904.2-2017 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 第2部分:调查程序.pdf

2017,pdf,室内,出入境检验检疫
文档页数:13
文档大小:7.5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出入境检验检疫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904.2-2017

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 第2部分:调查程序

Investigation rules for abroad notification cases of export non-foodstuff consumersPart2:Investigation procedure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言

SN/T4904(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分为4个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3部分:产品风险评定; 第2部分:调查程序:第4部分:调查结果处置.

本部分为SN/T490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 第2部分:调查程序

1范围

SN/T4904的本部分规定了对我国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被输人国家(地区)主管部门因质量、安全、卫生、健康、环保、散诈等不合格原因发布通报、召回或预警信息(以下称“境外通报案例”)后,开展调 查工作涉及的调查启动、确定调查方式及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处置等调查程序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对我国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开展调查工作中调查程序环节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是注明日期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760-2008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SN/T4904.3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 第3部分:产品风险评定SN/T4904.4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 第4部分:调查结果处置

SN/T4904.1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境外通报案例调查规程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2760-2008.SN/T4904.1.SN/T4904.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要求

4.1应根据境外通报案例信息,结合通报企业情况、产品特点、通报原因等信息,选取现场调查、约谈、 书面调查、知晓等一种或者多种调查方式开展调查工作. 无论采取何种调查方式,调查工作应以事实为依据,确保行政执法程序合法公正.

4.2本部分规定的要素、方法、程序均为基本要求,在开展调查过程中可结合各通报案例实际情况,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增加相应要求,但不得低于本基本要求.

归档,

5调查启动

5.1对通报产品引起境外媒体广泛关注,造成严重影响的,或者造成、引发人员死亡、致残等,需要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协调组织处置的境外通报案例,由国家质检总局成立调查小组开展调查工作.

5.2对其他通报案例,由各直属局负责开展调查,直属局根据通报案例所涉及的出口企业、生产金业、通报产品、通报原因、通报依据等各项信息,合理选定人员,成立调查小组,或将调查任务委派至其下属检验检疫机构,由下属检验检疫机构成立调查小组开展调查工作.

SN/T4904.2-2017

5.3调查小组的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

a)坚持回避原则,与通报调查涉及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与调查.b)调查小组工作人员应具备行政执法资格.c)调查小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

6确定调查方式及调查内容

6.1总则

通报调查可采取现场调查、约谈、书面调查、知晓等一种或者多种调查方式.无论采取何种调查方式,调查工作应以事实为依据,确保行政执法程序合法公正.

6.2现场调查

6.2.1现场调查要求调查人员到贸易公司、生产企业、检测机构、货运公司、代理机构等相关企业经营 办公场所、生产现场等区域,通过了解企业基本信息、生产经营现状,查看生产车间/经营场所,查看生产工序及工艺,查看相关生产、检验/检测记录、贸易单证,查看样品或实施检验等,开展调查和取证.

6.2.2现场调查应当关注以下内容:

a)产品追溯信息,通过查看贸易合同、产品包装及标识、生产加工记录、检验/检测记录、产品出人库记录、企业关于产品标识信息的规定等资料,确认产品基本信息,以及确认产品是否为通报b)产品技术质量信息,通过查看产品设计资料、贸易合同条款的质量要求、留样、产品库存、生产 企业所生产出口.工艺、检验/检测方法及记录、检测报告或认证证书等,结合现场检验,对产品进行技术质量分析或留样复测,确认产品是否存在通报所述问题,以及分析问题产生原因.c)需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或认证证书进行确认的,应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必要调查,了d)在调查产品技术质量信息基础上,确定通报是否涉及境外技术性贸易措施. 解其检测资质及能力,以及通报产品原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留样等相关信息.e)产品出口贸易情况,通过查看合同、发票、装箱单、报检/报关资料等贸易相关单证,确认产品出口贸易情况.1)在调查产品出口贸易情况基础上,确认通报是否由于运输、储存、转口等非技术质量原因所g)通过对上述产品追溯信息、产品技术质量信息、产品出口贸易情况等内容的调查,确认企业是 造成.否存在不诚信或者违法行为.(i)其他需要通过现场调查了解的信息.

6.2.3如需对通报涉及技术质量项目进行验证检测,可抽取企业的留样、同款产品、同类产品等,送至应做好抽样记录,抽样记录参考样本参见附录A的表A.1. 具备相关资质的技术机构进行检测,样品的选取应与通报产品保持技术参数一致,具有代表性.抽样

6.2.4现场调查应做好必要的现场调查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参考样本参见表A.2.

6.2.5在采用其他调查方式过程中,发现存在调查信息与通报信息不符、对通报信息存在异议、企业涉及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调查结果及调查处置的正确性的情形,需通过现场调查进一步明确调查结果的,应当转为现场调查.

6.3书面调查

6.3.1要求调查人向企业或出口商发送书面调查通知,企业或出口商可以直接回复书面证明材料,书面调查通知参考样本参见表A.3.

6.3.2以下情形可采用书面调查方式:

a)经事先沟通,对于通报事实明确,包括通报企业、通报产品、通报原因、整改措施等相关信息均已得到确认,企业对通报信息无异议,且已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可采取书面调查方式,由通报企业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材料.) 书面调查通知,对其进行书面调查,以进一步获取通报信息.c)其他适用于采取书面调查方式的情形.

6.3.3书面调查应当关注的内容可参考6.2.2,根据通报信息及调查企业实际状况作出调整,以调查结果事实清楚、见证材料充分为原则.

6.4约读

6.4.1约谈是指国家质检总局和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情况,同进出口商品的品牌商、制造商、进出口商,以及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第三方检验机构等贸易相关方进行谈话,查 明质量安全问题原因,建议其正确认识问题,提醒、促使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的工作制度.境外通报调查在特定情形下,适用采取上述约谈方式.

6.4.2采取约谈调查方式,应当遵守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约谈相关工作程序及要求的规定,并做好约谈记录.

6.4.3以下情形可采用约谈调查方式:

a)通报调查对象已停止生产经营,但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可约谈调查通报事项.b)部分生产出口经营者生产经营规模有限(如个体经营者),无法开展现场调查,可约谈调查通报c)调查发现涉及安全、卫生、环保项目重大质量安全问题的,需建议企业正确认识问题,提醒、促 事项,使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可约谈其负责人.d)调查发现通报事项涉及行业区域性、普遍性问题,可约谈行业协会相关责任人、相关企业负责e)其他适用于采取约谈调查方式的情形. 人等,以确保通报调查结果及调查处置的正确性.

6.4.4约谈可依据现场调查、书面调查具体情况,作为其补充.

6.5知晓

6.5.1无需对相关贸易方开展调查,只需将相关信息告知,提醒其注意避免此类问题.

6.5.2以下情形可采用知晓调查方式:

a)由于通报案例信息不充分,无法针对具体企业开展调查,但通报案例所反映的信息具有警示意b)通报调查对象明确,但调查对象已停止生产经营,且无法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但通报案例 义,需告知相关企业.所反映的信息具有警示意义,需告知相关企业.c)其他适用于采取知晓调查方式的情形.

6.5.3知晓可依据现场调查、书面调查具体情况,作为其补充.

7调查结果

7.1通报调查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工作,填制通报调查情况表,撰写调查报告,逐级上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