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 ( 第 3962 页)

ICS 13.060.99
CCS Q 81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25—2022
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智慧净水管理
系统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water pur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
2022 - 12 - 28 发布 2023 - 07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725-2022,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建设指南,智慧净水管理系统,DB36/T 1725-2022 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智慧净水管理系统建设指南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物联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3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渥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鹰潭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信通院(江西)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润泽智慧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南昌大学、鹰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君芳、胡志明、谢志刚、杨志谦、刘海瑞、陈昌鹤、黄颖、黄攀、黄启辉、吕磊、李勇、廖晓斌、潘韬羽、艾志猜。

引 言
为指导江西省智慧净水管理系统建设,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净水管理系统标准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智慧净水终端设计安装要求,研究制定了本文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智慧净水管理系统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实施要求、运维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江西省范围内提供净水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智慧净水管理系统,采用其他网络通讯方式的也可参考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0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GB 4943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 20269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的检测方法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30306 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GB/Z 41383 M2M应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
GB 5024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YD/T 3337 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慧净水终端 intelligent water purification terminal
通过内置源水传感器、净水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漏水传感器等感知设备,具有数据采集和传输,并能自动控制的净水处理设备。
3.2
智慧净水管理系统 intelligent water pur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实现智慧净水终端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3.3
总溶解固体 total dissolved solids
简称 TDS,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是衡量水质干净程度的方法之一。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 1 升水中溶解性固体毫克数,TDS 值越高,说明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就越高。
3.4
水质 TDS 监测 water quality TDS value monitoring
反映水质 TDS 变化的趋势,记录水中导电杂质含量变化的过程。
3.5
滤芯监测 filter element monitoring
反映滤芯损耗的状态,通常采用使用时间、过滤水量,或使用时间和过滤水量的综合算法,并以图表、数字等方式展示的过程。
3.6
窄带物联网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 NB-IoT,是使用 180KHz 的载波传输带宽,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
3.7
窄带物联网(NB-IoT)数据采集器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data collector
采用窄带物联网(NB-IoT)无线通信技术的一种信息采集的设备。它通过信道对其管辖的分区计量装置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存储,并通过远程信道与数据中心交换数据。
4 技术要求
4.1 智慧净水管理系统架构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2
5 安全要求 .......................................................................... 5
6 实施要求 .......................................................................... 6
7 运维管理要求 ...................................................................... 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4年,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王雪松,第五版,高清PDF《房屋建筑学 第五版 》李必瑜 王雪松 主编 2014年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供土木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房屋建筑学"课程用的教科书。
本书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在内容上突出了新材料.新结构,新科技的运用.并从理论和原则上加以网述。
全书共分两篇,第一篇为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以大量性民用建筑为主,渺及部分大型公共建筑。第二筒为工业建筑设计,以单层工业厂房为主。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土建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参考。

前言(第5版)
建筑业是一个古老面崭新的行业,近几年来,该领域的变化是渐进地,又是巨大的。为此.本次教材修订在教学内容上更加突出了新材料、新结构,新科技的运用,体现了建筑节能等专项技术的应用;同时针对学生学习考证需要﹐增加了注册建筑师考证和注册相关内容。本书力求为建筑学以外的各土建类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建筑学知识框架,着重阐述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原理、方法和做法﹐体现了建筑设计及构造从总体到细部,从原理到方法的编写思路。本书收集了较多的国内外工程的实例,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突出重点,求精,求新。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建筑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每章均有提要,小结.思考题和课程设计任务书。
全书分二篇,第一篇为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以大量性民用建筑为主,涉及部分大型公共建筑。第二篇为工业建筑设计。本书内容丰富,各院校可根据情况选用。可作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土建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师生参考。
此书得到重庆大学教材建设基金资助。

2014年,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王雪松,第五版,高清PDF《房屋建筑学 第五版 》李必瑜 王雪松 主编 2014年 2014年,房屋建筑学,李必瑜,王雪松,第五版,高清PDF《房屋建筑学 第五版 》李必瑜 王雪松 主编 2014年

 

