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6月 ( 第 92 页)

ICS33.040.40 M3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41-2013 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及分级分类标准 Classfu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of IDC 2013-04-2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41-2013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1 4分级技术要求概述 5绿色节能 2 5.1能源效率 2 5.2节能技术2 5.3绿色管理 2 5.4绿色评级 ..2 6可靠性 3 6.1环境要求 3 6.2机房位置选择 3 6.3建筑与结构 3 6.4空气调节 3 6.5电气技术 4 6.6电子信息设备供电电源质量要求4 6.7机房布线 4 6.8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 4 6.9安全防范系统 5 6.10给水排水 5 6.11消防 5 6.12网络结构 5 6.13机架 6 6.14服务质量 6 6.15可靠性等级6 7安全性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IDC绿色节能分级(G1~G5)7 附录B(规范性附录)IDC可靠性分级(R1~R3) 9 参考文献 14 I YD/T2441-2013 前言 本标准是数据中心的系列标准文件之一,该系列标准文件的预计结构及名称如下: 1)YD/T2542-2013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DC)总体技术要求 2)YD/T2441-2013互联网数据中心技术及分级分类标准 3)YD/T2442-2013互联网数据中心资源占用、能效及排放技术要求和评测方法 4)YD/T2543-2013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 5)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运维管理技术要求 6)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7)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8)集装箱式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总体技术要求 9)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技术要求 10)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指南 11)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虚拟资源管理技术架构 本标准以YD/T2542-2013《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总体技术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的能效测评指标》、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YDB116-2012《互联网数据中心安全防护 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00 YD M0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36.2-2018 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2部分:蜂窝无线模组与无线局域网间 电磁干扰 □2□□四□□□□□□□□□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 interference of multi-mode terminal equipment Part 2: Interference between cellular modulesandWLANmodule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2436.2--2018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试验条件. 5GSM模组与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5.1测试频... 5.2GSM模组对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5.3WLAN模组对GSM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2 6TD-SCDMA模组与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6.1测试频段... 6.2TD-SCDMA模组对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6.3WLAN模组对TD-SCDMA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7WCDMA模组与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4 7.1测试频段... 4 7.2WCDMA模组对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4 7.3WLAN模组对WCDMA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8CDMA模组与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5 8.1测试频段. 5 8.2CDMA模组对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8.3WLAN模组对CDMA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5 9LTE模组与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6 9.1测试频段. 9.2LTE模组对WLAN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9.3WLAN模组对LTE模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测试频段
YD/T2436.2-2018 前言 YD/T2436《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分为三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一-第2部分:蜂窝无线模组与无线局域网间电磁干扰; -第3部分:2G/3G无线蜂窝模组间电磁干扰。

本部分为YD/T243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D/T2436-2012《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与YD/T2436一201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删除部分定义、术语和缩略语,改为参考YD/T1484.1中相关定义,见第3章; 删除模组间电磁干扰通用测试方法; 一删除典型蜂窝模组组合下测试方法和相关技术要求; 一修订蜂窝模组与无线局域网模组间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和相关技术要求,见第5,6,7,8,9 章。

在本部分的制订过程中注意了与以下标准的协调统一:YD/T1484《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 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YD/T2193《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设备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 能测量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 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华东电 信研究院、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国家信息网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科国技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琳、肖雳、安旭东、戴国华、赵子彬、周晓龙、刘启飞、曹蕾、邢金强、谢 玉明、高路、禹忠、陈小红、张兴海、周珏嘉、孙程君、周续涛、孙璨、刘政、王娜、张霄、梁超、尹 宏鹏、李蓉、韩兆祥、范广畅、梁学俊、张志华、骆建。

本部分代替了YD/T2436一2012,本次是对YD/T2436的第一次修订。


YD/T2436.2-2018 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2部分:蜂窝无线模组与无线局域网间电磁干扰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多模移动终端中蜂窝无线模组与无线局域网模组间电磁干扰测试方法及相关技术 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同时配置有蜂窝无线模组与无线局域网模组的无线终端,其中包括便携和车载使 用的无线终端,也包括那些由交流电源供电且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04 ICS 33.10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36.1-2018
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interference of multi-mode terminal equipment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436.1-2018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试验条件.2 4.1试验环境.2 4.2测量通用条件.2 5电磁干扰通用测量方法.2 5.1总则.2 5.2通用测试方法2 5.3替代测试方法. 6电磁干扰通用技术要求,
YD/T2436.1-2018
前言
YD/T2436《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分为三部分: 一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蜂窝无线模组与无线局域网间电磁干扰; -第3部分:2G/3G无线蜂窝模组间电磁干扰。

本部分为YD/T2436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D/T2436一2012《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与YD/T2436一201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删除部分定义、术语和缩略语,改为参考YD/T1484.1中相关定义,见第3章; 一修订模组间电磁干扰通用测试方法,见第5章; 一针对新修订的通用测试方法,修订通用技术要求,见第6章; 一删除典型蜂窝模组组合下测试方法和相关技术要求。

