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12月 ( 第 127 页)

ICS71.100.99 G74 备案号:60516一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200-2017 常温活性炭脱无机硫催化剂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Analytical method of chemical position for removal inorganic sulfur activated carbon catalyst at room temperature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200—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工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化集团研究院、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飞、罗天才、邱爱玲、贺承国、杨建国、魏华. (11) HG/T5200—2017 常温活性炭脱无机硫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警示—一本标准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部分操作具有危险性.本标准并未揭示所 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并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温活性炭脱无机硫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常温活性炭脱无机硫催化剂中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钙(CaO)、 氧化镁(MgO)、三氧化二铁(Fe2O3)和烧失量质量分数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样品 4.1实验室样品 按GB/T6679的规定取得. 4.2试样 将实验室样品混合均匀,用四分法分取约40g 在瓷研钵中破碎研细.再用四分法分取约20g 继续研细至试样全部通过150μm试验筛(按照GB/T6003.1中R40/3系列).置于称量瓶中,于 105℃~110℃干燥至恒量.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4.3试料溶液的制备 4.3.1试剂 4.3.1.1高氯酸. 4.3.1.2盐酸. 4.3.1.3硝酸. (13)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100.40 G70 备案号:60481—2018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165-2017 纺织染整助剂 抗皱整理剂 抗皱性能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Anti-wrinkle finishing agent- Determination of wrinkle resistance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16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理工大学、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建中、孟一丁、黄益、兰淑仙、赵婷、袁碧云、程小霞. I HG/T5165-2017 纺织染整助剂 抗皱整理剂 抗皱性能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中抗皱整理剂抗皱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染整助剂中抗皱整理剂抗皱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19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 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7568.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棉贴衬规格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629一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13769一2009纺织品评定织物经洗涤后外观平整度的试验方法 HG/T4266纺织染整助剂含固量的测定 3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用抗皱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然后采用评定纺织品抗皱性能的方法测定整 理前后织物的折痕回复角或外观平整度等级,按折痕回复角的提升程度或外观平整度等级的提升程度 评定该抗皱整理剂的抗皱效果. 4试剂和材料 4.1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以及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4.2试验织物:采用符合GB/T7568.2的标准棉贴衬,平方米克重(120士5)g/m2;或经前处理后 的本白全棉平纹织物,40*×40°,平方米克重(120士5)g/m2. 4.3次磷酸钠. 4.4氯化镁. 4.5外观平整度立体标准样板:符合GB/T13769一2009规定的SA外观平整度立体标准样板,观 测平整度立体标准样板应符合附录A中图A.2的规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1.100.40 CCS G70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4261-2022 代替HG/T4261一2011 纺织染整助剂 涤用匀染剂 高温分散性的测定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uxiliaries-Levelling agent for polyester- Determination of dispersibility test at high temperature 2022-09-30发布 2023-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4261-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HG/T4261一2011《纺织染整助剂涤用匀染剂高温分散性的测定》,与 HG/T4261一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真空过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并调整至附录A(见6.10、附录A 2011年版的第5章); b)删除了附录A 含固量的测定内容引用已发布标准并增加了含固量换算(见7.1 2011年版 的6.1、附录A); c)更改了结果处理评级要求(见7.5 2011年版的6.4); d)增加了评级用标准图卡(见附录B).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染助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134/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 司、山东省昌邑市荣源印染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孟泽、徐进进、张建国、初和平、袁碧云、赵学谦、何齐海.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2011年首次发布为HG/T4261一201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HG/T4261-2022 纺织染整助剂 涤用匀染剂 高温分散性的测定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纺织染整助剂中涤用匀染剂高温分散性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涤纶类纺织品染色加工用匀染剂高温分散性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914化学分析滤纸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一2008,ISO3696:1987 MOD) HG/T4266纺织染整助剂含固量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通过在分散染料染色工作液中加人一定量的涤用匀染剂,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处理后,降 温抽滤,与不加涤用匀染剂的空白样级数对比,来表征涤用匀染剂的高温分散性. 5试剂或材料 5.1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5.2分散红玉S-2GFL100%(C.I.分散红167). 5.3分散深蓝HGL200%(C.I.分散蓝79). 5.4乙酸:≥99.5%(质量分数). 5.5乙酸溶液:10%(质量分数). 称取10g乙酸(5.4),加到90g水中,搅拌均匀. 5.6滤纸:符合GB/T1914规定的102型中速定性滤纸.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20 CCS E 12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171-2023 代替GB/T291712012 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 Rock capillary pressure measurement 2023-09-07发布 2024-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9171-2023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压汞法 4.1原理 1 4.2测量仪器 2 4.3试验步骤 ...3 4.4试验数据处理 4 4.5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测定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7 5离心机法 .7 5.1原理 7 5.2测量仪器 ..7 5.3试验步骤 8 5.4试验数据处理 .10 5.5离心机法毛管压力曲线测定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11 6半渗透隔板法 6.1原理 11 6.2测量仪器 11 6.3试验步骤 12 6.4试验数据处理 14 6.5半渗透隔板法毛管压力曲线测定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14 7数据修约 15 8报告内容及格式 .15 附录A(资料性)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参数16 A.1喉道半径平均值 16 A.2孔隙半径平均值 16 A.3孔喉比平均值(y) .16 A.4孔喉半径平均值 16 A.5单个喉道对渗透率的贡献率 16 A.6分选系数(S ) 17 A.7歪度(Skp) .17 A.8峰态(K ) .17 A.9均质系数(a) 17 A.10结构系数(p) .18 A.11总孔隙进汞饱和度(S ) 18 I GB/T29171-2023 A.12总喉道进汞饱和度(S ) 18 A.13最终进汞饱和度(S) .18 附录B(资料性)恒压压汞法岩石毛管压力曲线测定结果报告格式19 附录C(资料性)恒速压汞法岩石毛管压力曲线测定结果报告格式21 附录D(资料性)离心机法岩石毛管压力曲线测定结果报告格式24 附录E(资料性)隔板法岩石毛管压力曲线测定结果报告格式26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提问日期:2023-12-10 20:31:17