2013年,建筑成本,建筑电气,控制设计,水暖空调,管线综合,胡宏国,高清PDF《建筑成本控制设计建筑电气水暖空调管线综合 》胡宏国 编著 2013年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不少建筑存在物耗、能耗及浪费较为严重的情况,本书从精确预算、招标投标、报建技巧、设计优选、项目管理等方面入手,凯述了优化没计在造价节约和工期控制上的重要性和Q略。内容涉及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新型建筑、高档建筑。
本书从甲方和营理方的角度出发,为破解P工期、超造价这两个行业观象及诸多质量和节能试题。将设计、施工、预算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控制成本、降低造价(省钱)、节能运行〔省电)、保证质量(省心)、促进施工(省工期)的目的。
本书可供广大从事建筑管理、设计和施工以及工程造价、建筑节能等工作的专业人士参考。

前言
十年磨一剑。经十年积累,作者的心血之作终于得以出版。本书从精确预算、招标投标、报建技巧、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出发,探讨了优化设计在造价节约和工期控制上的重要性和策略。
目前,为与国际接轨,国家建设管理部门已经推出了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旨在推动设计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向发展,使其在受甲方委托,接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勒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蝮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过程中,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
建筑水道、消防管系、区域水网、水质处理、采暖空调、消防排烟、区域气热、供电防雷、电信智能、区域电网,景观水电、管线综合以及智能建筑、绿色建筑、人防工程等本书均有体现。作为成本控制专著,所提融汇多人心血并注明了出处。限于篇幅,本书仅介绍流行及先进的方法工艺和常见的建筑类型。
建筑应该是舒适性、经济性、节能性和谐统一的。但是由于设计人员缺乏经济观念、预算能力,且设计思想保守、过于重视自身安全责任和服务意识不强等具有一定普遍性,因此不少建筑的物耗、能耗和浪费相当严重。
成本包括工期和造价,“图纸几条线,施工忙几天”。水暖电划分过细、缺乏协调节约、配角甚至临时外援、畸形性“重土建、轻机电”等原因,致使目前大型建筑的水暖电质量问题校多,其巨大的成本节的潜力就可想而知了。
成本控制的核心是优化设计。德国著名专家墨尔的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可高达95%,施工阶段一般不超过10%,超限者多是由工程预算不精准造成的。较大项目的安装造价加设备费用及对土建的影响,使水暖电的重要性格外突出。
提高舒适、促进安全、降低层高、节约面积需靠水暖电设计优化。层高降低0.1m,总体造价减少1%~3%,节地约2%,水暖电相关机房经济缩减,某实例核算竟可节约近两层楼面;室外菅线可占总造价5%,忧化综合后能节约造价近丰……
概算造价贯彻始终,新型系统取代传统,详算取代估算,水暖电综合协调等,在不降低安全舒适性的前提下,采暖比传统方式节约近半造价,排烟通风减少造。

