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858-1993 香水、花露水.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858-93 香水、花露水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水和花露水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卫生化妆用的香水和花露水. 2引用标准 GB7916化妆品 卫生标准 QB/T1685化妆品产品包装外观要求 QB/T1684化妆品检验规则 3技术要求 产品卫生标准(甲醇含量)应符合GB7916有关规定要求. 3.1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见表: 指 标 指标名称 香水 花露水 色泽 符合规定色泽 感官指标 香气 符合规定香型 清晰度 水质清晰,不得有明显杂质和黑点 密度g/mL(20℃) 规定值±0.02 理化指标 浊度 5℃水质清晰,不浑浊 10℃水质清晰,不浑浊 色泽稳定性 48±1℃,24h维持原有色泽不变 3.2容量允差 ≤2mL ±0.2mL 2mL25mL ±8% 3.3外观要求 按QB/T1685执行. 4试验方法 4.1感官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11一13批准 1994一07-01实施 QB/T1858-93 4.1.1色泽 取样于25mL比色管内在室温和非阳光直射下目测. 4.1.2香气 先将等量的试样和规定试样分别放在相同的容器内,然后按下列程序进行鉴定. 用0.5~1.0cm宽,10~:5cm长的吸水纸作为评香纸,分别蘸取试样和标样约1~2cm (两者须接近),用嗅觉来鉴定.除辨其当时的香气外,还要鉴别其在挥发过程中的全部香 气应与规定相符,无异杂气味. 4.1.3清晰度 原瓶在室温和非阳光直射下距观察者30cm处观察. 4.2理化试验 4.2.1密度 .2.1.1仪器 密度瓶带有温度计的25mL密度瓶; 恒温水浴锅温控精度±0.5℃. 4.2.1.2试验步骤 取已知质量的干净密度瓶,加满蒸馏水,插入带有温度计的瓶盖,置于20±1℃恒温水 浴锅中,使密度瓶的温度计在20±1℃范围内保持10~20min后,用滤纸擦净密度瓶外部, 盖上小帽.立即称其质量(准确至0.0002g) 倒去蒸馏水并烘干或用试样洗涤密度瓶,按 上述步骤加入试样恒温并称重.按下式计算结果: p(20℃)= m2-m1 m3-m1 式中:p(20℃)—密度,g/ml; m1一密度瓶的质量,g; m2—一试样和密度瓶的质量,g; mg一一水和密度瓶的质量,g. 4.2.2浊度 4.2.2.1仪器 温度计精度±0.2℃ 玻璃试管直径2cm 长13cm; 直径3cm 长15cm; 烧杯800mL. 4.2.2.2试验步骤 取试样一份,倒入预先烘千的万2×13cm的玻璃试管中,样品高度为试管的1/3处, 将待测试样的瓶口用带有串联温度计的塞头塞紧,外套3×15cm的试管,使有试样的试管 固定在外套管中央,外套管用800m的冰浴烧杯冷却,使试样温度逐步下降,每下降2℃观 察一次,当达到规定温度时立即观察.如图1. 4.2.3色泽稳定性 4.2.3.1仪器 一5一 QB/T1858-93 1-一温度计;2一软木塞;8一试管;4一冰块;5一外套试管;6一烧杯 图1 温度计-精度±0.5℃; 电热恒温培养箱温控精度±1℃. 4.2.3:2试验步骤 将试样一式二份,分别倒入2×13cm的试管内,高度约2/3,并塞上千净的软木塞, 把一支待检的试管置于预先调节至48℃±1℃恒温培养箱内,1h后打开软木塞一次,然后 仍旧塞好,继续放入恒温培养箱内,经24h后取出,与另一份样品进行目测比较. 4.3容量允差 日常试验以每10瓶平均计算.如发生异议时采用每100瓶平均值为准. 5检验规则 QB/T1684执行.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标志、包装 按QB/T1685执行. 6.2运输 必须轻放、轻卸,按箱子箭头标志堆放,避免剧烈震动、撞击和日晒雨淋. 6.3贮存 应贮存在温度不高于35℃的通风千燥仓库内,不得靠近火炉和暖气.贮存时必须距地面 20cm 距内墙50cm 中间应留通风道.按箱子箭头堆放,并掌握先进先出原则. 在规定运输和贮存条件下,产品在包装完整和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保质期按QB/T1685 中有关保质期的规定执行. -6- QB/T1858-93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妆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家化联合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寒洲、金成强.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的部标准QB965一85《花露水、 香水》作废. -7 一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856-1993 120胶卷胶片条、背纸和胶卷轴尺寸.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856-93 QB/T1968~1970-94 感光材料 (二) 1993-11-13 发布 1994-07-01, 实施 1994-07--13 1995--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发布
目录 QB/T1856一93120胶卷胶片条、背纸和胶卷轴尺寸 (1) QB/T1968--94感光胶片的包装标志、贮存及运输规范 (6) QB/T 1969--94 涂塑纸基边缘渗透性测定方法 (9) QB/T197094医用X射线胶片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856-93 120胶卷胶片条、背纸和胶卷轴尺寸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732《照相---127、120、620胶卷胶片条、背纸和胶卷轴 尺寸》中的120部分。
1主题内客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20胶卷的胶片条、背纸和胶卷轴尺寸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120照相胶卷。
2术语 2.1胶卷 照相机中接受拍摄图象的感光材料。
120胶卷是由胶片条、背纸和胶卷轴三部分组合,经内外包装组成,可供拍摄6cm×6cm 12张,6cm×9cm8张,6cm×4.5cm16张用。
2.2胶片条 胶片条是用以拍摄的部分,粘贴在背纸所标志的固定位置上,其长度包括片头长度、可 用长度和片尾长度。
2.3片头长度 从胶片条的始端至第一张曝光画面始边之间的距离。
2.4可用长度 供实际拍摄画面的长度,从第一个画面的始边至最后画面的终边。
2.5片尾长度 从最后一个画面终边至胶片条尾端之间的距离。
2.6背纸 胶片条的保护纸,一面为黑色,另一面印有各类标志。
2.7胶卷轴 胶卷轴是用于卷缠胶片条和背纸,其两端各有一个固定的圆片盘,中间为一个圆柱体。
3120胶卷胶片条、背纸和胶卷轴尺寸 3.1胶片条的尺寸 胶片条的尺寸应符合图1表1的规定。
199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11-13批准 -- 1 -
QB/T 1856-93 第一-张曝光画面始边 最后一张曝光画面终边 B D C A 图1 胶片条尺寸 表1 mm 名 称 尺 寸 胶片条全长 A ≥810 片头长度 B ≥20 可用长度 c 770 片尾长度 D ≥20 胶片条宽度 E 61*! 3.2背纸尺寸 长度 ≥1475mm 宽度 62.70~62.95mm 厚度 ≤0.13mm 背纸的印刷尺寸应符合图2表2的规定。
表 mm 符 号 尺 寸 符 号 尺 寸 符 号 尺 寸 A ≥1475 H 49±1 0 ≥651 B 257±20 1 ≥46 P ≥230 C 240±2 J >54 R ≥55 D 248±2 K ≥106 S ≥54 E 300±2 L ≥812 T ≥46 F 94±1 M ≥720 G 65±1 N ≥704 注:①曝光号码定向位置由生产厂选择。
②背纸在固定胶片条始端卷缠处是否冲孔,由生产厂选择。
