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1942-2011
顶坛花椒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ques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n 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gtanensis
国家林业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贵州科学院.县扶贫办.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训、李第洁、龙秀琴、贺红早、普祥位、彭志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关岭县林业局、贵州省关岭
顶坛花概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顶坛花椒(Zanthozylumplamispinumvar.dingtanensis)良种选择、种子采集及贮藏、苗木培育、裁培技术、采收贮藏、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西南略斯特干热河谷区,其他分布区和裁培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 1
顶坛花椒
光滑无刺,聚拿状圆锥花絮长短不一,在2cm~7cm之间,小花数目较多,果实成熟时外果皮橄横绿色, 花板属一新变种,常绿灌木,高2m~2.5m,与竹叶椒原变种的不同之处在于叶片的叶轴及小叶干后紫褐色,果皮上油点明显凸出,分布于贵州北盘江花江峡谷喀斯特区域.
顶坛花椒有大背椒、团报、小青级三个品种,其中大青椒是最为优良的品种.
4良种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冠形好、结实量好的大青板中龄(5年~9年生)母树采种.
5种子采集及贮藏
5.1种子采集
期晴天中午手拍采集,将采集的果实按照1cm~2cm的厚度摊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或棚内,每天翻动 当外种皮变为橄榄绿色,皮上的油细胞凸起呈半透明状,种子全部发黑变硬时,选择立秋至白露后2次~3次,待果皮开裂后,用木棍轻轻敲击后取出种子.
5.2种子贮
5.2.1牛粪拌种必蔽
将新鲜牛类和种子按照体积比为6:1的比例混匀后深埋在30cm~40cm的坑内,覆土10cm,翌年2月~3月春播种时取出连同牛类一起播种,或用温水泡开后播种.
5.2.2河沙拌种贮囊
2月~3月播种. 将河沙与种子按照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匀后装人竹筐,常湿下摆放在背阴通风干燥处,翌年
种子贮藏选用河沙掉种贮藏较好.
6苗木培育
6.1面地选择
选择坡面比较整齐,坡度5 cm 地径D 高H 长度 >5 cmcm cm 长的I级 侧根数 cm cm cm 长的I级 侧根数0.5≤D S8≤H当年生苗 1 D≥0. 8 H>80 ≥15 9 <0.8 117 >16 10 0.5D 82H 15~16 8~10<0.9 <117注:I级、I级苗为合格蓄. 6.5.2起药 起苗时间与造林季节相吻合,在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后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不折断苗干,主根最低保留长度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