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8月 ( 第 109 页)

ICS 65.020.30 B 4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22-2011 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 Criteria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he animal manure land application 2011-06-16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6622-201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畜牧环境设施设备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宏坤、董红敏、陶秀萍、陈永杏、尚斌。

GB/T 26622-2011 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畜禽粪便农田利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评价报告的编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无害化处理sanitation treatment 利用高温、好氧、厌氧发酵和消毒等技术杀灭畜禽粪便中病原菌、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的过程。

3.2 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 assessmentfor the animalmanure land application 对畜禽粪便农田利用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的对策和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的评价全过程。

3.3 农田粪便承载力指数indexformanureloadof land application 在一定土壤肥力和单位面积作物预期产量条件下,畜禽粪便农田实际施用量与除化学肥料之外的 所需投人畜禽粪便量的比值。

4评价程序 4.1资料收集 4.1.1根据评价任务要求制定评价工作计划,包括评价范围、等级、方法、监测指标和采样方式,做好现 场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4.1.2收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4.1.3调查当地区域地理位置,收集地区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平面图。

4.1.4收集当地自然、气候、地质、地形、水文、环境、社会条件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资料,进行现场 调查。

4.1.5收集当地土地利用现状、面积、土壤母质、农田施肥水平、农作物产量等资料。

4.1.6收集调查当地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农业生产布局、畜牧业发展情况和畜禽粪便管理现状。

包 括当地农作物种类、栽培技术措施、耕作制度、化肥种类及其施用量,畜禽粪便消纳及环境容量等资料。

1
GB/T26622-2011 4.2编制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 根据评价目的,宜进行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大纲编制的,其内容和格式见附录A。

4.3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对象包括畜禽粪便、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采样时要注意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记录 采样时间、地点、方法以及采样前和当时的土地利用情况。

监测分析过程中应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 方法。

4.4数据分析处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和实际监测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统计分析,对畜禽粪便不同施用量的土壤质量与 当地土壤环境本底值进行对比,作出评价结论;通过预测土壤环境变化,提出畜禽养殖业发展和畜禽粪 便利用建议和对策。

4.5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编制的畜禽粪便农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数据准确、文字简洁、论点明确、论据充足和结论 科学,并提供必要的图表和图片并加以说明,以利审核。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见附录B。

5评价方法 5.1现场布点和采样 5.1.1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采样。

土壤采样按NY/T395规定执行。

采集有 代表性待施人农田的粪便样品2kg。

水样采集布点数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地下水宜采用井水, 体积不少于2L;地表水不少于2L。

5.1.2评价因子 包括氮、磷、粪大肠菌群、姻虫卵和主要重金属(铜、锌、铅、铬、镉、砷);水质评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150 B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21-2011 日本对虾 Kurumaprawn 2011-06-16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6621-201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萍、李健、孔杰、刘志鸿、庄志猛、张岩、王清印。

GB/T 26621-2011 日本对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本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的主要外部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 特性以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日本对虾的种质检测和鉴定。

2学名与分类 2.1学名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Bate,1988)。

2.2分类位置 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对虾科(Penaeidae),囊对虾属(Marsupenaeus)。

3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3.1外部特征 日本对虾甲壳光滑无毛,体上有十几条棕色和兰色相间的横带。

附肢呈黄色,尾肢后部色泽鲜艳、 呈鲜兰色和黄色,边缘呈红色。

额角侧沟很深,延伸至头胸甲的后缘。

额角后脊较额角侧沟宽,具中央 沟。

尾节背面有深的纵沟,末端尖,两侧有3对细小活动刺。

肝脊和额胃脊明显。

日本对虾的外部形态见图1。

图1日本对虾外部形态 雄虾第1腹肢的内肢变形特化成交接器,呈倒钟形,中叶末端形成横圆突起折向腹面,显著超出侧 叶末端,顶端稍圆,雄性交接器见图2。

雄性附肢由2节构成,末端鳞片状,近乎椭圆形,长约为宽的 2倍,边缘着生细端刺。

雌虾第4对和第5对步足之间基部的腹甲上,有一囊状交接器为纳精囊,前端开口,其前方有一圆 突,见图3。

GB/T26621-2011 图2日本对虾雄性交接器(2.背面;1.腹面) 2mm 图3日本对虾雌性交接器 3.2可量性状 3.2.1第1触角柄第1节的柄刺和外缘末端刺小而尖细,内侧附肢伸至第1节末,末节约为第2节长 度的1/3;第1触角触鞭很短,仅为头胸甲长的1/4,上鞭稍长于下鞭。