价和年省电费各几十万元,更换供水方式竟使一期给水系统的投资亦完成了二期该系统……,有点像“合法进税”,本书提出了多种优化老式设计的方法。
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职业化程度已较高,如多数美国人不吴心国际,相信政府和他人,精力集中于自己应做的事,较少为不该菅和管不到的事情浪费精力。人际英系也相对简单,再加上社会规则较透明以及严酷而有序的竞争,企业和个人比拼的是技术而非关系,导致其自觉和自发地加强业务能力。
据说美国建筑的平均工期是我国的250倍,据说设计一个公共厕所也要进行数月。发达国家建筑师的绝大部分上班时间用于持续研究学习,所以个人素质很高,以个人执业为主。而我们的绝大部分上班时间用于生产圈纸,只能多人合作、单位执业。
注册建筑师制度实行近20年,部分一注册建筑师仅能和香港互认,国际承认长路漫漫,连建筑专业内部也事实上分化成效果围、方案和施工图三个专业。
机电也是如此,中国特色的水(给水排水中仅建筑给水排水)、电(电气中仅建筑电气)、暖(更是局部)三个专业细分导致绝大多数工程师仅知其一,于是图上器具和设备的位置、功率、空间矛盾之处往往很多,但很难被发现。
因机电施工员所懂较狭,无力绘制机电各专业及综合施工图,使协调要求极高,且易导致预留和综合困难,请多图纸问题难以保化、优化甚至纠正,尤其在赶工期时只能裱糊一番,延谎工期、质量和造价,问题严重。
诸如噪声过高甚至蜂鸣、结构故障甚至裂缝、天花污渍甚至滴水、电费超限只能关停等现象并不少见。其实,难放坡处仍按规再溢水也通常滴不下来:一个外部现象往往是多个问题同时起作用的结果。
于是,某些管线施工将近结束而某些管线才刚开始;某些管线施工不得不拆除或乱让已装的别管,某些区域管线聚密打架而某些区域聚疏浪费﹔某些场所多重立体交叉只好捣襁糊甚至降低天花……
超工期超造价的行业现象,主因之一是图纸问题,复杂国情所致困纸的毛病隐患太多且施工到位才能发现;二是窝工,安装施工中慌忙改洞甚至凿洞……成热解决超工期、超造价、低质量、高耗能这四大问题的办法无非是一人精通全面多项。
苑工、监理及甲方等对设计一知半解导致诸多问题,笔者经历较丰、对其深有体会。若苑工图由施工员绘制,且绘围者专业知识精湛并懂造价又能指导施工,将有效避免诸多工期、造价和质量等问题,
本书由胡宏国主编,胡利国、胡靖国为副主编。胡宏国起草,胡利国、胡靖国等增补,另请数位专家审校,赤渴求读者宝贵意见。

2013年,建筑成本,建筑电气,控制设计,水暖空调,管线综合,胡宏国,高清PDF《建筑成本控制设计建筑电气水暖空调管线综合 》胡宏国 编著 2013年 2013年,建筑成本,建筑电气,控制设计,水暖空调,管线综合,胡宏国,高清PDF《建筑成本控制设计建筑电气水暖空调管线综合 》胡宏国 编著 2013年 2013年,建筑成本,建筑电气,控制设计,水暖空调,管线综合,胡宏国,高清PDF《建筑成本控制设计建筑电气水暖空调管线综合 》胡宏国 编著 2013年 2013年,建筑成本,建筑电气,控制设计,水暖空调,管线综合,胡宏国,高清PDF《建筑成本控制设计建筑电气水暖空调管线综合 》胡宏国 编著 2013年 2013年,建筑成本,建筑电气,控制设计,水暖空调,管线综合,胡宏国,高清PDF《建筑成本控制设计建筑电气水暖空调管线综合 》胡宏国 编著 2013年

ICS 35.020
CCS L 6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13—2022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Local guidelines for public data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2022 - 12 - 13 发布 2023 - 06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713-2022,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DB36/T 1713-2022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信息中心、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心、江西省人事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工业和信息产品监督检验院、江西省财政事务中心、江西省计算机用户协会、江西省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军龙、王磊、李桑榆、肖慧华、戴志勇、郭德斌、辜雅敏、倪志鹏。

引 言
为了规范和促进江西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利用与安全管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助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江西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对江西省公共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和分级的顶层标准,用于指导各级行政机关、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在共享和开放本单位数据时,对本单位数据进行科学分类,并对分类后的公共数据定级提供参考。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实现江西省公共数据高质量共享和开放。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原则、定义及方法以及公共数据的安全分级管控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对公共数据进行分类和定级管理,以及开展公共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访问、处理、共享、开放、销毁等行为的安全与管理活动。
本文件不适用于涉密公共数据的分类分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063.4-200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GB/T 22240-202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35273-2020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 35274-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
GB/T 37988-2019 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
GB/T 38667-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数据分类指南
JR/T 0197-2020 金融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分级指南
DB36/T 1124-2019 江西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数据 Public data
本文件所称的公共数据,是指本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依法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以下统称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在依法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数据。
3.2
公共数据分类 Public data classification
根据公共数据的属性和特征,将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以便更好的管理和使用公共数据的过程。
3.3