提问网友:1


2023-12-10 20:45:21 补充

连接开关的是控制线吗

解答网友:大海


一、截图一中,画框的是“控制线”,箭头所指是“电源线”。连接“温控器”的是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线。

二、截图二中,控制线分为两根线;

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线;统一调温。

控制面板的控制线;分别(个别)调温。

ICS13.080 CCS Z00 团 体 标 准 T/LNSES002-2023 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遥感分析调查 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mote Sensing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Site Soil Environmental Damage 2023-02-01发布 2023-02-01实施 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 发布 T/LNSES002-2023 目次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 .2 4.1基本原则 4.3评估准备 4.4数据采集与处理 .4 4.5场地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估. 4 4.6场地生态环境评估指标 7 5报告编写 .9 5.1报告编写要求 5.2模型文件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壤情况记录表 土壤样品采集记录表 土壤光谱采集记录表 ...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见高光谱卫星数据 ....12 常见高光谱卫星数据参数表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表 ...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15 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10 I T/LNSES00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建筑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辽宁大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问鼎、唐玉兰、廖通逵、李婷、黄殿男、周雯、刘强、洪曼、杨辉、宗继彪、 傅金祥、曹倩、由昆、李红玲、李微、于靓、李继伟、张萧汉、杨娜、葛成林、王坤、李鑫.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PC 中国团会学会团体标准(CSGPC) ICS07.040 CCS A 78 0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标准 B 体 标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 准 T/CSGPC015-2023 轨道交通工程 周边环境调查与评价规程 CPC) ECPC) Regulations for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conment of Rail Transit Projects自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 (CSGPC) (CSGPC)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标准 2023-08-29发布 团体标准 2023-08-29实施 中国测绘学会 发布 中国测乡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 中国国桥(C0C) 国池国桥((S00C) 共国国(C0C) 国汽标 中国压 国池国(CCCL)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标准(CSGPC)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标准(CSGPC) 目 次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1 4缩略语..... 2 5总则.. .2 5.1总体要求.,.... . 2 5.2调查内容... .3 5.3调查工作程序.. ....3 6周边环境初步调查. .4 6.1基本要求. ..4 6.2初步调查方法和要求. 5 6.3初步调查范围和内容... 6.4初步调查报告.、 CSGPC) 7周边环境详细调查.. 淮 (CSGPC) ...6 7.1基本要求. 体 标 .6 7.2邻近建构筑物详细调查 交通基础设施详细调查 测绘学会团体标准 中国4邻近管线详细调查 国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 ...11 7.5历史文化遗产详细调查. ..15 7.6地表水体和水工建筑详细调查 ..17 7.7其他调查.. ......19 7.8详细调查报告 .19 8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价 ...19 8.1一般规定.. ..19 8.2影响评价........ ..19 8.3影响防治..... .20 9周边环境评价要求. ...20 9.1一般规定.,. .21 9.2周边建(构)筑物变形评价要求. 21 9.3邻近道路变形评价要求.. 21 9.4邻近地下管线变形评价要求 22 9.5既有轨道交通(铁路)变形评价要求 SGPC) 22 9.6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 佳 23 10成果检查与验收 体标 23 10.1 一般规定 团 调查成果检查 中国测 调查成果验收 中国测绘学会团体棕准(CSGPC 中国测绘 学绘团体 24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 CCS C51 团 体 标 准 T/CSES 62—2022 环境与健康队列调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cohort study (发布稿) 2022-07-29发布 2022-08-01实施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发布 T/CSES62—2022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原则...... 2 4.1研究目的具有针对性.. 2 4.2暴露与健康结局具有时序性. 2 4.3研究设计具有可比性 2 4.4健康结局指标具有合理性,.... 2 4.5环境及人群样本具有代表性,... 2 4.6研究人群具有依从性. 2 5工作程序.. 4 6前期调研. 4 6.1调研内容.... 4 6.2提出研究假设.. 4 6.3启动队列研究的条件. 7研究设计.. 4 7.1环境与健康队列类型选择及技术要求 4 7.2确定关键要素.. 5 7.3编制实施方案.... 7.4伦理审查... 6 7.5预调查....... 6 8基线调查..... 6 8.1环境暴露基线调查..... 6 8.2人群情况基线调查.... 8 9随访调查... 8 9.1随访频率与时长.. 8 9.2环境暴露及体内负荷随访调查. 8 9.3健康结局随访.- 9 9.4迁移和失访 .9 10统计分析.. 9 10.1数据预处理及数据质量评价.... .9 10.2统计描述. 9 10.3统计量比较............. .........9 10.4相关分析...... ..9 10.5回归分析.................... ............10 10.6关联性判断.. ....10 11数据和样本管理..... 