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503-2024代替SY/T5503-2009
岩石氯盐含量测定方法
Testmethodforchloridecontentinrock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原理5试剂与溶液5.1试剂5.2溶液5.3标准物质6仪器和设备7样品及样品预处理8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8.1硝酸银滴定法8.2离子色谱法8.3电量法9精密度和数值修约9.1重复性 9.2再现性9.3数值修约10原始记录和报告内容及格式附录A(资料性)岩石氯盐含量原始记录附录B(资料性)岩石氯盐含量分析报告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Y/T5503-2009《岩石氯盐含量测定方法》,与SY/T5503-2009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b)更改了方法概要(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2章);c)更改了试剂与溶液(见第5章,2009年版的第3章);d)增加了仪器和设备(见第6章)e)更改原文件中的“萃取”为“溶解”(见全文): f)更改了氯盐含量与称取样品质量对照表(见8.1.1,2009年版的4.2),g)增加了离子色谱法(见8.2);h)更改了电量法操作步骤(见8.3,2009年版的5.2.3);i)更改了精密度和数值修约的规定(见第9章,2009年版的第7章):
j)增加了报告内容及格式(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 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四川科力特油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寻、高志飞、董炳阳、孔今明、周晓林、郝叶红、闫红星、杨艳宁、齐桂雪、陈红梅、关云梅、王佳琪、张文锦、赵晓林、叶雪娟、胡昌、王娟娟、侯春红、任静、郭雷、张承洲、邓晓航.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2年首次发布为SY/T5503-1992,2000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岩石氯盐含量测定方法
警示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田
本文件描述了用硝酸银滴定法、离子色谱法、电量法测定岩石中氯盐含量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岩石中氯盐含量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JG823离子色谱仪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一定质量的岩样经过去离子水浸泡、溶解、过滤,用仪器测定溶解液中氯离子含量,再计算出岩样的氯盐含量.
a)硝酸银滴定法原理:岩样中溶解的含盐溶液,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 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根据硝酸银的消耗量计算氯离子含量,反应方程式如下:
b)离子色谱法原理:离子色谱法属于液相色谱法,阴离子色谱的流动相是呈碱性的淋洗液,固 定相是填充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柱.当含盐水溶液注人离子色谱仪后,样品随淋洗液冲人分离柱,溶液中阴离子被分离柱所填充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所吸附,不同阴离子被树脂吸附程度不同,在淋洗液冲洗下,高子依次被洗脱下来,再分别进人电导检测器测其电导值.采用外标法测定氯离子含量: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氯离子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与样品氯离子保留时 间一致,定性为氯峰;峰面积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能够定量水溶液的氯离子含量,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