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图案的铺贴,是否需要单独计算-河北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3-02-19 22:17:12
提问网友:小李飞刀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要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3-02-19 22:17:12
提问网友:小李飞刀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要
本书以“示意图与施工现场图、注意事项、施工做法详解、施工总结”四个步骤为主线,对道路与桥梁工程细部施工做法进行详细讲解。全书内容共分为八章,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施工总结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知识,具体包括路基施工:基层施工;而层施工:附属工程施工;桥梁基础、承台及墩台施工:混凝土简支和连续梁桥施工;拱桥和斜拉桥施工及桥面和其他工程施工。本书从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出发,以具体的工程现场细节做法为基本内容,并对所有的细节做法都配有施工节点图、现场施工图片以及标准化的施工做法,从而将施工规范、设计做法、实际效果三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从事现场施工不久的技术人员能够看得懂,并有一定的具体认知,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技术员、管理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从事土建工程施工的技术员、施工管理人员参考。
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土建工程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每一位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处理现场突发事故的能力直接关系着现场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安全以及工程项目的进度,这就对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建施工员是完成土建施工任务最基层的技术管理人员,更是施工现场生产一线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此,对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广大道桥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编者根据自己现场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本书。
本书以“示意图与施工现场图、注意事项、施工做法详解、施工总结”这四个步骤为主线,对道路与桥梁工程细部施工做法进行详细讲解。全书内容共分为八章,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施工总结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知识,具体包括路基施工;基层施工;面层施工;附属工程施工;桥梁基础、承台及墩台施工;混凝土简支和连续梁桥施工;拱桥和斜拉桥施工及桥面及其他工程施工。本书从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现场出发,以一个个的工程现场细节做法为基本内容,并对所有的细节做法都配有施工节点图、现场施工图片以及标准化的施工做法,从而将施工规范、设计做法、实际效果三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很多从事现场施工不久的技术人员能够看得懂,并有一定的具体认知,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价值。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3-02-19 17:27:12
提问网友:我要疯了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3-02-19 17:26:58
提问网友:囍
图中剪力墙标注都有16G101图集的提示,是需要布置进去还是会自动计算进去?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这个会自动计算的
ICS 91.100.30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
T/CABEE 032——2022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fiber-reinforced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panel
2022-02-15 发布 2022-04-01 实施
中 国 建 筑 节 能 协 会 发 布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文件国建节协(2022)5号:关于发布团体标准《纤维增强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纤维增强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应用技术规程》为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CABEE 032—2022。自2022年4月1日实施。现予公告。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国建节协(2017)40号)及《关于印发〈2019年度第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建节协(2019)5号)的要求,由上海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建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和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材料;4 设计;5加工制作;6施工;7质量验收。
1 总则
1.0.1 为规范纤维增强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降耗,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采用纤维增强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进行非承重隔墙工程的设计、加工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 纤维增强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纤维增强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 fiber-reinforced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panel
通过在蒸压加气混凝土中添加复合纤维增强,且按模数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和一体化安装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隔墙板。简称FAAC条板。
2.0.2 复合纤维 composite fiber
由极短耐碱玻璃纤维、碳纤维复配而成,能均匀分布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中的材料。
2.0.3 纤维增强粘结胶泥 fiber-reinforced binding mortar
用于FAAC条板接缝之间起粘结作用,且添加复合纤维增强的干粉砂浆。
3 材料
3.1 一 般 规 定
3.1.1 FAAC条板的原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及相关性能检验报告,并应优先采用节能、利废、环保的材料。