3.2.2第2触角鳞片末缘略超出额角的末端,其触鞭长度约为体长的1.5倍。

3.2.3第3颚足细长。

雄性超出第1触角柄基节末端;雌性较短,不到末端;指节细小,雄性约为掌节 长的1/2,雌性约为指节长的2/3。

3.2.4眼胃脊明显,占自眼眶边缘至肝刺间距离的3/5。

3.3可数性状 额角齿式:上额角齿数/下额角齿数为8~10/1~2。

GB/T 26621-2011 4生长繁殖特性 4.1生长 由于雌雄对虾性成熟时间不同,因而雌雄对虾的生长类型显著不同。

雌性、雄性日本对虾在南海北 部自然海区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分别以式(1)和式(2)表示。

W=6.378×10-6L3.116 W=9.949×10-6L3.025 式中: W-体重,单位为克(g); L一-体长,单位为毫米(mm)。

4.2繁殖 4.2.1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的最小体长为118mm,最小体重为20g。

4.2.2交配与产卵 日本对虾产卵期较长,南海北部群体2月至8月均有性成熟个体出现,产卵高峰期在2月至5月。

在10月上旬至11月初雌虾最后一次蜕皮后进行交配,交配时雄虾将精荚投入雌虾交接器纳精囊内,外 覆翼状精荚栓。

翌年春季产卵,纳精囊内精子与卵子同时排出。

卵粒直径0.26mm~0.28mm,为沉 性卵,呈灰绿色或浅褐色。

受精后卵膜举起,卵膜径0.33mm~0.44mm。

4.2.3怀卵量 发育成熟的亲虾在水温升至26℃左右开始产卵,为多次产卵。

雌虾怀卵量20×10粒~ 50×10粒。

5遗传学特性 5.1染色体数目 日本对虾的染色体数目为2n=86。

5.2生化遗传学特性 5.2.1同工酶图谱 日本对虾成体肌肉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见图4,表现为一条酶带。

图4日本对虾肌肉LDH同工酶电泳图谱 5.2.2群体遗传变异范围 日本对虾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18.2%;平均杂合度的观测值为0.1042土0.0045。