在本部分的制订过程中注意了与以下标准的协调统一:YD/T1484《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 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YD/T2193《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设备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 测量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 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华东电 信研究院、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国家信息网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中科国技信息技 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琳、肖雳、安旭东、孙璨、刘政、戴国华、赵子彬、周晓龙、刘启飞、曹蕾、 邢金强、谢玉明、高路、禹忠、陈小红、张兴海、周珏嘉、孙程君、周续涛、王娜、张霄、梁超、尹宏 鹏、李蓉、韩兆祥、范广畅、梁学俊、张志华、骆建。

本部分代替了YD/T2436一2012,本次是对YD/T2436的第一次修订。


YD/T2436.1-2018
多模移动终端电磁干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多模移动终端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的通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多模移动终端,包括多模单待机终端及多模多待机终端。

本部分中的测试方法和指标,仅适用于至少有一个模式为蜂窝模式电路域业务的多模电磁干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484.1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YD/T148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无连接模式Non-connectionmode 无线模组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无线模组已加电,但与基站模拟器或无线接入点间未建 立任何形式的连接。

3.1.2空闲模式idlemode 无线模组的一种工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无线模组已加电,与基站模拟器或无线接入点处于附着 状态,并可响应呼叫或数据传输请求。

3.2缩略语 YD/T1484.1界定的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 M1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431-2019 代替YD/T2431-2012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IP地址/域名信息 备案系统信息交换接口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information exchangeinterface ofICP/IP address/domain nameinformationregistration system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2431-2019 目 盜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缩略语.. 4 4系统概述. 4 5接口功能. .5 5.1备案数据上报, 5.2 备案数据下载.. 6 5.3企业最近一次上报备案数据及其序号查询, 7 5.4是否备案查询. 7 5.5备案密码校验, 7 6接口流程. .8 6.1数据上报流程. 8 6.2数据下载流程. .8 6.3企业最近一次上报备案数据及其序号查询流程, .9 6.4是否备案查询流程, .9 6.5备案密码校验流程. .9 7接口方法. 7.1版本说明. 10 7.2方法说明... ... 10 8交换接口使用要求 8.1部级系统和省局系统的数据交换接口服务建设要求, .17 8.2企业侧系统的建设要求. ...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格式定义 1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接口返回代码 57
YD/T2431-2019 前言 本标准代替YD/T2431-2012,与YD/T2431-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ICP备案网站的所用语言上报及下载功能,以及对指定语言网站的备案管理流程; 一增加了未备案网站的语言识别及数据下载功能; 一增加ICP备案数据的核验单上报功能; 一增加省局系统中ICP、IP、域名、基础代码数据向企业同步功能; 一修正了ICP主体黑名单、网站黑名单数据的下发内容; 一增加备案密码校验接口方法,实现企业侧系统到省局系统校验备案密码的正确性; 一实现管局向企业侧系统的数据下发功能; 一增加核验单类型、用途、网站语言代码; 一增加企业上报数据的错误代码、企业接口调用返回代码。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天津市国瑞数码安全 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卫、刘欣然、舒敏、曹华平、杨一心、张鸿、王勇、夏光升、王琦、王文磊、 陈悦、陆希玉、刘博元、李晗、刘昕、马永宏、史亮、李小标、郝振江。

本标准于2012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YD/T2431-2019 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系统 信息交换接口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系统与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之间的数据交换接口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信行业主管部门、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单位建设的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系统。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Internetcontentprovider 内容服务提供者(即ICP),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非法人实体(如分支机构、办事机构、代表 机构等)。

又称网站主办者。

2.2 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Internetserviceprovider 为法人、自然人和其他非法人实体(如分支机构、办事机构、代表机构等)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 单位(即ISP)。

2.3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domainregistration administrativeorganization 承担顶级域名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机构。

2.4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domain registration service organization 直接受理域名注册申请,完成域名在国内顶级域名数据库中注册,及直接或间接完成域名在国外顶 级域名数据库中注册的机构。

