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1月 ( 第 120 页)

ICS77.160 CCS H 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53-2023 代替GB/T26053一2010 碳化物热喷涂粉 Carbide-based thermal spraying powder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605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053一2010《硬质合金喷焊粉》,与GB/T26053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产品分类(见第4章,2010年版的3.1); c)删除了牌号及牌号表示示例(见2010年版的3.1、3.2); d)更改了化学成分要求(见5.1 2010年版的3.3); €)更改了粒度规格,增加了粒度组成、粒度分布要求(见5.2 2010年版的3.4); f)更改了松装密度要求(见5.3 2010年版的3.4); g)更改了流动性要求(见5.4 2010年版的3.4); h)更改了外观质量要求(见5.5 2010年版的3.5); i)更改了包装要求(见8.2 2010年版的6.2); j)删除了“存放期不超过六个月”(见2010年版的6.3.2); k)在订货单内容中增加了“粒度规格”(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贡长城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洛阳金鹭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矿冶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勇、周伍喜、余伟、黄维、杨跃、张国锋、刘海飞、高峰、徐国钻、钟志强、孙紫微. 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26053-2023 碳化物基热喷涂粉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化物基热喷涂粉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随 行文件及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团聚烧结法或烧结-破碎法制取的碳化物基热喷涂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79.2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2部分:斯柯特容量计法 GB/T1480金属粉末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GB/T1482金属粉末流动性的测定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 GB/T5124.3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钴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T5158.4金属粉末还原法测定氧含量第4部分:还原-提取法测定总氧量 GB/T5314粉末冶金用粉末取样方法 GB/T19077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 GB/T20255.2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钴、铁、锰和镍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0255.5硬质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铬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42275硬质合金总碳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热导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 产品按照化学成分分为12个产品类别,见表1. 表1产品类别 序号 产品类别 1 WC-6Co 2 WC-...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50.99 CCS H6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38—2023 代替GB/T26038一2010 钨基高比重合金板材 Tungsten base high-density alloy plate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03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038一2010《钨基高比重合金板材》,与GB/T26038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的适用界限(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90 WNiCu、93 WNiCu和95 WNiCu的牌号、规格和技术要求(见4.1、5.1、5.3、5.4); )增加了烧结产品的状态、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密度、硬度和力学性能的要求(见4.1、5.2.1、 5.3、5.4.1); d)更改了产品化学成分的要求(见5.1 2010年版的3.2); )更改了轧制产品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和不平度的要求(见5.2 2010年版的3.4); f)更改了轧制产品力学性能的要求(见5.4.2 2010年版的3.5); g)更改了产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要求(见6.1 2010年版的4.1); h)更改了密度检验方法(见6.3.1 2010年版的4.2),增加了硬度检验方法(见6.3.2); i)更改了产品外观质量的要求(见6.5 2010年版的3.6); j)更改了取样的要求(见7.4 2010年版的5.4); k)更改了包装要求(见8.2.1 2010年版的6.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瑞福莱钨钼有限公司、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 公司、安泰天龙钨钼科技有限公司、中钨稀有金属新材料(湖南)有限公司、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娟、林三元、范文博、张煦、姬毓、李煜芳、谭华、王玲、单东栋、郭荣军、张外平. 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GB/T26038-2023 钨基高比重合金板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钨基高比重合金板材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烧结和轧制工艺生产的钨基高比重合金板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3850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YS/T1603(部分)钨基高比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分类 产品的牌号、制造方法、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牌号、状态和规格 规格 牌号 制造方法 状态 mm 厚度 宽度 长度 90WNiFe 烧结 烧结态(Sh) 2.0~50.0 20.0~500.0 20.0~5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50.99 CCS H 68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611-2023 代替GB/T23611-2009 金及金合金靶材 Gold and gold alloy target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361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3611一2009《金靶材》,与GB/T23611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见第3章); b)增加了AuGe及AuGeNi合金靶材品种(见4.1.2); c)增加了结构形式及供货状态(见4.1.4、4.1.5); d)增加了AuGe及AuGeNi合金靶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1、6.1); e)增加了金靶材化学成分表(见5.1); f)增加了靶材焊接质量要求(见5.5); g)更改了金靶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见5.6 2009年版的3.4); h)增加了矩形靶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要求(见5.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限公司、贵研铂业 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黄金冶炼有限公司、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市众 诚达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瑶、吕保国、江轩、王鹏、黄晓猛、窦程亮、关静、罗远辉、段华英、刘满门、朱武勋、 张博厚、林烽先、吴卫煌、黄勇彪.