6检测方法 6.1染色体的检测 6.1.1染色体的制备 6.1.1.1日本对虾胚胎或幼体放人含0.02%秋水仙素的海水中培养3h~4h。

6.1.1.2移去海水,加入0.075mol/L氯化钾溶液中室温下处理20min~30min。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50 B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20-2011 钝吻黄盖鲽 Marbled flounder 2011-06-16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620-201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岩、陈四清、刘曼红、沙珍霞、于东祥. I GB/T26620—2011 钝吻黄盖鲽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钝吻黄盖碟(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生长与繁殖、 细胞遗传学特性、生化遗传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钝吻黄盖蝶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3名称与分类 3.1学名 钝吻黄盖蝶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Gunther) 3.2分类地位 隶属于形目(Pleuronectiformes)、鳞亚目(Pleuronectoidei)、蝶科(Pleuronectidae)、蝶亚科 (Pleuronectinae)、黄盖蝶属(Pseudopleuronectes). 4主要形态特征 4.1外部形态特征 钝吻黄盖体呈卵圆形,背腹缘凸度相似.头部颇小,背面在上眼前缘上方有一凹刻.眼小,均在 右侧.眼间隔颇窄隆起呈嵴状,被鳞.牙颇小而侧扁,顶端略呈截形,呈门牙状,基部粗壮,排列紧密. 下领较长,突出于前;上领后端终止于下眼的前缘稍后的下方.有眼侧的前鼻孔接近上领;无眼侧的前 鼻孔后缘有一片状小瓣,后鼻孔仅为一大圆孔.上鳃盖边缘略呈游离. 鳞颇小,通常有眼侧为栉鳞,无眼侧为圆鳞,有时头部亦兼有弱栉鳞.头部仅吻及上下领无鳞,眼间 隔满被小型栉鳞.各鳍的鳍条均多少被鳞.左右侧线同等发达,前部在胸鳍上方有一较低的弓状弯曲 部,弯曲部中央至背鳍基底间有鳞22行~26行,直线部起点处至背鳍基底间有鳞32行~37行,侧线前 方的颗上枝甚短. 有眼侧为褐色或黄褐色,有时有大小不等的暗色斑纹散布体部,背鳍及臀鳍上有时亦有暗色斑纹, 尾鳍后缘暗色或黑色.钝吻黄盖蝶的外部形态见图1. 4.2可数性状 4.2.1背鳍鳍式:D.69~72 4.2.2臀鳍鳍式:A.50~53 4.2.3腹鳍鳍式:V.6 4.2.4胸鳍鳍式:P.11 4.2.5侧线鳞鳞式:75~83 1 GB/T26620—2011 4.2.6鳃耙数:3~47 4.2.7牙式:(09~13)/(0~212~15) 图1钝吻黄盖鲽的外部形态 4.3可量性状 可量性状实测比值见表1. 表1可量性状实测比值 项目 比值 项目 比值 体长/体高 2.2~2.4 头长/眼间距 11.7~17.6 体长/头长 4.0~4.4 头长/眼径 4~5.7 头长/吻长 6.2~7.3 5生长与繁殖 5.1生长 5.1.1不同年龄组的体长与体重 渤海钝吻黄盖不同年龄组的体长、体重实测值见表2. 表2渤海黄盖蝶不同年龄组的体长、体重实测值 项目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体长/mm 153 212 255 288 318 体重/g 70 183 311 460 600 5.1.2全长体重实测值 钝吻黄盖全长与体重的实测值见表3.钝吻黄盖鳞生长方程和体长体重关系参见附录B. 表3钝吻黄盖蝶全长与体重的实测值 全长/cm 4.2 4.5 4.6 4.7 5.1 5.2 5.4 5.7 6.0 6.4 6.6 体重/g 1.6 1.7 2 2.1 2.1 2.2 2.5 3.3 3.6 3.9 4.3 全长/cm 6.7 7.0 7.2 8.1 11.2 12.4 13.0 13.5 15.1 15.2 16.2 体重/g 4.8 5.2 5.5 7.9 18.0 24 26.0 30.0 36.0 38.0 48 全长/cm 16.6 17.2 17.8 18.6 18.7 18.8 19.6 20.5 体重/g 62 72 78 86 88 98 114 126 2 G...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50 B5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19-2011 斑节对虾 Giant tiger prawn 2011-06-16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619-2011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岩、于函、肖永双、张华. I GB/T26619-2011 斑节对虾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主要形态特征、生长与繁殖特性、遗传学特性以及检 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斑节对虾种质的检测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4.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19782中国对虾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体长body length 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到尾节末端的长度. 3.2 头胸甲长carapace length 眼窝后缘连线中央到头胸甲中线后缘的长度. 4名称与分类 4.1学名 斑节对虾Penaeus mondon Fabricius 1798. 4.2分类位置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甲壳纲(Crustacea) 十足目(Decapoda) 对虾科(Penaeidae) 对虾属 (Penaeus). 5形态特征 5.1外形 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暗绿色、深棕色和浅黄色横斑相间排列,构成腹部鲜艳斑纹.腹部游泳足 浅蓝色,原肢前面黄色,其缘毛桃红色,第2、3颚足外肢刚毛桃红色.斑节对虾的外部形态见图1. 图1斑节对虾外部形态 1 GB/T26619—2011 额角较平直,末端较粗,稍向上弯,伸至第1触角柄末端,上缘具7齿~8齿,胃上刺与第1齿距离 较大,约为第2齿至第3齿距离的2倍;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侧脊较低而钝,伸至胃上 刺下方.头胸甲具眼眶触角沟、颈沟.额角侧沟较深,伸至胃上刺下方.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但较浅 而窄,断续后伸.无额胃沟.肝脊较宽而钝,前半水平伸,后部稍低.眼胃脊约占头胸甲眼眶缘与肝刺 间距离的后部2/5.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胃上刺.眼眶角圆形.前侧角圆无颊刺;腹部第4节中部 至第6节背中央具纵脊.第6节长为高的1.1倍.尾节稍长于第6节,末端尖,无侧缘刺.对虾头胸甲 分区情况参见附录A. 第1触角柄刺伸至第1节中部,外缘末端刺较小,内侧附肢伸至柄第1节末或稍超出,第1触角鞭 较短,下鞭约为头胸甲的2/3,上鞭梢短于下鞭,上鞭基部较粗部分约占鞭长的1/3.第2触角鳞片超出 第1触角柄末端.第3额足伸至第1触角柄第3节末端(成体雄性),雌性及幼雄性伸至柄第1节末端, 雄性指节几乎与掌节等长,接于掌的近末端1/5处,掌末有丛毛.雌性者指为掌长的1/2~1/3. 第1步足伸至或稍超出第2触角柄腕末端.第3步足最长,伸至第1触角柄末,或以指节超出之. 第5步足伸至第2触角柄第1节中部.第1步足有基节刺和座节刺,第2步足仅有基节刺.第1步足 至第4步足具外肢,第5步足无外肢(对虾外形、体节、附肢情况参见附录A). 5.2雄性交接器 背中叶末端突小,半圆形,侧叶较宽,顶端较圆;明显地超出中叶之外,末部有雏形小齿.斑节对虾 雄性交接器见图2. Z 1m 雄性交接器背面 雄性交接器腹面 雄性交接器侧面 图2斑节对虾雄性交接器 5.3雄性附肢 略呈梯形,长为最大宽的近2倍,末半部较窄,基部较宽,边缘着生硬刺.斑节对虾雄性附肢见图3. 1 mm 图3斑节对虾雄性附肢 2 GB/T26619—2011 5.4雌性交接器 第4步足间有一粗大的钙化隆起,边缘密生较长的刚毛,形似花冠,后有1端突与纳精囊前中央纵 裂口相接.纳精囊盘状,宽大于长,约为长的1.2倍,中央纵行的开口边缘厚大成唇.斑节对虾雌性交 接器见图4. 10mm 图4斑节对虾雕性交接器 5.5可量性状 5.5.1第1触鞭较长,约为头胸甲长的2/3. 5.5.2眼胃脊约占头胸甲眼眶缘与肝刺间距离的后部2/5. 5.5.3第6节长为高的1.1倍. 5.5.4尾节稍长于第6节. 5.5.5第1触角鞭下鞭约为头胸甲的2/3,上鞭基部较粗部分约占鞭长的1/3. 5.6可数性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B 31 ICS 67.080.1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532-2011
地理标志产品慈溪杨梅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Cixi bayberry
2011-05-12发布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6532-2011
前言
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和GB/T1.1《标 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