QB/T1856-93 胶片条自由终端位置 999 555 G 18+4 19.5±4 444 777 120胶卷背纸尺寸 555 2+0 xowg 666 α 555 255 444 2 33 图 H 15max 粘贴胶片条起端位置 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851-1993 造纸机械蒸煮锅.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851-93 造纸机械蒸煮锅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ZJG蒸煮锅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木片、竹片、芦苇为原料,采用碱法生产纸浆的ZJG蒸煮锅(以下简称 “蒸煮锅”)。
2引用标准 GB 150钢制压力容器 GB1184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 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9439灰铸铁件 GB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JB 2536压力容器油漆、包装和运输 3产品分类 3.1型式 蒸煮锅型式为固定直立式外循环间接加热型式。
3.2型号 Z×x
设计顺序号 产品分类代号(G为蒸煮锅) 产品大类代号(J为制浆) 造纸行业代号 4技术要求 4.1蒸煮锅为第一类压力容器,其制造和验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 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还应符合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 )和GB150的有关规定。
4.2材料 4.2.1材料应符合和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10一05批准1994-06-01实施 --46--
QB/T 1851--93 4.2.2材料必须同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和材料标记,否则应进行复验。
4.2.3主要受压元件的材料代用必须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附有证明文件。
4.2.4碳素钢铸件应符合GB11352的规定。
4.2.5灰铸铁件应符合GB9439的规定。
4.3锅体 4.3.1筒体部分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应不大于该断面设计内径Di的1%, 且不大于25mm。
4.3.2筒体部分直线度允差4L不得超过筒体高度H的2%,且不大于20mm。
4.3.3筒节外圆周长允差4d为其设计内径Di的±0.4%,具体数值应保证其环向焊缝对口 错边量符合第4.3。
5.2a,4.3.5.2c条的规定。
4.3.4球带体瓣片成型后曲率允差 瓣片用弦长为1000mm的样板检查,任何部位间隙f不得大于3mm,见图1。
弦长L弦长L
样板样板
图1
4.3.5焊缝对口错边量,见图2。
图2 4.3.5.1对下面各项,其焊缝的对口错边量b不得大于3mm。
a。
筒体和锅颈部分的纵向焊缝; b.锥体(包括球带体和锥带体)的拼接焊缝。
4.3.5.2对下面各项,其焊缝的对口错边量b不得大于5mm。
a.筒体部分的环向焊缝; b.锅颈与锥带体连接的环向焊缝; c.球带体与筒体连接的环向焊缝。
4.3.6焊缝处形成的棱角
47-
QB/T 1851-93 4.3.6.1筒体和锥带体的纵、环焊缝处形成的棱角E不得大于(0.18n+2) mm,且不 大于5mm(8n为名义厚度)。
在环向形成的棱角E,用弦长L等于1/6Di且不小于300mm的内外样板检查,见图3。
在轴向形成的棱角E2用长度L不小于300mm的直尺检查,见图4。
样板弦长L样板弦长L
图3 直尺长L直尺长L
图4 4.3.6.2球带体焊缝处形成的棱角(包括错边量)E3,在焊前E3≤6mm,在焊后E≤9mm。
检查时用弦长L≥1000mm的样板测量,见图5。
样板
样板
L>1000 L>1000
图5
-48
QB/T1851-93
式中:A一一测定的最大棱角处距样板之间隙,mm; B一一样板测量支点距样板之距离,mm。
B = |R, - R,| ..........(2) 式中:R,一一球带体理论内半径或外半径,mm; R2一一样板曲率半径,mm。
4.3.7球带体和锥带体表面凹凸量C不得大于4mm。
4.3.8锅颈 4.3.8.1锅颈与法兰盘焊后必须进行完全退火的热处理。
4.3.8.2锅颈与法兰盘焊接的焊缝应充满、完整,不得有凹坑等危及强度的缺陷,焊缝表面 应进行着色探伤检查。
4.3.8.3锅颈与锥体焊后应保证法兰面与锅体中心线垂直,其垂直度不得大于3mm。
4.4异形弯头 4.4.1铸件不应有缩孔、裂纹、粘砂、非金属夹杂物和蔬松等缺陷。
4.4.2铸件内外表面都应清理干净。
4.4.3加工前应进行退火处理。
4.4.4加工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不得低于设计压力的1。
5倍加上它所处位置的液柱 静压力。
试验用常温清水,保压时间不少于5min,不得有渗漏现象。
4.5篦子 4.5.1篦子板表面要求光洁、平整、无斑痕和机械损伤等缺陷,加工后应清除毛刺。
4.5.2篦子架外圆周长尺寸偏差为其外圆设计直径的土0.5%。
4.6支柱 支柱两端底面应互相平行,并对支柱轴线要垂直,其平行度和垂直度均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844-1993 健身器械弹簧拉力器.pdf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836-19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836-93 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道式控温挂凉干燥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 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通道式控温晾干式控温挂晾干燥机。
2引用标准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958形状和位置公差 GB4689.12皮革水分及其他挥发物的测定 GB5226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QB11524制革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3产品分类 3.1型号 通道式控温挂晾干燥机型号编制方法应符合QB1524规定。
3.2规格 规格由挂杆的长度与干燥室的单元系列组合。
挂杆长度:1600,1800,2000,2200mm 单元系列:9,11,13,15,17,19,21,23,25个 3.3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 项单位参数 挂杆长度m m
3.2条数值选择 单元系列 挂杆根数n134~304(选择) 送料速度mm/min≤7000 千燥温度35~70 蒸气压力MPa0.3~0.6 耗气量kg/h272~827(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7一29批准1994-03-01实施 -32-
QB/T 1836-93 续表 项日单位参数 热风总流量m*/h1.08×105~3×10(选择) 电机总功率kW14.6~38.6(选择) 工作效率张/h00~800(猪皮革) 外形尺寸m m
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规定 整机净重t
4技术要求 4.1机器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2零件制造技术要求 4.2.1冲压件 表面平整、棱边清直,不准有裂纹和锈痕。
4.2.2焊接件 焊缝应平整,焊渣应除净,符合图样中规定。
4.2.3油漆件 油膜应色泽均匀,不准有漏涂、流挂、划伤和脱落等缺陷。
4.2.4主要件 a,风机叶轮与风筒间隙不大于5mm; b.直形轨道的内径尺寸公差等级不低于1T14级; c.直形轨道的直线度公差1000mm:0.8mm。
4.3装配技术要求 4.3.1零部件在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外购件、外协加工件应有合格证明才能装配。
4.3.2挂杆排列整齐,高、低一致,无碰、撞现象。
4.3.3链条十字架全部转动灵活,无卡死。
4.3.4电气系统布线应符合GB5226中第10章的有关规定。
4.4整机技术要求 4.4.!