11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O/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17378—2022 采油采气用防砂剂树脂类 Sand control agent for oil and gas production-Resin 2022一07一14发布 2022一09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Q/SY17378—2022 目 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1 5仪器设备和试剂材料 2 5.1仪器设备 2 5.2试剂材料 3 6人工岩心制备 3 6.1液体产品预胶结砂制备 3 6.2固体产品预胶结砂制备 3 6.3人工岩心制作方法 4 7采油果气用防砂剂树脂类(液体)检验方法 4 7.1外观 4 7.2密度 4 7.3黏度 4 7.4 抗压强度 4 7.5 固化后岩心液相渗透率 5 8采油采气用防砂剂树脂类(固体)检验方法 5 8.1粒径符合率 5 8.2 分散率 6 8.3球度、圆度 6 8.4 涂敷率 6 8.5 固化后岩心抗压强度 6 8.6 耐温后岩心抗压强度 6 8.7固化后岩心液相渗透率 6 9检验规则 6 9.1采样 6 9.2检验 7 9.3判定 7 10包装、标志和储运 7 11健康、安全和环境要求 7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40 CCS Z 5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054-2021 代替NY/T1054-2013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 监测与评价规范 Green food Specification for field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21-05-07发布 202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NY/T1054-2021 国农业食品标准 公共服务平台 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NY/T1054一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与NY/T1054一201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调查方法和内容; 调整了空气、水质、土壤监测采样点布设方法; 调整了部分环境质量免测条件和采样布设点数; ——依据NY/T391修改了评价方法.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北京吴颖环境科技发展中心、辽宁三源健康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东周丰源(北京)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世成、张志华、方放、王颜红、李国琛、崔杰华、张朝晖、张宪、张红、李玲、徐志祥、 王瑜.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NY/T1054—2006 2013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NY/T1054-202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地环境质量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对的运不的TSHING 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RD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境质 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97农区环境圣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调查 Q RESEARCH 4.1调查目的和原则 产地环境质量调查的口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质量现状,为优化监测布点和有效评价提供科 学依据.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特点,兼顾重要性、典型性、代表性重点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 和发展趋势,兼颐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 m 4.2调查方法 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组织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培质量现状调杏工作 现状调查应采用现场调查 方法,调查过程包括:资料吸集资料核查、现场查勘、人员访谈或回卷调查 m 4.3调查内容 刀 4.3.1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4.3.2气候与气象: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特性常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常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 均气温,常年平均相对湿度,常年平均隆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时数. 4.3.3水文状况:该区域地表水、水系、流域面积、水文特征、地下水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情况等. 4.3.4土地资源:土壤类型、土壤背景值、土壤利用情况. 4.3.5植被及生物资源:林木植被覆盖率、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 4.3.6自然灾害:早、涝、风灾、冰雹、低温、病虫草鼠害等. 4.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839—2017 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 横断面调查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Cross-sectional study (发布稿) 2017-06-09发布 2017-06-09实施 环境保 护 部发布 HJ8392017 目 次 前言 i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调查基本原则 ..2 5工作内容与程序. 6预调查 .3 7正式调查 6 .9 与质量评价 HJ839—2017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规范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工作,制 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与健康横断面调查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调查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 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17年6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60.10;07.060 CCS A 4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216-2023 岩溶关键带监测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karst critical zone monitoring 2023-09-07发布 2024-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216-2023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3术语和定义 