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643-2025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路面铣刨机.pdf

25643,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35
文档大小:682.0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5643-2025代替GB/T 25643-2010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路面铣刨机

Road construction androad maintenanc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Road milling machinery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型式与基本参数4.1型式4.2基本参数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5.2性能要求5.3铣创鼓5.4集料和输料系统5.5液压系统5.6控制系统5.7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6试验方法6.1试验前准备6.3操纵机构操作力 6.2静态试验6.4行驶速度6.5制动性能6.6安全防护功能6.7 最小转弯直径 106.8最小铣创直径, 116.9直线行驶性能6.10 最大爬坡能力 126.11 铣创性能 136.12 噪声6.13 排气污染物排放 146 14 密封性能 [6.15 润滑油油温 146.17 6.16 液压油油温及固体颗粒污染度 外观15

GB/T 25643-20256.18电控系统6.19可靠性7检验规则.7.1出厂检验.7.2型式检验7.3判定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8.2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试验记录表附录B(资料性)故障分类图1最小转弯直径试验图2最小铣创直径试验表1最小铣创直径表2检验项目表A1铣创机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值)表...表A.2主要几何尺寸测量记录表表A.3质量及有关参数测定记录表表..操纵构操作.测定记录表...表A.5行驶速度试验记录表表A.6行车制动情况记录表表A.7坡道驻车制动及启动情况记录表表A..安全功能检查记录表. 表A.9最小转弯直径试验记录表表A.10最小铣创直径测量记录表表A.11直线行驶性能试验记录表表A.12最大爬坡能力试验记录表表A.13铣创装置非作业工.况试验记录表表A.14铣创平整度试验记录表表A.15物料回收率测定记录表表A.16密封性能检测记录表表A.17油温及固体颗粒污染度检测记录表表A.18可靠性试验记录表表B.1故障分类.. ...2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代替GB/T25643-2010《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路面铣刨机》,与GB/T25643-2010

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3章);b)增加了铣创机正常工作的环境要求(见5.1.1);c)增加了运输质量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2、6.2.3);e)更改了履带式铣刨机的最大爬坡能力要求(见5.2.7.2010年版的5.2.6); d)更改了铣刨深度偏差要求(见5.2.5,2010年版的5.2.4);f) 更改了最小转弯直径要求(见5.2.8.2010年版的5.2.7);g)增加了最小铣创直径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2.9、6.8);h)更改了最大行驶速度和最大工作速度偏差要求(见5.2.10.2010年版的5.2.8):更改了渗漏要求(见5.2.13,2010年版的5.2.13): 更改了机身升降油缸的沉降量要求(见5.2.15,2010年版的5.2.17):k)更改了铣创鼓要求(见5.3,2010年版的5.2.11);1)更改了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等级要求(见5.5.3,2010年版的5.2.14);n)更改了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见5.7.2010年版的5.3): m)增加了控制系统要求(见5.6):0)删除了失速防护装置试验方法(见2010年版的6.5.3);p)更改了横向铣创侧额角试验方法(见6.6.4,2010年版的6.5.8);q)更改了噪声试验方法(见6.12,2010年版的6.10);s)删除了可靠性试验中驾驶员及维修保养人员要求(见2010年版的6.17.2); r)更改了密封性能试验方法(见6.14,2010年版的6.11);t)删除了使用说明书要求(见2010年版的8.1.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沙洪伟、宋波、黄运明、范晓兰、梅永钢、胡林、孙瑞成、肖巍、宋瑾、刘佳星、张永卫、徐信芯、查格菲.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年首次发布为GB/T25643-2010;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