3.1.2 FAAC条板应与配套材料配合使用,放射性核素限量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有关规定。
3.2 原 材 料
3.2.1 FAAC条板的主要原材料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有关规定;
2 生石灰应符合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生石灰》JC/T621的有关规定;
3 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硅酸盐建筑制品用砂》JC/T622 的有关规定;
4 铝粉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加气混凝土用铝粉膏》JC/T407的有关规定;
5 石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烟气脱硫石膏》GB/T37785 的有关规定;
6 复合纤维主要性能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总则……………………………………………………………………………1
术语…………………………………………………………………………2
材料……………………………………………………………………………3
3.1一般规定…………………………………………………………………3
3.2原材料……………………………………………………………………3
3.3配套材料…………………………………………………………………4
4设计…………………………………………………………………………7
4.1一般规定…………………………………………………………………7
4.2规格与性能………………………………………………………………7
4.3隔墙设计…………………………………………………………………9
4.4构造设计………………………………………………………………11
5加工制作……………………………………………………………………16
5.1一般规定………………………………………………………………16
5.2生产加工………………………………………………………………16
5.3质量检验………………………………………………………………16
5.4包装、运输及堆放……………………………………………………17
6施工…………………………………………………………………………18
6.1一般规定………………………………………………………………18
6.2施工准备………………………………………………………………19
6.3隔墙安装………………………………………………………………19
6.4成品保护………………………………………………………………21
7质量验收……………………………………………………………………23
7.1一般规定………………………………………………………………23
7.2主控项目…………………………………………………………………24
7.3一般项目…………………………………………………………………25
规程用词说明…………………………………………………………26
引用标准名录……………………………………………………………27
附:条文说明……………………………………………………………29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3-02-19 17:22:54
提问网友:宿愿
业主找的地勘单位,出具的地勘报告不考虑降水,设计出的图纸也未考虑,但在现场开挖时遇到地下水,现施工单位索要将排水费用,这笔费用索要合理吗?附地勘报告部分截图
解答网友:《理想之城》
地质条件变化是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风险,epc总包方可以索要降水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10029——2022 代替 TB 10029—2009
J165——2022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Passenger Car Facilities
2022-04-18 发布2022-08-01 实施
国 家 铁 路 局 发 布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设标准2022年第1批)国铁科法〔2022〕15号
现公布《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 10029—2022)行业标准,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 10029—2009)行业标准同时废止。
前 言
本规范是在《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TB 10029—2009 的基础上,总结我国铁路客车车辆设备工程建设、运用管理、设备维护等经验,吸纳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等铁路客车运用检修技术、科研成果及修程修制优化成果,借鉴相关标准和规定,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审查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5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客车车辆段、客车技术整备所、客车列检所。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总则”章适用范围增加了承担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检修的客车车辆设备工程设计。
2.“术语”章增加了客车存车场、整备线、客车车底、客车段修台位、动力集中动车组、存车线、调试线、临修线等术语;修订了客车车辆设备、客车车辆段、客车技术整备所(库列检)、旅客列车检修所(客列检)、客车车底停留线等术语;取消了非运用车系数等术语。
3.“客车车辆段”章增加了预检预修棚(库)、柴油发电机间、调机库、培训设施、信息系统、环保及劳动安全卫生等节,取消了“锅炉房”节;修订了客车段工作范围、客车段规模、修车线库前直线段长度、存轮棚规模等内容。
4.“客车技术整备所”章增加了信息系统、环保及劳动安全与卫生等节,取消了"油库"节;增加了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检修作业的线路、设施和设备等设计规定;修订了整备线、车底停留线等线路长度设计规定。
5."客车列检所"章修订了设备及工器具配置等内容。
6.取消"信息系统"章,相关内容分别纳入"客车车辆段"和“客车技术整备所”章。
1 总 则
1.0.1 为统一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标准轨距铁路客车车辆设备(含动力集中动车组设备)设计。
1.0.3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年度应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应近、远期结合,线路、房屋建筑、设备设施等应按近期规模设计,预留远期扩建条件,对于远期改、扩建困难的建(构)筑物可按远期规模设计,总平面布置及用地等应按远期规模统一规划。
1.0.4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应根据设计年度的运输组织方案、客车车型、配属车数量、运用检修规程等条件,并综合考虑车站及枢纽布置方案、相邻及相关客车车辆设备情况以及技术发展等因素设计。
1.0.5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改建工程设计宜利用既有设备,减少拆迁和废弃工程,并应降低施工对生产的影响及干扰,必要时应设置行车及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当改建工程施工对既有设施生产或使用影响较大时,应采取过渡措施。
1.0.6 同一枢纽或地区的客车车辆段和客车技术整备所宜合设。有条件时,客车车辆设备可与机务设备、动车组设备及其他铁路运维设施合址设置。
1.0.7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选址和用地应与所在地的城乡规划相协调,用地面积应与建设规模相适应。有条件时,铁路客车车辆设备可根据土地资源综合利用需要按上盖开发设计。
1.0.8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应符合铁路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