2.5 顶级域名top-leveldomainnames 域名级数是从右至左,按照“.”分开的部分数确定的,有几个部分就是几级。

国际顶级域名一般 简称顶级域名,只含有一个点分隔符“.”。

顶级域名的分隔符后边部分为通用域。

1
YD/T2431-2019 2.6 独立域名independentdomainnames 在各顶级域(TLD)注册体系下直接注册的域名。

2.7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99 M4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79.9—2019 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9部分:船载设备 Environmental test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telemunication equipment Part 9:Shipborne equipment 2019-11-11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79.9—2019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1术语和定义 2 3.2缩略语. 2 4环境试验要求 2 4.1基本要求 2 4.2受试设备 4.3环境试验项目 3 5环境试验方法5 5.1低温试验 5 5.2高温试验. 5 5.3温度变化试验 5.4恒定湿热试验 5 5.5交变湿热试验 5 5.6太阳辐射试验 5.7正弦振动试验 5 5.8冲击试验 5 5.9碰撞试验 6 5.10倾斜和摇摆 6 5.11霉菌试验. 6 5.12盐雾试验 6 5.13防水试验 6 5.14防尘试验 6 5.15结冰试验 6 5.16抗风试验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结冰试验方法 7 YD/T2379.9—2019 前言 YD/T2379《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准则 —第2部分: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 —第3部分:非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 —第4部分:终端设备 —第5部分:贮存 —第6部分:运输 —第7部分:车载设备 —第8部分:户外电信设备 —第9部分:船载设备 —第10部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 —第11部分:地下固定使用 本部分为YD/T2379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主要参考了ETSI EN300019-1-6《电信设备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第1-6部分:环境条件分 类,船舶环境》、ETSI EN300019-2-6《电信设备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第2-6部分:环境试验船舶环 境》、GB/T4798.6《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船用》和CB1146《船舶设备环 境试验与工程导则》系列标准. 本部分起草过程中注意了与以下标准的协调统一,GB4208《外壳防护等级》、GB/T2421《电工电 子产品环境试验》系列标准、GB/T242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GB/T11804《电工电子产品 环境条件术语》、GB/T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系列标准、GB/T47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 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GB/T4797《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系列标准、GB/T4798《电工电子 产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50 L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79.3-2013 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3部分:非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 Environmental test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telemunications equipment part 3:telemunication equipment in non-central room 2013-04-2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79.3-2013 目 次 :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环境试验要求 2 4.1基本要求 2 4.2受试设备 2 4.3环境试验项目 3 5环境试验方法 .4 5.1低温试验 .4 5.2高温试验 .4 5.3温度变化试验 4 5.4恒定湿热试验 4 5.5交变湿热试验 4 5.6正弦振动试验 4 5.7随机振动试验 5 5.8冲击试验 5 5.9防水试验 5 5.10防尘试验 5 了地试 I YD/T2379.3-2013 前言 YD/T2379《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准则 —第2部分: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 —第3部分:非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 —第4部分:终端设备 一第5部分:贮存 一第6部分:运输 本部分为YD/T237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注意了与以下标准的协调统一:GBT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系列标准、 GBT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47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 级》、GBT4798《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系列标准、GB/T485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系 列标准、GB/T13543《数字通信设备环境试验方法》、YD/T1821《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5083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 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晓智、郭小琦、杨琪、谢玉明、傅桃枝、孙向前、翟宁、张科、钟昌盛、 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00 M4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78—2020 代替YD/T2378—2011 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 240V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telemunications 2020-04-16发布 202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78—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系统组成与分类 3 4.1系统组成 3 4.2产品系列 3 5技术要求. 5.1环境条件. 4 5.2交流输入 4 5.3直流输出 5 5.4系统容量配置 5 5.5整流模块配置 5 5.6蓄电池配置 5 5.7系统输出方式. 6 5.8直流配电 6 5.9 整流模块. 7 5.10系统技术要求 9 5.11蓄电池管理 11 5.12 绝缘监察.. 11 5.13 保护 12 5.14防雷与接地 13 5.15监控及告警. 13 5.16安全要求 15 5.17 电磁兼容性 17 5.18系统设备外观与结构 17 5.19系统可靠性指标 17 6试验方法 17 6.1试验前准备 17 6.2交流输入试验 ..18 6.3系统输出标称电压及可调范围试验 .....19 6.4系统容量配置检查 19 6.5 整流模块配置检查 19 6.6蓄电池配置检查 19 6.7 系统输出方式检查 19 6.8 直流配电检查 、 19 I YD/T3580—2019 6.9整流模块试验 20 6.10 系统功能试验 26 6.11 蓄电池管理功能检查 28 6.12 绝缘监察试验 28 保护功能 6.13 29 6.14 防雷与接地 30 6.15 监控及告警性能试验 30 6.16 安全要求试验 31 6.17系统电磁兼容性试验 32 6.18系统设备外观与结构检查 32 6.19可靠性指标试验 32 7检验规则 32 7.1检验分类 32 7.2出厂检验 33 7.3型式检验. 33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6 8.1标志 36 8.2包装. 36 8.3运输.. 36 8.4贮存 ..36 附录A(规范性附录)系统配电结构 37 附录B(资料性附录)设备柜配电方式及电源接线标准. 39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040.2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76.6-2018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6部分:PTN设备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equipment Part6:PTN equipment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76.6-2018
目盜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概述.. 5数据转发安全,4 5.1安全威胁..4 5.2PTN设备抗攻击能力要求 5.3L2VPN业务安全....6 5.4L3VPN业务转发安全. 6设备组网安全要求..9 6.1设备组网安全保障能力,.9 6.2保护能力要求,9 6.3QoS能力.9 6.4OAM能力要求...9 7设备运行及环境安全.10 7.1安全威胁..... 10 7.2设备接口安全要求 7.3系统可靠性基本要求10 7.4设备环境安全要求.....10 8网络管理安全要求..11 8.1安全威胁...11 8.2网管系统账号口令要求...11 8.3管理接入控制..... 12 9DCN安全要求,...1.3 9.1信令网络的可靠性...13 9.2管理数据通信的安全性.... 13 9.3信令协议安全机制...13 9.4DCN网络接口,13
YD/T2376.6-2018
前言
YD/T2376《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SDH设备; -第2部分:WDM设备; -第3部分:基于SDH的MSTP设备; 第4部分:基于SDH的ASON设备; 第5部分:OTN设备; 第6部分:PTN设备; -第7部分:基于OTN的ASON设备; -第8部分:基于PTN的ASON设备。