传动机构运转平稳,控制系统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各部工作准确,各动作件、调 整件轻便灵活。
4.4.2工作时噪声不大于85dB(A)。
4.4.3挂风门开启时,最大调节角度为45° 4.4.4正常工作中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升不大于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4.4.5烘道内任一横切面上的温度差不大于5℃。
4.4.6供气系统不得有渗漏和堵塞。
4.4.7皮革干燥后的含水率为16%~18%。
---33--
QB/T 1836--93 4.4.8电气系统性能应符合GB5226中第13.1,13.2,13.3,13.4条的规定。
4.5外观质量 外观应整洁,色泽和谐,供气管排列整齐美观,冷作结构件线条平直。
5试验方法 5.1第4.2.4a条用钢直尺检验。
5.2第4.2.4b条用游标卡尺检验。
5.3第4.2.4c条用平板,塞尺检验或按GB1958直线度误差检验方案代号1-1方法检 验。
5.4第4.3。
4条按GB5226第13章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5.5第4.4.2条用声级计在整机工作时距地面高1.5m,距电机及各种风机1m处分别测量, 所测量最大值为整机噪声。
5.6第4.4.3条用45°样板检验。
5.7第4.4.4条用表面温度计检验。
5.8第4。
4.5条按图示要求用表面温度计测量1,2,3,4点,取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应符合该条规定(此条定为型式试验项目,在负载下进行)。
500mm
图 5.9产品装配完成后,必须进行4h的空运转试验,在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对4。
3。
2,4.4.1, 4.4.6条进行检验。
5.10第4.4.7条按GB4689.12的规定进行检测。
5.11第4.4.8条按GB5226中有关规定检验。
5.12对基本参数的检验 5.12.1挂杆长度,外形尺寸用长度尺测量。
5.12.2送料速度用秒表、长度尺在生产现场检测。
5.12.3耗气量用流量计或采集冷凝水检测。
5.12.4工作效率通过走访用户报告评定。
5.12.5整机净重按理论计算或称重法检验。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34-
QB/T.1836--93 a.每台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832-1993 往复式磨革机.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1832--93 往复式磨革机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往复式磨革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宽度为210~600mm制革生产中修饰革面、革里的往复式磨革机。
2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7612 皮革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GB 1524 制革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QB842轻工机械衡器通用技术条件 QB/T 1588.1 轻工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QB/T 1588.2 轻工机械 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3车 轻工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3.1型式和规格 3.1.1 型式:往复式(皮张非通过)。
3.1.2规格:按供料辊或供料带的工作宽度分为210,300,400,600mm。
3.2 型号应符合QB1524的规定。
3.3 基本参数 3.2。
1工作宽度应符合本标准第3.1.2条的规定。
3.3.2 下列基本参数应符合设计、技术文件的规定。
a。
磨革辊线速度, m/s; b.供料辊线速度, m/s; c.磨革辊轴向往复数次, 次/min; d.磨革辊轴向往复行程, mm; e。
电机总功率, kW; f.整机净重, kg; 9。
外形尺寸, l xbxh, mm。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一07-29批准 1994-03--01实施 --12-
QB/T 1832-93 4.1.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1.2 锻、铸、焊接、机械加工和装配应符合QB842和QB/T1588.1~1588.3的有关规定。
4.1.3酉 配套件、电器元件、外购件、外协件必须经检验合格或有合格证书,方可进行装配。
4.2关键件关键项次 4.2.1 磨革辊外圆径向圆跳动公差0.03mm。
42.2 磨革辊应作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等级为G6.3。
4。
2。
3供料辊外圆径向圆跳动公差0.03mm。
4.3整机装配精度 4.3.1 磨革辊外圆径向圆跳动公差0.05mm。
4.3.2 供料辊外圆径向圆跳动公差0.05mm。
4.3.3 磨革辊与供料辊轴线平行度公差,见下表。
mm 规 格 210 300 400 600 平行度公差 0.08 0.10 0.12 4.4整机性能 4.4.1 机器运转应平稳,无碰擦。
4.4.2 送皮操作处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外露旋转部位应有可靠的防松及安全防护装 置。
4.4.3 电气系统绝缘电阻应符合GB5226中13.1条的有关规定。
4.4.4 轴承温升不大于35℃,最高温度不大于70℃。
4.4.5 机器空运转噪声声功率级不大于100dB(A)。
4.5工作精度 4.5.1正面革磨削后表面平整,无波纹。
4.5.2绒面革磨削后起绒匀细。
4.6外观质量 4.6.1各种铭牌中的文字、符号应清晰耐久、位置醒目、端正、牢固可靠。
4.6.2 电镀件表面应平滑光亮,不得有起皮、起泡等缺陷。
4.6.3 油漆不得有漏漆、流挂、脱落等缺陷。
5试验方法 5.1第4.2.1,4.2.3条检验:分别将磨革辊、供料辊轴承安装处轴颈支承在两刃形V形架 上,并轴向定位。
在磨革辊、供料辊回转一周过程中,用百分表按有效工作宽度均分三处进 行测量,取测得的跳动量中最大值,作为磨革辊、供料辊的径向圆跳动。
5.2第4.2.2条检验:在动平衡试验机.上进行。
5.3第4.3.1,4。
3.2条检验:将百分表固定在机架上,分别检测磨革辊、供料辊外圆,将磨 -13-
QB/T 1832--93 革辊、供料辊回转-一周,对磨革辊按有效工作宽度均分三处进行测量,取测得的跳动量中最 大值,作为磨革辊的径向圆跳动;对供料辊,测有效工作宽度内两端,取测得的跳动量中最 大值,作为供料辊的径向圆跳动。
5.4第4.3.3条检验:按图所示将V形检具调平固定在磨革辊上,百分表固定在滑板上,移 动滑板测得供料辊在有效工作宽度内两端,在两个方向上读数,磨革辊与供料辊轴线平行度 误差为: f =V(M,- M)²+(M- M)2 式中:f-一磨革辊与供料辊轴线平行度误差,mm; M一一垂直方向百分表最大读数,mm; M2一垂直方向百分表最小读数, mm; M。
--水平方向百分表最大读数, mm; M4-一水平方向百分表最小读数,mm。
滑板 供料辐 V形检具 (M,M2) (MM) 磨革辑 图 5.5第4.4.3条按GB5226第13.1条规定检测。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828-1993 贮乳罐.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QB/T 1828-93 贮乳罐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贮乳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盛装与贮存鲜乳或食品工业与医药等工业不含氯离子的液态物料的保温式 贮乳罐和以水为冷却介质的乳品厂和牛乳集中站随时调整乳温,达到低温贮存12h鲜乳、间 接式水冷贮乳罐。
本标准不适用于直接冷却式贮乳罐。
2引用标准 GB 150钢制压力容器 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2072乳品机械名词术语 GB 12073乳品设备安全卫生 JB8产品标牌 JB 2280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技术条件 JB 2759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ZBJ50004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的测定 QB1823孚乳品机械型号编制方法 QB/T1588.4轻工机械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3.1型式 3.1.1按结构分; a.封闭立式; b,封闭卧式; c,开式立式。
3.1.2按用途分: a,保温式; b.水冷式。
3.2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7-29批准1994-03-01实施
--57---
QB/T 1828-93
表1kL
型式公称容量
立式0.5;12;3.2;5;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 保温式 卧式2;3.2;5;8;10;12.5;16;20;32;40;50;100 立式1;2;3.2;5;8;10 水冷式 卧式2.5;3.2;5;8;10;12.5;16;20
3.3贮乳罐的型号 按QB1823的规定,贮乳罐的型号为: R Z WG(SL) 02 - 1
参数(容量)单位kL 型别代号卧式(01立式) 特征代号保温式(水冷式) 分类代号贮存 大类代号乳品机械
4技术要求 4.1乳罐应按本标准要求并经-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凡是与乳直接接触的金属表面及零部件均采用不锈钢制造或用经卫生部批准用于食品 机械的耐酸、耐碱的金属材料。
用于密封的材料必须耐脂肪、无毒,在正常使用清洁剂、消 毒剂时不被腐蚀、不污染物料。
4.3乳罐应包括的设备 a.搅拌装置; b.自动或半自动清洗装置; 温度测量仪(计); d.液位或容量指示计(仪); e,冷却水压力指示计。
4.4搅拌应有效的防止脂肪上浮,24h之内全脂鲜乳脂肪变化不应大于0.1%。
4.5进乳、出乳搅拌基本不产生泡沫。
4.6放料能完全排空不积液。
4.7搅拌装置的最小搅拌量为乳罐公称容量的20%。
4.8清洗装置应保证与乳接触表面及零部件表面彻底清洗不存污。
4.9贮乳罐的公称容量应是设计的最大容量的90%~95%。
58-
QB/T 1828-~93 4.10乳罐的内壳体内侧面与封头相交内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其他圆角半径不小于3mm, 内部永久附件需焊接牢固,其焊缝圆角半径不小于6mm。
4.11水冷罐,当冷却介质温度为0.5~1.5℃时充人的乳量为乳罐的50%,从起始温度35℃ 到终止温度4±1℃时止,冷却延续时间不超过3.5h。