公共数据分级 Public data grading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按照公共数据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对公共数据进行定级,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安全策略制定提供支撑。
3.4
公共数据共享 Public data sharing
依据《江西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江西省政府令第 254 号)定义公共数据共享: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之间因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需要通过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使用或者提供公共数据的行为。
3.5
公共数据开放 Public data opening
依据《江西省公共数据管理办法》(江西省政府令第 254 号)定义公共数据开放: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具备原始性、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利用的数据集的公共服务。
4 公共数据分类
4.1 分类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应按照公共数据的多维特征及其相互间存在的逻辑关联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公共数据分类 ...................................................................... 2
5 公共数据分级 ...................................................................... 3
附录 A(资料性)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示例 .................................................. 8
附录 B(资料性)数据安全级别变化事宜 .................................................. 9
参考文献 ............................................................................ 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120.01
CCS A 0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724-2022
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评估规范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Index ofManufacturing Industry
2022 - 12 - 28 发布 2023 - 07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724-2022,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评估规范,DB36/T 1724-2022 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评估规范

内容摘抄: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江西绿一城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智能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抚州双菱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南昌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伟、张爱民、陈锦文、赵阳、闵真、文昱、吴尧、梁静、李天昊、乐渝宁、聂志华、周继强、刘建胜、林湘闽、章建中、吴世伟、刘洋、周天祥。

1 范围
本文件规范了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体系、评估程序、指数评估等。
文件适用于各级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开展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评估,制造企业可应用本规范评估自身智能制造发展水平以及明确改进方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规范必不可少的条款。
GB/T 39116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GB/T 39117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
GB/T 40647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3 术语和定义
GB/T 39116、GB/T 39117和GB/T 40647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如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制造评估指标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valuation Metrics
符合GB/T 39116、GB/T 39117和GB/T 40647的要求,并结合本省制造业实际所形成的评估指标。
3.2
智能制造评估体系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valuation System
由一系列相关联的智能制造评估指标所构成的综合评估体系,分为预评估和正式评估两部分。
3.3
智能制造发展指数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Index
基于智能制造评估体系评估的综合得分。
4 基本原则
4.1 规范性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1
5 评估体系......................................................................................................................2
6 评估程序.......................................................................................................................5
7 指数评估.............................................................................................................................7
附录 A 评估内容...................................................................................................................8
附录 B 评估指标...................................................................................................................18
附录 C 评估权重................................................................................................................22
附录 D 计算方法....................................................................................................................28
附录 E 抽样方法................................................................................................3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6年版,专业概论,建筑环境,张林华,曲云霞,能源应用,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程序专业概论》 曲云霞 张林华 编 2016年版

通过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全国设立本专业的主要院校名录,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考试的相关内容,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新技术,以及大学期间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简介。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全国设立该专业的本科院校名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以及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方向〕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本行业的研究热点和新技术,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热泵技术;地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应用;以及风能、海洋能及可燃冰。第三章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简介,包括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等七门课程。第四章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简介,如空气调节、制冷技术、供热工程等。
本书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的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从事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相近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往往由于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不了解,或者对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的转变未适应,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不理想。本书旨在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入门教育的教材。通过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全国设立本专业的主要院校名录,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考试的相关内容,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新技术,以及大学期间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简介。
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介,共分4节,第一节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第二节为全国设立该专业的本科院校名录;第三节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第四节为专业学习方法与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第二章为本行业的研究热点和新技术,共分5节,第一节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二节为热泵技术﹔第三节为地热利用技术;第四节为太阳能应用;第五节为风能、海洋能及可燃冰。第三章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简介,包括7门课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四章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简介,如空气调节、制冷技术、供热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自动控制技术、通风工程、建筑设备安装技术与建筑设备施工管理与经济、建筑给水排水、燃气供应。
本书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的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从事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相近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曲云霞张林华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于涛、赵淑敏、满意、王桂荣、杨勇、刘吉营、张浩、崔永章等,全书由曲云霞统稿,研究生王欢欢也参加了本书的录人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编著者的水平,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2016年版,专业概论,建筑环境,张林华,曲云霞,能源应用,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程序专业概论》 曲云霞 张林华 编 2016年版

 

