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606-2025 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pdf

18606,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27
文档大小:3.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606-2025代替GB/T18606-2017

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biomarkers in sediment and crude oil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设备和材料5样品制备与仪器调试6生物标志化合物测定 ........7质量要求

图1m/191酯烷类质量色谱图图2m/217留烷类质量色谱图图3m/=123二环倍半质量色谱图图4留烷类多反应监测质量色谱图图5韩烷类多反应监测质量色谱图图6m/=128、142、156、170、184、198慕系列和二苯并噻系列质量色谱图图7m/z178、192、206、234菲、蕙系列和苯并萘并噻吩质量色谱图图8m/202、216、228、252董蕙、花、系列质量色谱图图9m/=154、168、182联苯系列和二苯并味哺系列质量色谱图图10m/z166、180系列化合物质量色谱图 14图11/231三芳留烷系列质量色谱图

表1m/z191质量色谱图中酯烷类化合物鉴定表表2m/217质量色谱图中留烷类化合物鉴定表表3m/=123质量色谱图中二环倍半化合物鉴定表表4多反应监测质量色谱图中留烷类化合物鉴定表表5多反应监测质量色谱图中烷类化合物鉴定表 10表6芳香烃质量色谱图中化合物鉴定表 15表7饱和烃测试方法的精密度表8芳香烃测试方法的精密度 1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GB/T18606一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方法原理(见2017年版的第3章);b)更改了样品分析的部分分析条件和相关方法(见第5章、第6章,2017年版的第5章);c)更改了薪烷的化合物名称(见表1,2017年版的表1);e)增加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沉积物和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方法(见6.2): d)更改了留烷的化合物名称(见表2,2017年版的表2);f)增加了三芳留烷质量色谱图(见图11)和定性结果(见表6);g)更改了质量要求的内容(见第8章,2017年版的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本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梅、王忠、朱翠山、何坤、师生宝、苏劲、翁娜、罗雨荣、李美俊、杨春龙、何俊辉、马媛媛、王丹、詹兆文、李农、陶佳丽、曾昌民、程斌、万博、杨晨艺、杨佳佳、霍正、王汇彤.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1年首次发布为GB/T18606-2001,2017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