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366-2025代替GB/T 17366-1998
微束分析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矿物岩石试样的制备方法
Microbeam analysis-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Methods of specimen preparation for minerals and rock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仅器设备和材料5试样的基本要求6试样的制备方法7试样的镀膜 参考文献
SAC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199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方法提要”(见1998年版的第3章);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d)更改了块状样品、题粒样品、微细粉末样品的制备和分析位置的标记(见6.2~6.5,1998年版 的6.1~6.4和第7章);
e)更改了试样的镀膜(见第7章,1998年版的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提出并归口.
北京地质研究院、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核工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振宇、毛骞、范光、翰新华、伍超群、王岩华、周剑雄.
本文件于199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