1.0.9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应符合环境、能源、土地、文物及消防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1.0.10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粉尘和噪声等进行综合治理,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1.0.11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的劳动安全与卫生设计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0.12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客车车辆设备 passenger car facilities
铁路客车车辆定期检修和运用维修设施的统称,包括客车车辆段、客车技术整备所、客车列检所等。
2.0.2 客车车辆段 passenger car depot
承担铁路客车车辆段修(A2、A3修程或相当修程)、动力集中动车组的拖车和控制车(不含控制车上的机务设备)的段修(D3、D4修程或相当修程),并管理其管辖范围内客车车辆和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维修的处所,简称"客车段"。
2.0.3 客车技术整备所 passenger trainset servicing depot
承担始发终到旅客列车技术检查的处所,包括客车车底的日常检查和折返检查及动力集中动车组的D1修程或相当修程检修;客车车辆和动力集中动车组的临修;客车车辆的A1修程或相当修程检修及动力集中动车组的D2修程或相当修程检修,简称"客整所"。
2.0.4 客车列检所 passenger trainset check post
承担始发、通过、终到旅客列车(含动力集中动车组)的技术检查、制动机试验和不摘车修理的处所,简称"客列检所"。
2.0.5 客车存车场 passenger trainset stabling yard
为满足开行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需要,在未设客车技术整备所的车站设置的客车车底及动力集中动车组停放的处所。
2.0.6 整备线 servicing siding
用于客车车底及动力集中动车组技术检查和维修,以及停放和客运整备作业的线路。
2.0.7 停留线 stabling siding
用于客车车底及动力集中动车组停放和客运整备作业的线路。
2.0.8 客车车底 passenger trainset
编组完整、未连挂机车的客车车列。
2.0.9 客车段修台位 maintenance bays in depot
客车段修时承担车辆或车体检修作业的场地,包括预检预修台位、修车台位、油漆台位、交验台位,简称"段修台位"。
2.0.10 动力集中动车组 power-centralized EMU
两端为动力车,或一端为动力车、另一端为控制车,中间为拖车的固定编组电力动车组,简称"动集动车组"。
2.0.11 存车线 car stabling siding
客车车辆段内供待修车、修竣车及残车存放的线路,以及客车技术整备所内供非运用客车车辆存放的线路。
2.0.12 调试线 commissioning track
承担动力集中动车组静态调试作业的线路。
2.0.13 临修线 incidental repair track
承担客车车辆及动力集中动车组非计划内检修或故障性检修的线路。
3 客车车辆段
3.1 一般规定
3.1.1 客车段应按下列作业范围进行设计:
1 客车段修和加装改造。
2 动集动车组拖车和控制车(不含控制车上的机务设备)段修和加装改造。
3 客车、动集动车组拖车和控制车(不含控制车上的机务设备)部分事故性临修。
4 段管范围内设备、机具检修和维护。
5 段管范围内客车车辆设备需要的材料、备品备件供应。
6 段管范围内职工培训。
3.1.2 客车段规模应根据修车工作量、检修时间以及相关的既有客车段修能力等综合分析确定。新建客车段规模宜为24个~48个段修台位。
3.1.3 修车库、转向架间及其他检修间应按工艺流程布置,并应满足交通运输、防火和综合管线等设计要求。
3.2 段 址 选 择
3.2.1 客车段应设在客运站附近。客车段与客运站的相对位置应满足车站通过能力及客车段取送车能力的需要,减少咽喉区交叉干扰,缩短取送车走行距离。
3.2.2 客车段选址应与所在地城乡规划相协调,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便于道路、给排水及各种管线的引入,避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并应考虑地形、地貌、土石方工程等因素。
1总则………………………………………………………1
2术语………………………………………………………3
3客车车辆段……………………………………………………5
3.1一般规定…………………………………………………5
3.2段址选择…………………………………………………5
3.3规模…………………………………………………6
3.4总平面布置………………………………………………7
3.5预检预修棚(库)………………………………………11
3.6修车库…………………………………………………12
3.7油漆库…………………………………………………14
3.8交验棚(库)……………………………………………14
3.9转向架间…………………………………………………15
3.10轮轴间………………………………………………16
3.11存轮棚………………………………………………17
3.12滚动轴承间……………………………………………18
3.13配件检修中心…………………………………………19
3.14钩缓间………………………………………………20
3.15电子电器间……………………………………………20
3.16制动间………………………………………………21
3.17空调机组间……………………………………………22
3.18柴油发电机间…………………………………………22
3.19其他检修间……………………………………………24
3.20化验室………………………………………………25
3.21计量室………………………………………………25
3.22设备维修间……………………………………………26
3.23压缩空气站……………………………………………26
3.24配件配送中心…………………………………………27
3.25材料仓库………………………………………………27
3.26调机库………………………………………………29
3.27运输设备………………………………………………29
3.28培训设施………………………………………………30
3.29信息系统………………………………………………30
3.30环保及劳动安全与卫生………………………………31
4客车技术整备所………………………………………………33
4.1一般规定…………………………………………………33
4.2选址与总平面布置………………………………………34
4.3线路及线群上的主要设施………………………………36
4.4整备及检修设施…………………………………………43
4.5压缩空气站………………………………………………48
4.6材料仓库及汽车库………………………………………48
4.7信息系统…………………………………………………49
4.8环保及劳动安全与卫生…………………………………50
5客车列检所……………………………………………………52
本规范用词说明…………………………………………………53
引用标准名录……………………………………………………54
《铁路客车车辆设备设计规范》条文说明………………………55
ICS 29.240.01
CCS F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1146-2021 代替 DL/T 1146—2009
DL/T 860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2-03-22实施 2021-12-22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 1146—2009《DL/T 860实施技术规范》,与DLT1146—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根据新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本文件修订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缩略语(见第4章,2009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总则(2009年版的第4章);