中中中中 4总则 1 4.1目的任务 1 4.2一般要求 2 5岩溶关键带监测工作布设 3 5.1岩溶关键带类型 3 5.2监测站构建 3 5.3监测站设置 3 5.4监测站运行3 5.5监测工作布设其他条件 3 6岩溶关键带监测4 6.1一般规定 4 6.2监测区环境调查4 6.3气象要素监测4 6.4水文要素监测 6.5土壤要素监测 7特殊过程监测 5 7.1水土流(漏)失过程监测5 7.2流域碳-水-钙物质循环监测 5 7.3岩溶碳汇通量监测 5 7.4岩溶水环境监测 5 8监测数据汇交与处理 5 8.1数据库建设与运维 8.2数据汇交 6 8.3数据产品加工 6 9监测信息共享与服务 7 9.1用户权限划分 7 9.2服务方式 7 9.3系统安全 7 I GB/T43216-2023 附录A(资料性)岩溶关键带类型划分 8 附录B(规范性)岩溶关键带调查、监测指标分类 .10 参考文献 12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020 CCS D 10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215-2023 采空区地表建设地基稳定性评估方法 Assessment methods for foundation stability of the surface construction above goaf 2023-09-07发布 2024-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3215-202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总体要求 2 4.1基本要求 2 4.2工作阶段划分 3 4.3工作内容 3 5工作程序 3 5.1准备阶段 3 5.2现状调查测试阶段 3 5.3预测评估阶段 3 5.4报告编写阶段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3 6评估与调查范围 4 6.1评估范围 4 6.2调查范围 4 7采空区调查 4 7.1采空区资料 ....4 7.2水文地质条件 4 7.3开采沉陷资料 4 7.4已建工程资料 5 7.5拟建工程资料 5 7.6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资料 5 7.7调查方法 5 8地表移动变形计算及影响分析 5 8.1计算方法 5 8.2计算参数选取 5 8.3地表移动变形计算 6 8.4地表移动变形影响分析 6 9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估 6 9.1基本原则 6 9.2评估方法 6 9.3地表移动变形值判别法 6 9.4采空区稳定性分析法 7 9.5矿(岩)柱稳定分析法 8 9.6断层构造稳定性评估法 8 I GB/T43215—2023 10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8 10.1基本要求 8 10.2评估方法 8 10.3评估准则 8 10.4建(构)筑物允许和极限地表变形值 9 10.5评估内容 9 11防治措施和变形监测 9 11.1防治措施分类 11.2 防治措施选取原则 9 11.3采空区治理措施 ...9 11.4 建筑保护措施 ...10 11.5 防治措施方案内容 10 11.6变形监测 10 12成果提交 10 12.1成果内容 10 12.2成果要求 10 附录A(规范性)建(构)筑物、装置等的允许和极限地表(地基)变形参考值11 附录B(资料性)地基稳定性评估报告示例 16 参考文献 .18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 A4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339.1-2022 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1部分:总则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mar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art 1:General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41339.1-2022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5总体流程 2 6分析诊断 3 7方案制定 5 8方案实施 GB/T41339.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1339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的第1部分.GB/T4133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珊瑚礁生态修复.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所、南京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炜炜、陈彬、马志远、陈光程、郑新庆、张浴阳、陈顺洋、胡文佳、杜建国、周毅、 左平.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8999—2021 代替GB8999—1988、GB11216—1989 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通用要求 General regul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for ionizing radiation monitoring 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2021-05-07发布 2021-08-01实施 生态环境部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8999—2021 目次 前言 i 1适用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3 5质量保证计划 ....3 6组织机构和人员3 7计量器具 8样品的质量控制 4 9分析测量中的质量控制5 10原始记录 .5 11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 12质量保证核查.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低本底测量装置的泊松分布检验方法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数据处理 9 i GB8999-2021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 全法》,规范电离辐射监测质量管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的通用要求. 本标准是对《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GB8999一1988)和《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 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GB11216—1989)的整合修订. 《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GB8999—1988)首次发布于1988年.《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 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GB11216—1989)首次发布于1989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对以上两项标准进行了整合修订,合并为一项标准,并修改了标准名称; ——对总体框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标准目次、前言、质量管理体系部分的内容,原数据处理调整 为数据处理与监测报告.