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ZN 2022-01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浙江省交通厅)
浙江省交通建设指南
ZJ/ZN2022-01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
2022年1月发布
2022年2月实施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
公路沥青路面 就地热再生 施工技术指南
1 总则
1.1 为适应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发展的需要,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促进就地热再生技术发展,特制定本文件。
1.2 本文件共 9 章,3 个附录。包括 1.总则、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规定、5.原路面调查与分析、6.材料与设备、7.配合比设计、8.施工、9.质量检验、附录 A(资料性)SMA 路面复拌再生技术在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应用、附录 B(资料性)AC 路面复拌再生技术在三门县普通国省道路的应用、 附录 C(资料性)AC+SMA 加铺再生技术在杭徽高速公路的应用。
1.3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和质量检验。
1.4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除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T 860.1-2013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1部分:抗车辙剂)
JT/T 860.4-2014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4部分:抗剥落剂)
JTG/T 5521-2019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T 3671-202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JTG/T5521-201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热耙松的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来源:JTG/T5521-2019. 定义 2.1.1,有修改】
3.2沥青再生剂 rejuvenating agent (RA)
掺加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用于改善老化沥青、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添加剂。
【来源:JTG/T5521-2019. 定义 2.1.5,有修改】
3.3就地热再生 hot in-place recycling,HIR
利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旧沥青路面上面层就地进行加热、耙松,掺入一定剂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态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面层再生的技术。
【来源:JTG/T5521-2019. 定义 2.1.7,有修改】 4 基本规定
4.1 总体要求
4.1.1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以下简称“就地热再生”)宜在10℃以上气温条件下施工,不应在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4.1.2 就地热再生分为复拌再生、加铺再生两种基本施工工艺:
a) 复拌再生是将旧沥青路面加热、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耙松、掺 加新沥青混合料,经热态拌和、摊铺、压实成型;
b) 加铺再生是将旧沥青路面加热、就地掺加一定数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耙松、拌和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同时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生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型。
4.1.3 就地热再生主要适用于路面部分表面层病害处置(AC路面、SMA路面等),也可用于桥梁的沥青铺装层的病害处治,施工中应加强对伸缩缝等的保护,其他类型沥青混合料路面应经过技术方案论证后,并经过充分的室内试验和试验路段工程验证后,也可以采用该技术。
4.1.4 旧路面上稀浆封层、微表处、超薄罩面、同步碎石封层等,应综合考虑级配、沥青含量等影响后,再进行施工。
4.1.5 就地热再生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设备对道路承载力、桥梁、隧道净空的影响;施工区域、气候、降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风向,考虑再生设备产生的热气对中分带绿化的影响,做好绿化烫伤保护措施。
4.2 适用条件
4.2.1 就地热再生有其适用性及适用层位,应根据沥青路面的病害特点、成因、产生层位、当地气候、交通条件、病害治理目标、工程经济成本等,经过合理的方案比选后选择不同的就地热再生工艺类型。
根据具体路面病害类型,可参考表1、表2选择就地热再生技术及其施工工艺。
(略)
内容索引: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1
4.1 总体要求 1
4.2 适用条件 2
5 调查与分析... 4
5.1 一般规定 4
5.2 设计文件解读... 4
5.3 旧路面调查....... 4
5.4 综合分析……....5
6 材料与设备... 6
6.1 一般规定 6
6.2 原材料.....6
6.3 设备........ 8
7 配合比设计. 10
7.1 一般规定......... 10
7.2 配合比设计......10
8 施工...11
8.1 一般要求..........11
8.2 施工准备......... 12
8.3 旧路面预处理. 12
8.4 试验路段..........12
8.5 复拌再生施工工艺.....13
8.6 加铺再生施工工艺.....14
8.7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16
9 质量检验……….………18
9.1 基本要求.... ….18
9.2 实测项目......... 18
9.3 外观质量......... 18
附录 A (资料性) SMA 路面复拌再生技术在沪杭甬高速公路嘉兴段的应用 ...... ..19
附录 B (资料性) AC 路面复拌再生技术在三门县普通国省道路的应用………………………………..27
附录 C (资料性) AC+SMA 加铺再生技术在杭徽高速的应用……………………………………………3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碧桂园集团交付评估指引2022版V2.0(rar压缩包)
碧桂园 集团交付评估指引 2022版 V2.0 之第1章-第3章.pdf
碧桂园集团交付评估指引2022版V2.0之第4章公区关键扣分点.pdf
碧桂园集团交付评估指引2022版V2.0之第4章外立面和园林关键扣分点.pdf
碧桂园集团交付评估指引2022版V2.0之第4章毛坯关键扣分点.pdf
碧桂园集团交付评估指引2022版V2.0之第4章精装关键扣分点.pdf
碧桂园集团交付评估指引2022版V2.0之第5章和第6章.pdf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第二版)》王季震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概述1
1.2建设程序和建设工程管理制度…13
1,3给水排水工程 及其建设监理 概述…20
第2章监理工程师与工程监理单位23
2.1监理工程师…23
2.2监理工程师的素质结构与职业道德…24
2.3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注册和继续教育…26
2.4工程监理企业资质…28
2.5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业务主要内容…33
2.6工程监理企业经营活动基本准则…34
第3章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合同…。37
3.1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概述…37
3.2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订立、履行及管理…38
3.3《业主/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简介…49
第4章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目标控制……53
4,1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目标控制概述…53
4.2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目标控制原理和方法…53
4.3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协调……59
第5章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程序和组织65
5.1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程序…65
5,2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形式…67
第6章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76
6.1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文件概述…76
6.2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规划…77
6.3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90
第7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阶段监理94
71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意义…94
7.2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内容100
7.3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阶段监理的实施105
第8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招标阶段监理120
8.1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招标阶段监理的意义及任务120
8.2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招标阶段监理的程序和内容121