——新增实施总体要求(见第5章);
——修改了配置文件、配置工具内容,应用 DL/T 860(所有部分)的最新版本,进一步规范系统配置工具的技术要求,声明文件与第9章合并(见第6章,2009年版的第6章);
——增加配置文件的下装功能要求【见6.2.3c)】;
——修改了信息建模规则(见第7章,2009年版的第7章);——明确访问点、逻辑设备、逻辑节点等建模要求(见第7章);
——增加通信及数据处理机制,增加IED物理端口描述规范、站控层通信双网冗余端口及配置描述规范(见第8章);
——细化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和通信服务技术要求(见第9章,2009年版的第8章);
——细化了测试环境要求,增加了测试工具的规定(见第10章,2009年版的第9章)。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系统应用 DLT 860(所有部分)时的总体框架、配置、模型、服务、一致性测试以及选用参数的要求,确立了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模型扩充时应遵循的原则。
本文件适用于应用DL/T860(所有部分)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及产品的开发、设计、测试、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860.6 电力企业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6部分:与智能电子设备有关的变电站内通信配置描述语言
DL/T860.10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10部分:一致性测试
DLT860.72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2部分:基本信息和通信结构一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
DL/T860.73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3部分:基本通信结构 公用数据类
DL/T860.74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7-4部分:基本通信结构 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DL/T860.81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8-1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MMS (ISO9506-1和ISO9506-2)及ISO/IEC8802-3
DLT860.92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9-2部分: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基于 ISO/IEC8802-3的采样值
DL/T1873 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SCD)文件技术规范DL/T1874 智能变电站系统规格描述(SSD)建模工程实施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LT860(所有部分)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 实施总体要求
DL/T 860(所有部分)实施涉及信息建模、通信服务、一致性测试、配置等方面,如图1所示,应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a)应通过配置工具实现信息配置以及配置文件之间的转换,满足通信系统配置数据在不同制造商提供的IED配置工具和系统配置工具之间的互操作要求;
b)电力系统智能电子设备(IED)应全部抽象为服务器和客户端,采用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对象的分层类模型;
c)采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规定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以实现设备的自我描述、实时的数据访问和获取、设备控制、事件报告和日志、定值组控制和文件传输等通信功能;
d)应采用本文件细化规定的通信协议、通信地址、双网冗余、通信中断恢复处理等有关通信机制;
e)IED 设备应符合一致性测试要求,确认设备具备DLT 860(所有部分)规定的通信功能以及与其他设备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的能力。一致性测试不能代替工程上特定的有关系统的测试,如FAT和SAT,但通过一致性测试可以明显减少在工程和现场集成系统时出现问题的风险。变电站应用场景的DLT860(所有部分)实施总体结构参见附录A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1
5实施总体要求…………………………………………………………………………………………………………………………2
6配置文件和配置工具………………………………………………………………………………………………………………3
7信息建模………………………………………………………………………………………………………………………………6
8通信及数据处理机制……………………………………………………………………………………………………………15
9抽象通信服务接口…………………………………………………………………………………………………………………16
10一致性测试…………………………………………………………………………………………………………………………21
附录A(资料性) DL/T 860变电站实施系统结构…………………………………………………………………………24
附录B(规范性)工具校验内容…………………………………………………………………………………………………26
附录C(资料性)测控装置校验码描述文件…………………………………………………………………………………27
附录D(规范性)扩展逻辑节点类定义………………………………………………………………………………………29
附录E(资料性)典型自动化设备的逻辑节点实例化列表……………………………………………………………43
附录F(资料性)典型继电保护装置的逻辑节点实例化列表………………………………………………………48
附录G(资料性)辅控设备的逻辑节点实例化列表………………………………………………………………………60
附录H(资料性)典型过程层设备的逻辑节点实例化列表……………………………………………………………62
附录I(资料性)典型站控层设备的逻辑节点实例化列表…………………………………………………………63
附录J(规范性) DLT 860品质合成规则……………………………………………………………………………………65
附录K(规范性) ACSI服务一致性要求……………………………………………………………………………………66
内容简介
5·12汶川地震使震区公酪隧道严重损坏,为提高我国公路隧道的抗震水平.交通部组织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公路隧道抗震及减震技术研究。本书是作者对近4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本书总结的研究成果对公路隧道的杭减震技术及设计提供了参考,对于解决我国山岭隧道洞口浅理段及断层破碎带段的合理的抗震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这将有助于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提高人员、车辆的安全性,对我国公路及铁路隧道的建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对提高西部地区交通科研技术水平和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可作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抗震的教科书,也可作为从事土水工程抗震,减震研究及设计人员的专业参考书。
问题专业:结算
所属地区:云南
提问日期:2023-02-19 17:11:13
提问网友:AnKo
1、按照投标时候的汽柴油总量除以补价差总价得出一个单价,然后按照这个单价乘以结算时汽柴油使用的工程量结算还是按照当时投标时的汽柴油市场价进行结算?
