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2022GZ606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砖砌体结构构造.pdf

延性,砌体,标准图集
文档页数:36
文档大小:26.5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标准图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1编制依据

1.2主要依据的标准

1.1本图集根据《关于安徽省工程建设专项标准设计立项审查结果的公告》(建标办函 [2018]26号)进行编制.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12021 GB 55002202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72021《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50212021 GB 50003-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203年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1-2010.(266年版)《钢结构设计标准》 CB500Z3-2009《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682018《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1442019《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 502922015《砌体结构加固袋计规范》 《建筑结构加审实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 GB 50702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 50728-2011 JGJ 182012《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编制说明

2本图集主要内容 入

3适用范围

4基本规定

《混凝土结构后错固技术规程》 JGJ 1452013当依据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替代实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DB34/T 34692019内容进行复械后逸用

施,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本图集与之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或应做相应调整、修改,并应对本图集相关

要包括承载力加固、整体性加固. 本图集为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砖砌体结构工程构造示意,

GB50016~2014(2018年版人构的加固与修复.不包括地基基础加固和楼(屋)盖加固. 3体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区的既有砖砌体结

50017-213.2本图集为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方法,包括承载力加固和整体性加固,具体工 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与其它加固方法共同使用.

3.3高延性混凝土适用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90℃.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后构件的耐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B50016的有关规定.

4.1确体结构加固前,应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分别按照现行国 家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民用建筑

审核美 校对是的示张器涵 编制说明 图集号2022GZ606设计改国法成 页次 2

时,可采用原设计值. 1当原设计文件有效,且能确定原结构无严重性能退化

应用技术规程》DB34/T3469的相关规定. 加固施工尚应符合现行安徽省地方标准《高延性混凝土

5.7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结构加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及结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相应工艺标准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550及安徽省地方标准《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4/T3469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

2当进行现场检测,实测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时,应采果推定值. 用原设计强度;实测强度低于原设计强度时,应采用检测结 >

6.6验算结构、构件承载力时,应考虑原结构在加固时的实际受力状况,如如固额分应变滞后等特点,以及加固部分与原结构共同工作租度加固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按现行安徽省地方标准《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4T3469的规定执行.

6加固设计计算

6.1一般情况下,砌体结构加固设计的结构分析方法,应采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

用线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作用效应,并应符合现行国家K7加固后结构传力路线改变或因加固使结构整体重量增大 应对相关结构、构件及地基基础进行必要的验算.

八68有益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的加固,尚应复核加固后承我力的不协调而形成新的薄弱部位,并应在加固方案设计 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避免因局部加强引起刚度突变和抗震

要求确定其标准值或代表值,结构上的作用他可依搭鉴定结时考虑结构刚度改变而导致地震作用效应改变的影响. 省地方标准《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4/T3469的果中的数据确定.

7加固方法及加固技术

6.3确定被加固结构、构件的作用效应时应符合以下果求:

7.1砌体结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或抗震承 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对墙体和砖柱可采用下列加固方法:

1结构的计算模型,应符合其实际受力和构造状宪.

2作用效应组合和组登值系数以及作用的分项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准GB50068及《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GB55001等标准的有夹规定确定,并应考虑由于实际荷载偏心、结构变形温度作用等造成的附加内力.

1当砌体构件的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或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加固.

2当支承屋架、大梁等集中荷载作用的墙段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高延性混凝土-砌体组合壁柱进行加固.

及高宽比不小于4的窗间墙,可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围套或配 3对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独立砖柱和砖壁柱(墙垛)以

6.4结构、构件的尺寸,对原有部分应采用实测值:对新增 部分,可采用设计文件中的尺寸.

6.5原结构、构件的砌体强度等级和受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审核美 校对是的示张思涵 编制说明 图集号皖2022GZ606设计致国法 页次 4

筋高延性混凝土围套进行加固.

8材料性能

7.2当构造柱、圈梁设置经鉴定不符合要求时,可增设高延性混凝土-砌体组合构造柱、组合圈梁提高砌体结构整体性.

8.1砌体结构加固用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8.1的规定,除此之外的耐久性等其他性能尚应符合现 行安徽省地方标准《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34/T3469的有关规定.

表8.1 高延性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类 别 性能指标等效弯曲韧性 30 >50. 0(kJ/am²) 28d >40. 060d >48等效弯曲强度 3d(%/nm²) 28d 5.060d >5.5抗折强度 >6.0(3/m²) 28a >8.03d >10. 0 立方体抗压强度 28d >18.0 >35. 0(x/mm²) 60d >50. 0

8.2钢筋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体结构加固用的钢筋网可现场绑扎,也可采用钢筋焊接网.

2砌体结构加固用的钢筋可采用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或HPB300级热轧光画钢筋,网筋焊接网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土用钢第1部分热轨光圆钢筋》GB/T1499.1和《钢筋混 3热轧钢筋的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觞混凝凝土用钢一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的要求其强景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的有关规定采用.

4钢筋焊接网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能混凝土用钢第3分: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要求.其强度J114的有关规定采用. 设计值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植筋时,应使用热轧带肋钢筋,不得使用光圆钢筋,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 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的相关要求.

6未注明的钢筋在高延性混凝土中的保护层厚度、错围和搭接长度等要求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中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相关规定.当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可采取面层局部加厚的方法进行处理.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8.3砌体结构加固用的钢筋、钢材的焊接材料,其型号和质

1焊条型号应与被焊接钢材的强度相适应.

审核美校对是们示建思涵 编制说明 图集号 2022GZ606设计欧国法 页次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白昼梦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