本部分为YD/T2376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华 为技术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云斌、张婷婷、许兆科、胡永健、杜希、付易鹏、郭灏、王郁、李芳。

ⅡI
YD/T2376.6-2018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第6部分:PTN设备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分组传送网(PTN)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数据转发安全要求、设备组网安全要 求、设备运行及环境安全要求、网络管理安全要求、DCN安全要求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MPLS-TP技术实现的PTN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3482一200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9254一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8一2015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9286一2015电信网络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 GB/T20185一2006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 YD/T1167-2001STM-64分叉复用(ADM)设备技术要求 YD/T2374-2011分组传送网(PTN)总体技术要求 YD/T2397-2012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 YD5091.1-2015传输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第一部分:光传输设备 YDN099一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IEEE802.3IEEE以太网标准(IEEEStandardforEthernet) IETFRFC1918私有网络地址分配(AddressAllocationforPrivateIntermets)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L 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 ARP 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 DCN DataCommunicationNetwork数据通信网
1
YD/T2376.6-2018 DoS 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 E-LAN Ethernet-Local Area Network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M33 ICS 33.040.2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76.5-2018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第5部分:OTN设备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cur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equipment-Part5:OTNequipment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376.5-2018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概述... 5设备安全要求. 5.1光接口要求.. 5.2光放大器安全要求, 6设备组网安全要求... 6.1保护要求.. 6.2光性能检测安全. 6.3功率控制和增益均衡要求, 7信息安全. 8网络管理安全要求.5 8.1安全威胁. 8.2网管系统账号口令要求.5 8.3安全管理协议.6 8.4管理接入控制.6 9DCN安全要求, 9.1数据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9.2管理数据通信的安全性,7 9.3网管通信协议安全机制, 9.4DCN网络接口7 10环境安全要求.7 10.1电源及电气安全要求,7 10.2运行要求. 10.3抗震要求...7 10.4环境安全试验要求,8
YD/T2376.5-2018
前言
YD/T2376《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SDH设备; 一第2部分:WDM设备; 第3部分:基于SDH的MSTP设备; 第4部分:基于SDH的ASON设备; 第5部分:OTN设备; 第6部分:PTN设备; 第7部分:基于OTN的ASON设备; 一第8部分:基于PTN的ASON设备。

本部分为YD/T2376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 份有限公司、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汤瑞、赵文玉、黄华明、周惠琴、赵鑫、汤晓华、李时星、武成宾、林涛。