8.3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的国际招标132
第9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监理136
9.1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概述…136
9.2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监理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工作138
9.3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40
9.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172
9.5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176
第10章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实例179
10.1某污水处理厂建设监理规划实例179
10.2某污水处理厂建设监理实施细则实例(要点)213
第11章涉外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简介238
11.1涉外给水排水工程…238
11.2涉外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监理242
参考文献244
高清PDF《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导读》张立勇
本书按照当前专业评估认证和专业规范要求,介绍了以学校为主导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认识及生产实习环节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全书共分为5篇,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习目的和意义、实习要素组织及基础知识概述,认识、施工及运管生产实习组织与实施,实习成果整理与专业实习创新专题等。
本书不仅可供给排水领域内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还可供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的师生参阅。
目录
第1篇总序………1
第1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概论……2
1.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简述……2
1,1.1专业实习地位与作用………2
1.1.2实习环节的教学目标3
1.1.3实习环节与理论教学的关系3
1.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要求4
1.2.1对教师的要求………4
1.2.2对学生的要求4
1.2.3对实习场所的要求5
1.2.4对校外指导人员的要求5
第2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6
2.1水循环与水污染…………………6
21.1水的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6
2.1.2水污染成因与现状8
2.2水源与取水工程9
22.1水源工程9
22.2取水工程…11
2.3输配水工程…………16
2.3.1输水工程…16
2.3.2配水工程16
23.3泵站工程…17
2.4水质工程…………18
2.4.1给水处理工程……18
2.4.2污废水处理工程21
2.5建筑给排水工程26
25.1建筑给水系统27
2.5.2建筑排水系统工程33
第2篇认识实习组织与实施37
第3章认识实习教学方案38
31教学目的……………38
3.2实习内容及学时安排……38
3,3认识实习组织与管理39
3.3.1实习准备39
3.3.2实习过程管理41
3.3.3实习总结………43
第4章水源与取水工程44
4,1地表水源及其取水工程44
411地表水源的选择…………44
41.2地表水源的取水方式………45
4.2地下水源及其取水工程………48
4.2.1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48
4.2.2地下水水源地与取水工程…50
第5章管道工程51
5.1输水工程……51
5.1.1涵洞51
5.1.2暗渠53
5.1.3明渠54
5.1.4管道工程55
5.2配水管网工程56
5.21配水管网……………56
5.2.2附属构筑物57
5.3排水管道工程58
5.3.1排水体制58
5.3.2排水体制选择………60
第6章水质工程…62
61给水处理工程………62
6.1,1地表水厂4………………62
6.1.2地下水厂…65
6.2污(废)水处理工程…66
6.21城镇污水处理厂……66
62.2工业废水处理站………75
第7章建筑给排水工程……81
7.1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81
7.1,1建筑给水系统………81
7.1.2建筑排水系统…………82
7.1.3建筑消防给水系统………83
7.2居住小区给排水工程………84
7,2.1居住小区给水工程…………84
7.2.2居住小区排水工程85
7.23居住小区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第3篇施工生产实习组织与实施……87
第8章施工生产实习教学方案…88
8.1教学目的…………88
82实习内容及学时安排……88
83施工实习组织与管理…89
8.3.1实习准备89
8.3.2实习过程管理…89
8.3.3实习总结92
第9章土方工程93
9.1沟槽断面形式及活用条件……93
9.2沟槽、基坑开挖……94
9.3沟槽、基坑支撑98
9.4土方回填…101
9.5地基处理……103
第10章钢筋、混凝土工程…105
10.1钢筋工程106
10.1.1概述106
10.1.2钢筋的制备107
10.1.3钢筋的安装112
10.2模板工程……………114
10.2.1概述114
10.2.2模板的支设与要求115
10.23模板的拆除116
103混凝士工程………………118
10.3.1混凝土的种类118
10.3.2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19
10.3.3混凝土的主要性能122
10.3.4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124
10.3.5水下灌溉混凝土施工133
10.3.6混凝土冬季施工136
第11章室外管道施工……………138
11.1室外给水管道施工………138
11.1.1铺管138
11.1.2管材及管道接口139
11.1.3管道质量检查与验收140
11.2室外排水管道施工…142
11.2.1稳管142
11.2.2管材及接口………143
11.2.3排水管道闭水试验143
第12章室内管道施工…145
12.1室内给水管道施工145
12.1.1主要步骤及要求145
12.1.2管道连接方式及要求146
12.1.3管道闭水试验及试压…148
12.2室内排水管道施工…………148
12.2.1排出管施工…………148
12.2.2立管施工………149
12.2.3横支管安装150
122.4管道冲水试验150
第4篇运管生产实习组织与实施151
第13章地表水厂运管实习152
13.1实习目的及内容…152
13.1,1实习目的…152
13.1.2实习内容152
13.2混凝………153
13.2.1概述153
13.2.2混凝机理153
13.2.3混凝剂及其选用154
13.24反应池设计156
13.3沉淀………159
13.3.1概述159
13.3.2沉淀池设计160
13.4过滤163
13.4.1概述163
13.4.2滤池滤料164
13.4.3滤池设计164
13.5消毒…171
13.5.1概述171
13.5.2消毒剂投加………172
13.6清水池…………174
13.6.1概述174
13.6.2清水池设计174
13.7深度处理175
13.7.1颗粒活性炭工艺175
13.7.2膜工艺176
第14章城镇污水处理厂运管实习……178
14.1实习目的及内容178
14.1.1实习目的178
14.1.2实习内容178
14.2一级处理179
14.21格栅179
14.22沉砂池179
14.2.3沉淀池180
14.3二级处理181
14.3.1A2/0工艺181
14.3.2氧化沟工艺182
14.3.3SBR工艺183
14.4深度处理184
14.5污泥处理与处置184
14.51污泥处理185
14.5.2污泥处置187
14.5.3污泥处理处置新工艺189
第5篇成果整理与创新193
第15章实习成果整理………194
15.1实习成果整理与考核194
15.1.1成果整理要求194
15.1.2实习报告编写要求194
15.2实习考核……………195
15.2.1成绩评定195
15.2.2教学总结195
第16章专业实习创新专题196
16.1人居环境调查与保护……196
16.1.1调研选题及主要内容196
16.1.2调研活动组织……197
16.1.3成果形式197
16.2污水处理工艺调试运行……197
16.2.1基本流程197
16.2.2日常运行199
16.2.3成果形式200
16.3水处理厂节能降耗评估200
16.3.1评估目的及意义200
16.3.2主要环节200
163.3内容及步骤201
16.3.4成果形式………201
16.4城镇供水应急体系……202
16.4.1供水应急预案编制意义……202
16.4.2城镇供水应急预案主要内容……202
16.4.3成果形式…203
参考文献…204
高清PDF《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规划教材 建筑消防工程(第二版)》徐志嫱、李梅、孙小虎
本书从建筑安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民用建筑消防系统的完整框架。结合建筑防火设
计的思想,分析了建筑火灾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围绕建筑防火的技术措施,系统地阐
述了民用建筑防火、建筑消防系统、建筑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内容。重点讲
述了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及建筑灭火器等建筑消
防系统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适用条件、设计计算方法;人防地下室、汽车库的消防
系统设计、消防排水等问题。探讨了适用于建筑高大空间的大空间智能型主动灭火系统和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本书注重吸收近年来在建筑消防工程 领域的新技术和先进经验,阐述了国内建筑消防
设计的最新成果,以国家最新颁布的建筑消防技术规范和示图为依据,用大量的图表和实
例对各系统的设计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是一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实
用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消防、建筑
环境与设备、自动控制工程等专业的参考教材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消防行业管理等
方面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建筑火灾的教训1
1.2建筑火灾知识6
1.3建筑防火措施与对策…13
第2章民用建筑防火16
2.1建筑防火的基本概念…16
2.2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16