2014年,专业概论,天津大学,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工程,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 》天津大学 编 2014年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营造良好适宜的建筑环境的专业。本教材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入门教材。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发展史,专业的地位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建筑环境的基本科学概念;建筑能源的需求与供应。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专业能力结构与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执业注册情况:以及本专业发展趋势,包括本专业学科发展趋势、本专业行重发展趋势。
本书适用于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除作为入门课程的教材。也适用于其他相关专业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前言
建筑,从原来人类为自己寻找安全可靠的庇护之所到现代化建筑,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不仅需要冬暖夏凉、方便用水用电等的建筑,还要求在建筑物内从事先进生产、高效办公的建筑。在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以及满足要求的生产环境同时,要求最少的能源消耗和产生最小的环境污染。任何以过多的能源、资源消耗以及产生严重污染为代价的建筑内部环境营造,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12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1002)。新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涵盖了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原专业代码;080704)、原“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原专业代码:080710S)和原“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原专业代码:080716S)。
专业名称的变更,体现了专业的内涵发生的重要改变。该专业所从事的领域和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得到拓展,在该专业就读的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也发生重要变化。为使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尽快了解本专业的内涵、学习的任务目标、知识系统及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新生入学后的短时间内,开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这一启蒙式课程。
为配合各高校开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课程,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L程学料专业指导委员决定撰马《建迢环境与能源应用L程专业概论》教材,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指导委员会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章节,成立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教材编写组。
参加本书撰写的有:第一章初识专业,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负责撰写;第二章本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由天津大学朱能教授负责撰写,参加撰写的还有郑国忠博士和介鹏飞博士;第三章建筑环境的基本科学概念,由清华大学朱颖心教授负责撰写﹔第四章建筑能源需求与供应,由同济大学龙惟定教授和湖南大学杨昌智教授负责撰写;第五章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由东华大学沈恒根教授负责撰写﹔第六章专业能力结构与实践教学体系,由湖南大学杨昌智教授和东华大学沈恒根教授负责撰写;第七章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执业范围与执业制度,由北京建筑大学李德英教授和东华大学沈恒根教授负责撰写;第八章专业发展趋势,由同济大学龙惟定教授负责撰写。全书由天津大学朱能教授统稿、整理。
本书由重庆大学付祥钊教授主审。在审阅过程中,付祥钊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衷心感谢付祥钊教授的辛勤劳动。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全体委员共同提出了本书的内容要求、章节的设置等,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为方便教师制作电子课件及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我们将书中的图稿〈含彩图)进行了汇总,读者可发邮件至jiangongshe@163. com免费索取。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有限,难兔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教师、学生和其他读者不吝赐教,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再版时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
2014年,专业概论,天津大学,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工程,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 》天津大学 编 2014年 2014年,专业概论,天津大学,建筑环境,能源应用工程,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 》天津大学 编 2014年

 

2010年版,专业概论,建筑环境,张林华,曲云霞,设备工程,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概论 》曲云霞 张林华 编著  2010年版

 

主要内容

通过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环境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全国设立本专业的主要院校名录,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考试的相关内容,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新技术,以及大学期间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简介。
全书共分4章。第一章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介:全国设立该专业的本科院校名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以及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本行业的研究热点和新技术,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热泵技术;地热利用技术:太阳能的应用:以及风能、海洋能及可燃冰。第三章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简介,包括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等七门课程。第四章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简介,如空气调节、制冷技术、供热工程等。
本书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的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从事与建筑环境与设备相近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往往由于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不了解,或者对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的转变未适应,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不理想。本书旨在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专业入门教育,通过本书,学生可以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全国设立本专业的主要院校名录,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本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新技术,以及大学期间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简介。
全书共分4章,第一章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介,共分四节,第一节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发展历史,第二节为全国设立该专业的本科院校名录;第三节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第四节为专业学习方法与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第二章为本行业的研究热点和新技术,共分5节,第一节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二节为热泵技术﹔第三节为地热利用技术;第四节为太阳能应用;第五节为风能、海洋能及可燃冰。第三章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简介,包括七门课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四章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简介,如空气调节、制冷技术、供热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建筑设备自动化、通风工程、建筑设备安装技术与工程造价、建筑给水排水、燃气供应等。
本书可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的参考书,同时也可供从事与建筑环境与设备相近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曲云霞张林华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于涛、赵淑敏、徐琳、王桂荣、杨勇、张秀德、张浩、崔永章等,全书由曲云霞统稿,研究生冯源和魏晓真也参加了本书的录入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编著者的水平,书中错误和不足之处,敏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2010年版,专业概论,建筑环境,张林华,曲云霞,设备工程,高清PDF《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概论 》曲云霞 张林华 编著  2010年版