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为GB/T23611一2009《金靶材》,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23611-2023 金及金合金靶材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及金合金靶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及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半导体电子器件用金及金合金靶材(以下简称“靶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8651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11066.1金化学分析方法金量的测定火试金法 GB/T11066.10金化学分析方法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11066.11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镁、铬、锰、铁、镍、铜、钯、银、锡、锑、铅、铋含量的 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15077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几何尺寸测量方法 GB/T25934(部分)高纯金化学分析方法 YS/T837溅射靶材-背板结合质量超声波检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靶材target 在溅射沉积技术中的阴极部分,该阴极材料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撞击下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 脱离阴极而在阳极表面沉积. 注:靶材由靶坯和背板组成. 3.2 靶还targrt blank 阴极上用作溅射材料的材料. 3.3 背板backing plate 用来支撑或固定靶材的材料. 注:靶坯与背板可以通过焊接(如钎焊、电子束焊、扩散焊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20.99 CCS H6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271-2023 代替GB/T23271一2009 二硫化钼 Molybdenum disulfide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3271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3271一2009《二硫化钼》,与GB/T23271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化学成分的技术要求(见5.1 2009年版的3.2); c)更改了粒度的技术要求(见5.5 2009年版的3.3); d)更改了产品检验项目及取样规定(见7.4.1 2009年版的表3); e)增加了随行文件(见8.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嵩县开拓者 钼业有限公司、洛阳申雨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艳、王郭亮、李峰、惠三顺、陈秋芳、赵昱、田建荣、贺鑫、王波、白智辉、曾中方、 王鹏. 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GB/T23271-2023 二硫化钼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二硫化钼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 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法生产的二硫化钼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249金属及其化合物粉末费氏粒度的测定方法 GB/T494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 产品根据化学成分分为5个牌号.FMoS2-1牌号主要用于催化剂或催化剂原料;FMoS2-2、FMoS2-3、 FM0S2-4、FM0S2-5牌号主要用于固体润滑剂(油、膏)、分散液、摩擦改进剂、耐磨减摩涂层及制造钼金属 化合物.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产品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50.10 CCS H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648-2023 代替GB/T22648一2008 铝塑复合软管、电池软包用铝箔 Aluminium foils used for aluminium-plastic posite tube and packaging pouch of battery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264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2648一2008《软管用铝及铝合金箔》,与GB/T22648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牌号、状态、尺寸规格(见4.1 2008年版的3.1.1); b)增加了8A21牌号的化学成分、铝箔表面粗糙度、铝箔表面接触角(见第5章),更改了局部厚 度允许偏差及宽度允许偏差及力学性能、针孔、粘附性、接头、外观质量要求(见第5章,2008年版 的3.3.1、3.3.2、3.3.3、3.4、3.5、3.6、3.8、3.10); c)增加了折弯性能试验方法、表面粗糙度试验方法、接触角试验方法(见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中铝河南洛阳铝箔有限公司、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昆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基新能源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信通铝业有限公司、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 司、华北铝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云 南浩鑫铝箔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关世彤、李昂、舒竹霞、贺有为、方佳、饶竹贵、王志兴、钱维锋、丁小丽、吴正晖、 万宝伟、孔珊珊、佟颖、刘涛、胡展奎、贾瑞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2648-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GB/T22648-2023 铝塑复合软管、电池软包用铝箔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铝塑复合软管、电池软包用铝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塑复合软管用铝箔(以下简称“软管箔”)及电池软包用铝箔(以下简称“电池软包 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523冷轧金属薄板和薄带表面粗糙度、峰值数和波纹度测量方法 GB/T3190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3199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GB/T7999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GB/T8005.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7432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20975(部分)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22638.1铝箔试验方法第1部分:厚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040.30 H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640—2008 铝合金加工产品的环形试样 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of C-Ring sample to stress-corrosion cracking for wrought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products 2008-12-29发布 2009-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2640-2008 前言 本标准的C环应力腐蚀试样的制作和使用标准推荐方法修改采用ASTM G38一2001C环应力腐 蚀试样的制作和使用标准推荐方法》. 本标准的7XXX高强铝合金产品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标准推荐方法修改采用ASTM G47一 1998《确定7×××高强铝合金产品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标准推荐方法》. 本标准的3.5%氯化钠溶液间浸应力腐蚀试验标准推荐方法修改采用ASTM G44一1999《3.5% 氯化钠溶液间浸应力腐蚀试验标准推荐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仁良、李瑞山、葛立新、谭海燕、陈文、吴欣凤. I GB/T22640-2008 铝合金加工产品的环形试样 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铜含量1.8%~7.0%)系、7×××(铜含量0.4%~2.8%)及6×××系铝 合金加工产品的环形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2×××(铜含量1.8%~7.0%)系、7×××(铜含量0.4%~2.8%)及6×××系的 铝合金板、管、棒、型、锻件等加工产品. 2方法原理 本方法采用对形环试样施加恒变应力,全浸或间浸式浸人试验溶液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检验材 料是否腐蚀破裂,来评定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及耐应力腐蚀能力. 3试剂 3.1氢氧化钠(p2.13g/mL). 3.2盐酸(ol.10g/mL). 3.3氯化钠(p2.16g/mL). 3.4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试验溶液 氯化钠水溶液(35g/L PH:6.4~7.2):用氯化钠(3.3)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3.4)配制,用氢氧化 钠(3.1)或盐酸(3.2)调整. 5试验设备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各种环形试样应力腐蚀试验装置. 