2.3建筑总平面布局…19
2.4防火分区……23
2.5安全疏散…26
2.6消防电梯…34
2.7设备用房的平面布置…35
2.8地下建筑防火…37
2.9汽车库防火…39
2.10建筑防火设计实例…42
第3章建筑消防系统44
3.1消火栓给水系统…44
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97
3.3气体灭火系统144
3.4建筑灭火器的配置163
3.5其他新型消防系统172
3.6消防排水……184
3.7汽车库消防系统设计186
3.8人民防空地下室消防设计191
第4章建筑防排烟…198
4.1概述198
4.2防排烟设计201
4.3中庭防、排烟系统设计212
4.4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215
4.5地下车库通风及排烟设计…216
4.6人民防空地下室防排烟设计218
第5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20
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220
5.2火灾探测器…225
5.3消防联动控制系统…228
5.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239
5.5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48
5.6设计实例…。251
附录钢管水力计算表…254
参考文献258
高清PDF《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情势演变及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薛联青
本书分析了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情势演变 机制,进行了外界环境胁迫的水资源适应性利用 研究,是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本书详细阐述了内陆干早区水资源演变规律,探讨了极端气候与水文事件演变趋势,构建了基于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生态水流评估方法,考虑到生态和人类需水的互相协调作用,进行了基于流域系统协调的不同干早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并介绍水资源适应性利用方法。本书内容对深人研究自然-人工复合作用下的流域水资源适应性利用,进行干旱区水资源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流域水资源规划、绿洲适宜发展规模确立及生态环境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专业、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农业工程及水利工程等专业的科研人员、大学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与本科生,以及从事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工程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1
1.1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开发
111干早区水文生态问题研究………1
11.2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生态……………2
1.2外界变化条件对水资源影响研究·……3
1.21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要素的影响……3
12.2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5
1.3外界胁迫下流域生态水文情势演变及水资源适应性利用…7
131外界胁迫下流域生态水文情势演变分析··…7
1.3.2外界胁迫下水资源适应性利用…。········…9
1.4干旱区绿洲生态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研究…11
1.41绿洲的发展演变…………11
1.42绿洲生态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关系······……12
1.43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与绿洲适宜发展规模······…14
第2章外界胁迫下的水资源演变规律…17
2.1流域概况.17
2.11自然地理……………17
2.1.2气候特征…………18
2.13水文特征·…·…19
21.4河流水系………………….21
2.1.5水资源状况··…·23
21.6生态环境…25
2.2流域水资源演变特征…28
2.2.1降水变化特征.28
2.2.2气温变化特征……………34
22.3蒸发变化特征…………………………42
2.2.4径流变化特征…46
2.3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51
2.3.1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方法………51
2.3.2源流区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53
2.3.3干流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59
2.3.4源流与干流水资源演变规律的对比分析·……60
2.4外界胁迫作用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影响评估63
2.4.1影响评估方法…······…63
2.4.2基于线性回归的影响评估····…64
2.4.3基于累积量斜率变化的影响评估65
2.4.4基于样本熵的水资源复杂度分析…·…66
2.5本章小结……71
第3章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降水模拟能力及其变化特性…72
3.1CMP5降水模拟预测分析与校正…………72
3.1.1全球气候模式降水模拟评估…72
3.1.2偏差校正····…78
3.2未来气候情景降水预估80
3.2.1未来降水年变化···……80
3.2.2未来降水季变化…82
3.3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流域降水变化特性………84
3.3.1不确定性影响··…84
3.3.2高程变化下的降水分布特征……84
3.3.3地形起伏变化下的降水分布特征······…·86
3.4本章小结……………………87
第4章极端气候与水文事件时空分布规律…89
4.1极端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89
4.1.1极端事件指标选取········89
4.1.2极端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91
4.1.3极端降水指数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95
4.2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变化的对比……97
4.2.1极端气温和降水指数变化的一致性97
42.2冷暖指数的对比……99
4.2.3极端指数变化趋势的R/S分析…100
4.3极端事件阙值的分布…103
4.3.1极端气温事件阙值的确定及分布……………………103
4.3.2极端降水事件阙值的确定及分布…104
4,4本章小结……106
第5章未来极端气候与水文事件的演变趋势模拟预测……108
5.1LARS-WG天气发生器的模拟精度分析……·108
5.1.1LARS-WG天气发生器…………………108
5.1.2LARS-WG天气生成器对极端温度和降水的模拟精度·······110
5.2未来时期极端温度指数的空间变化特征……111
5.2.1相对指数·······.…111
5.2.2绝对指数……………………113
523持续指数……………………116
5.3未来时期极端温度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118
5.3.1相对指数··………118
5.3.2绝对指数·…………………119
5.3.3持续指数··………121
5.3.4总体变化趋势…………122
5.4本章小结…124
第6章流域生态水流情势演变影响评估及适应性利用…125
6.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影响评估………125
61.1河流生态水文情势特征变化分析方法…126
6.1.2生态水文情势变化分析·…·…………129
6.1.3环境流指标变化分析···……135
6.2生态水流情势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敏感性138
6.21敏感性分析方法……………141
62.2趋势与突变诊断………………144
6.2.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水流情势改变的贡献率··147
6.2.4生态水流情势变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敏感性······148
6.2.5影响成因分析……153
6.3生态水流的适应性利用………·158
6.3.1生态水流情势分析…158
6.3.2生态水流适应性利用……………161
6.4本章小结…………168
第7章基于流域系统协调的水资源适应性开发利用……170
71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度……170
7.1.1水资源复合系统·…170
7.1.2系统有序度与系统熵……171
71.3水资源复合系统序参量体系·…172
71.4流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性分析………·…172
7.2流域干旱情景划分……175
7.21干早对农业的影响……175
7.22干早对生态的影响………………175
7.2.3流域干旱情景划分……178
7.3不同干旱情景下水资源复合系统响应分析..…179
73.1不同干旱情景水资源复合系统要素分析········…179
7.3.2不同干早情景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183
7.3.3阿克苏河流域多情景水资源承载力调控·····188
7.4本章小结………194
第8章总结与展望……195
8.1总结195
8.2展望197
参考文献202
索引……………213
高清PDF《非一致性水文概率分布估计理论和方法》熊立华、郭生练、江聪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流域的水文时间序列不再满足一致性的要求,导致基于独立同分布假定的传统水文频率计算方法不再有效。
本书针对洪水,枯水以及年径流序列,深入研究非一致性水文序列统计分布规律及其内在水文驱动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将水文序列非一致性诊断由单变量扩展至多变量:根据洪水、枯水以及年径流的形成机制,分别提出基于时变统计模型与理论推导的水文概率(频率)分析方法;探讨非一致性条件下水文事件重现期与水文设计值的计算问题。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及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一致性水文概率分析研究进展2
1.3非一致性水文概率分析研究进展3
1.3.1水文序列非一致性诊断……3