4.12贮乳罐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当罐内外温差小于16℃时,经18h存放罐内物料温度变化不 超1℃;当温差大于16℃时,经18h存放物料温度变化不超2℃。
4.13封闭式贮乳罐的人孔应有良好的封闭性,贮存的乳液不准泄漏。
4.14贮乳罐的外壳采用不锈钢薄钢板、铝合金板或带防锈涂面的碳钢板制造,应保证保温 材料不泄漏污染乳液。
4.1510kL以下的贮乳罐应有水平可调节的支脚;25kL以上贮乳罐应安装在底座上。
贮乳罐 出料管中心对地面应有足够的高度,一般不小于300mm。
4.16凡与物料接触的金属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1.6μm。
4.17贮乳罐的焊缝及冷却腔的焊缝应符合GB150的焊接、检验与验收的规定。
与物料接触 的焊缝焊后修磨平整,粗糙度Ra值不大于6.3μm。
应保证密封性能和强度要求,不允许有影. 响强度和使用性能的缺陷。
4.17.1冷却腔即冷却介质工作时流经的乳罐空间。
4.18外购件、外协件应有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合格证,否则应由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安 装使用。
4.19贮乳罐除不锈钢制造的零部件外,凡裸露的外表面应涂漆。
其涂漆质量应符合QB/T 1588.4的规定。
4.20搅拌装置的润滑系统不得使润滑油漏入罐内污染乳和与乳接触的零件表面。
4.21乳罐的盖或人孔应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出人,以便能进行周期检修。
4.22凡与操作人员接触的零部件不得有尖棱。
4.23乳罐应有梯子或操作平台。
台面与梯子踏板应具备防滑性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815-1993 指甲钳.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1815--1993 指甲钳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指甲钳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钳刃口剪切指甲为主要功能的指甲钳。
2 引用标准 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干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 593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GB 5944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3术语 3.1口距 待用状态下,指甲钳自由张开时,两剪切刃口之间的距离。
3.2扳距 使用状态下,指甲钳刃口吻合时,从扳手下面的尾端(装饰面除外)至钳身的垂直距离。
3.3白口 两刃口面未磨出的部分。
4产品分类 4.1按功能分为单功能指甲钳和带附件的多功能指甲钳。
4.2按扳手表面装饰分为光面指甲钳和饰面指甲钳。
4.3指甲钳主体部件结构示意图如下: 1235
指甲钳主体部件结构示意图 1--钳钉;2---扳手;3一钳身;4-附件;5---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7-29批准1994 -03-01 实施
400
QB/T 1815---1993
5技术要求 5.1硬度 指甲钳钳身硬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中碳钢 HRC48~58; b.低碳钢不小于500HV。
5.2锋利度 5.2.1钳口应锋利、剪纸不起毛。
5.2.2钳口应耐用,剪铜紫皮不卷刃、不崩刃。
5.3电镀层耐腐蚀性 经6l中性盐雾试验,主体表面耐腐蚀级别不小于5级。
5.4口距、扳距 5.4.1距应不小于1.5mm。
5.4.2扳距应不小于四分之一扳手长度。
5.5装配 5.5.1指甲钳装配牢固,扳手转动灵活。
5.5.2扳手与装饰面粘接牢固,经铁落试验后装饰面不脱开。
5.6外观 5.6.1电镀层不脱层、不起泡。
5.6.2电镀层表面应光亮、不露黄,无毛刺、锈斑、烧焦。
5.6.31商标清晰,位置端正。
5.6.4钳身点焊处不允许有不光滑的焊点痕迹。
5.6.5钳身、扳手外形不允许有明显的变形和毛边。
5.6.6钳口光洁无白口,倒角整齐,无退火痕迹。
6试验方法 6.1硬度 6.1.1中碳钢硬度测试 a.采用洛氏硬度计检测; b. 钳身检测位置在钳钉孔左右两侧各一点。
6.1.2低碳钢硬度测试 a.采用光学表面维氏硬度计,负荷10N; b.钳身检测位置在钳钉孔左右两侧各一点,被测部位用化学方法除去镀层。
6.2锋利度 6.2.1钳口连续三次剪两层80g/m²复印纸,纸宽不小于钳口宽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在钳口中部。
6.2.2钳口连续三次剪厚0.2mm,宽3mm的紫铜皮,位置在钳口中部。
6.3镀层耐腐蚀性 电镀层耐腐蚀性能试验按GB5938的规定进行,其耐腐蚀级别按GB5944的规定评判(锉齿、钳刃 口、钳钉、商标、尾环等处除外)。
6.4口距、扳距 口距的检测采用塞尺,扳距的检测采用钢直尺。
6.5装配 6.5.1对5.5.1条要求采用手感检测。
401
QB/T 1815-1993
6.5.2跌落试验:把指甲钳从1.5m高处自由落在水泥地面上~次,装饰面不脱开。
6.6外观 在距40W荧光灯500mm处,试样表面与肉眼距离约350mm处手感目测。
7检验规则 7.1每批产品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后才能出厂 7.2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采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检验。
7.3出厂检验按GB/T2828规定进行。
采用检查水平S-3,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
7.3.1出厂检验的项目、不合格分类、合格质量水平见表1。
表1 序号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合格质量水平(AQL) 18钳口锋利(剪复印纸)5.2.16.2.14.0
2距5.4.16.4
3扳距5.4.25.4
生装28.5.5.16.5.1
5电镀层脱层、起泡5.6.16.6
6电镀层表面外观5.6.26.610
7商标5.6.36.5
8焊点外观5.5.46.6
9外形变形和毛边5.6.56.6 10钳口外观5.6.66.6 7.3.2不合格批的处置 当某批产品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生产方应将产品全数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后,才能重新提交检验,若 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4型式检验采用GB/T2829的判别水平1的二次抽样方案。
7.4.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658.3-2012 单簧管.pdf
ICS 97.200.20 分类号:Y58 QB 备案号:36680-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58.3-2012 代替QB/T1658.3-2002 单簧管 Clarinet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1658.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658.3一2002《单簧管》的修订。
本次修订除做编辑性修改外,与QB/T1658.3一 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增加中音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为本标准的标准化对象并规定了相应的要求; 一按调式和音域对产品类别进行了划分: 增加了产品示意图: 一重新划定了基本音域和检测音域: 一依据QB/T1658.1一2012《簧振动和边棱音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确定的内容,修改和增加 了对产品音准、按键负荷、管体气密性、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
本标准应与QB/T1658.1一2012《簧振动和边棱音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一并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乐器研究所负责起草,天津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北京管乐器厂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学孔、陈博荣、王伟、岳正秋、刘运斌、杨学民。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B/T1658.3一2002。
QB/T1658.3一200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58.3-1992。
QB/T1658.3-2012 单簧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簧振动气鸣乐器单簧管产品的主要部位名称、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B调、A调、E调高音单簧管,还适用于E调中音单簧管和B调低音单簧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B/T1658.1一2012簧振动和边棱音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 3主要部位名称 高音单簧管主要部位名称见图1:中、低音单簧管主要部位名称见图2。
-口 主体管 按键 喇叭口 图1
QB/T1658.3-2012 吹口 按键 主体管 喇叭口 图2 4要求 4.1律制、标准音、音准 4.1.1律制、标准音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1.1、5.1.2规定的要求。
4.1.2音准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表1规定的要求。
4.2音域 4.2.1基本音域 见图3。
图3 4.2.2检测音域 见图4。
图4 2
QB/T1658.3-2012 4.3音质 音质应纯净、优美,高音区应明亮,中、低音区应柔和、低沉、浑厚而丰满。
4.4演奏性能 4.4.1 按键负荷应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
表1 单位为牛顿 项日 要求 开键 0.2~0.9 闭键 0.4~2.5 4.4.2按键运动应流畅。
其他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3.2~5.3.5规定的要求。
4.5装配及工艺 4.5.1 插接长度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4.5规定的要求。
