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306-2022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级及分类 5通用技术要求 6纯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7快充式纯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8双源无轨电车技术要求 9燃料电池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23 10混合动力电动公交客车技术要求25 11柴油公交客车技术要求 12运行保证要求 13运行评定规则 14车辆远程监控服务 29 附录A(规范性)公交客车应急出口技术要求 附录B(规范性)图形标志与仪表界面33 附录C(规范性)乘客门技术要求 附录D(规范性)车辆面漆主要技术指标38 附录E(规范性)乘客区技术要求..39 附录F(规范性)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技术要求. 附录G(资料性)仪表台开关布置要求44 附录H(规范性))车载CAN网络技术要求46 附录I(规范性)车厢内照明灯具技术要求 附录J(规范性)车辆空调系统技术要求 附录K(资料性)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要求 附录L(规范性)车载远程安全监控终端技术要求58 附录M(规范性)车载服务设施技术要求 附录N(规范性)特大型和城郊公交客车技术要求65 附录(规范性)防火安全装置技术要求.89 附录P(规范性)车载储能装置安全技术要求 附录Q(资料性)车载储能热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附录R(规范性)车辆总成及零部件运行保证73 参考文献..*78
DB31/T30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1/T306-2015(公交客车通用技术要求》.与DB31/T306-2015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城区公交客车(见3.1.1.2015年版的3.1.1)、城郊公交客车(见3.1.2,2015年版的 3.1.2)的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快充式纯电动公交客车(见3.1.6.1)、燃料电池公交客车(见3.1.8)、增程式电动公交客 车(见3.1.9.2)的术语和定义; 将无轨电车调整为双源无轨电车(见3.1.7,2015年版的3.1.10),并增加了相关的技术要求(见 第8章); 调整了公交客车的分级及分类(见第4章): -增加了车辆设计使用年限及里程要求(见表16); 一提高了车辆一般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见5.1,2015年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