1.3.2水文序列非一致性概率分布估计4
1.3.3非一致性条件下水文设计值推求8
1.3.4多变量非一致性水文序列概率分析10
1.4主要内容…11
参考文献12
第2章基于位置、尺度和形状参数的广义可加模型…18
2.1 GAMLSS模型…18
2.2模型选取及评价准则…19
2.3水文序列概率分布函数21
参考文献22
第3章Copula函数理论24
3.1相关性指标…………24
3.2 Copula函数26
32.1 C0pula函数的性质……26
3.2.2尾部相关性………26
3.2.3常用的Copula函数表达式27
3.2.4 C0pula参数估计方法………28
3.3联合分布拟合优度评价准则…30
参考文献32
第4章水文概率分布非一致性诊断方法34
4.1基于GAMLSS模型的水文序列趋势与变点分析34
4.1,2研究实例……35
4.1.3主要结论……38
4.2两变量联合概率分布非一致性诊断方法…39
4.2.1时变Copula函数模型……39
4.2.2研究实例……41
4.2.3主要结论46
4.3多变量水文序列联合概率分布非一致性诊断方法47
4.3.1方法介绍…47
4.3.2多变量相关性结构变点检验方法评价52
4.3.3研究实例………59
43.4主要结论……63
参考文献…64
第5章洪水概率分布推导及非一致性…66
5.1基于GAMLSS模型的非一致性洪水概率分布估计66
5.1.1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资料……66
5.1.2洪水序列非一致性检验…68
5.1.3渭河流域非一致性洪水概率分布估计69
5.1,4清江流域非一致性洪水概率分布估计73
5.1.5主要结论4……78
5.2基于吸引场理论的非一致性洪水概率分布推导…78
5.2.1年内日流量序列分布(母分布)……78
5.2.2基于规范常数法的非一致性洪水概率分布估计80
5.2.3气象协变量分析……81
5.2.4模型选取及评价准则81
5.2.5研究实例……82
5.2.6主要结论……88
参考文献88
第6章枯水概率分布推导及非一致性90
6.1基于退水机制的枯水概率分布推导90
61.1退水模型及枯水概率分布推导……91
6.1.2研究实例………94
6.1.3主要结论100
6.2基于C0pula的枯水概率分布推导…101
6,2.1结合Copula函数的公式推导法101
6.2.2研究实例……103
6,2.3主要结论………116
6.3基于GAM1SS的非一致性枯水概率分析117
6.3.1研究方法117
6.3.2研究实例119
6.3.3主要结论……127
参考文献…127
第7章年径流概率分布推导及非一致性…129
7.1基于Budyko假设的年径流理论分布推导法129
7.1.1研究方法129
7.1.2研究实例132
7.1.3主要结论……148
7.2基于Budyko假设的年径流概率分布理论矩推导法149
7,2.1研究方法……149
7.2.2研究实例152
7.2.3主要结论……159
7.3年径流非一致性归因分析160
7.3.1研究方法160
7.3.2研究实例165
7.3.3主要结论…174
参考文献……174
第8章考虑非一致性的工程水文设计值推求…177
8.1变化环境下水文设计值非一致性分析177
8.1,1基于变点分析的洪水概率分布估计……177
8.1.2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179
8.1.3主要结论……180
8.2非一致性条件下重现期及水文设计值推求180
8.2.1非一致性条件下水文事件重现期…181
8.2.2非一致性条件下考虑水利工程设计年限的水文设计值计算方法184
8.2.3非一致性条件下的水文风险分析计算…186
8.2.4基于非一致性bootstrap方法的水文设计值不确定性分析186
8.2.5研究实例…187
8.2.6主要结论196
参考文献…197
高清PDF《盾构隧道刀具更换技术》陈健、闵凡路
本书以盾构隧道刀具 更换技术为主题,从盾构刀具类型及其在地层中的切削和磨损物理过程出发,阐述了盾构刀具更换技术 的内涵和主要分类,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典型盾构工程换刀作业实例,对常规刀盘-常压换刀、基于常压可更换刀盘设计的常压换刀、带压换刀等主要换刀技术的原理、技术流程、关锭技术、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最后分别介绍了我国盾构遭遇基岩凸起和大孤石等特殊工况下避免换刀的技术和目前日本最新换刀技术。本书是对盾构刀具更换技术的一次较系统的总结。
全书以技术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相关典型工程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刀具更换技术,既可帮助工程一线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刀具更换技术,又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盾构技术 的发展。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盾构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1
1.2复杂地层中盾构工程遭遇刀具磨损的严重性和普遍性/4
1.3恢复盾构掘进的关键技术—刀具更换技术/7
第2章盾构掘进时刀具的切削、磨损与更换8
2.1盾构刀盘及刀具的类型与布置/8
2.1.1盾构刀盘类型/8
2.1.2盾构刀具类型/14
2.1.3盾构刀盘布置/21
2.2刀具切削与磨损/26
2.2.1盾构刀具切削机理/27
2.2.2盾构刀具磨损类型及实例/31
2.2.3盾构刀具磨损原因分析/38
2.2.4盾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41
2.3盾构开舱技术/44
2.3.1盾构隧道开舱概述/44
2.3.2盾构隧道常用开舱技术/46
2.3.3国内外典型的盾构隧道开舱实例简介/49
2.3.4盾构开舱技术总结与展望/52
2.3.5盾构刀具更换技术/52
第3章常规刀盘常压换刀技术55
3.1自稳地层换刀技术/55
3.2地层加固技术/57
3.2.1旋喷加固技术/58
3.2.2深层搅拌加固技术/66
3.2.3冷冻法施工技术/72
3.2.4竖井加固技术/78
3.2.5地下连续墙加固技术/84
3.2.6几种技术方法比较/90
3.3常压换刀技术/91
3.3.1换刀流程/91
3.3.2盾构刀盘刀具焊接工艺/92
3.3.3刀盘修复的内容/97
3.4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工程实例/101
3.4.1工程概况/101
3.4.2停机情况介绍/102
3.4.3保障开挖面稳定措施/104
3.4.4开挖支护/107
3.4.5刀盘刀具修复/108
第4章基于常压可换刀设计的常压换刀技术112
4.1基于常压可换刀设计的常压换刀技术简介/112
4.1.1常压换刀工艺原理/112
4.1.2常压换刀工法特点/112
4.2常压可更换刀刀盘结构设计及刀具布置/113
4.3常压可换刀具的拆卸及安装/116
4.3.1刀具更换的安全要点/116
4.3.2刀具检查及更换计划/117
4.3.3常压换刀的流程/117
4.4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段常压开舱换刀实例/127
4.4.1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127
4.4.2盾构基本参数及特点/129
4.4.3停机位置及换刀计划/13
4.4.4常压换刀流程及方案/133
第5章带压开舱开挖面稳定技术与换刀技术138
5.1带压开舱开挖面稳定技术/139
5.1.1泥浆配制技术/139
5.1.2泥浆成膜技术/145
5.1.3基于泥膜闭气的稳定开挖面技术/147
5.2带压开舱换刀技术/15
5.2.1潜水作业/151
5.2.2带压进舱/153
5.2.3带压换刀技术流程/155
5.3南京长江隧道(纬七路)常规压缩空气带压开舱换刀实例/156
5.3.1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概况/150
5.3.2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掘进及停机过程分析/163
5.3.3开舱时开挖面稳定性的控制/165
5.3.4带压开舱换刀实施/169
5.3.5开舱经验总结与讨论/170
5.4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饱和法带压开舱换刀技术实例/171
5.4.1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工程/171
5.4.2泥膜闭气性在带压开舱中的应用/176
5.4.3饱和法带压进舱换刀流程/182
5.4.4饱和法带压进舱换刀总结/185
第6章其他特殊技术下的换刀技术186
6.1遭遇抛石和基岩盾构刀具的更换技术/186
6.1.1工程概况/186
6.1.2刀盘设计/188
6.1.3抛石及基岩对盾构掘进的影响及其位置勘测/189
6.1.4施工方案/192
6.2遭遇大孤石盾构刀具保护与更换技术/200
6.2.1工程概况/202
6.2.2孤石及基岩凸起对盾构掘进施工影响的分析及爆破施工工艺/202
6.2.3施工参数设计/205
6.2.4施工保证措施/209
6.3日本熊谷组Sunrise Bit工法换刀技术/210
6.4日本鹿岛建设公司盘形滚刀更换技术/211
6.5日本大成建设公司中央滚刀更换技水/213
6.6日本飞岛建设公司变色龙刀具更换技术/213
参考文献216
高清PDF《电力行业焊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集(第二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站焊接专业委员会
2007年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电力行业 标准进行了修订。原《电力行业焊工技能竞赛 理论试题集 》有一些内容也需要修订,本试题集依据的主要文件及标准见附录。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站焊接专业委员会于2016年3月组织对2007版《电力行业焊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集》进行了修订。电站焊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军组织了本次修订工作。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云国庆、中国能建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傅求华负责第一、二、三、九章的修订工作;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郭军、乔亚霞,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的马佳龙负责第四、五章的修订工作;中国能建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赵军、山东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王艾霞负责第六、七章的修订工作;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孔雁、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刘晓宁负责第八、十二章的修订工作;中国能建北京电力建设公司任永宁,中国能建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庄海青、冯红梅负责第十一十三章的修订工作。
