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683-2025代替GB/T 336832017
石油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urveying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forpetroleum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snc
目次
3.1术语和定义3.2缩略语.
5.1资料收集5.2现场踏勘5.3基准统一
6设备性能与检校
6.1一般要求6.2性能要求6.3校验调试 ES3 :
7.1一般要求.7.2测量控制网布设7.3加密控制点扩展7.4高程基准传递
8石油物探测量导航定位
8.1一般规定8.2陆上地震勘探8.3海底地震期探 108.4拖缆地震勘探8.5重磁电勘探 14
9.2纸质资料整理 159.4资料归档 9.3电子资料整理 1516
A.2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附录B(规范性)GNSS控制网质量检核要素B.1测量控制网质量评定要素 18B.2坐标转换方法及检核附录C(资料性)石油物探测量导航定位原始数据结构C.1一般规定.. 20C.2头块记录. 20C.3数据体结构附录D(资料性)海洋地震勘探导航定位工作日志D.1海底地震勘探放缆导航/声学定位导航班报 22ID.3拖缆地震助探导航班报. D.2海底地震勘探震源导航班报.附录E(资料性)石油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成果数据格式 22E.1一般规定. 24E.2头块记录格式规定 24E.3数据记录格式规定 26附录F(资料性)石油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施工总结 28F.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施工总结 28F.2海底勘探导航定位报告F.3海上拖缆勘探导航定位报告F.4重磁电勘探导航定位报告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3683-2017《陆上石油物探测量与定位技术规范》,与GB/T33683-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1章,2017年版的第1章);)((集)前-享( 节点”=先验标准差”(见3.1.2、3.1.3、3.1.5、3.1.8~3.1.15);增加了缩略语(见3.2);d)更改了物理点放样偏差、测量精度的相关要求(见8.2.2.1、8.2.2.2,2017年版的4.3、4.4);e)删除了“设备检测”(见2017年版的4.5);f)增加了对于测绘产品保密要求(见4.5):h)增加了“基础数据准备”中海洋勘探、重磁电勘探相关内容(见5.1、5.2): g)增加了石油物探导航定位时间基准要求(见4.6):)号5.4) ;j)增加了“设备性能与检校”一章(见第6章); k)增加了”一般要求"(见7.1),以及"卫星增强系统引人”"施工导线传递"条款和"高程基准传递”条款(见7.3.1,7.3.3 7.4,2017年版的第6章);1)增加了“陆上地震勘探”海底地震期探”"拖缆地震勘探”"重磁电勘探”(见8.2~8.5);m)增加了海上石油勘探、重磁电勘探相关资料整理要求见9.2.1d)~9.2.1f)、9.3.1.1d)~n)增加了电子资料格式要求[见9.3.2.2b)、9.3.2.2c)],以及资料归档要求(见9.4); 9.3.1.1f];o)删除了“成果保密”一章(见2017年版的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易昌华、张彦军、周滨、方守川、吴绍玉、闫建强、曹叔巍、李继雄、李柳胜、王艳梅、曹风海、张精明、杜清怀、刘跃锋、陶华、张宇生、杨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GB/T33683-2017;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