6试样 6.1取样 6.1.1试样的取样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产品标准未规定时,按本方法执行. 6.1.2挤压管、棒、型材产品的C环取样如图1所示.轧制板材产品的C环取样如图2所示.锻压产 品的C环取样如图3所示. 高 向 线向(挤压方向) 横向 图1挤压产品的C环取样图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040.10 CCS H 2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865-2023 代替GB/T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 试样及方法 Test pieces and methods for tensile test for wrought aluminium magnesium and their alloy product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6865—2023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方法概述 ...1 5仪器设备 2 6试样 6 7测试步骤 27 8结果判定 .42 9试验报告 43 附录A(资料性)横梁位移速率的估算方法44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50.10 CCS H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475—2023 代替GB/T16475一2008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代号 Temper designation system for wrought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 products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647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6475一2008《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与GB/T16475一2008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T39、T4P、T61、T64、T66、T6A、T6B、T77、T84、T89A状态(见6.3.3); b)更改了T73、T74、T76、T79状态释义(见6.3.3 2008年版的6.2.5); c)“T状态热处理验证状态”中增加了T62A状态及其释义(见6.4 2008年版的第8章); d)更改了W_h/51、Wh/52、W_h/54状态释义(见6.5 2008年版的7.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有研工 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南铝板带加工有限公司、福建祥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忠旺铝业 有限公司、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 司、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广艳、葛立新、潘祯、李锡武、张流峰、刘馥兵、杜恒安、王爱军、黄瑞银、 高新宇、祝楷、周华、吴保剑、阎昭辉、丁冈平、王守业、任月路、张惠红.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6年首次发布为GB/T16475一1996 2008年第一次修订;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16475—2023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代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的状态代号. 本文件适用于轧制、挤压、拉伸、锻造等方法生产的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8005.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1部分:产品及加工处理工艺 3术语和定义 GB/T800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一般规定 4.1状态代号分为基础状态代号和细分状态代号.基础状态代号用一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细分状态 代号用基础状态代号后缀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大写字母来表示,这些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大写 字母表示影响产品特性的基本处理或特殊处理. 4.2基础状态代号后级有“×”或“”时,代表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细分状态代号系列.其中“×”表示 未指定的任意一位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大写字母,“”表示未指定的任意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大 写字母.如“H2X”表示“H21~H29”中的任意状态,“HXX4”表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20.99 CCS H 14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064.9-2023 代替GB/T11064.9一2013 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 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硫酸钡浊度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arbonate 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 and lithium chloride-Part 9:Determination of sulfate content-Barium sulfate turbidity method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1064.9—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106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的第9部分.GB/T11064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碳酸锂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第2部分:氢氧化锂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第3部分:氯化锂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第4部分:钾量和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第7部分:铁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一第8部分: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硫酸钡浊度法; —一第10部分:氯量的测定氯化银浊度法; —第11部分:酸不溶物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12部分:碳酸根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一第13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第14部分:砷量的测定蓝分光光度法; —第15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一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 射光谱法. 本文件代替GB/T11064.9一201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硫酸 根量的测定硫酸钡浊度法》,与GB/T11064.9一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 化如下: a)更改了测定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b)更改了氯化钡溶液为无水氯化钡固体(见5.2 2013年版的3.5); c)更改了测定操作(见8.4 2013年版的6.4); d)更改了“工作曲线的绘制”(见8.5 2013年版的6.5); e)增加了“再现性条款”(见10.2); f)删除了“允许差”(见2013年版的8.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 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江苏容汇通用锂业有限公司、新疆有色金 属研究所、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价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 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宜春市锂电产业研究院(江西省锂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 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GB/T11064.9-2023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明泽、江虎成、梁善、周家红、黄爱红、邓红云、刘志华、万思成、文良茂、杨磊、 关黎晓、刘凯、丘...