本试题集反映了我国电力行业焊接技术的最新成果,可用于电力焊工技能竞赛理论竞赛考试,也以作为中、高级焊工和焊接技师培训及理论考试参考资料。由于水平所限,本试题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提出批评和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版前言 题型与统计
第一章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基础知识1
第二章金属材料基础知识……10
第三章熔化焊基本概念…28
第四章焊接材料44
第五章焊接设备和工具84
第六章焊接工艺与常用材料焊接108
第七章焊接应力和变形150
第八章焊接缺陷及焊接检验166
第九章焊接热处理201
第十章焊接质量管理知识210
第十一章焊接接头形式和焊缝符号253
第十二章焊接安全知识266
第十三章核电焊接基础知识284
附录290
参考文献291
高清PDF《地下管道腐蚀与防护技术》冯拉俊、沈文宁、翟哲、李善建
本书系统阐述了地下管道 的腐蚀现状、土壤性质及土壤腐蚀评价方法、杂散电流腐蚀表面防腐技术、电化学保护和其他防护方法以及地下管道的检测与维护等理论与技术,特别是对土壤的腐蚀评价、杂散电流腐蚀、管道内涂层的制备、新型添加稀土牺性阳极、管道内缝隙腐蚀防护、地下管道的腐蚀检测与维护等进行了重点论述,本书还结合大量工程实践对已运行的石油管道腐蚀及防护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给出了完善的整改方案,对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也进行了综述。
本书涉及多学科领域,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可作为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电力等行业相关专业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广大从事腐蚀防护的市政人员以及地下管道设计、施工、维护人员和电力设计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参考
地下管道服役环境苛刻,造成的危害往往比人们预想的大得多,如早在1977年4月沙特阿拉伯东部阿卜凯克的油井管线就发生了腐蚀爆裂,油气泄漏发生大火,造成巨大损失。在我国,此类现象也时有发生,地下管线往往会出现多种腐蚀同时发生或交错发生的状况,使地下管线的腐蚀更加严重,即使对于采取防护措施的管线,仍会出现地下输气管线爆炸、输水管线爆裂、热力管线漏气等事故。这主要是由于地下管道的腐蚀比等通介质腐蚀机理复杂,防腐蚀难度大。例如,地下管道内壁受输送介质的腐蚀,而外壁受土壤腐蚀,输送介质性质差异大,土壤环境复杂;地下管道杂散电流又加速了腐蚀,甚至有些常规防护手段在杂散电流的干扰下成为加速腐蚀的措施;地下管道的使用年限一般较长,检测困难,很多腐蚀只有在事故后才被发现,甚至有些腐蚀规律人们至今还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常规的腐蚀防护技术 难以达到防护要求。因此,做好管线腐蚀防护,及时采取有力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保障管线安全平稳运行。
本书以编著者多年研究为基础,将近年来地下管道腐蚀 与防护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整理,主要包括对影响地下管道腐蚀的因素、腐蚀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对地下管道的防护技术、检测技术进行补充和完善,特别是对土壤的性质及腐蚀评价进行了讨论:还专门对已经运行多年的石油输送管道腐蚀防护效果进行解析和探讨。本书还结合大量工程实践对已运行的石油输送管道腐蚀及防护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给出了完善的整改方案,对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也进行了综述,以满足更多读者的实际需要。
本书在编写时还针对管道特点及地下管道腐蚀机理、土壤性质及腐蚀评价、杂散电流腐蚀、管道表面防护、电化学防护、其他防护技术、腐蚀检测及防护雏护等内容顺序编写,层次清楚,希望能为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电力、能源等行业从事管道风险研究、运行监管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依据和参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作者的研究生进行了资料整理,并对书中插图进行了绘制。本书还得到了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的支特,在此表示感谢。
目录
第一章地下管道腐蚀概述001
第一节地下管道基本概念…001
一、管道常用材料…001
二、管壁粗糙度002
三、管子直径…003
四、管道长度与直径设计………005
第二节地下管道的腐蚀…007
一、输水管道的腐蚀…007
二、污水管道的腐蚀010
三、热力管道的腐蚀011
四、石油管道的腐蚀018
五、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腐蚀022
六、地下管道的土壤腐蚀…024
第三节地下管道腐蚀分类…024
一、按腐蚀反应机理分类…024
二、按腐蚀形态分类…025
三、按腐蚀介质分类……027
四、地下管道外腐蚀分类…027
五、均匀腐蚀速率表示方法…028
参考文献…………030
第二章土壤性质及对地下管道的腐蚀影响………031
第一节土壤性质及腐蚀评价…031
一、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031
二、土壤理化分析………032
三、土壤腐蚀性评价方法…034
第二节土壤性质对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039
一、土壤含水量对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039
二、土壤pH值对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039
三、土壤中SO浓度对地下设备的腐蚀速率影响…040
四、土壤中C厂浓度对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041
五、总含盐量对土壤中钢铁管道的腐蚀速率影响……041
第三章地下管道杂散电流腐蚀043
第一节直流杂散电流腐蚀基本理论……043
一、产生直流杂撒电流的干扰源……043
二、直流杂散电流产生原因…044
三、直流杂散电流腐蚀机理…046
四、杂散电流腐蚀的危害047
五、直流杂散电流的调查……047
第二节直流杂散电流的防护…050
一、干扰源侧的措施…050
二、被干扰侧的防护措施…051
三、排流保护的设计…053
第三节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理论…058
一、交流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058
二、交流腐蚀的特点……059
三、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的彩响因素…………059
四、交流杂散电流腐蚀机理………………060
五、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的危害…………062
六、国内外交流腐蚀研究现状………………………………063
七、杂散交流电压对Q235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064
八、交流电流频率对Q235钢电化学行为的影响……………068
参考文献…………071
第四章地下管道的表面防护072
第一节表面防护前处理…072
一、机被除锈…072
二、化学处理………073
三、火焰除锈…………073
四、表面处理的标准…073
第二节表面热浸镀…074
一、热浸镀的定义及基本原理…075
二、热浸镀的工艺……076
三、热浸镀的要求…077
四、合金成分对镀层质量的影响…077
五、多元合金热浸镀层对油田油管的防护…078
第三节地下管道有机涂层防护………079
一、有机涂层概述…………079
二、管道外涂覆有机涂层…。082
三、管道内涂覆有机涂层……088
四、管道内涂耐磨防腐涂层…………091
五、地下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管外3PE防腐098
第四节管道的化学镀………103
一、化学镀的优缺点…103
二、化学镀原理……103
三、化学镀工艺…107
四、化学镀的质量检验…108
参考文献…109
第五章地下管道的电化学保护111
第一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111
一、土壤介质对牺性阳极的要求112
二、牺牲阳极的设计……113
三、牺牲阳极常见问题…116
四、地下管道用牺牲阳极材料研究…116
第二节外加电流阴极保护……………121
一、阴极保护设计……………………121
二、深井阳极及参比电极设计……………131
三、阴极保护参数设定………………133
第三节地下管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研究及应用…135
一、埋地输油管道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135
二、克乌复线阴极保护现状与改进…141
参考文献……143
第六章地下管道的其他防护方法145
第一节地下管道的选择………145
一、正确选用材料……………145
二、结构设计中的腐蚀控制……………146
三、实施合理的工艺设计…………146
第二节地下水管的水泥防腐…147
一、防腐原理…147
二、制备方法148
三、质量标准…149
第三节缓蚀剂防腐…150
一、缓蚀剂分类…150
二、缓蚀剂的作用机理…151
三、缓蚀剂防腐优缺点…153
四、清水管道的缓蚀剂防护…154
五、石油管道的缓蚀剂防护…158
第四节缓蚀剂对石油管道的局部腐蚀防护…163
一、缓蚀剂对缝隙腐蚀的防护…163
二、缓蚀剂成膜速率…167
参考文献……173
第七章地下管道的检测及维护174
第一节地下管道的腐蚀检测…………174
一、地下管道腐蚀检测的主要内容………174
二、地下管道腐蚀检测的主要方法…177
第二节地下铜质管道腐蚀防护评价…………186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186
二、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模糊综合评价…193
第三节地下管道维护…194
一、管道垢层清理………………194
二、外管道的防腐涂层修复……………………198
三、管道带压堵漏技术……………………204
四、管道内除垢防腐实例分析……………207
参考文献………207
T/ASC 26-2022 建筑业安全领导力与安全文化评价标准(OCR文字可搜索)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T/ASC26-2022
建筑业 安全领导力 与安全文化 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safety leadership and safety culture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2022-04-24发布
2022-06-01实施
中国建筑学会 发布