各节间插接后不应错位。
4.5.2 按键安装应准确,当外力去除时应回复到原位,不应粘滞。
4.5.3 管体气密性应符合QB/T1658.1-2012中5.4.2规定的要求。
4.5.4 除应符合上述的要求外,还应符合QB/T1658.1-2012中5.4.1、5.4.3、5.4.4、5.4.6、5.4.7规定的 要求。
4.6外观 4.6.1按键外表面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5.1规定的要求。
4.6.2按键垫、软木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5.2规定的要求。
4.6.3管体表面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5.3规定的要求。
4.6.4主体管漆层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5.4规定的要求。
4.6.5按键、金属件镀层或漆层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5.4规定的要求。
4.6.6 按键、金属件镀层耐腐蚀等级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5.5规定的要求。
4.7主要原材料 4.7.1主体管用木材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6.1规定的要求。
4.7.2按键、金属件用铜材 应符合QB/T1658.1一2012中5.6.2规定的要求。
4.7.3消音垫 应符合Q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658.1-2012 簧振动和边棱音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ICS 97.200.20 0B 分类号:Y58. 备案号:36678-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658.1-2012 代替QB/T1658.1-2002 簧振动和边棱音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reed and edge-blown aerophones 2012-05-24发布 2012-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658.1-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658.1一2002《簧管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次修订除对QB/T1658.1一2002做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扩大了标准化范围和增加了对边棱音气鸣乐器的通用技术要求;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一修改了对标准音的要求; 一调整了原标准中对音准的要求; -一将长、短笛产品作为本标准的标准化对象; 一增加了对管体气密性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一增加了对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 一删除了检验规则章中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管乐器厂、北京乐器研究所负责起草,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津 宝乐器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正秋、王伟、陈学孔、陈博荣、刘运斌、杨学民。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B/T1658.1一2002。
QB/T1658.1一200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1658.1-1992。
QB/T1658.1-2012 簧振动和边棱音气鸣乐器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簧振动和边棱音气鸣乐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簧振动单簧类、双簧类和边棱音吹孔类的西管乐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23146一2008十二平均率的频率与音分的计算 GB/T28489-201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 QB/T382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 QB/T3832一1999(200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吹口mouthpiece 吹奏发音的部位。
3.2 按键key 自然状态下处于开启或闭合并确定音高的部件。
3.3 按键垫pad 盖严音孔的部件。
3.4 主体管pipe 在气流作用下与振动体发生共振和支撑按键的部件。
3.5 喇叭口bell 传导和扩声的部件。
QB/T 1658.1-2012 4分类 根据发音形式的不同分为单簧类、双簧类、边棱音吹口类。
a)单簧类,如:单簧管、萨克斯管等。
b)双簧类,如:高音双簧管、低音双簧管等。
c)边棱音吹口类,如:长笛、短笛等。
5要求 5.1律制、标准音、音准 5.1.1律制 采用十二平均律。
5.1.2标准音 产品应在440.00Hz~443.83Hz范围之内确定小字一组a音的频率。
确定的小字一组a音频率值应符 合GB/T23146-2008附录A中表A.4的规定。
5.1.3音准 按产品标准标注的音域范围,其任意两音音准的最大允许误差之差、各音音准允许误差及相邻两音 音准误差之差在同一产品上应同时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单位为音分 最大允许误差之差 各音音准允许误差 相邻两音音准误差之差 40 +35 -20 35 5.2音质 按产品标准中的规定。
5.3演奏性能 5.3.1按键负荷应符合产品标准中的规定。
5.3.2发音应灵敏,吹奏应通畅,应能充分表现强、弱音和富有表现力。
5.3.3手感应舒适,应便于演奏。
5.3.4按键起落应灵敏自如,无明显金属撞击声。
5.3.5快速演奏时应无阻滞现象和机械噪音。
5.4装配及工艺 5.4.1按键键管(棍)与键柱端面配合间隙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单位为毫米 项目 要求 键管与键柱端面最大间隙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562-2023 家用和类似用途真空吸尘器.pdf
ICS97.080 CCS Y62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62-2023 代替QB/T1562一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真空吸尘器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vacuum cleaners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562-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 4产品分类和型号命名 3 5要求 3 6试验方法 6 7检验规则 ..16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8 附录A(资料性)型号命名 19 附录B(规范性)主要性能指标的分等分级 20 附录C(规范性)无线吸尘器空气数据试验方法 21 附录D(规范性)无线吸尘器充放电性能试验方法 23 I QB/T156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0B/T1562一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真空吸尘器》,与QB/T1562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卧式(桶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杆式吸尘器”“无线吸尘器”充满电” “完全放电”“标准运行模式”“最大运行模式”的术语和定义(见3.1、3.2、3.3、3.7、3.8、 3.9、3.10和3.11);删除了“清洁头”“清洁头宽度”“双行程”的术语和定义(见2014年 版的3.1、3.2和3.3);更改了“最大吸入功率”的符号和定义(见3.5 2014年版的3.5), 更改了“最大吸入效率”的定义(见3.6 2014年版的3.6); b)更改了按结构划分的产品分类(见4.1.1 2014年版的4.1.1); c)增加了按供电连接方式划分的产品分类(见4.1.4) d)删除了产品分类中的额定值的要求(见2014年版的4.3): )增加了无线吸尘器的最大吸入功率的相关内容,并调整最大吸入功率的限值,删除根据额定功 率划分吸尘器的最大吸入功率限值的相关内容(见5.4 2014年版的5.3): f)更改了吸尘器的噪声限值(见5.5 2014年版的5.4); g)增加了无线吸尘器的除尘能力要求,增加了有线吸尘器在硬地板上的除尘能力限值(见5.6, 2014年版的5.5); h)增加了集尘器带灰尘负载状态下的性能、无线吸尘器充放电性能、最大吸力持续能力、有害物 质泄漏和生物去除的要求(见5.7、5.8、5.13、5.18和5.19): i)更改了过滤效率的要求,增加了分等分级的要求(见5.10 2014年版的5.7) j)增加了无线吸尘器的移动阻力的要求(见5.15); k)增加了无线吸尘器整机寿命的要求(见5.16): )增加了集尘器带灰尘负载状态下的性能、无线吸尘器充放电性能、年度能耗(无线吸尘器的试 验方法)、过滤效率(无线吸尘器的试验方法)、最大吸力持续能力、整机寿命(无线吸尘器 的试验方法)、有害物质泄漏和生物去除的试验方法(见6.7、6.8、6.9.2、6.10、6.13、6.16.2、 6.18和6.19): m)更改了吸力损耗、无线吸尘器运行时间的试验方法(见6.11、6.12 2014年版的6.8、6.9): )更改了主要性能指标的分等分级附录(见附录B 2014年版的附录A); o)增加了无线吸尘器空气数据试验方法附录(见附录C); p)增加了无线吸尘器充放电性能试验方法附录(见附录D).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家用电器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 )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戴森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石头世 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追觅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 限公司、青岛海尔成套家电服务有限公司、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无锡睿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飞利浦家电(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珠海 II QB/T1562-2023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邦辰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绿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省微 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家用电器计量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德军、岳京松、周磊、秦卫华、李珊珊、陈斐、王璇、张志强、温长江、 黄慧明、尤全、韩润、肖峡湖 、叶丰荣、肖质文、李轶、赵亮、王志强、朱晓燕、吴林富、陈先鄂、 冯素梅、熊开胜、谢小保、万分龙、曹瑞林.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520-202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碗机.pdf