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20.99 CCS H 14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064.2-2023 代替GB/T11064.2一2013 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 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氢氧化锂含量的测定 酸碱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arbonate 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 and lithium chloride- Part 2:Determination of lithium hydroxide content- Acid-alkali titrimetric method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1064.2—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106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的第2部分.GB/T11064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碳酸锂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第2部分:氢氧化锂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第3部分:氯化锂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第4部分:钾量和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第6部分: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第7部分:铁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硫酸钡浊度法; —第10部分:氯量的测定氯化银浊度法; —第11部分:酸不溶物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12部分:碳酸根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第13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第14部分:碑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一—第15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 射光谱法. 本文件代替GB/T11064.2一201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氢氧 化锂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本文件与GB/T11064.2一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见5.3 2013年版的3.2); b)增加了空白试验(见8.3); c)更改了测定操作(见8.4 2013年版的5.3);_ d)更改了计算公式(见第9章,2013年版的第6章); e)删除了允许差(见2013年版的7.2); f)增加了再现性条款(见10.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 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江苏容汇通用锂业有限公司、新疆有色金 属研究所、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价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 I GB/T11064.2-2023 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宜春市锂电产业研究院(江西省锂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 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炳元、何兰、张俊、蔡国红、李庆、邓红云、余海军、唐佳华、郁俊、晁群、杨雪茹、 曾晓月、周良、唐清、...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77.120.99 CCS H 14 G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064.16—2023 代替GB/T11064.16-2013 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 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 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lithium carbonate 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 and lithium chloride- Part 16: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magnesium copper lead zinc nickel manenases cadmium aluminum iron and sulfate cont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1064.16-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11064《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的第16部分.GB/T11064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碳酸锂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第2部分:氢氧化锂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第3部分:氯化锂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第4部分:钾量和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第6部分: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铁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9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硫酸钡浊度法; —第10部分:氯量的测定氯化银浊度法; —第11部分:酸不溶物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12部分:碳酸根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一第13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一第14部分:砷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15部分:氟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16部分:钙、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 射光谱法. 本文件代替GB/T11064.16一2013《碳酸锂、单水氢氧化锂、氯化锂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钙、 镁、铜、铅、锌、镍、锰、镉、铝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与GB/T11064.16一201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测定范围,增加铁、硫酸根含量的测定(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铁、硫酸根标准贮存溶液(见5.13~5.14); c)更改了工作曲线标准溶液浓度,增加了铁、硫酸根标准溶液(见8.5 2013年版的3.16); d)增加了再现性条款(见10.2); e)删除了允许差(见2013年版的8.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 公司、雅化锂业(雅安)有限公司、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国合通用(青岛)测试评价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13.300 A87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914—2013 代替GB17914—1999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for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bustible and explosive goods 2013-12-17发布 2014-07-01实施 盘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0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415 含查真伪 GB17914-2013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7章、第8章和第9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7914一19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17914一1999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一一将标准名称改为《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一-增加了“易燃性商品”等6条术语; —根据GB50016的规定,库房耐火等级改为不低于二级; —根据GB15603的要求,库房增加避雷装置; —改包装标签应符合GB15258的规定; 一一增加操作人员应持有上岗作业资格证书; 一增加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附录B由规范性附录更改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仓储协会、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 国商业联合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益忠、沈绍基、曹寄梅、孙振波、柴保身、靳晓蕾.