根据中国建筑学会《关于发布〈2021年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编制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会标〔2021)8号文)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研究与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论。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会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学会负责管理,由清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清华大学(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何善衡楼,邮政编码:100084)。
本标准主编单位:清华大学
本标准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碧桂园集团
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琅安建设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筑安全专业委员会
北京交通大学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评价指标体系4
4.1一般规定…4
4.2安全领导力…4
4.3安全文化6
5评价方法…9
5.1一般规定…9
5.2安全领导力9
5.3安全文化…9
6评价过程…11
6.1一般规定…11
6.2安全领导力…11
6.3安全文化11
7评价结论…13
附录A安全领导力评价样表14
附录B安全文化评价样表…18
本标准用词说明…24
附:条文说明2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地面出入式盾构法》吴惠明、周文波
本书主要介绍了地面出入式盾构法 的装备、设计和施工核心技术,该系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南京地铁机场线秣陵站一将军路站区间隧道工程中。
地面出入式盾构法 突破了盾构法隧道对覆土的传统限制,实现了地下隧道与地面道路连接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规避了暗埋段大开挖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隧道工程出入地面的建设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解决途径。
本书共分为6章,除介绍了地面出入式盾构法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外,还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设计、试验、装备、施工等内容,内容全面、系统、创新。本书提出了诸多技术原则和要点,形成了地面出入式盾构法施工技术新体系,该施工技术可在城市道路隧道、轨道交通隧道、地下通道匝道等工程中应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盾构法隧道国内外现状/1
1.1.1盾构法的应用与发展/1
1.1.2传统盾构法的局限性/4
1.2地面出入式盾构法技术/5
1.2.1技术优势/5
1.2.2技术难点/6
1.2.3技术体系/8
1.3地面出入式盾构法工程实践/9
1.3.1浅覆土盾构施工实践/9
1.3.2南京机场线GPST隧道工程/10
第2章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设计13
2.1总体设计/13
2.1.1出入段一体化设计/13
2.1.2一体化设计要点/14
2.2结构设计方法/14
2.2.1修正三角形抗力模型/16
2.2.2土弹簧抗力模型/19
2.2.3关键参数取值/21
2.3防水能力研究/28
2.3.1密封垫一字缝无错动防水能力/28
2.3.2密封垫一字缝错位拼装防水能力/36
2.3.3密封垫T形缝防水能力试验/40
2.3.4接缝橡胶密封垫装配力校核/42
2.4抗浮设计研究/43
2.4.1施工阶段上浮影响因素/44
2.4.2使用阶段上浮影响因素/46
2.4.3圆隧道抗浮措施及设计/47
第3章地面出入式盾构法试验分析
3.1整环管片足尺试验/57
3.1.1试验目的/57
3.1.2试验装置/57
3.1.3试验方法及工况/61
3.1.4试验结果分析/64
3.1.5试验结论/74
3.2同步注浆浆液试验/75
3.2.1试验日的/75
3.2.2性能指标试验/75
3.2.3材料配比试验/83
3.2.4施工参数模型试验/8
3.3土体改良浆液试验/2
3.3.1改良添加剂/92
3.3.2试验分析/102
3.3.3试验结论/122
第4章地面出入式盾构法装备研发124
4.1盾构总体集成设计/12
4.1.1盾构总体布置/124
4.1.2盾构适应性分析/126
4.1.3盾构主要技术参数/127
4.2刀盘针对性设计/12%
4.2.1刀盘刀具的合理布置/128
4.2.2极端工况受力分析131
4.3管片稳定装置设计/135
4.3.1装置形式/135
4.3.2受力分析/137
4.3.3监控系统/142
4.4高精度控制技术/142
4.4.1控制特点及组成/143
4.4.2平衡模式/145
4.4.3推进系统/148
4.4.4出士系统/150
4.4.5同步注浆/153
第5章地面出入式盾构法工程施工157
5.1工程概况/158
5.1.1工程规模/158
5.1.2工程地质条件/159
5.1.3工程盾构/163
5.1.4工程管片/164
5.2试验设计/166
5.2.1工况设定/166
5.2.2施工监测/168
5.2.3地面接收施工流程/176
5.2.4地面始发施工流程/177
5.2.5导坑与隧道端墙连接施工/182
5.3掘进参数控制/182
5.3.1盾构推力和刀盘扭矩/184
5.3.2盾构平衡压力/184
5.3.3土体改良/15
5.3.4同步注浆/195
5.4盾构姿态控制/201
5.5隧道变形控制/202
5.6隧道抗浮技术/204
5.7隧道防水技术/060
5.7.1管片防水制作/206
5.7.2遂道施工防水/27
5.7.3隧道修补与堵漏/207
5.7.4管片拼装/207
5.7.5尾盾油脂压注/208
5.7.6成型隧道嵌缝施工/208
5.8工程实施效果/211
5.8.1盾构姿态控制/211
5.8.2隧道轴线分析/212
5.8.3成环隧道上浮分析/212
5.8.4成环隧道变形分析/215
5.8.5土体变形分析/216
第6章展望220
6.1技术创新/220
6.1.1研发环境友好型地面出入式盾构法新技术/22
6.1.2构建地面出入段盾构隧道结构设计新方法/222
6.1.3自主研制世界首台GPST地铁盾构掘进机/222
6.1.4创建地面出入式盾构掘进控制技术体系/223
6.2前景展望/224
参考文献226
高清PDF《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手册(第二版)》李世华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步入了史无前例的黄金时期,特别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号召下,我国在各个领域都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报告中强调,要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我国要变成交通强国,道路建设还要走出国门。道路工程 项目建设和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施工技术难度大,要求越来越高,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同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人员的知识积累、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道路工程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我们将《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手册 》进行修订。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依据国家现行相关的法规、规范、规程、标准、要求,参考相关地方标准等文件,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结合道路工程施工特点,考虑到市政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编写,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施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将新规范的内容融会贯通,做到通俗易懂,体现知识性、权威性、前瞻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道路概述、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城市道路基程、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砌块路面、市政道路工程挡土墙、人行道及道路附属设施、道路的绿化工程等内容。
目录
1城市道路概论1
1.1城市化及道路交通
1.2城市道路的功能、特点、分类与分级…19
1.3城市道路路面分类与等级…24
1.4城市道路横断面25
1.5城市道路施工技术交底概论…31
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38
2.1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要求技术交底38
2.2城市道路施工前准备与测量工作技术交底40
2.3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排水技术交底…44
2.4城市道路路基土壤改善与加固施工技术交底…59
2.5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机械选择的技术交底…62
2.6城市道路路基机械化施工的主要程序…66
2.7城市道路路基土方施工技术交底*72
2.8城市道路路基石方施工技术交底…80
2.9城市道路路基机械化施工技术交底…86
2.10城市道路特殊土路基施工技术交底…110
2.11城市道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交底113
2.12城市道路路基的整修、防护与边坡处理技术交底…126
2.13城市道路路基在雨期、冬期施工技术交底…128
2.1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安全施工技术交底130
2.15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要求138
3城市道路基层170
3.1城市道路砂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170
3.2城市道路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171
3.3城市道路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交底173
3.4城市道路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186
3.5城市道路水泥砂砾基层施工技术交底195
3.6城市道路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交底200
3.7城市道路沥青类柔性基层施工技术交底205
4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208
4.1概述208
4.2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要求技术交底210