ICS97.040.40 CCS Y62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1520-2023 代替QB/T1520一201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碗机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dishwasher 2023-07-28发布 2024-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QB/T1520-2023 目次 前言 Ⅱ 】范围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及型号命名 3 5要求 3 6试验方法 6 7检验规则 13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附录A(资料性)产品分类及型号命名 .17 附录B(规范性)主要性能指标的分等分级 附录C(资料性)中式污染物制备及涂覆方法 19 附录D(规范性) 洗碗机短时洗涤性能试验方法 21 附录E(规范性)水槽式洗碗机噪声测试用工装 22 附录F(资料性)洗碗机保管性能试验方法 24 附录G(资料性)农药残留去除率试验方法 32 参考文献 I QB/T152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I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0B/T1520一201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碗机》,与QB/T1520一2013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产品分类的内容(见第4章和附录A 2013年版的第4章); b)更改了使用环境条件中“环境温度”“进水水压”的要求(见5.1 2013年版的5.1): )更改了“洗净性能”“干燥性能”“能源效率指数”“水效率指数”“待机功率”中的要求(见 5.4、5.5、5.6、5.7和5.9 2013年版的5.4、5.5、5.6、5.7和5.10): )增加了“短时洗涤性能”“漂洗性能”“材料溶出”“保管性能”的要求(见5.8、5.13、5.14 和5.15); e)删除了“除菌率和抗菌率”的要求(见2013年版的5.12): f)更改了“电源”中的试验条件(见6.1.1 2013年版的6.1.1); g)增加了试验用参比洗碗机(见6.1.5); )更改了作为试验负载的餐具类型,增加相关使用要求(见6.1.6 2013年版的6.1.5); )增加了对千燥、清洁联合评价的一般要求(见6.3.1):增加了洗碗机过滤器的分类及试验条件 (见6.3.2) j)更改了“洗净性能”等项目的试验用中式餐具的试验方法(见6.4 2013年版的6.3.2); k)增加了“循环耗电量、循环耗水量”中对再生水的要求(见6.6 2013年版的6.3.4); 1)更改了“待机功率”“关机功率”的试验方法(见6.7、6.8 2013年版的6.3.5、6.3.6): )增加了“标准年耗电量”中对于额定容量小于6套餐具洗碗机的计算方法(见6.9.3): )增加了“标准耗水量”中对于额定容量小于6套餐具洗碗机的计算方法(见6.10.2): )增加了“短时洗涤性能”“漂洗性能”“材料溶出”“保管性能”“农药残留去除性能”的试 验方法(见6.11、6.14、6.15、6.16和6.17); )删除了除菌率和抗菌率的试验方法(见2013年版的6.3.14); q)删除了“标志”中除菌、抗菌相关内容(见8.1); )更改了原“主要性能项目的分等分级”的附录序号,并对分等进行调整(见附录B 2013年版 的附录A); )增加了“洗碗机短时洗涤性能试验方法”附录(见附录D): t)增加了“水槽式洗碗机噪声测试用工装”附录(见附录E).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博西华电器(江 苏)有限公司、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松下家电(中 国)有限公司、宁波欧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格兰仕日用电器有限公司、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欧倍力洗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州市微 生物研究所、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家用电器计量中心. II QB/T1520-2023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德军、岳京松、熊好平、廖里程、徐慧、杨林、李珊珊、秦雅伟、刘旭、 贺晓帆、黄育楷、周小俊、龚镭、李轶、梁鸿鹄、王豪杰、姚艳春、彭素娟、谢小保、丁年平、劳德 文、 李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2年首次发布为QB/T1520一1992 2013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I...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B/T 1116.2-2007 仪器灯泡 卤钨灯.pdf
-ICS 29.140.30 分类号:K70B 备案号:2209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1116.2-2007 代替QB/T1116.2-1991
仪器灯泡卤钨灯 Instrument lampsTungsten halogen lamps
2007-10-08发布2008-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B/T1116.2-2007
前言
QB/T1116《仪器灯泡》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白炽灯; 第2部分:卤钨灯; 第3部分:氛灯。
本部分为QB/T111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是对QB/T1116.2一1991《仪器灯泡仪器卤钨灯泡》的修订。
本部分与原标准QB/T1116.2一199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原标准所引用的一些标准已经作废,在本标准中用现行标准代替已作废的标准; 增加了仪器卤钨灯泡型号编写规则; 提高了对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如光通量等,根据实际情况作了相应提高; 对一些名词术语作了必要的改动。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4)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电光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江姗、杨小平、赵秀荣。
本部分于1991年首次制定,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轻工行业标准QB/T1116.2一1991《仪器灯泡仪器 卤钨灯泡》。
QB/T1116.2-2007
仪器灯泡‧卤钨灯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仪器灯泡中仪器卤钨灯泡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主要尺寸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医疗器械和光学仪器上使用的仪器卤钨灯泡(以下简称“灯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5043白炽灯泡光电参数的测量方法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1995,idt IEC 60068-2-29:1987)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ISO2859-1:1999,IDT) 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2900.65电工术语照明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65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初始值initialreadings 灯泡老炼之后测试的光电参数值。
型号、主要尺寸和基本参数 4.1型号编写规则
功率(W) 电压 (V) YQ,仪器灯 L,卤钨灯
4.2灯泡的型号、主要尺寸和灯头型号应符合表1及图1~图3的规定。
4.3灯泡的初始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QB/T 1116.2-2007
表1单位为毫米 主要尺寸. 序号灯泡型号灯端型式图号
最大直径D最大长度L灯丝中心高度H LYQ4.8-1720±12 2LYQ6-6 3LY6-10
931G4 4LY6-1219.51
1 5LY6-15 6LY6-20 7LY6-30 8LY83-30
2 6LY83-50
33 10LY p12-30 11LYQ12-30-12 12LY012-50
121 13LYQ12-±1
G6.35 14LYQ13.8-85
2 15LYQ 20-8044 16LYQ24-60s-A3
.A1 17LYQ24-±1 18LYQ24-5044
331 19LYQ24-20012.5503 20LYF82-300165942.5±1.
2
QB/T 1116.2-2007
D
图1图2图3
表2 功率/w光通量/lm 序号灯泡型号额定电压/V平均寿命/h
额定值极限值额定值极限值 1LYQ 4.8-174.81719350314100 2LYQ 6-611099 3LYQ 6-101011: 4LYQ 6-121213.
