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人教A版老教材高中数学教材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df

参考答案,教材,课后,考试资料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36.0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考试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4.解析集合是无限集时,宜用描述法表示(1)1yly=x²-4 xc R| ={yly≥-4}(2)x=0时,函数y= 有意文.集合为[x1x0]x-()集合为

数,但3的倍数不一定是6的倍数,A学B.(3)4和10的公倍数是20的倍数, 因面A=|xlx是4与10的公倍数,x[xlx=20m m eN I =B. ∈N |=|x1x是20的倍数 x∈N |=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练习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答案(1)e;e(2)(3)=(4)∈;#解析(1)中国和印度是亚洲国 家,美国属于北美洲,英国属于欧例.(2)A= (x1x² =x1 = 10 11 -. 121 . 3α B.(4) C= |xe N11 ≤x≤ A.(3)B=|x1x²x-6=0| =∣3 10| = |1 2 3 4 5 6 7 8 9 10| 8e C 9.1 C.2解析(1)方程x²-9=0的根为3与-3该集合为[3 -3] (2)素数也叫质数,是自然数中比1大且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最小的素数为2,该集合为12.3, 5 71.(3)集合的元素是点,用坐标表示,也可表示为 (x.y) |(y=2x6) fy=x3该集合为1(1 4)1. (4)集合的元素满足4x-5<3,即为x<2的实数,该集合为丨xlx3| B= ↓x1x≥21 .. -4α B 3 解析(1).4= |x12x-3<3r|=x1x(2)A=|x1x²1=0| =|1 -1| . 1 e A 12) SB BSA4 1-1|A A{-1 1|=A.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菱形是平行因边形,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 是等边三角形 6.解析B=x13x-7≥82x| |=4UB=|x12≤x<4| U |x1x≥3|=|x1x2}. A∩B=|x12≤x<4||xlx≥3|= |x13≤x<4|. 练习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7.解析A=|1 2 3 4 5 6 7 81 B= [1 2 3| C=[3 4 5 6| AB=BU C= |1 2 3 4 5 6) B∩C= 11 2 3| 4nC= [3 4 5 6] 13] . A∩(BUC)= [1 2 3 4 5 6) AU(8C)= |1 2 3 4 5 6 7 8}. 习题 1.1 1.解析,1a丨.16],|c1.丨a 6|, a c] (b cl 1a b e|.集合A的子集包括空集和它本身, A朗 1.答案(1)e (2)e (3)(4) ∈ (5)∈ (6)e解析理解常用数集R、Q、Z、N的 含义,2答案 (1)∈ (2)# (3)∈解析A=|x1x=3k-1 ☆cZ|是由 “3的倍数减1的数构成的集合.5-10eA而由 7=3-1 解得k= =3×21 . 5e A 10=3×(3) 1 8 与k∈Z矛盾,7A3.解析(1)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数有4个;2 3 4 5 集合为12 3 4.(2)(x-1)(x2)=0的解为x=1或 51.x=-2,集合A=|1 -2| (3)由3<2x1≤3 得1<x≤2.cZ x=0或x=1或x=2 集合B=|0 1 2} 2答案(1)c 容易漏掉,需注意 (2) e (3)=(4)(5) (6)=合,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是∈或 解析(1)a是元素,1a b c|是集(2)1x1x²=0| = |0| . 0e |xlx²=0}.(3)x²1=0无实数解.(4)N是自然数集 |x∈ R1x²1=0| =.(6)方程x²-3x2=0的解为1.2 (5) 1x1x²=x| = [0 1|x1x²32=0|=|1 2}3.解析(1)B=11 2 4 81 故A≤B. (2)A=|xlx=3k,b=N|是由白然数中3的倍数构成的集合,B=|xlx=6,cN是由自然数中6的倍数构 成的集合,6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 8.解析“每位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两项比赛表示为AnBnC= (1)AUB表示参加一百米或参加二百米题的同学 (2)AnC表示既参加一百米又参加四百米跑的同学. 9.解析B∩C=x1x是菱形,且x是 矩形|=|x1x是正方形|.B=|xlx是平行四边形,但x不是四边形|, 菱形|=|x1x是邻边不相等的平行A=|xlx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但 x不是平行四边形=|x1x是梯形|10.解析因为A=(x13≤x<7|.8= [x12<x<10| 所以AUB=|x12<x< B相 练习 J0| AB= x13 ≤x<7| A= |x1r<3,或x≥71,B=|x1x≤2 或x或x≥10}:(AnB)=|x1x<3,或 ≥10} 所以(AUB)= |x1x≤2 x≥71;(4)B=x12<r<3 或7≤x<7 或x≥10|. ≤x0 得-3≤x≤1.所以函数f(x)=√1-x√x3-1的定义域为|x1-3<x≤11 2.解析(1)f(2)=3×2²2×2=28,f(-2)= 3x(2)²2x(2)=-28 f(2)f(-2)=28(-28)=0. =xx=(∞)()f[α) 3×(a)²2x(a)=-(3a²P)-]=(-)(∞ 2a).2e) ] =0. 3.解析(1)由实际意义知,前者定义域为10≤≤26丨,面后者定义城为R,两函数定义域不同.两函 数不相等 (2)Ax)=1的定义域为R,g(x)=x的定义域为|xlx=0]定文域不同两函数不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习题练习 1.解析如图 圆的直径AC=50cm,边AB=xcm,在R△ABC中 由勾股定理,知BC=√2 500-x²cm 矩形ABCD 的面积y=ABBC=x√2 500-x0<AB<AC=50 . 0cr<50. y=x */2 500′(0<x<50). 2.解析(1)与D图;(2)与A图; (3)与B图吻合得最好.与C图相符的一件事可能为:我出发后感到时 间较紧,所以加速前进,后来发现时间还很充格,于是,放慢了速度 3.解析y=1x-21= (2-x x*1 且 x*2]. ²-3x2(4)要使 √4x 有意义,f4-x≥0 x-1应有 (x-1=0 x≤4 且x“1 √4-x函数f(x)= x-1 的定义域为|xc RIx≤4 且 x=#1|.