4.3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技术交底…219
4.4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混合料配制技术交底…222
4.5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板常规施工方法的技术交底…224
4.6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摊铺施工技术交底…233
4.7特殊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层施工技术交底…239
4.8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242
4,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标准技术交底…244
5沥青混凝土路面…247
5.1概述247
5.2沥青路面基层与材料要求技术交底…252
5.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交底…262
5.4沥青路表面处治施工技术交底…286
5.5沥青路贯人式面层施工技术交底…295
5.6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交底…310
5.7沥青路面透层、黏层与封层的施工技术交底313
5.8沥青路面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319
6砌块路面…327
6.1石材路面施工技术交底…327
6.2混凝土预制块路面施工技术交底…331
7市政道路工程挡土墙…337
7.1城市道路工程挡土墙分类……337
7.2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339
7.3浆砌块(料)石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342
7.4加筋挡土墙施工技术交底…346
8人行道及道路附属设施4…350
8.1人行道(盲道)步行街广场施工技术交底350
8.2道路附属设施施工技术交底…361
9道路的绿化367
9.1概述367
9.2道路的植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393
9.3道路大树移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416
高清PDF《单变量水文序列频率计算原理与应用》宋松柏
本书是继《Copulas函数及其在水文中的应用 》出版后,又一部力求反映国内外关于单变量 水文序列 频率计算理论前沿研究进展的著作.全书结合统计水文学、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值计算等原理,系统地推导了单变量水文序列频率计算的有关计算公式.其中,许多计算原理和方法尚未见于中文文献;同时,更正了目前文献中一些印刷或其他方面的错误,给出了许多较为详细的推导过程,以帮助青年学生系统学习水文频率计算原理.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序列经验频率计算方法、PⅢ型分布水文序列频率分布参数的常用计算方法、基于熵原理的PⅢ型分布参数估计、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原理与应用、高阶概率权重矩原理与应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水文频率分布参数估计、部分概率权重矩原理与应用、洪峰流量的理论概率分布、重现期计算、截取分布在水文中的应用、非一致水文序列频率计算原理 等.除叙述上述计算原理和方法外,书中附有大量的计算实例,供读者阅读和理解
本书可作为学习水文统计学原理的工具书或参考书,也可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气象科学、土木工程和统计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教学、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第1章水文序列经验频率计算方法…………………1
1.1次序统计量分布……1
1.1.1由次序统计量的联合密度函数推导X的密度函数……2
1.1.2由事件{X(0≤x}等价事件概率推导X的密度函数……12
1.1.3由分析方法推导X回的密度函数…17
12连续样本经验概率…………18
121横标期望值Pm公式…21
1.2.2横标中值MCd[Pm)}公式……21
1.2.3横标众值Mod[P(m公式…23
1.2.4纵标期望值P[E(X(m)】公式……34
1.3考虑特大历史洪水的序列经验频率公式……52
131双样本模型…………53
1.3.2经验频率60
第2章PIⅡ型分布水文序列频率分布参数的常用计算方法…75
2.1标准化变量数字特征与P-Ⅱ型分布…………………75
2.1.1标准化变量数字特征75
2.1.2P-Ⅱ型分布…76
22应用矩法求解P-Ⅱ型概率分布参数………89
2.21正偏P-型分布(3>0)……89
2.2.2负偏P-IⅡ型分布(3<0)·……………·…92
23应用极大似然函数法求解PⅢ型概率分布参数…98
2.3.1正偏P-Ⅱ型分布(3>0)…………98
2.3.2负偏P-Ⅱ型分布(B<0)……………101
2.4应用概率权重法求解PⅡ型概率分布参数·…103
2.4.1概率权重矩计算………103
2.42样本概率权重矩计算··………………128
2.4.3应用实例143
2.5应用线性矩法求解PI型概率分布参数………………144
2.5.1线性矩定义…·144
2.5.2P-1型分布线性矩计算…………149
2.5.3样本线性矩计算·…152
2.5.4应用实例…………………157
2.6含零值水文序列频率的计算原理与应用……158
2.6.1含零值水文序列频率的条件概率计算…………159
2.6.2含零值水文序列频案的全概案计算…·········160
2.6.3含零值水文序列频率的计算步骤·…161
26.4应用实例………,162
第3章基于熵原理的P-Ⅲ型分布参数估计………166
3.1熵及信息熵…166
32最大熵原理及其求解概率密度函数…167
3.2.1连续变量约東条件下最大嫡原理求解概率密度函数168
3.2.2离散变量约束条件下最大熵原理求解概率密度函数…172
3.3基于最大熵原理的Sigh法求解PⅢ型概率分布参数…174
3.31P-Ⅲ型分布参数的最大痛原理Singh法求解……174
3.3.2应用实例…187
3.4梅林变换在P川型分布参数估计中的应用…188
3.4.1梅林变换188
3.4.2应用梅林变换进行PI型分布参数估计···········190
3.5交互熵在P-Ⅲ型分布参数估计中的应用…194
3.5.1交互痛概念·········194
3.5.2 Kullback最小交互痛原理······196
3.5.3基于Kullback最小交互熵原理的概率分布参数估算…198
3.5.4 Kullback最小交互熵原理…200
3.5.5拟合(特选)分布为Gumbel和gamma分布的参数计算…202
3.5.6拟合(待选)分布为PI型分布参数计算………203
第4章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原理与应用……205
41单变量非参数核密度估计…………205
411核密度定义………205
4.1.2核分布函数计算…207
4.13窗宽的选择······212
41.4变核函数…230
4.1.5核密度函数拟合效果评价…231
4.1.6应用实例···231
4.2可变核估计原理与应用232
4.2.1最近邻估计法····…………………232
4.2.2最近邻估计法……………………………………233
43非参数密度变换原理与应用……………………………237
4.4非参数回归原理与应用……………245
4.41非参数回归方法………245
4.42非参数回归方法在水文频率计算中的应用···············249
第5章高阶概率权重矩原理与应用…254
5.1基于高阶概率权重矩的广义极值分布参数估计···254
5.1.1广义极值分布的高阶概率权重矩……254
5.1.2高阶概率权重矩的广义极值分布参数计算·········271
5.1.3广义极值分布高阶概率权重矩应用实例···271
5.2基于高阶概率权重矩的P-Ⅱ型分布参数估计…275
5.2.1PΠ川型分布的高阶概率权重矩…………275
5.2.2P川型分布高阶概率权重矩应用…………287
53广义极值分布高阶线性矩法估计洪水设计值…290
5.31高阶线性矩…290
5.3.2广义极值分布高阶线性矩······291
5.3.3蒙特卡罗试验……………293
5.3.4应用实例………………………296
第6章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水文频率分布参数估计…300
61贝叶斯推断的基本原理………300
6.11贝叶斯公式………300
6.1.2贝叶斯理论…301
6.2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305
6.2.1蒙特卡罗数值积分…306
6.22马尔可夫链…307
6.2.3MCMC数值积分举例………316
6.3PⅡ型分布的贝叶斯估计参数方法…322
第7章部分概率权重矩与线性矩计算原理与应用…328
71部分概率权重矩定义………328
72广义极值分布部分概率权重矩计算…330
7.2.1广义极值分布的部分概率权重矩…·330
7.2.2别失样本广义极值分布部分概率权重矩估算特性评估···335
73P型分布部分概率权重矩计算……………337
74部分概率权重矩应用实例…………348
7.5广义极值分布部分线性矩计算……349
7.5.1部分线性矩…………350
7.5.2广义极值分布部分线性矩350
7.5.3蒙特卡罗试验…………352
75.4实例应用…………355
第8章部分历时序列频率计算原理与应用……358
81泊松随机过程…………360
8.1.1泊松分布……360
8.1.2泊松随机过程…………362
8.1.3非齐次泊松过程373
8.2P.Todorovic关于随机变量发生计数问题…375
8.2.1定义…376
8.2.2随机观测值发生次数的极值分布…377
8.2.3随机过程X(t)和T(x)………380
8.3 Emir Zelenhasic洪峰流量分布理论基础……385
8.3.1超过次数的分布………386
8.3.2最大超过值的分布………………390
8.4部分历时序列分布参数估算…………402
8.5部分历时序列重现期与设计值计算……403
8.5.1部分历时序列重现期定义…………………………404
8.5.2部分历时序列年最大值重现期与设计值计算………406
8.5.3 Huynh Ngoc Phien-Patnaik Debarata部分历时序列重现期计算公式……411
8.5.4部分历时序列年最大值与部分历时序列经验重现期计算…415
8.6部分历时序列频率计算实例…………416
8.6.1本年和下一年的洪水数目相同……416
8.6.2本年和下一年的洪水数目不同…………………418
8.6.3美国Greenbrier River河流年最大洪峰流量计算······420
第9章水文设计值置信区间计算原理与方法……445
9.1水文设计值置信区间……445
9.2矩法分布参数估算的设计值近似方差……448
9.21均值的方差误···……………449
9.2.2原点矩的均方误……………449
9.2.3原点矩的协方差…………450
92.4中心矩的均方误……………451
9.2.5中心矩的协方差……………………452
9.2.6原点矩与中心矩的协方差………452
9.2.7均方差的均方误………………452
9.2.8偏差系数的均方误453
9.2.9偏态系数的均方误…………………454
9.210峰度系数的均方误………455
9.2.11峰态系数与偏差系数比值的均方误456
9.3极大似然法分布参数估算的设计值近似方差…460
9.4概率权重法分布参数估算的设计值近似方差…461
9.5P-II型分布设计值近似标准差计算463
95.1矩法…463
9.5.2极大似然法478