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SAC/WG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慈溪市农业局、慈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柴春燕、徐永江、邵聚樟。

GB/T 26532-2011
地理标志产品慈溪杨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慈溪杨梅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慈溪 杨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21(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 GB/T12456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ISO2173:2003(E)水果和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计法(Fruitandvegetable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soluble solids-Refractometric meth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慈溪杨梅Cixibayberry 在规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生产的,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杨梅。

3.2 尊荠种the strainof Biqi 慈溪杨梅主栽品种。

果扁圆形,果实中等大小,果面紫红色至紫黑色,肉柱顶端圆钝,肉质细软,甜 酸适口,汁液多,具香气,核小。

早荠蜜梅、晚荠蜜梅为荸荠种选育出的新品种,成熟期相应早或迟7d左右。

3.3 肉柱flesh columniation 果实可食部分的多汁囊状体。

GB/T 26532-2011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范围,即东经 121°02'~121°42',北纬30°02'~30°24'的慈溪市行政区域内,见附录A。

5要求
5.1环境
6.5,疏松、排水良好。

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为海洋性气候覆盖区,属典型的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GB/T18407.2的规定。

5.2栽培技术 5.2.1品种选择 宜选择荸荠种、早荠蜜梅、晚荠蜜梅等优良品种。

5.2.2苗木要求 苗木应主干粗壮,枝条健壮,芽眼饱满;根系发达,须根多;嫁接口愈合良好,砧穗牢固结合;无病虫 害、机械伤及受冻伤等症状;无检疫性病虫害。

5.2.3定植
坡地采用水平梯田或鱼鳞坑栽植,每667㎡²栽苗木15株~25株。

裁苗时应做到“苗扶正、根舒展、土踏实、盖松土、覆柴草”五个环节。

5.2.4树体管理 适时、适度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并采用疏删、短截、拉枝、撑枝、摘心等方法管理。

5.2.5园地管理 采用自然生草栽培,果园逐年培土,每年采收前割草。

幼树逐年扩穴,中耕除草。

5.2.6施肥 幼树施速效肥,常年宜施2~3次。

成年树根据树龄、结果量、生长势及立地条件确定施肥量。

稳产树基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 采后肥以草木灰、焦泥灰等有机肥为主。

5.2.7花果量调节 宜采用修剪、疏花疏果等方法调节。

5.2.8病虫害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宜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按GB4285、GB/T8321的规 2
GB/T 26532-2011 定执行,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5.2.9灾害防御 应根据旱害、台风、雪害、霍害、水害、冻害等灾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灌溉、护理、修剪或施肥等。