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7914-1999. I GB17914-2013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易燃易爆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的术语和定义、储存条件、入库验收、堆垛、养护技 术、安全操作、出库和应急处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1和3.2定义商品的储存养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944一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50016一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易燃性商品bustible goods 自燃点低,暴露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商品.包括易燃气体、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3.1.1 易燃气体bustible gas 在20℃和101.3kPa条件下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气体: a)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13%的气体; b)不论其爆燃性下限如何,其爆炸极限(燃烧范围)大于或等于12%的气体. [GB6944一2012,危险货物分类4.3.2.1] 3.1.2 易燃液体bustible liquid 易燃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有固体的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或 开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6℃. [GB6944一2012,危险货物分类4.4.1.1] 3.1.3 易燃固体bustible solid 容易燃烧的固体和摩擦可能起火的固体. [GB6944一2012,危险货物分类4.5.2.1a] 3.2 易爆性商品bustible modity 固体或液体物质(或物质混合物),自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其温度、压力和速度高到能对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NB ICS 27.140 P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35026-2022 代替NB/T 35026-2014,NB/T 10332-201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Gravity Dams 2022-11-04发布 2023-05-04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Gravity Dams NB/T35026-2022 代替NB/T 35026-2014,NB/T10332-2019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3年5月4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北京
NB/T35026-2022 国家能源局 公 東告 2022年第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风力发电厂维护规程》等237项能源行业标准 (附件1)、《Code for Design of pumped storage power stations》 等15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英文版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22年11月4日
NB/T35026-2022 附件1: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NB/T35026- NB/T 混凝土重力坝 2014、 84 35026- 2022-11-042023-05-04 设计规范 NB/T 10332- 2022 2019 ... Ⅱ
NB/T35026-2022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 准制(修)订计划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 技(2018】100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 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重力坝布 置、坝体结构和泄水建筑物型式、泄水建筑物水力设计、坝体混 凝土、结构计算基本规定、坝体断面设计、坝基处理设计、坝体 构造、坝体防裂及温度控制、监测设计、施工要求、初期蓄水与 运行维护。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本规范代替了《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35026一 2014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10332一2019。

-增加了单一安全系数法的设计方法。

-增加了预应力锚固坝体断面设计内容。

增加了“施工要求”一章,包括施工信息化相关内容。

增加了“初期蓄水与运行维护”一章。

一增加了“坝体混凝土”一章。

修订了适用范围及坝高分类。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NEA/TC15)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或建议,请寄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 铺炕北小街2号,邮编:100120)。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40 P5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10805-2021 代替DL/T5360一2006 水电工程溃坝洪水 与非恒定流计算规范 Code for Calculation of Dam Break Flood and Unsteady Flow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2021-11-16发布 2022-05-1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溃坝洪水 与非恒定流计算规范 Code for Calculation of Dam Break Flood and Unsteady Flow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NB/T10805-2021 代替DL./T5360一2006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 施行日期:2022年5月16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2北京 NB/T10805-2021 国家能源局 公告 2021年第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国家能源局批准《地热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等326项能源行业 标准(附件1)、《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of Hydropower Project》等19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3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 通知单(附件3),现予以发布. 附件: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国家能源局 2021年11月16日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5.030 CCS L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42885-2023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指南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Guidance for cyber security information sharing 2023-08-06发布 2024-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Z42885-2023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1 5共享活动要素 2 5.1概述 2 5.2共享场景 2 5.3共享参与角色2 5.4共享模式 3 5.5网络安全信息3 6基本原则 3 6.1安全性原则 3 6.2可控性原则3 6.3合规性原则 ....4 7共享范围 4 8共享活动过程4 8.1概述 4 8.2共享活动准备4 8.3共享活动实施 6 8.4共享活动终止 8 附录A(资料性)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活动示例 9 附录B(资料性)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模式示例10 B.1中心共享模式 .10 B.2点对点共享模式 10 B.3混合共享模式11 B.4群共享模式 11 附录C(资料性)网络安全信息描述13 C.1威胁信息描述 13 C.2安全事件信息描述 .13 C.3脆弱性信息描述 13 C.4应对措施信息描述 14 C.5经验信息描述14 I GB/Z42885-2023 C.6态势信息描述 14 附录D(资料性)共享活动中的信息交换技术概述15 D.1网络安全信息交换模型 15 D.2网络安全信息交换方法 16 D.3网络安全信息数据接口描述17 参考文献 18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1.080.01 CCS