原附录A更改为附录B 原附录B删除,新增了附录A《低本底测量装置的 泊松分布检验方法》: ——增加了部分质量控制措施,增加了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海洋辐射环境监测等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GB8999一1988)、《核设施流出物和环 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GB11216一1989)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21年5月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21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A45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378.7-2007 代替GB17378.71998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 和生物监测 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Part 7:Ecological survey for offshore pollution and biological monitoring 2007-10-18发布 200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7378.7-2007 目 次 前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一般规定 .2 5浮游生物生态调查 3 5.1调查内容和方法 3 5.2海上调查 .4 5.3样品整理与分析 6 5.4资料整理 .10 6大型底栖生物生态调查 12 6.1调查内容和方法12 6.2样品采集 13 6.3室内标本处理 16 6.4资料整理与保存 17 7潮间带生物生态调查 17 7.1调查内容和方法 17 7.2样品采集 19 7.3室内标本整理、鉴定和保存 21 7.4资料整理 22 8叶绿素-a的测定 23 8.1荧光分光光度法 23 8.2分光光度法 24 9粪大肠菌群检测 44 25 9.1发酵法 25 9.2滤膜法 28 10细菌总数测定 30 10.1平板计数法 30 10.2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31 11生物毒性试验 32 12鱼类回避反应实验 36 13滤食率测定 38 14赤潮毒素-一-麻痹性贝毒的检测 40 15海水增养殖区监测 4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记录表 4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污染生态调查资料常用评述方法 .86 附录C(资料性附录)受试动物的亲体产卵和幼虫阶段培养条件88 附录D(规范性附录)弧菌数量检测一平板计数法 89 I GB17378.7-2007 附录E(规范性附录)沉积物粪大肠菌群数—一发酵法 .90 附录F(规范性附录)沉积物异养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 91 附录G(资料性附录)异养细菌总数评价等级 ..92 附录H(规范性附录)水质、沉积物质量评价资料汇总 93 附录I(规范性附录)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报告内容与格式 95 表1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规格 4 表2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规格 4 表3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规格 4 表4内标签式样 .7 表5采泥标签 .16 表6拖网标签 16 表7定量标签 .21 表8定性标签 表9大肠菌群检数表 28 表10百分率与概率单位换算表 35 表11小白鼠死亡时间与鼠单位关系表 ...42 表12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 44 表13沉积物监测项目分析方法45 表14有机污染评价分级表 47 表A.1浮游生物采集记录表 48 表A.2浮游动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17378.7-1998 前言 本标准是《海洋监测规范》的第7部分,是在HY003.9--91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修订面成的.本标准 规定了海洋监测中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GB17378.1—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17378.2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4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6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GB17378.7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水浸、洪君超、张春明、许昆灿、陈维岳、金涛, 7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17378.7-1998 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Part7:Ecological survey of offshore pollution and biological monitoring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的样品采集、实验、分析、资料整理等方法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近海环境污染的生物学调查、监测和评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378.1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17378.2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4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6一1998海洋监测规范第6部分:生物体分析 GB12763一91海洋调查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利用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层次或机体的各不同水平(器官、细胞、亚细胞等)对环境质量变 化所产生的反应来评价、判断环境健康状况的方法. 3.2监测生物monitoring organism 定期以某种或某几种生物为对象,分析测定其体内污染物质的含量,以反映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 这些生物对象称为监测生物.目前用作监测生物的有牡蛎、贻贝、蛤仔等. 3.3指标生物index organism 指能反映某种特殊生态环境的生物种类,如:对某种污染物质有很强的忍受能力的种类或对某种污 染物敏感的种类. 3.4毒性试验toxicity test 将生物体置于试验条件下,施加污染物的影响,然后观察、测定生物异常或死亡效应的试验.包括急 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6-22批准 1999-01-01实施 716 GB17378.7-1998 3.5剂量dosage 通常指进人生物体的毒物的量.但在进行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时,也可用于表示试验海水溶液污染物 的浓度. 3.6效应effectiveness 毒物作用于生物体,引起机体...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