5.3采收 杨梅成熟和采收日期因品种和立地条件而异,一般在6月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50 B52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439—2010 鲮 Mud carp 2011-01-14发布 201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6439-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新平、郑光明、罗建仁、陆小、陈永乐、刘毅辉. I GB/T26439—2010 鲮 1范围 本标准确立了鲮[Cirrhinus molitorella(Cuvier et Valenciennes)]的学名与分类、主要形态构造特 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检测方法以及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鲮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 1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18654.15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5部分:RAPD分析 SC1037 3学名与分类 3.1学名 鲮[Cirrhinus molitorella(Cuvier et Valenciennes)] 3.2分类位置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鲤科(Cyprinidae) 野鲮亚科(Labeoninae) 鲮属(Cirrhina). 4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4.1外部特征 4.1.1形态性状 体形延长,侧扁,稍高,腹部圆.头短小,稍尖.吻圆钝,吻皮边缘光滑,向下垂盖着上唇大部,上唇 两侧外露,其外缘具肉质细乳突.口下位,横裂,略呈弧形.上下领前缘扁薄锐利,上领较下颌长,上下 领前方具角质边缘.孔大.鳃盖膜在前盖骨后缘下方和峡部相连.背鳍无硬刺,尾鳍叉形.体背 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体侧上部每一鳞片后方具有一黑色斑点.自胸鳍上方侧线上下共有8~ 15个鳞片的基部有宝蓝色半月形的斑,聚集成一堆似菱形的斑块.背鳍和尾鳍灰色,背鳍后缘灰黑色, 其余各鳍淡灰色.幼鱼尾鳍基部具黑斑. 鲮的外部形态见图1. 4.1.2可数性状 4.1.2.1须 须2对,细小,吻须稍大,领须微小或退化,仅留痕迹. 1 GB/T26439-2010 4.1.2.2鳍式 CHINA 图1鲮的外形图 背鳍鳍式:D.指 13;营 4.1.2.3侧线鳞 鳞式:37 7 5.3 4.1.2.4第一鳃外俯鲲耙数 62~74. 4.1.3可量性状 样本范围:全 mm~212 体长为体高的3.28倍83倍,为头长豹4.3倍~5.18倍, 为尾柄长的7.28 .12倍,为尾博 )为吻长的2.55倍~3.75倍,为眼 径的3.00倍~4.80倍 为眼间距的 4.2内部构造特征 4.2.1鳔 D 分2室.前室鼎 后室长长约内前到倍 4.2.2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36~ 4.2.3下咽齿 下咽齿3行,齿式:2 VONVIS 4*2. 4.2.4腹膜 腹膜为白色. 5生长与繁殖 5.1生长 不同年龄组实测平均体长与体重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实测体长和实测体重 年龄/龄 1 2 3 4 5 6 体长/mn 85~232 135~270 177-285 242~320 280~370 320~400 体重/g 13.8~325.3 59.3-~524.1 138.9-621.3 371.5~894.3 587.6~1411.9 894.3~1804.2 鲮的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见附录A. 2 GB/T26439-2010 5.2繁殖 5.2.1性成熟年龄 雌、雄鱼均为3龄. 5.2.2产卵类型 产浮性卵,一年多次产卵. 5.2.3怀卵量 各体长组亲鱼的个体怀卵量见表2. 表2各体长组亲鱼的个体怀卵量 体长/mm 29 332 403 456 绝对怀卵量/粒 2.65X104 5.83x10 1821X104 31.49×104 相对怀卵量/(粒/g) NA 68.8 106. 142.9 注:表中所列参数的 10%, 6遗传学特性 O 6.1细胞遗传学管性 体细胞染色体数2n=50. 6 m24 见图2. 色体臂数NF喜90.鲮染色体组型 长 SOHVONV...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120 B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6438-2010 畜禽饲料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全收粪法测定猪配合饲料 表观消化能技术规程 Feed efficacy andsafety evaluation-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digestible energy of formula feed for pigs by the total collection method 2011-01-14发布 201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6438-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中国农业科学 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德发、朴香淑、胡琴、赵峰、马永喜、李鹏飞、王丁、张荣飞、朱滔。