2.解析(3)中的两函数相等(1)f(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 义域为x1x=0丨,它们的定义域不同,f(x)与g(x)不相等. (2)f(x)的定义域为R,g(x)的定义域为[0,=),它们的定义域f(x)与g(x)不相等 不同,(3)f(x)与g(x)的定义域都是R,它们的对应关系相同,Ax)与g(x)相等

3.解析(1)如图左,定义域为R,值域为R域为1yly×0| (2)如图右,定义域为|x1x≠0|,值

(3)如图左,定义域为R,值城为R(4)如图右,定文城为R,值域为丨yly -2}

4.解析f(-√2)=3x(-√2)²-5x (2)2=85/2f(α)- 3x(a)²5×(α) 2- 3a²f(a3)= 3×(α3)²-5×(α3)2= 5u2:f(a) f(3)= 3a²5o23x3²5x3 3a²13e14;2=3²5a16.

14

点(3 14)不在fx)的图象上(2)f(4)= 42 4-6 -3.(3)由f(x)= x2 2 解得x=14.x-6

根据映射定文,建立由A到B的映射,只要使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即可,也就是依次确定元素a、b、c所对应的元素

6.解析解法一:{f[1)=1²b • 1=5c1=0 (3)=3²3=369=0 解得 {b=-4 .f(x)=x²-4x3. le=3.f(1)= (1)²4x(1)3=8解法二:由f(1)={(3)=0知. 1.3是x²basc=0的两个根.f(x)=x²-4x3. =x|=>²-=(1)-=qf(-1)=((-1)²-4x(-1)3=8解法三:由f1)={(3)=0知, 1.3是x²basc=0的两个根(x)= x²bxc=(x1)(x3) g =(ε1)×(1-1)=(1-)

B组

1.解析定义域是白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值的集合.0]u[2 6) (1)由题图可知,自变量pe[-5.定义域为[-5 0]u[2 6) (2)值域为[0 ∞).(3)当re[0 2)U(5 ∞)时,r的值只与p的一个值对应

2.解析满足条件的一个函数的图象如时,

7.解析(1)是分段函数,图象由两条射线(y=0 x≤0含端点,y=1 r>0不含端点)组成(图1). (2)图象由(1 4)、(2 7)、(3 10)三个点组成(图2).