L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37.42-2023/IEC60749-42:2014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42部分:温湿度贮存 Semiconductor 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 methods- Part 42: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torage (IEC60749-42:2014 IDT)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937.42-2023/IEC60749-42:201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937《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第42部分.GB/T4937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低气压; —第3部分:外部目检; —第4部分:强加速稳态湿热试验(HAST); —第11部分:快速温度变化双液槽法; —第12部分:扫频振动; —第13部分:盐雾; —第14部分:引出端强度(引线牢固性); —第15部分:通孔安装器件的耐焊接热; —第17部分:中子辐照; —第18部分:电离辐射(总剂量); —第19部分:芯片剪切强度; —一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第21部分:可焊性; —一第22部分:键合强度; 一第23部分:高温工作寿命; —第26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人体模型(HBM); —第27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机器模型(MM); —第30部分:非密封表面安装器件在可靠性试验前的预处理; 一第31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内部引起的); 一-第32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外部引起的); ——第42部分:温湿度贮存.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749-42:2014《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42部分:温湿度 贮存》.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俊承科 技有限公司、武汉格物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基本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选、周勇、崔从俊、何黎、尹丽晶、汪之涵、张魁、和巍巍. I GB/T4937.42-2023/IEC60749-42:2014 引 言 半导体器件是电子行业产业链中的通用基础产品,为电子系统中的最基本单元,GB/T4937《半导 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是半导体器件进行试验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对于评价和考核半导体 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拟由44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定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通用准则. —第2部分:低气压.目的在于检测元器件和材料避免电击穿失效的能力. 一第3部分:外部目检.目的在于检测半导体器件的材料、设计、结构、标志和工艺质量是否符合 采购文件的要求. 一一第4部分:强加速稳态湿热试验(HAST).目的在于规定强加速稳态湿热试验(HAST) 以检 测非气密封装半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1.080.01 CCS L40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37.32—2023/IEC60749-32:2010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32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外部引起的) Semiconductor 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 methods- Part 32:Flammability of platic-encapsulated devices(externally induced) (IEC60749-32:2010 IDT)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937.32-2023/IEC60749-32:201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937《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第32部分.GB/T4937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低气压; —第3部分:外部目检; 一第4部分:强加速稳态湿热试验(HAST); 一第11部分:快速温度变化双液槽法; —第12部分:扫频振动; —第13部分:盐雾; ——第14部分:引出端强度(引线牢固性); ——第15部分:通孔安装器件的耐焊接热; —第17部分:中子辐照; 一一第18部分:电离辐射(总剂量); 一一第19部分:芯片剪切强度; —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一第21部分:可焊性; —第22部分:键合强度; ——第23部分:高温工作寿命; —第26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人体模型(HBM); —第27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机器模型(MM); 一第30部分:非密封表面安装器件在可靠性试验前的预处理; —第31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内部引起的); —第32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外部引起的); —第42部分:温湿度贮存.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749-32:2010《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32部分:塑封器件 的易燃性(外部引起的)》.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联诺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中电科航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绍宣标准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选、张魁、黄纪业、席善斌、彭浩、魏兵、林瑜攀、颜天宝. I GB/T4937.32—2023/IEC60749-32:2010 引 言 半导体器件是电子行业产业链中的通用基础产品,为电子系统中的最基本单元,GB/T4937《半导 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是半导体器件进行试验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对于评价和考核半导体 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拟由44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定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通用准则. 一第2部分:低气压.目的在于检测元器件和材料避免电击穿失效的能力. —一第3部分:外部目检.目的在于检测半导体器件的材料、设计、结构、标志和工艺质量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1.080.01 CCS L40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37.31-2023/IEC60749-31:2002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31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内部引起的) Semiconductor 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 methods.- Part 31:Flammability of platic-encapsulated devices(internally induced) (IEC60749-31:2002 IDT)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937.31-XXXX/IEC60749-31:200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937《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第31部分.GB/T4937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低气压; —第3部分:外部目检; —第4部分:强加速稳态湿热试验(HAST); —第11部分:快速温度变化双液槽法; 一第12部分:扫频振动; —第13部分:盐雾; —第14部分:引出端强度(引线牢固性); ——第15部分:通孔安装器件的耐焊接热; —第17部分:中子辐照; —第18部分:电离辐射(总剂量); ——第19部分:芯片剪切强度; ——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第21部分:可焊性; 一一第22部分:键合强度; —第23部分:高温工作寿命; 一第26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人体模型(HBM); -第27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机器模型(MM); ——第30部分:非密封表面安装器件在可靠性试验前的预处理; —第31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内部引起的); —第32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外部引起的); —第42部分:温湿度贮存.