 

2013版,常用数据,杨金铎,民用建筑设计,资料汇编,高清PDF《民用建筑设计常用数据及资料汇编 》2012-2013版  杨金铎 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涉及民用建筑设计的常用术语,建筑结构材料与构件、建筑设计规定、地下工程防水、抗震设计、保温与节能设计、建筑结构防火设计、建筑装修防火设训、建筑构造似法〔墙身、幕墙、地面与楼面、台阶与妓道、阳台与防护栏杆、走道与安全出口、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门窗、屋面、吊顶、路面).建筑装修技术(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抹灰工程、门窗工程、玻璃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断工程、墙面工程、涂饰工程、裱糊工程、地面辐射供暖工程、地面工程).室内环境(采光、通风、防热.隔声、遮阳)、建筑设备〔给水与排水、暖通与空调、建筑电气、太阳能光伏系统、建筑智能化)、技术经济指标等诸多内容,共13箭。本书以文字叙述和表格介绍为主、插图为辅,引用标准均为最新标准。资料清晰、内容翔实。
本书除作为民用建筑设计案头工作用书外,还可以作为-级、二级注册建筑师的考前复习用书及建筑类院校设计教学的参考用书。

2013版,常用数据,杨金铎,民用建筑设计,资料汇编,高清PDF《民用建筑设计常用数据及资料汇编 》2012-2013版  杨金铎 主编 2013版,常用数据,杨金铎,民用建筑设计,资料汇编,高清PDF《民用建筑设计常用数据及资料汇编 》2012-2013版  杨金铎 主编 2013版,常用数据,杨金铎,民用建筑设计,资料汇编,高清PDF《民用建筑设计常用数据及资料汇编 》2012-2013版  杨金铎 主编

CECS
T/CECS1082-2022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Standard for evaluation of smart building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2年11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北京

T/CECS 1082-2022,智慧建筑评价标准,T/CECS 1082-2022  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9)2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健康舒适、节能低碳、运行维护、创新。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区分会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
100013)。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学会BIM分会
安徽建筑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城建大学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总则
1.0.1为规范智慧建筑评价方法,做到方法科学、指标合理、易于操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智慧化性能的评价。
1.0.3智慧建筑评价应根据建筑功能差异,结合不同类型建筑的不同需求,对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健康舒适、节能低碳、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智慧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智慧建筑smart building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构建智慧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自动感知、泛在连接、自主学习、自主推断、主动决策等功能,形成人、建筑、环境相互协同,与智慧城市的功能互融,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低碳、便捷环境的高质量建筑。
2.0.2智慧建筑综合管理平台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 form of smart building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系统应用的互联互通,形成建筑多专业多系统协同、多场景智慧应用的管理平台。
2.0.3建筑结构安全监测系统structural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能实现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功能的软件及硬件集成。
2.0.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lding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将建筑设备采用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人机界面、数据库、通信网络、管线及辅助设施等连接,并配有软件进行监测和控制的综合系统。
2.0.5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lM)
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0.6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
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实体,借助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以及算法模型等,模拟、验证、预测、控制物理实体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技术手段。
2.0.7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loT)
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2.0.8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力与能力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学科。
2.0.9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
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
2.0.10区块链blockchain
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模式。

3基本规定
3.1评价方法
31,1智慧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进行总体评价。
3.1.2智慧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所有智能化系统投人使用一年后进行。在智能化系统专项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3.1.3开展智慧建筑评价的项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对基本级的要求。
3.1,4评价应以本标准各条款为基本评判单元。对于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分别对适用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单元的得分。
3.1,5智慧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健康舒适、节能低碳、运行维护5类基础指标和创新项,每类基础指标应分为控制项和评分项。
3.1.6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建筑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并应提供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申请评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1.7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并应对建筑内相关系统开展现场核查,核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功能、数据质量、运行效果。