YD/T2376.5--2018
传送网设备安全技术要求第5部分:OTN设备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光传送网(OTN)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设备安全要求、设备组网安全要求、 信息安全要求、网络管理安全要求和数据通信网络(DCN)安全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OTN设备,包括OTN终端复用设备、OTN光交叉设备、OTN电交叉设备和OTN 光电混合交叉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YD/T1060一2000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一32x2.5Gb/s部分 YD/T1143一2001光波分复用系统(WDM)技术要求一16x10Gb/s、32x10Gb/s部分 YD/T1259一2003波分复用系统(WDM)光安全进程技术要求 YD/T1634-2007光传送网(OTN)物理层接口 YD/T1821一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YD/T1991一2016Nx4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2485一2013Nx100Gbit/s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T2713一2014光传送网(OTN)保护技术要求 YD/T3070一2016Nx100Gbit/s超长距离光波分复用(WDM)系统技术要求 YD5083一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IEC 60825-2激光产品的安全第2部分:光纤通信系统的安全性(Safety oflaser products-Part2: Safety of opticalfibre munication systems(OFCS))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R AutomaticPower Reduction自动功率减小 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据通信网络
YD/T2376.5-2018 EDFA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掺饵光纤放大器 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网元管理系统 OSC Optical Supervisory Channel光监控通道 OT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00 L0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91.8-2013 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及缓和措施 第8部分:电信中心的HEMP防护 Installation and Mitigation Guideline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for telemunication equipments Part 8:HEMP immunity guide for telemunication centres (ITU-TK.78 MOD) 2013-04-2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191.8-201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3 4设备测试要求4 4.1早期HEMP(E1) 4 4.2中期HEMP (E2) 4 4.3后期HEMP(E3) 5 5测试方法 5 5.1辐射抗扰度测试5 5.2传导抗扰度测试 5 6建筑大楼和设备机壳的防护概念5 6.1建筑大楼的防护概念 5 6.2屏蔽壳体的防护概念 6 7HEMP抗扰度测试及等级 6 7.1抗扰度测试 7.2性能判据 7 7.3HEMP抗扰度试验设备的要求7 7.4HEMP抗扰度测试等级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护方法的应用指南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ITU-TK.48/K.20和EC61000-6-6抗扰度的对比15 ; I YD/T2191.8-2013 前言 YD/T2191《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及缓和措施》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接地和线缆 —第3部分:HEMP保护导则 一第4部分:HEMP抗扰度一HEMP辐射电磁场抗扰度保护装置规范 一第5部分:HEMP抗扰度一HEMP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度保护装置规范 —第6部分:外部电磁干扰的缓和措施 一第7部分:电磁千扰保护小室的保护等级 —第8部分:电信中心的HEMP防护 本部分为YD/T2191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修改采用了ITU-TK.78(2009)建议.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杭州 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 通标网 isn .net.cn L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91.2-2010 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及缓和措施 第2部分:接地和线缆 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 in telemunication: installation and mitigation guidelines Part2:Earthing and cabling (IEC 61000-5-2 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EMC)-Part 5:Installation and mitigation guidelines Section 2:Earthing and cabling) 2010-12-29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通标网 YD/T2191.2-2010 tsn .net.cn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 3 4接地和线缆系统安装的电磁兼容总则 3 4.1概述 3 4.2电磁兼容性和安全性(绝缘)安装要求 4.3设备和装置的端口 4 5接地与搭接 4 5.1安全要求 4 5.2EMC要求 4 5.3接地系统的设计 5 6搭接 9 6.1概要 6.2搭接带 10 6.3连接 10 6.4特定设备的搭接 11 6.5用户指南 7线缆和电线 12 7.1概述 12 7.2差模回路、共模回路和转移阻抗13 7.3电线和电缆安装的EMC准则14 7.4电缆类型及其EMC方面的应用 15 7.5并联接地导体(PEC)的类型 15 7.6电缆和并联接地导体的连接和接地 17 7.7电缆走线的通用方式 18 7.8电缆束 19 7.9用于电源端口的电缆 20 7.10用于信号和控制端口的电缆21 8其他缓和措施 22 8.1共模铁氧体扼流圈22 I Pisn DT2101 通标网 .net.cn : .: 电话:ww pt sn.net.cn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00 L06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91.1-2012 