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749-31:2002《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31部分:塑封器件 的易燃性(内部引起的)》 本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钜芯 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中电科航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赛迪君信电子产品检测实验室有限公 司、绵阳迈可微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中智科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裴选、彭浩、张魁、曹孙根、席善斌、魏兵、赵鹏、徐昕、米村艳、李明钢、颜天宝. I GB/T4937.31-X×XX/IEC60749-31:2002 引 言 半导体器件是电子行业产业链中的通用基础产品,为电子系统中的最基本单元,GB/T4937《半导 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是半导体器件进行试验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对于评价和考核半导体 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拟由44个部分构成. 一一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定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通用准则. 一第2部分:低气压.目的在于检测元器件和材料避免电击穿失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1.080.01 CCS L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37.27-2023/IEC60749-27:2012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7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 机器模型(MM) Semiconductor 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 methods- Part 27: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sensitivity testing- Machine model (MM) (IEC60749-27:2012 IDT)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937.27-2023/IEC60749-27:201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937《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第27部分.GB/T4937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低气压; ——第3部分:外部目检; 一第4部分:强加速稳态湿热试验(HAST); —第11部分:快速温度变化双液槽法; —第12部分:扫频振动; —第13部分:盐雾; 一第14部分:引出端强度(引线牢固性); —第15部分:通孔安装器件的耐焊接热; -第17部分:中子辐照; —第18部分:电离辐射(总剂量); —第19部分:芯片剪切强度; ——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第21部分:可焊性; —第22部分:键合强度; —第23部分:高温工作寿命; —第26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人体模型(HBM); —第27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机器模型(MM); —第30部分:非密封表面安装器件在可靠性试验前的预处理; —第31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内部引起的); ——第32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外部引起的); ——第42部分:温湿度贮存. 本文件等同采用EC60749-27:2012《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7部分:静电放电 (ESD)敏感度测试机器模型(MM)》.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a)将4.2.4图1中的电气图形符号改为符合GB/T4728(部分)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 b)第5章表1中的“等级电压”后面增加了电压符号“U”.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8)归口. I GB/T4937.27-2023/IEC60749-27:2012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高芯 众科半导体有限公司、武汉格物芯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中电科航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佛山市川东磁 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绍宣标准化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迟雷、高金环、高蕾、辛长林、彭浩、张瑞霞、黄杰、何黎、赵鹏、魏兵、刘洪刚、 颜天宝、王介.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31.080.01 CCS L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937.23-2023/IEC60749-23:2011 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23部分:高温工作寿命 Semiconductor devices-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 methods- Part 23:High temperature operating life (IEC60749-23:2011 IDT) 2023-05-23发布 2023-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937.23-2023/IEC60749-23:201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937《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第23部分.GB/T4937已经发布了 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低气压; 一第3部分:外部目检; —第4部分:强加速稳态湿热试验(HAST); —第11部分:快速温度变化双液槽法; —第12部分:扫频振动; —第13部分:盐雾; —第14部分:引出端强度(引线牢固性); —第15部分:通孔安装器件的耐焊接热; —第17部分:中子辐照; —第18部分:电离辐射(总剂量); —第19部分:芯片剪切强度; ——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第20-1部分:对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敏感的表面安装器件的操作、包装标志和运输; —第21部分:可焊性; —第22部分:键合强度; —第23部分:高温工作寿命; —第26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人体模型(HBM); —第27部分:静电放电(ESD)敏感度测试机器模型(MM); —第30部分:非密封表面安装器件在可靠性试验前的预处理; —第31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内部引起的); —第32部分:塑封器件的易燃性(外部引起的); ——第42部分:温湿度贮存.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60749-23:2011《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3部分:高温工作 寿命》.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 一增加了附录NA(资料性).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池州信安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中电科航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赛迪君信电子产品检测实验室有限公 司、广东科信电子有限公司、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冉红雷、张魁、张忠祥、黄杰、彭浩、魏兵、尹丽晶、徐昕、柯汉忠、颜天宝、刘银燕. I GB/T4937.23-2023/IEC60749-23:2011 引 言 半导体器件是电子行业产业链中的通用基础产品,为电子系统中的最基本单元,GB/T4937《半导 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是半导体器件进行试验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对于评价和考核半导体 器件的质量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拟由44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定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的通用准则. 一第2部分:低气压.目的在于检测元器件和材料避免电击穿失效的能力. 一第3部分:外部目检.目的在于检测半导体器件的材料、设计、结构、标志和工艺质量是否符合 采购文件的要求.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