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996-2025代替 GB/T 14996-2010 GB/T 25827-2010
变形高温合金 冷轧板材和带材
Wrought superalloy-Cold-rolled sheets and strip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技术条件3.本文件以GB/T14996一2010为主,整合了GB/T25827-2010的内容,本文件与 本文件代替GB/T14996-2010《高温合金冷轧板》和GB/T25827-2010高温合金板(带)材通用GB/T14996-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 7 GH1140 GH2132 GH3030 、GH3039 GH3044 GH3536 GH3625 GH4145 GH4169及GH5188等10个冷轧带材高温合金牌号及相关技术要求(见第6章);b)更改了GH3128合金板材固溶交货推荐热处理温度下限(见6.2,2010年版的表5); c)更改了尺寸、外形的技术要求(见6.8.2010年版的第4章);d)更改了化学成分的试验方法(见7.1,2010年版的表10):e)更改了判定和复验规则(见8.4.2010年版的7.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盐中达金属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
刘双娟、颜丞铭、谷雨、杨亮、姚志浩、冯伟锋、魏育君.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庆新、张鹏、牛永吉、宋艳丽、胥国华、张云恒、夏长林、王琳、谷强、邓睿、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第二次修订;
1982年首次发布为GBn180-19821,1994年第一次修订为GB/T14996-1994,2010年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并人了GB/T25827-2010
变形高温合金冷轧板材和带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形高温合金(以下简称合金)冷轧板材和带材的订货内容、制造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厚度为0.50mm~4.00mm的高温合金冷轧板材(以下简称板材)及公称厚度为0.10mm~1.30mm的高温合金冷轧带材(其中GH4145、GH4169及GH5188合金带材公称厚度为0.10mm~0.80mm)(以下简称带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及合金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部分)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湿试验方法GB/T228.2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高温试验方法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5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47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708一2019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2039金属材料单轴拉伸螨变试验方法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8651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4992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牌号及化学成分GB/T14999.1高温合金检验方法第1部分:低倍组织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GB/T20127(部分)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的测定GB/T38939镍基合金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常规法)HB5220(部分)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HB20241(部分)高温合金化学成分光谐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