50 5LYQ 6-151317320288 6LYQ 6-20-2022480432 7LYQ6-30
3033720648 8LYQ 8-30200
8 9LYQ 8-5050551680151250 10LYQ 12-30
3033720648100 11LYQ 12-30-1:
12 12LYQ 12-50505514001260
50 13LYQ 12-10010011030602700 14LYQ 13.8-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R/T 0304.2-2024 证券期货业基础数据元规范 第2部分:基础代码.pdf
ICS03.060 CCS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 行业标准 JR/T0304.2—2024 证券期货业基础数据元 规范 第2部分:基础代码 Basic data element specification of securities and futures industry- Part 2:Basic code 2024-04-23发布 2024-04-23实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JR/T0304.2—2024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元属性描述. 2 4.1代码编号, 2 4.2代码名称.... ..2 4.3编码规则....... ......2 4.4制定依据. .......3 4.5代码值域.. .3 5基础代码数据元目录. 3 5.1主体3 5.2品种. .......43 5.3账户.. 73 5.4行为..... .80 5.5资产. .113 5.6协议..... ..116 5.7财务. ...117 5.8监管... 118 5.9披露. 123 参考文献 124 I JR/T0304.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R/T0304的第2部分.JR/T030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基础数据元 一一第2部分:基础代码 本文件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司、上交所技术有限 责任公司、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萌、张春艳、朱旭、王婷、周婵、汪洵、卢大彪、侯智杰、费水建、俞克凡. II JR/T0304.2—2024 引 言 《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数据标准和监管 数据标准制定”,为行业数据标准的研究、制定及推广工作指明了方向.数据标准是数据治理工作的核 心领域之一,通过建立定义清晰、属性明确、约束规范的数据标准体系,有助于业务、数据、技术等各 相关方对数据的统一理解和使用,确保数据在采集、加工、交换和共享等环节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减少 系统数据转换和清洗工作复杂程度,降低数据处理和应用成本,对于促进数据规范融合、提升数据质量 水平、提高数据交换效率、发挥数据应用价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据元是数据标准的基础组成之一,即数据标准的基本单元,是由一组属性规定其定义、标识、表 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数据标准的具体形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数据元组成的集合,其概念源自国际标 准,并由GB/T18391.1一2009《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1部分:框架》进行了明确定义和 诠释,目前已有多个行业发布了适用本行业相关领域的数据元标准,在银行业也有多项数据元标准出台, 为填补证券期货业数据元标准编制工作的空白,开展了证券期货业基础数据元标准编制工作,拟由二个 部分构成. 一一第1部分:基础数据元.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行业各业务领域通用的数据集合,提炼其中具有公 共属性、共性特征以及广泛适用性的数据元素,建立一套适用证券期货行业,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特征 的数据元. 一一第2部分:基础代码是对第1部分基础数据元标准中代码类数据元的值域定义和补充说明.目的 在于建立一套适用证券期货行业,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特征的数据元及代码,与会管单位类、经营机构 类、服务机构类等各业务域数据元共同形成行业数据元标准化体系. 本文件选取行业中业务特征较为明显,并具有公共属性、共性特征及广泛适用性的一组数据元素集 合,按照体系化、规范化的数据元框架定义要求,通过溯源权威法规、细化技术属性、完善约束规则等 步骤,形成一套业务分类清晰、名称定义准确、关联关系完善的数据元标准,能够帮助增强资本市场业 务操作者、系统建设者、数据应用者等各相关参与方对数据理解和使用的一致性、准确性,为构建上层 数据模型、信息模型、事件模型等提供基础参考,对于推动开展行业数字化转型、夯实应用系统数据基 础、强化数据底座建设、提升行业机构数据互操作效率,促进实现“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的愿景等都 具有重要意义. III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R/T 0304.1-2024 证券期货业基础数据元规范 第1部分:基础数据元.pdf
ICS03.060 CCS A11 JR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 行业标准 JR/T0304.1—2024 证券期货 业基础数据元规范 第1部分:基础数据元 Basic data element specification of securities and futures industry- Part1:Basic data element 2024-04-23发布 2024-04-23实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JR/T0304.1—2024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 1 4数据元描述及规则...... 2 4.1数据元基本组成. 2 4.2数据元属性结构.... ....3 4.3数据元属性描述... ....3 4.3.1数据元编号. .......3 4.3.2业务条线大类.. .......3 4.3.3业务条线小类. .......4 4.3.4所属数据域. ....4 4.3.5中文名称. ..4 4.3.6英文名称........ ....4 4.3.7业务含义 ...4 4.3.8数据类型及长度.... .4 4.3.9制定依据..... .....4 4.3.10编码依据...... ...5 4.3.11代码编号..... .....5 4.3.12关系类型....... ..5 4.4数据元命名规则. ....5 5数据元分类分层框架.. .......8 5.1数据分类框架,.... ..... .8 5.2归属分层框架..... ..........8 6数据元核心属性目录. ..9 6.1主体.. 9 6.1.1主体公用信息 ..9 6.1.2发行人信息........ ...........29 6.1.3中介服务机构信息........ .....30 6.1.4投资 者信息... .....37 6.1.5 从业人员信息 6.1.6股东/控制人信息.... ..40 6.1.7其他市场参与者信息....... .....42 6.2品种 42 JR/T0304.1—2024 6.2.1品种公用信息. 42 6.2.2基本信息. 44 6.2.3行情信息. 58 6.3账户 ..............61 6.3.1账户公用信息. ...61 6.3.2证券交易相关账户信息. 62 6.3.3 基金市场账户信息 ...............64 6.3.4 期货市场账户信息 65 6.4行为 65 6.4.1行为公用数据......... . 65 6.4.2 证券交易相关行为数据. 67 6.4.3 资管产品行为数据. 77 6.4.4期货市场行为数据.... . 79 6.4.5 中介服务机构行为数据. 80 6.4.6全国股转行为数据. . 80 6.5资产 . 81 6.5.1证券交易相关资产数据.... 81 6.5.2基金市场资产数据.. 82 6.5.3期货市场资产数据 82 6.6协议 83 6.7财务 . 83 6.7.1发行人财务信息.. 83 6.7.2中介服务机构财务信息. 90 6.7.3其他市场参与者财务信息. 92 6.8监管. 92 6.8.1监管公用信息. 92 6.8.2发行人监管信息 94 6.8.3公募基金管理人监管信息94 6.9披露 95 6.9.1上市公司披露信息. 95 9 7数据元关联属性目录. 96 7.1主体. ..96 7.2品种.. ..100 7.3账户. 103 7.4行为...... .........103 7.5资产... ...107 7.6协议. 107 7.7财务.... ........107 7.8监管.. ..109 7.9披露. . 109 参考文献 110 II JR/T0304.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R/T0304的第1部分.JR/T030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基础数据元 一一第2部分:基础代码 本文件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司、上交所技术有限 责任公司、中证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M/Z 0001-2013 密码术语.pdf
ICS35.040 L80 备案号: GM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M/Z0001-2013 密码术语 Cryptology Terminology 2013-××-××发布 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3 2术语 3 3中文索引 17 4英文索引 参考文献 25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任.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家密码行政 主管部门反映.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密码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海泰方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格尔软件股份有限 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得安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江南信息安全 工程技术中心、.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人:刘平、柳增寿、谭武征、李述胜、胡俊义、孔凡玉、李 元正、徐强. 密码术语 1.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商用密码工程领域的基础术语及其定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为密码有关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制提供指导,也可用 于指导密码技术和产品的论证、设计、生产、使用、检测和评估等. 2 术语 2.1 安全模块security module 含有密码算法 、安全功能,可实现密钥管理机制的相对独立的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 合 2.2 安全凭证security credential 用户通过身份鉴别后,由鉴别者为用户出具的一种可信任的电子凭据. 2.3 安全芯片security chip 含有密码算法、安全功能,可实现密钥管理机制的集成电路芯片. 2.4 差分密码分析differential cryptanalysis 一种选择明文攻击,通过分析特定明文差分对相应的密文差分的影响,以获得可能性最 大的密钥. 2.5 差分能量分析differential power analysis(DPA) 一种密码分析方法,使用统计方法和纠错技术等对密码设备功耗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提 取密钥的有关信息. 2.6 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 一种主动攻击方法,攻击者通过记录通信会话,并在以后某个时刻重放整个会话或者会 话的一部分. 2.7 初始化向量/值initialization vector/initialization value(IV) 在密码变换中,为增加安全性或使密码设备同步而引入的用于数据变换的起始数据. 2.8 带密钥的杂凑算法keyed-hash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HMAC) 一种密码杂凑算法,密钥作为其输入参数参与运算. 3 2.9 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SSO) 用户一次性进行身份鉴别之后就能够访问多个授权应用的登录机制. 2.10 电码本工作模式electronic codebook operation mode(ECB) 分组密码算法的一种工作模式,其特征是将明文分组直接作为算法的输入,对应的输出 作为密文分组. 2.11 电子签章digitally seal 使用电子印章签署电子文件的过程. 2.12 电子印章digital stamp 一种由制作者签名的包括持有者信息和图形化内容的数据,可用于签署电子文件. 2.13 电子证据electronic evidence 电子证据是被存储在电子设备上或被电子设备所传送的可作为证据的信息和数据. 2.14 Diffie-Hel Iman协议Diffie-Hel Iman protocol 又称DH算法,一种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用于密钥协商的密码协议. 2.15 动态 口令one-time-password(OTP) dynamic password 基于时间、事件等方式动态生成的一次性口令. 2.16 动态口令令牌one-time-password token 生成并显示动态口令的载体. 2.17 动态认证系统one-time-password system 对动态口令进行认证,对动态口令令牌进行管理的系统. 2.18 端到端加密end-to-end encipherment./encryption 数据在源端进行加密,在目的端解密. 2.19 对称密码算法symmetric cryptographic algor ithm 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密码算法. 2.20 对称密钥secret key 用于对称密码算法的密钥. 2.21 4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M/T 0116-2021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过程指南.pdf