电信设备电磁兼容安装及缓和措施 第1部分:总则 Installation and mitigation guidelines of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for Telemunication Equipments Part 1:general principles (IEC61000-5-1 Electromagnetic patibility(EMC)-Part5:Installation and mitigation guidelines Section 1:General considerations MOD) 2012-12-28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191.1-2012 目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3 4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通则 3 4.1概述 3 4.2合理设计和安装的作用 4 4.3辐射源,耦合途径及敏感设备4 4.4电磁干扰概述 5 4.5电信设备安装的电磁兼容及安全(绝缘)要求 6 4.6电磁环境的选择及特性 6 4.7设备的抗扰度 6 4.8减缓措施:规范和评估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系统保护实例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低频干扰的缓和措施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安装检查列表实例13 I YD/T2191.1-2012 前言 本部分标准是《电信设备电磁兼容安装及缓和措施》标准的第1部分,该标准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接地和线缆 第3部分:HEMP保护导则 第4部分:高空电磁脉冲(HEMP)抗扰度-一一高空电磁脉冲辐射干扰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第5部分:高空电磁脉冲(HEMP)抗扰度一一高空电磁脉冲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保护装置技术要求 第6部分:外部电磁干扰的缓和措施 第7部分:电磁干扰保护壳体的等级 本部分修改采用了EC61000-5-1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异: 1.引用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2.增加了HEMP的缩略语; 3.对全文的格式进行了修改.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宝殿、冯伟、周镂、屈鹏飞、郭琳、吴琼、张博钧、谢玉明、张兴海、 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80.01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53-2018 代替YD/T2153-2010
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OPM) Opticalperformancemonitor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153-2018
目決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术语和定义. 5分类... 6技术要求...4 6.1功能要求...4 6.2性能参数要求..5 6.3外形图、引脚定义和接口协议5 6.4外观要求..6 6.5环保符合性..6 7参数测试.6 7.1测试环境..6 7.2测试仪器...6 7.3测试方法..6 8可靠性试验...9 8.1可靠性试验环境.9 8.2可靠性试验要求.9 8.3失效判据,.11 9检验规则..11 9.1检验分类..11 9.2出厂检验..11 9.3型式检验......12 10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 10.1标志,13 10.2包装.... 13 10.3运输.... 13 10.4贮存..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OSNR测量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OPM模块外形尺寸及引出端排列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OPM模块通信协议,19
YD/T215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2153-2010《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OPM)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YD/T2153-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91、GB/T26125、GB/T26572-2011、ITU-TG694.1、IEC 61000-4-2:2008、ANSI/ESD STM5.1-2007、Telcordia GR-1209-CORE:2010、Telcordia GR-1221-CORE:2010、MIL-STD-883J,删除了TelcordiaGR-63-CORE(2006);(见2,2010 年版的2); 一增加了缩略语章节(见3); -增加了相对光功率精度、最大相邻通道功率差、最大非相邻通道功率差等术语和定义(见4); 删除了分类(见2010年版的4); 增加了分类(见5.1); 一增加了支持37.5GHz以上灵活栅格的通道间隔、相对光功率精度、最大相邻通道功率差、最 大非相邻通道功率差的参数定义(见5.3); 一增加了外观要求、环保符合性(见5.5、5.6); -增加了测试环境要求,测试仪表要求,删除了试验仪表设备(见6.1、6.2); 修改了OSNR准确度测试方法(见6.3.4,2010年版的6.3.4); 增加了可靠性试验环境要求(见8.1); 一增加了机械冲击、变频振动、热冲击、可焊性、光纤弯折、光纤扭转、光纤侧拉力、光纤光缆 保持力、恒定湿热、内部水汽含量、静电放电敏感度的测试方法,删除了机械跌落、机械振动、 高湿试验,修改了低温存储、高温存储、温度循环试验(见7.3,2010年版的7); 一增加了失效判据(见8.3); 一删除了环境保护(见2010年版的8); 一删除了检验职责,修改了检验分类、出厂检验、型式检验(见9.1、9.2、9.3,2010年版的9.1、 9.2); 一增加了标志内容、标志要求、污染控制标志(见10.1.1、10.1.2、10.1.3); 一修改了包装、运输储存(见10.2、10.3、10.4,2010年版的10.2、10.3、10.4); 修改了OSNR测试方法(见附录A,2010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基于RS232的通信协议(见附录C); 删除了OPM工作波长/功率分配表,增加了灵活栅格的波长、频率定义(见附录D,2010年 版的附录B)。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光接口参数主要参考了ITU-TG697《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光监控》,并结合 我国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的实际要求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YD/T2153-2018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日 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陈双、谢卉、胡蕾蕾、赵文玉、武成宾、王冰。

