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8019-2025代替GB/T 8019-2008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 喷射蒸发法
Determination of gum content in fuels-Jet evaporation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8019-2008《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与GB/T8019-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增加了关于其他挥发性馏分的注、军用柴油及相关规定(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术语“实际胶质”"溶剂洗胶质含量""未洗胶质含量”的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 c)更改了方法概要,增加了军用柴油相关内容(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4章);e)更改了蒸发浴相关要求(见5.4,2008年版的6.4);f)更改了流量计相关要求(见5.5,2008年版的6.5);g)增加了蒸汽发生装置相关要求(见5.7); h)增加了量筒相关要求(见5.9);i)增加了分析用水相关要求(见6.1);j)增加了铬酸洗液相关要求(见6.4):k)增加了去污剂相关要求(见6.5);1)增加了质量控制检查样品相关要求(见6.6):n)增加了测定军用紫油时的空气喷射装置组装要求(见7.1); m)更改了空气相关要求(见6.7.2008年版的7.1);o)更改了取样,增加了按照GB/T27867或SH/T0635的取样要求(见第8章,2008年版的(享8集p)增加了测定军用柴油时的空气流量校正要求(见9.1.1); q)增加了可选去污剂和去污剂清洗效果的检验标准,更改了试验步骤顺序(见10.1,2008年版的11.3);r)增加了测定军用荣油时的操作条件(见10.2);s)增加了测定军用紫油时的操作步骤(见10.4);t)增加了军用荣油实际胶质的计算公式(见11.4); u)增加了质量保证和控制章节(见第12章):v)增加了军用紫油实际胶质的结果表示、精密度样品信息、重复性、再现性等内容(见13.3、14.1、14.2、14.3) ;
w)增加了试验报告章节(见第15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92228部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
GB/T8019-2025
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大连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奕罪、常春艳、安高军、张世堂、赵金泉、郑煜、曹宇强、颜吴、王朝、王守城、王青春、王秀文、吴兵、徐华玲、赵玥、赵杰、陶志平、夏洋峰.
本文件于1987年首次发布,200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引言
对于车用汽油和其他挥发性馏分,测定胶质含量可以测定试样本身及试样在本文件试验条件下形成的氧化产物的量.部分在调合过程中加人了非挥发性的油品或添加剂的车用汽油能用正庚烷将其抽提出来,抽提后得到的溶剂洗胶质更有利于显示试样的胶质含量水平.
燃料的输配过程中. 对于喷气燃料,实际胶质含量高表明燃料中有可能存在高沸点组分或被污染这一情况通常发生在
近年来油品质量不断升级,燃料组成、配比、工艺都发生了变化,而GB/T8019-2008至今已有十余年,因此有必要收集文件适用范围中涉及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牌号车用汽油、车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调合组分油、航空汽油及喷气燃料,对其内容和精密度进行验证,考察其适用性和准确度,通过验 证和修订,能为燃料产品生产、储运及使用环节提供关键质量控制依据.
军用荣油是军用动力装备的重要燃料之一.实际胶质是衡量其储存氧化安定性及活净性能的重要指标.建立适用于军用柴油的实际胶质测定方法能为该项目检测提供更多选择,提高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