2、有无相关规范及条款说明?
解答网友:鹏
1、一般是投标时候会约定一个单价的,也计算单独的清单项,云南这边貌似经常这样子。结算时候按照投标时报的单价乘以实际用量即可。
2、如果投标时没有约定单价,可以按你这种方式的
内容提要
本书以重庆歌乐山隧道为背景,采用理论研究、现场调查、现场监测和物理探测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超前预报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针对歌乐山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的预报和临近警报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初步构建了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理论基础,提出了广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狭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义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方案;研究了以隧道所在地区地面地质调查为基础、以隧道地质条件分析为手段开展隧道洞o不良地质宏观预报的方法,在狭义超前比质预报中﹐建立了晰层参数预测法.地面地质体投射法.TSP探测解译法.隧道掌子面恼录预测法和不良地盾体前兆预测法几种预报方法;提出了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的概念,研究了地质灾害临近警报的方法。本书对指导工程实践和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可供地质.土建.交通,采矿、国防.水利水电等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3-02-19 17:07:45
提问网友:八九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这是砖柱
砖垛是整体砌筑的墙凸出的部分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恢路和公路隧道工程的构造,设计、旌工方法、施工技术以及隧道运营管理知识。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隧道基本知识。隧道构造。隧道设计,围岩稳定性。隧道意工方法。隧道施工技术。不良和特殊地盾地段隧道处治技术,超前地质预报及现场吉控量测。以及隧道营运管理与窝儿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本书注重图文并茂。设置“知识插规”部分,并附以大量工程实例。
本书适于高职高专院校隧道及地下工程、城市轨道交道、道路桥梁工程、造价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亦可作为相美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涵盖了山岭隧道,连拱隧道,寒区隧道.岩溶隧道,姨市端恢,沉管隧道等不同类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防排水设计.地工的要点,疑点、难点:书中还汇总了国内外隧遒渗流水的治理惜箧,全面介绍了可用于磷道防排水工程的材料。车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
本书可供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电.工,科研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亦矿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参考。
本书摘要
隧道与地下工程在修建中离不开注裁技术,本书系能网述了注蔡材料。注紫机理、注紫设计、注辈方法、注辈设备以及注笨施工。隧道衬砌背后注隶,以及运用注蒙法治理隧道与地下工程渗漏水,并列举了注浆找术的典塑工程应用实例。供施工技水人琐斑用时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按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分为三篇十一章。第一篇铁踏隧道设计包括隧道钱路设计与构造组成,高遮铁路隧道设计.隧道工程地质.隧道结构设计计算。第二篇铁路腾道施工包括隧道施工,特殊岩土与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新奥法与新意法.隧道掘选机及其施工,水下隧道。第三笥为铁路隧道养护维修。
本书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侯研究生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提问日期:2023-02-19 12:26:45
提问网友:航电枢纽
2023-02-19 12:55:05 补充
解答网友:
根据仅有的平面图判断,第一检查两处管线是不是在同一标高,第二两处管是否相交,第三是不是同一构件属性是否相同,第四是不是在同一楼层或分层。按以内容逐一排除。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3-02-19 12:24:53
提问网友:ttt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一般抹灰清单即可
混合砂浆墙面定额子目
玻纤网有单独的子目
所属地区:山西
提问日期:2023-02-19 12:20:31
提问网友:874309850@qq.com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这是用参数化条形基础单元+基础梁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