ICS35.040 CCS L 80 GM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行业标准 GM/T0116—2021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过程指南 Test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 guide for information system cryptography application 2021-10-19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密码管理局 发布 GM/T0116—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概述 4.1基本原则 1 4.2测评风险识别 2 4.3测评风险规避 .2 4.4测评过程 .3 4.4.1测评过程概述 .3 4.4.2测评准备活动 3 4.4.3方案编制活动 3 4.4.4现场测评活动 4 4.4.5分析与报告编制活动 4 5测评准备活动 4 5.1测评准备活动的工作流程 4 5.2测评准备活动的主要任务 5.2.1项目启动 4 5.2.2信息收集和分析 4 5.3测评准备活动的输出文档 6方案编制活动 .5 6.1方案编制活动的工作流程 5 6.2方案编制活动的主要任务 6.2.1测评对象确定 6 6.2.2测评指标确定 ....6 6.2.3测评检查点确定 6.2.4测评内容确定 7 6.2.5密评方案编制 .8 6.3方案编制活动的输出文档 7现场测评活动 9 7.1现场测评活动的工作流程 9 7.2现场测评活动的主要任务 9 7.2.1现场测评准备 .9 7.2.2现场测评和结果记录9 7.2.3结果确认和资料归还 10 7.3现场测评活动的输出文档10 I GM/T0116-2021 8分析与报告编制活动 10 8.1分析与报告编制活动的工作流程 10 8.2分析与报告编制活动的主要任务 11 8.2.1单元测评 11 8.2.2整体测评 11 8.2.3量化评估 12 8.2.4风险分析 .12 8.2.5评估结论形成 12 8.2.6密评报告编制 .13 8.3分析与报告编制活动的输出文档 13 Ⅱ GM/T011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公安部三所(公安部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五研究所(信 息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深圳市网安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 山东道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秋林、罗鹏、马原、贾世杰、银鹰、郑昱、张立花、黎水林、牛莹姣、刘健、杨宏志、 吴冬宇、张晓溪、陈亚男. GM/T0116-2021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过程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信息系统密码应用的测评过程,规范了测评活动及其工作任务. 本文件适用于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机构、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5069一2010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GM/T0115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GM/Z4001密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25069一2010和GM/Z4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评方testing and evaluation agency 对信息系统开展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简称“密评”)的主体. 注:具体可以是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机构或信息系统责任单位. 3.2 被测单位agency under testing and evaluation 信息系统责任单位. 3.3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人员mercial cryptography applic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M/T 0115-2021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pdf
ICS35.040 CCS L 80 GM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行业标准 GM/T0115-2021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Testing and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information system cryptography application 2021-10-19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密码管理局 发布 GM/T0115-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概述 1 5通用测评要求 3 5.1密码算法合规性 3 5.2密码技术合规性 .3 5.3密码产品合规性 444 .3 5.4密码服务合规性 4 5.5密钥管理安全性 4 6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4 6.1物理和环境安全 .4 6.2 网络和通信安全 .6 6.3 设备和计算安全 8 6.4应用和数据安全 11 6.5管理制度 14 6.6人员管理 17 6.7建设运行 19 6.8应急处置 .....21 7整体测评要求 23 7.1概述 23 7.2单元间测评 .23 7.3层面间测评 23 8风险分析和评价 23 9测评结论 .24 附录A(资料性)密钥生存周期管理检查要点25 附录B(资料性)典型密码产品应用测评技术 29 附录C(资料性)典型密码功能测评技术 31 参考文献 GM/T01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公安部三所(公安部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五研究所(信 息产业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深圳市网安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 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山东道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秋林、罗鹏、马原、陈天宇、郑防昱、银鹰、张立花、昌娜、黎水林、刘健、杨宏志、 吴冬宇、李晨旸、张晓溪.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M/T 0114-2021 诱骗态BB84量子密钥分配产品检测规范.pdf
ICS35.030 L80 GM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行业标准 GM/T0114-2021 诱骗态BB84量子 密钥分配产品检测规范 Decoy-state BB84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oduct test specification 2021-10-18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密码管理局 发布 GM/T0114-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符号和缩略语 3 4.1符号3 4.2缩略语 3 5检测环境 .3 5.1测试参考点 3 5.2检测环境 .4 6检测内容 12 6.1协议实现要求检测 12 6.2量子密钥分配产品检测 16 7检测方法 .18 7 1协议实现要求检测18 7.2防攻击检测 27 7.3量子密钥分配产品检测 30 8合格判定 33 附录A(资料性)检测仪器34 参考文献 35 GM/T0114-2021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江苏亨通问天量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第三十研究所、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婧婧、韩正甫、刘云、宋晨、邓开勇、雷银花、徐锦丽、吕春梅、苗春华、刘杰杰、 张启发、凌杰、宋欢欢、银振强、陈巍、李宏伟、赵良圆、徐兵杰、何远杭、赵梅生、唐世彪、向宏、蔡斌、喻松、 张一辰、于宗文、李申. I GM/T0114-2021 诱骗态BB84量子密钥分配产品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采用弱相干态光源的诱骗态BB84量子密钥分配产品的协议实现要求和产品基 本要求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符合GM/T0108一2021研制的诱骗态BB84量子密钥分配产品的检测,也可用 于指导研制.基于量子密钥分配产品的系统安全及其经典信道网络安全不属于本文件规定的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5080.7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15843.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2部分: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的机制 GB/T15843.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实体鉴别第4部分:采用密码校验函数的机制 GB/T15852.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消息鉴别码第1部分:采用分组密码的机制 GB/T15852.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消息鉴别码第2部分:采用专用杂凑函数的机制 GB/T15852.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消息鉴别码第3部分:采用泛杂凑函数的机制 GB/T32915信息安全 技术二元序列随机性检测方法 GB/T37092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模块安全要求 GB/T38625 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 GM/T0062密码产品随机数检测要求 GM/T0108一2021诱骗态BB84量子密钥分配产品技术规范 GM/Z4001密码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7092、GM/T0050和GM/Z400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增强privacy amplification 发送端与接收端对纠错后密钥进行数学处理,从中提取共享密钥的过程. 3.2 BB84协议BB84 protocol 由Charles Henry Bennett和Gilles Brassard在1984年提出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 3.3 对基basis sifting 也称作筛选,是指发送端与接收端进行基矢比对,双方只保留接收端测量过程与发送端发送过程时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M/T 0113-2021 在线快捷身份鉴别协议.pdf
ICS35.030 L80 GM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行业标准 GM/T0113-2021 在线快捷身份鉴别协议 Fast onlin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2021-10-18发布 2022-05-01实施 国家密码管理局 发布 GM/T0113-2021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通用在线快捷身份鉴别协议2 5.1协议架构 .2 5.2协议消息相关数据结构 5 5.3协议流程和要求 9 6双因素在线快捷身份鉴别协议 .15 6.1协议架构 .15 63议流程和求 6.2协议消息框架 17 19 附录A(资料性)安全风险及措施建议 28 附录B(资料性)可信环境实现方式 31 附录C(资料性)协议接口 32 参考文献 36 GM/T011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 学、国民认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卫 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 公司、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神州融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信 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钱文飞、赵欣怡、贾世杰、刘丽敏、柴海新、荆继武、李俊、张永强、宋铮、景鸿理、 王平建、牛莹姣、高彪、吕娜、陈天宇、张咪、朱鹏飞、罗俊、孙国栋、赵丽丽、苗功勋、程亮、李登峰、张渊、 刘熙胖、杨春林.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7
8
9
…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