本标准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YD/T2153-2018
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OP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性能监测功能模块(以下简称OPM)的缩略语、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测试方 法、可靠性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OPM,其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2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48-2010 光传送网(OTN)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of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2010-12-29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148-2010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符号和缩略语 1 4系统参考点定义 4.1OTN终端复用设备 4.2OTN电交叉设备 3 4.3OTN光交叉设备 4 4.4OTN光电混合交叉设备 5 5开销及维护信号测试 5 5.1开销及维护信号分类 5 5.2帧定位开销 6 5.30TUk开销及维护信号测试 7 5.4ODUk开销及维护信号测试 9 5.5OPUk开销测试 14 5.6恒定比特速率客户维护信号 15 5.7光层开销和维护信号测试 15 6光接口测试 16 6.1SR点光接口测试 16 6.2SR点光接口测试 22 6.3MPI-SM(SM)/MPI-RM(RM)点光接口测试 28 7抖动测试 29 7.1输入抖动容限28 7.2抖动产生 -29 7.3抖动传递函数 30 8网络性能测试 32 8.1误码率/丢包率 8.2以太网性能 31 8.3系统抖动 32 9OTN设备功能测试 35 9.1客户信号映射 33 9.2ODUk复用功能 39 9.3交叉连接功能测试 40 I 建筑321-一-标准查询下载网.jz321.net YD/T2148-2010 9.4OTN开销处理测试 45 10保护倒换测试 48 10.1线性保护 45 10.2环网保护 54 11网管功能验证 60 11.1网管系统一般要求功能验证 56 11.2网元管理功能验证 56 11.3子网管理功能验证 66 11.4DCN管理功能验证 69 11.5接口能力验证 69 12控制平面测试 71 12.1控制平面连接管理功能 69 70 12.2路由功能 12.3自动发现和链路管理功能验证 .73 12.4基于控制平面的保护恢复测试 75 附录A(资料性附录)OTN设备类型与测试项目对应关系83 附录B(资料性附录).ODU0/OPU0开销测试方法84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040.50 YD M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019.4-2018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测试方法 第4部分:支持轻型双栈(DS-Lite)协议的 网关 Test method for broadband customer network equipment based on public telemunications network-Part 4: Gateway supporting Dual-StackLiteprotocol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2019.4-2018 前言 第1部分:网关; 一第2部分:企业用宽带客户网关; 第3部分:通用介质的有线联网设备; 第4部分:支持轻型双栈(DS-Lite)协议的网关. 本部分为YD/T2019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覃洪清、张伟、曾斌、韩静、李长春、李明.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33.160.60 M30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017-2018代替YD/T2017-2009
IPTV机顶盒测试方法 TestingMethodforIPTVTerminal-STB
2018-12-21发布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017-2018
目盜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2 4测试条件.. 5测试系统连接框图, 6测试仪器.. 6.1接口协议测试工具,4 6.2音频测试工具. 6.3视频测试工具,4 6.4图像监视器. 7功能测试...5 7.1解码功能测试..5 7.2图像支持能力的测试,.5 7.3控制功能测试, 7.4管理功能测试...10 8性能测试.13 8.1解码性能测试..13 8.2网络适应性测试...14 8.3遥控器性能测试.. 16 9接口测试.....1.7 9.1视频接口电气特性测试,.. 17 9.2音频接口电气特性测试,... 18 9.3以太网接口测试... 19 9.4ADSL接口(可选,用于有内置xDSLModem的设备)... 19 9.5红外接口测试... 19 9.6智能卡接口测试....20 10协议一致性和互通性测试.20 10.1机顶盒与业务系统接口互通性测试,20 10.2机顶盒与门户导航系统接口互通性测试,..22 10.3机顶盒与媒体交付系统接口互通性测试25 10.4机顶盒与运维支撑系统接口互通性测试.38
1
YD/T2017--2018 10.5机顶盒与安全管理系统接口互通性测试,41 10.6机顶盒与扩展业务系统接口互通性测试..41 11网络信息安全测试... 12环境适应性测试.. 12.1高低温试验..42 12.2振动试验. 12.3电气安全测试....45 12.4电磁兼容(EMC)测试.47