9.5.3美国Bulletin17B推荐近似计算…488
9.6正态分布设计值的近似方差.492
9.7 Generalized Logistic分布设计值的近似方差492
971几个积分计算……………………493
9.7.2矩法估算参数的设计值方差…………………………497
9.7.3极大似然法估算参数的设计值方差504
9.7.4概率权重法估算参数的设计值方差515
第10章重现期计算原理与应用538
10.1重现期定义…538
10.1.1几何分布538
10.1.2重现期计算…539
10.2一维变量事件重现期计算541
10.3多维变量事件重现期计算544
10.3.1多维变量的总序次(total0rder)≤F…545
10.3.2多维变量临界层(critical laver)LF………545
10.3.3 Kendall测度………547
10.3.4 Kendall重现期(Kendall's return period)…547
10.3.5多变量Kendall分位数…548
10.3.6主重现期与第二重现期……………550
10.4多变量设计值计算框架……553
10.4.1复合超越设计现实………554
10.4.2最为可能设计现实…554
10.5多变量设计值计算实例…555
第11章截取分布原理与应用574
11.1随机变量截取分布……575
11.1.1随机变量的截取与别失……575
11.1.2几种常见的截取分布·……580
11.2应用极大似然法估算截取分布参数585
11.3截取Weibull分布…………588
11.3.1左截取Weibull分布588
11.3.2左截取Veibull分布的分位数计算…589
11.3.3左截取Veibull分布的矩计算…589
11.3.4左截取Weibull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法估算···········590
11.3.5左截取Weibull分布参数极大似然法估算的方差-协方差矩阵·····592
11.3.6左截取Weibull分布参数极大似然法估算置信区间…597
11.4截取PI型分布参数的矩法估计…597
11.41截取PIⅡ型分布……597
11.4.2截取P-IⅡ型分布参数估算···598
11.5截取点等于中位数下的截取分布参数估算……612
11.5.1截取正态分布参数估算……………612
11.5.2截取gamm8分布参数估算…………615
11.6考虑历史洪水的洪水频率计算631
11.6.1考虑历史洪水的绘点位置计算公式………631
11.6.2考虑历史洪水的几种矩法估计参数方法·············634
11.6.3考虑历史洪水的洪水序列分布模拟……641
11.6.4考虑历史洪水的非参数密度估计法洪水分布参数估算…641
11.6.5似然函数在考虑历史洪水频率计算中的应用…652
第12章非一致水文序列频率计算原理与应用…655
12.1对数P-II型分布频率计算…………656
12.11对数P-I1型分布………656
12.12对数P1型分布计算………656
12.2基于混合分布的非一致性水文序列频率计算…663
12.2.1混合分布理论概率计算…………………663
12.2.2混合分布参数计算………663
12.2.3设计值计算…………664
12.3基于分解途径的非一致性水文序列频率计算…671
12.3.1假设前提671
12.3.2基本方法……672
12.3.3非一致性水文序列的分解计算672
12.3.4非一致性水文序列的合成计算…673
12.4基于全概率公式的非一致性水文序列频率计算678
12.4.1基本假定678
12.4.2理论频率计算679
12.4.3经验频率计算679
12.4.4矩计算公式680
12.4.5分位数计算680
12.4.6计算步骤……681
12.5基于时变参数的非一致性水文序列频率计算684
12.5.1广义极值分布684
12.5.2非平稳广义极值分布参数极大似然估算参数····684
12.5.3P-II型分布模型(P-I型0模型)………701
12.5.4非平稳P-I1型分布模型………703
12.6非平稳序列分布重现期计算…706
12.6.1平稳条件下的重现期707
12.6.2非平稳条件下的重现期710
12.6.3应用实例711
参考文献………715
T/CREA 010-2022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标准
T/CREA010一2022
保温装饰板 外墙外保温 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2022-01-20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发布
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度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中国房协〔2019〕10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十几年来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实践经验,进行了大量验证试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作为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性能要求;5.设计;6.施工安装;7.工程验收。
本标准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建筑节能保温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建研建材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楼C座18层;邮政编码:100013)。
本标准主编单位: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下地区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及既有建筑改造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及工程验收。
1.0.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based on 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由保温装饰板、粘结砂浆、锚固组件、嵌缝材料和密封胶以及必要时采用的托架等组成的固定在建筑外墙外侧的非承重保温装饰构造的总称。
2.0.2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按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做法,采用粘锚并重方式将其安装在外墙外表面所形成的建筑保温装饰构造实体。
2.0.3保温装饰板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由装饰面板、保温材料和胶粘剂在工厂复合成型后,进行切割开槽或加装卡槽制成的板状制品。
2.0.4锚固组件anchoring components
由锚栓、连接件或龙骨、压紧件、螺栓或自攻螺钉组成,用于锚固保温装饰板的锚固件总称。连接件、龙骨和压紧件长度为平行于设置锚固组件的板缝方向的尺寸,高度为垂直于墙面方向的尺寸,宽度为平行于墙面方向且垂直于设置锚固组件的板缝方向的尺寸。
2.0.5单点锚固力anchoring force of single point
在无粘结力条件下,保温装饰板通过锚固组件与基层墙体之间单个锚固点的抗拉力。
2.0.6包裹砂浆板wrapped mortar board
由聚合物砂浆、玻纤网复合组成,包裹在保温材料表面及侧面的砂浆板,在侧面开槽制成锚固部位。
3基本规定
3.0.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安全、可靠,且应能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和破坏,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发生脱落。
3.0.2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复合墙体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3.0.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有环境保护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的规定。
3.0.4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做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基本要求。
3.0.5工程中使用的单块保温装饰板面积不应大于1m2。
3.0.6当在施工现场进行保温装饰板切割时,应使用专用切割机具,并应满足环保要求。
3.0.7本标准检测数据的判定按现行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8170中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3.0.8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287的规定。
3.0.9保温装饰板与基层墙体的锚固连接方式分为无龙骨锚固和龙骨锚固:
(略)
4性能要求
4.0.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1的规定。
表4.0.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指标
(略)
4.0.2保温装饰板外观应表面颜色均匀,无破损、脱皮、起鼓等现象,由大板切割制成的保温装饰板常用尺寸宜为1200mm×600mm、800mm×600mm,保温装饰板尺寸允许偏差、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2-1、表4.0.2-2的规定。
表4.0.2-1保温装饰板尺寸偏差
(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性能要求…6
5设计…15
5.1一般规定……15
5.2安全设计……16
5.3节能设计……l8
5.4构造做法……19
6施工安装……25
6.1一般规定……25
6.2施工准备…26
6.3无龙骨锚固……26
6.4龙骨锚固……29
7工程验收……31
7.1一般规定……31
7.2主控项目……32
7.3一般项目…33
附录A单点锚固力试验方法…34
本标准用词说明……36
引用标准名录…37
附:条文说明……3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装饰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9-14 10:29:33
提问网友: 一口太阳嘎嘣脆
解答网友: 郭卫科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9-14 10:29:00
提问网友: 林之间
解答网友: 大庆张工(免费解答请多采纳)
钢筋量无变化。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9-14 10:26:42
提问网友: 小王
解答网友: 冰临城下
卡箍连接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9-14 10:26:17
提问网友: 默默
解答网友: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9-14 10:25:39
提问网友: 吴鑫
解答网友:
找个构件,查看工程量计算式,就知道了
1
…
81
82
83
…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