(1)略.(2)定义域为丨x1-3≤x≤8 且x51,图象在-3≤r≤8范围内, 且横坐标为5的点不在图象上;值域为y1-1≤y≤2.y≠0,图象在-1≤y≤2范围内, 且纵坐标为0的点不在图象上

图2

图1

[xy=10 8.解析 由题意得 =2x2, f=xy 此可得[x>0 d>0 x、dJ任意网个量的函数关系式 10 20例如;y = (x>0) /=2x [x>0) 1=220.

3.解析f(x)=[3 x(2.5 2) 1 x[1 0) -2 x[-2 -1) 0 x=[0 1).2 x∈[2.3). 1 xe [1 2) 则f(x)的图象如图. [3 xe 13].

9.解析依题意得'. x=-由题意可知函数的值域为[0 b], ].函数的定文域为 4

10.解析 映射, 设了为集合A到集合B的所示 则从A到B的映射共有8个,如图

4.解析(1)如图APB=90° =

由A到B所用的时间为 x²4

BC=(12x)km 由B到C所用的时间为 12从小岛到城镇共用的时间为:=x412-x由题意知0≤x≤12 5函数关系式为1(x)= /x²412-x 35 ,0≤x≤12(2)由(1)及题查,可得r(4)3h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练习

1.解析由图象先上升后下降可知,工人数在一定范围内时,生产效率随着 工人数的增加面提高,而当工人数超产效率反面降纸 过某一数量后,随着工人数的增加,生

2解析函数图象可能如所示

由图可知 增区间为[8 12],[13 18]; 减区间为[12 13],[18 20].3.解析减区间为[-1 0] [2 4],增区间为[0 2],[4 5] 函数在[-1 0]上是减函数,在[0 2]上是增函数,在[2 4]上是减函数,在[4 5]上是增函数

4证明任取x ,x∈R 且x则(x )-f(x)=2(x=x ) 国为x,所以xx>0 即2(xx)>0 四f(x )>f(x).所以f(x)=-2x1在R上是减函数

5.答案最小值 解析{(x)在[-6 11]上的大致图象如阳

由图可知f(-2)是函数f(x)的一个最 小值

1.3.2奇偶性

练习

1.解析(1)函数f(x)的定文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x)fx)=2²3²为偶面数 = =(x) (x)=(x)(2)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f(x)=(=x)²2(x)==x²2x==(x² 点对称-2x)=-f(x)f(x)=x²-2x为奇函数. x²1 x=01,关于原点对称, (3)函数f(x)= 的定义域是|x1对定义域内每一个x,都有f(-x)= (=x)²1_x²1_ -f(x),函数f(x)= x²1 为奇函数 X(4)函数f(x)=x²1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x)²1=x²1=fx). 对定义城内每一个x,都有f(-x)函数fx)=x²1为偶函数

2.解析f(x)是偶函数,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补充g(x)是奇函数, 后的图象如图1;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补充后的图象如图 2.

习题1.3

A组

1.解析 (1)函数y=x²-5x-6的图象如图:

由图象可知:(2)函数y=9-x²的图象如图:

由图象可知:单调增区间是(-∞,0];单调减区间是[0 ∞).