GB/T 26438-2010 畜禽饲料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全收粪法测定猪配合饲料 表观消化能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畜禽饲料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中用全收粪法测定猪饲料表观消化能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专用于全收粪法测定猪配合饲料的表观消化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缺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102.4热学的量和单位 GB/T5915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 GB/T6435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10647饲料工业术语 GB/T14699.1饲料采样 GB/T16765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 GB/T17823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GB/T 20159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ISO9831:1998动物饲料、动物性产品和粪或尿总能的测量氧弹式热量计法(ISO9831:1998 Animal feeding stuffs,animal products,and feces or urine-Determination of gross calorific value- Bomb calorimeter method) 3术语和定义 GB3102.4和GB/T10647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全收粪法totalcollectionmethod 收集正试期内的全部粪便,以测定饲料中养分消化率的方法。

3.2 饲粮总干物质采食量grossdrymatterintake 饲粮总干物质采食量按式(1)计算。

GDM=M×DM (1) 式中: GDM一一饲粮总干物质采食量,单位为克(g); 1
GB/T 26438-2010 M-风干饲粮摄人量,单位为克(g); DM--饲粮干物质含量,%。

摄入总能gross energy intake 摄人总能按式(2)计算。

GE,=E,×GDM 式中: GE,一-摄人总能,单位为焦耳(J); 注:焦耳(J)按热化学卡(cala)换算,1热化学卡(cal)=4.184焦耳(J)(下同)。

E 1一一摄人饲粮干物质能值,单位为焦耳每克(J/g); GDM一饲粮总干物质摄人量,单位为克(g)。

3.4 粪总能grossenergy excreta 粪总能按式(3)计算。

GE=E× M (3) 式中: GE-粪总能,单位为焦耳(J); E-排出粪干物质能值,单位为焦耳每克(J/g); M-粪干物质量,单位为克(g)。

4原理 试验猪在正试期摄人的总能值(GE)减去同期排泄的粪总能值(GE)所得的有效能值,称为该饲 粮的表观消化能值(apparentdigestibleenergy,ADE)。

5试验期 5.1试验分适应期、预饲期和正试期3个阶段。

5.1.1适应期:不低于6d。

分别观察并记录每头试验猪供试饲粮的自由采食量,作为正试期饲粮投喂 量的决策依据。

5.1.2预饲期:不低于5d。

按适应期观察到的自由采食量的85%~90%的量准确定量饲喂,准备向 正试期过渡。

5.1.3正试期:不低于7d。

准确定量饲喂,同步记录每日每头试验猪排出的鲜粪重,并根据鲜粪留样 比例确定相对应的鲜粪重,以及鲜粪干物质含量(%)。

5.2试验动物 5.2.1从75日龄~8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健康猪群中选取体重在30kg以上、为平均体重 土2kg的去势公猪作为试验动物。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B 31 ICS 67.08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431-2010
甜椒 Sweetpepper
2011-01-14发布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6431--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洪、刘肃、刘新艳。

GB/T 26431-2010
甜椒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椒(CapsicumannumL.)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以及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标准不适用于加工用甜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 GB9689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要求 3.1等级 3.1.1基本要求 根据对每个等级的规定和允许误差,甜椒应符合下列条件: -完好; -无杂质; 无异味; 一无虫及由病虫造成的损伤; -无腐烂。

3.1.2等级划分 甜椒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各等级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表1甜椒等级 等级要求 特级同一品种,果形饱满,形态正常,色泽良好,果面清洁,新鲜,无皱缩、柔软现象。

切口整齐 (如适用)。

无灼伤、冷害、冻害,无疤痕和机械伤。

同一包装内产品整齐 同一品种,果形较饱满,形态正常,色泽较好,果面较清洁,新鲜,无皱缩、柔软现象。

切口整 一级齐(如适用)。

无明显的灼伤、冷害、冻害、疤痕和机械伤,无裂口和洞孔。

同一包装内产品基 本整齐 二级同一品种或相似品种,果形、色泽尚好,果面较清洁、新鲜。

允许有轻微的灼伤、冷害、冻害、疤 痕、机械伤,基本无裂口和洞孔。

同一包装内产品较整齐
1
GB/T 26431-2010
3.1.3允许误差范围 按质量或个数计: a)特级允许有5%的产品不符合该等级的要求,但应符合一级的要求; c)二级允许有10%的产品不符合该等级的要求;但应符合基本要求。