4基础设施
4.1控制项
4.1.1智慧建筑基础设施应包括智能化基础设施、信息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应用设施等部分。
4.1.2智慧建筑基础设施应支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
4.1.3智慧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应具有集成多个子系统的功能。
4.2评分项
4.2.1智慧建筑基础设施应配置合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运行稳定、安全,评价总分值为20分,并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本书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现行建筑规范和结构规范编写。通过例题、实例全面阐述了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拓展知识与选型技巧。全书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梁板结构与屋盖结构、粉架结构、单层刚架结构、拱式结构、钢筋混凝土薄壁空间结构、平板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多高层建筑的体型与结构布置、砌体结构和多高层建筑结构。书中各章内容包括知识拓展与设计技巧、例题精解、注册建筑师题目精解和本章检测试题,试题题型丰富、实例新颖恰当、解答全面、分析规范。各章的试题中特别增加注册建筑师考试题目,方便读者模拟和练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及相近专业学生学习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时的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报考注册建筑师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强化时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复习备考时的辅导用书;也可供土术工程及相近专业人员的教学或设计参考。

前言
《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与建筑创作密切相关。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技术问题,是构成空间与体形的骨架和基础。结构部分不仅在耗材及投资上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对建筑空间体形的制约也很大,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普遍存在着设计过程中过分追求艺术形象,设计方案追求新、奇、特,感性意识强,而对结构、经济等方面缺乏理性思考,技术方面存在表面化和庸俗化。
笔者根据多年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经验和二十多年的专业课教学经验发现,建筑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知识面拓展欠缺,深感学生只学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目前的课程拓展用书很少,本书就是为指导建筑学专业学生和备考注册建筑师的设计人员而编写的。本书的目的是引导读者在学习建筑结构选型教材知识的同时,拓宽结构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一定的结构选型技巧,开阔眼界和思路,在进行建筑构思和设计时,能更注重建筑中结构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以求达到建筑艺术与结构技术的完美结合。
本书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通过例题、实例全面阐述了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拓展知识与选型技巧。书中各章内容均包括知识拓展与设计技巧、例题精解、注册建筑师题目精解和本章检测试题。本书编写体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例新颖、试题丰富、解答规范、分析全面。各章的试题中特别增加注册建筑师考试题目,方便读者模拟和练习。
本书由周俐俐编写完成,在编写过程中,张志强、周珂、郑伟、齐年平、高伟给予了一定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以及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惠予指正。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2016年,9787122283610,周俐俐,实例精解,建筑结构,选型技巧,高清PDF《建筑结构选型技巧与实例精解》 周俐俐 2016年

19787112111817,吴明军,实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高清PDF《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吴明军 主编

前言

根据建设部《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3号)、《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建市[2008]49号)以及建设部有关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向建造师(建造员)执业资格制度过渡的有关精神,建造员注册受聘后,可以担任建设小型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负责人,从事法律、法规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业务,为此四川省建筑业协会组织编写了建筑业企业建造员考试培训教材。
本套教材共四册,分别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公路与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未编写教材,可使用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的《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建筑业企业建造员考试培训教材以国家颁布的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从建造员执业的专业范围和担任小型工程(小型工程规模标准按照建设部《关于印发〈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试行)的通知》建市[2007] 171号)项目施工负责人的职业需要出发,既有专业基础理论,更注重职业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该教材主要作为建筑业建造员考试培训教材使用,也可供高、中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和建筑行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自学使用。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由杨露江主编,刘兴胜、洪玲参编;《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由曾虹主编,郎松军参编;《公路与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由杨转运主编,姜建华、刘素玲、袁芳、王水江、文娟娟、孙亮参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由吴明军主编,王劲波、唐英敏参编。本套书的编写得到了四川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由于水平有限,本教材还需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完善,敬请广大建筑业企业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和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本教材经建筑业企业建造员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建筑业企业建造员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