2.证明(1)任取x,x=(-∞,0),Hx < 期f((x )-f(x)=(x²1)(x²1)=(x x)(x=x)xx<0 xx<0 x<x0 脚f(x).f(x)=x²1在(-x,0)上是减 >f(x).函数x,则 (2)任取x x∈(∞ 0) 且x <f(x )f(x)= 111x<x<0 x x =x0 f(x)-fx)=即{(x )<f{(x)..f(x)= 1- 在(-∞ 0)上是增函数 3.解析 当m0时 y=mx6是R上的增证明:令y=f(x)=mxb. 任取x,x∈R,且x<xf(x)-f(x )=(mx6)-(mx 5)=m(x=x ). x0.当m<0 时 m(xx )<0 f((x)<f(x)y=mrb在m0 时 m(x=x,)>0 f(x)>f(x)4.解析心率关于时间的一个可能的 y=mx6在m>0时,单到逆增

图象,如图;

心率减慢,则图象下降;心率升高, 则图象上升,

5.解析y= 162x21 0001 (ײ8 100s)21 000 5050 Iy =307 050. 所以当x=4050时,取得最大值,答:每辆车的月租金为4050元时,307 050元 租货公司的月收益最大,为

6.解析因为f(x)是R上的奇函数, 所以有f(-x)=-f(x).因为当x>0时,f(x)=x(1x),所以当x0. 所以f(x)=(x)(1x)==x(1-x) 所比L f(x)= -f(-x)=x(1=x) {x(1x) x≥0 即f(x)=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 x(1-x) x<0 B维 1.解析 (1)f(x)=x²-2x=(x-1)²故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 -1 ).g(x)=x²-2x=(x-1)²-1 x∈ [2 单调递减区间为(-,1].故g(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 4] 4].(2)由(1)知当x=1时,f(x)取最当x=2时,g(x)取最小值0 小值-1. 2.解析设每间熊猫居室的面积为 ym 由宽为xm,得每间熊猫居室的长为 x-0那么 2303x 2 3(x²-10x)) 2 3(x5)²752 (0<r0f(x)在(0 ∞)上是减函数(4)(x)在(== 0)上是增函数

B组

1.解析设只参加田径一项比赛的有x人.根据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韦 恩图.

故所求定义域为|xlx≥2} (x5≥0(2)由 {1x1-5=0² {x-4≥0 xx故所求定义域为|x1x>4,且x≠5|.

3.解析偶函数f(x)在(0 ∞)上是减函数, 那么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任取x x(∞,0) 且x<x 则-x >-x>0因为函数f(x)在(0 ∞)上是减所以f-x)<f(-) 函数,又因为f(x)是偶函数,所以f-x)=f(x). f(x)=f(x).于是{x)0 a0即g的取值范围是α≥0

复习参考题

A组

1.解析(1).4=|-3.3}.(2)B={1 2}.(3)C={1 2}.

3.解析因为(AUB)=11 31. 所以4UB=|2 4 5 6 7 8 9}.又A(C,B)=|2.4). 所以B={5 6 7 8 9}.4.解析f(1)=5:f(-3)=21;f(a1)= {(a1)(a5). a-1 ((a1)(a-3). a20 即k≤40 或k≥160时,f(x)在[5.20]上是单调函数 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1b≤40 或≥160

2解析(1)|PIPA=PB|表示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即AB的 垂直平分线(2)1P1PO=3cm|表示到定点00点为因心.3cm为半径的圆 的距离等于3cm的点的集合,即以

3.解析△ABC的外心4.解析A=|-1 1}B≤A 当a=0时,B=②满足题意;当a≠0时,由 =1或 -1.解得α=1或α=-1.5.解析AB= 综上,可得a=0或a=1或a=-1.1(0 0)1 ANC= (3xy =0j3xy = 01B∩C=={(号} (A∩B) U (B∩ C)= 1(0 0)1

10.解析 y=r²令(x)=y=则(x)的定义域为(-,0)U(0.∞), 1Bf( -x)= (=x)²x =f(x).(1)(x)是偶函数 (2)它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3)任取x,x≤(0 ∞),且xx,则/(x)-f(x)= 11x²x²_(x=x )(xx)0< 0 x x>0 xx>0 (xx )(xx) >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标准资料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