YD/T2017-2018
前言
本标准编制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IPTV业务终端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一IPTV机顶盒技术要求 -IPTV机顶盒测试方法 本标准代替YD/T2017-2009《IPTV机顶盒测试方法》。

与YD/T2017-2009相比修改内容如下: 修改第2章,增加了IPTV最新发布的行业标准; 增加了5.6节的系统连接框图; 9.1节中增加了业务管理接口相关测试项; 9.2节中增加了业务导航接口相关测试项; 9.3节中增加了与媒体交付系统接口相关测试项; 9.4节中增加了终端管理接口相关测试项; 增加了第10章网络信息安全测试项。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 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伟、陈曦、胡峻岭、范建国、边海华、顾荣强。

本标准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YD/T2017--2018
IPTV机顶盒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IPTV机顶盒设备的功能、物理接口、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IPTV业务、多媒体交互式业务的机顶盒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423.1-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3一19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YD/T965一1999电信终端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968一1999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试方法 YD/T1160-2001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 YD/T1696.1-2011机顶盒与IPTV业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 YD/T1696.2一2011机顶盒与IPTV业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业务管理系统接口 YD/T1696.3-2011机顶盒与IPTV业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第3部分:业务导航接口 YD/T1696.4-2011机顶盒与IPTV业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第4部分:流媒体接口 YD/T1696.5一2011机顶盒与IPTV业务平台接口技术要求第5部分:终端管理接口 YD/T2259.1-2011机顶盒与IPTV业务平台接口测试方法第1部分:流媒体接口一集中式流媒 体服务器方式 YD/T1098一2009路由器设备测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040.2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003—2018 代替YD/T2003—2009 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ROADM) 设备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 Drop Multiplexing (ROADM)equipment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003—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5 ROADM设备的参考模型和参考点8 5.1 ROADM设备的参考模型 5.2RADM设备参考点9 6 ROADM设备的技术要求 ...11 6.1 ROADM设备基本功能 6.2 ROADM设备分类及其功能性能要求 ..11 6.3 ROADM网络保护 15 6.4 ROADM设备的光波长区分配 .15 6.5设备器件性能单元要求 6.6R0ADM设备控制平面功能 ...20 7 ROADM设备系统光接口参数要求 20 8波长转换器(OTU)的要求 21 9监控通道要求 .21 10 ROADM设备管理要求 22 10.1光层性能检测功能 22 10.2功率自动管理功能 .22 10.3波长管理能力 23 10.4激光安全要求 .24 附录A(资料性附录)ROADM设备R-WADD典型结构 25 附录B(资料性附录)ROADM设备R-LADD典型场景和结构.27 附录C(资料性附录)ROADM应用中的波长踪迹监控问题.3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80.20 M33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000.2—2018 代替YD/T2000.2—2009 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 第2部分: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 技术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滤波器 0200四0000AWG)0口 Integrated optical path devices based on planar lightwave circuit-Part 2 DWDM filter based on AWG technology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000.2—2018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4术语和定义 2 5技术要求 6 5.1分类 6 5.2技术要求 6 6试验方法 11 6.1外观要求 11 6.2试验环境条件 .11 6.3试验仪表设备 .11 6.4测试方法 ....12 6.5可靠性试验. 15 6.6环保符合性 16 7检验规则 16 7.1检验分类 16 7.2出厂检验 16 7.3型式检验 .16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7 8.1标志 17 8.2包装 .17 8.3运输 ....17 8.4贮存 17 附录A(规范性附录)AWG滤波器频率/波长分配计划表 .18 附录B(资料性附录)热敏感型AWG滤波器电接口 2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热敏感型AWG滤波器外形图 21 附录D(资料性附录)热不敏感型AWG滤波器外形图.22 I YD/T2000.2—2018 前言 YD/T2000《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路器; —第2部分: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技术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滤波器: 本部分为YD/T200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D/T2000.2一2009《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第2部分: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 技术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滤波器》,本部分与YD/T2000.2一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2009版2): —增加了缩略语(见3): —修改峰值波长为中心波长(见4.3 2009版3.3): —增加了通带平坦度定义(见4.6): —增加了AWG滤波器的波长精度、插入损耗、带宽、相邻通道串扰、非相邻通道串扰、总串扰 的定义(见4.4、4.5、4.7、4.8、4.9、4.10 2009版3.4、3.5、3.6、3.7、3.8、3.9); —增加了波长精度、插入损耗、带宽的单位(见4.4、4.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20.99 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967—2018 代替YD/T1967一2009 移动通信用50Q射频同轴连接器 502 Radio-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s for mobile munication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1967—2018 目 次 前言 Ⅱ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产品分类 2 3.1连接器型号 2 3.2产品标记与示例 4 4要求 4 4.1界面 4 4.2材料 .15 4.3表面处理16 4.4标识 .16 4.5外观 .16 4.6电气性能16 4.7机械性能. .17 4.8环境性能 .19 4.9环保性能 19 5试验方法 20 5.1试验的标准条件 20 5.2镀层厚度 20 5.3外观. 20 5.4电气性能试验 20 5.5机械性能 21 5.6环境性能 23 5.7环保性能 23 6检验规则. 23 6.1总则 23 6.2出厂检验 24 6.3型式检验 25 7包装、运输和贮存 26 7.1包装标志 26 7.2包装形式 26 7.3运输和贮存 2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规 27 I YD/T196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1967一2009《移动通信用502射频同轴连接器》. 本标准与YD/T1967一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连接器标题中的英文名称,将Radio frequency修改为Radio-frequency; —增加了连接器的专利识别说明(见引言); —增加了LN型、4.3-10型两种接口类型、界面(见1、4.1.3和4.1.4); —修改了连接器的使用频率(见1 2009年版1); 修改了连接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2009年版2); —增加了连接器的配接电缆种类(见表2); 修改了界面尺寸的图示及部分尺寸(见4.1,见2009年4.1、4.2); 修改了连接器的部分材料要求和说明(见4.2 2009年版4.3); 修改了镀层为表面处理(见4.3 2009年版4.4); 修改了和增加了部分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见4.6 2009年版4.7) 一修改了连接器的标准规保持力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7.1、5.5.1 2009年版4.8.1、5.4.1) 修改了连接器的正常连接器耐力矩的要求(见4.7.3 2009年版4.8.3); 修改了连接器的夹紧装置抗电缆拉伸的能力的电缆分类(见4.7.6 2009年版4.8.6); 修改了连接器的环保性能和测试方法(见4.9、5.7 2009年版4.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3.120.99 M42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966—2018 代替YD/T1966—2009 移动通信用502射频同轴跳线 502 Radio-frequency coaxial jumpers for mobile munication 2018-12-21发布 2019-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1966—2018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产品分类 2 3.1型号.. 2 3.2产品标记与示例 3 4要求 3 4.1跳线结构 3 4.2连接器 4 4.3同轴电缆 4 4.4外观 4 4.5电气性能 4 4.6长度要求 5 4.7跳线标识 6 6 4.8坏境性能 4.9机械性能.. 6 5试验方法 7 5.1试验的标准条件 7 5.2外观检查 7 5.3长度检验 7 5.4电气性能试验. 7 5.5机械强度试验.. 8 5.6环境试验 9 10 6检验规则 6.1总则 10 6.2出厂检验 10 6.3型式检验. 11 7包装、运输和贮存. 13 7.1包装. 13 7.2运输和贮存 13 YD/T196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D/T1966一2009《移动通信用502射频同轴跳线》. 本标准与YD/T1966一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跳线所使用的连接器的种类(见表1 2009年版表1) 修改了跳线所使用的连接器的要求(见4.2 2009年版4.2) 修改了跳线所使用的电缆的要求(见4.3 2009年版4.3) 一删除了跳线导体连续性的要求(2009年版4.5.1) 一修改和增加了部分电气性能指标要求(见4.5.1 2009年版4.5.2) —修改了跳线标识要求(见4.7 2009年版4.7) —修改了跳线振动性能的要求(见4.8.1 2009年版4.8.1) 修改了跳线高温性能的要求(见4.8.2 2009年版4.8.2) —修改了跳线低温性能的要求(见4.8.3 2009年版4.8.3) 修改了跳线高低温快速变化性能的要求(见4.8.4 2009年版4.8.4) —修改了跳线抗腐蚀性能的要求(见4.8.5 2009年版4.8.5) 一增加了跳线的P防护等级的要求(见4.8.8) —修改了跳线拉伸性能的要求(见4.9.1 2009年版4.9.1) 修改了跳线弯曲性能的要求(见4.9.2 2009年版4.9.2) 修改了跳线弯曲疲劳性能的要求(见4.9.3 2009年版4.9.3) 修改了跳线扭转性能的要求(见4.9.4 2009年版4.9.4) —增加了跳线特性阻抗的试验方法(见5.4.1) —修改了跳线电压驻波比的试验方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