19787112111817,吴明军,实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高清PDF《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吴明军 主编 19787112111817,吴明军,实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高清PDF《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吴明军 主编 19787112111817,吴明军,实务,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高清PDF《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吴明军 主编

 

9787112129683,岩土工程勘察,张萌,高清PDF《岩土工程勘察》张萌 主编

前言
当前,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持续高速发展,各类工程的建造技术要求、高度、难度、复杂程度的增加,对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深埋于地下的隐蔽工程,一旦失事,难以补救。为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必须查明场地的地质与环境条件,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一般工程的勘察、设计、分析、评价与应用,并得到初步的训练与实践。
本教材是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行编写的。编写的指导思想及特点为:一是力求涵盖土木工程各学科领域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房屋建筑与构筑物、道路与桥梁等学科的工程勘察。二是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与成就。在贯穿我国现行规范内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岩土工程勘察的新方法与新技术。三是注重理论与实巍的结合。在阐明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配以实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张荫第1、2、3、7章,冯志焱第4、6、8章,卢俊龙第5、7、9章,文君第8、9章,全书由张荫、卢俊龙统稿。资料整理及书中图表绘制由王波、藓明、赵德军等完成。
本书承蒙刘增荣教授审阅。在初稿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岩土界多位专家与老师及同行的帮助与指导。此外,本教材中还参考了很多单位及个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总结。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9787112129683,岩土工程勘察,张萌,高清PDF《岩土工程勘察》张萌 主编 9787112129683,岩土工程勘察,张萌,高清PDF《岩土工程勘察》张萌 主编 9787112129683,岩土工程勘察,张萌,高清PDF《岩土工程勘察》张萌 主编

钢筋网片计算表,钢筋网片计算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5年版,9787512375819,万东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岗位,第2版,质量员专业基础知识,资格培训教材,高清PDF《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 质量员专业基础知识 第2版 》万东颖 主编 2015年版.pdf

内容提要
本书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一2011)编写,以够用、实用为目标,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采用丰富的图片、图样,使表达直观化。全书分为8章,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知识、建筑工程图识读、民用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建筑施工测量、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等内容。
本书既能满足建设行业施工质量管理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需求,又可满足建筑类职业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前的岗位培训需求,充分兼顾了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和职(执)业资格考试培训需求。

内容目录:

前言
第1章建筑材料1
1.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
1.2气硬性胶凝材料5
1.3水泥材料9
1.4普通混凝土14
1.5砂浆及墙体材料33
1.6建筑钢材40
1.7木材46
1.8防水材料49
1.9建筑装饰材料55
1.10建筑塑料60
本章练习题61
第2章建筑力学知识63
2.1力的基本知识及平面力系的应用63
2.2杆件内力分析70
本章练习题78
第3章建筑工程图识读81
3.1熟悉建筑制图标准81
3.2建筑识图基本知识82
3.3建筑施工图的识读86
3.4结构施工图的识读102
本章练习题125
第4章民用建筑构造126
4.1民用建筑构造概述126
4.2基础构造129
4.3墙体构造133
4.4.4楼地层构造144
4.5楼梯构造153

4.6屋顶构造159
4.7其他构造169
本章练习题180
第5章建筑工程施工工艺181
5.1土方工程181
5.2地基加固189
5.3基础施工191
5.4砌筑工程196
5.5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203
5.6防水工程228
5.7装饰装修工程244
本章练习题253
第6章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本知识256
6.1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及分类256
6.2工程建设项目管理257
本章练习题259
第7章建筑施工测量260
7.1民用建筑测量施工设备和测量基本要求260
7.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260
7.3建筑物的定位、放线262
7.4基础工程施工测量262
7.5墙体施工测量264
7.6建筑物的轴线投测264
7.7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265
7.8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66
本章练习题267
第8章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268
8.1质量统计基本知识268
8.2统计分析方法272
8.3应用案例277
本章练习题281
参考文献282

高清PDF《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 质量员专业基础知识 第2版 》万东颖 主编 2015年版.pdf已关闭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