3.2规格 3.2.1规格划分 根据果实的形状以横径或长度来划分甜椒的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规格划分应符合表2中 的规定。

表2甜椒规格 形状规格/cm
大(L)中(M)小(S) 羊(牛)角形、圆锥形甜椒长度>1510~1510 灯笼形甜椒横径>5~7< 5 3.2.2允许误差范围 按质量或个数计: a)特级允许有5%的产品不符合同一规格的要求; b)一级和二级允许有10%的产品不符合同一规格的要求。

3.3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GB2762和GB2763中的有关规定。

3.4净含量及允许误差 单位包装净含量及允许误差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感官 取样量按GB/T885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品种、果形、色泽、生长程度、清洁、新鲜、腐烂、灼伤、冷 害、冻害、疤痕、机械伤采用目测的方法检验。

异味采用嗅的方法检验。

病虫害有明显症状或症状不明 4.2长度 取样量按GB/T885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用尺测量牛角形、羊角形、圆锥形果实从果顶到果肩的 距离,单位为厘米。

4.3横径 取样量按GB/T885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用卡尺测量灯笼形果实最宽处的直径,单位为厘米。

4.4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的检测按照GB2762和GB2763中相应的规定执行。

4.5净含量 对于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检测按照JF1070中相应的规定执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1.1型式检验 2
GB/T 26431-2010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 行型式检验: a)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及合同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b)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c)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5.1.2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应进行交收检验。

交收检验内容包括等级规格、包装、标识和净含量。

检验合格 并附合格证后方可交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65.120 B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427-2010 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Bacillus cereus in feeds (ISO 7932:2004 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presumptive Bacillus cereus- Colony-count technique at30℃,MOD) 2011-01-14发布 201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 GB/T26427-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杜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25千字 2011年5月第一版2011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2015定价18.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33533 GB/T26427-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7932:2004《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微生物学推定蜡样芽孢杆 菌计数的水平方法30℃时菌落计数技术》(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7932:2004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7932:2004的 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7932:2004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这些差异涉及的条款已通过在其外侧页边空白位 置的垂直单线(|)进行了标识,附录C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ISO7937:2004的目次; —删除了ISO7937:2004的引言; -一删除了ISO7937:2004的参考文献; —增加了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技术. 本标准由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红惠、孙晓棠、羊宋贞、张鲜蛟、陈远良. I GB/T26427-2010 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4699.1饲料采样(GB/T14699.1一2005,ISO6497:2002 IDT) GB/T20195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GB/T20195-2006 ISO6498:1998 IDT) SN/T1538.2一2007培养基制备指南第2部分:培养基性能测试实用指南(SN/T1538.2- 2007 ISO/TS11133-2:2003 MOD) 3术语和定义 3.1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典型菌落,并经本标准指定的方法确证为阳性的细菌. 4原理 4.1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平板表面涂布特定量的待测液体样品或特定量的其他类型待测样品的初始 悬液.在相同的条件下制备待测样品或初始悬液的十倍梯度稀释物. 4.2平板30℃培养18h~48h. 4.3典型菌落的数量用确证试验证实,计算每毫升或每克试样中蜡样芽孢杆菌菌数. 5稀释液、培养基及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实验室用水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 纯度的水. 5.1蛋白陈生理盐水稀释液:参见附录A中的A.1. 5.2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MYP)琼脂培养基:参见附录A中的A.2. 5.3羊血琼脂:参见附录A中的A.3. 5.4革兰氏染色液:参见附录A中的A.4. 5.5 动力培养基:参见附录A中的A.5. 5.6甲醇. GB/T26427-2010 |5.70.5%碱性复红染色液:参见附录A中的A.6. 6设备和玻璃器皿 需配备微生物学常规设备和以下设备. 6.1千热灭菌烘箱或湿热高压灭菌锅. 6.2干燥箱或培养箱:对流通风,能调节温度至37℃士1℃到55℃士1℃. 6.3恒温培养箱:30℃±1℃. 6.4水浴锅:44℃~47℃可调. 6.5pH计:25℃最小检测单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20 J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76—2010 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Qualification methods of welding procedure for welding consumables 2010-12-23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776-201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评定方法 1 3.1一般原则 .1 3.2电焊条评定方法 2 3.3其他焊接材料评定方法 5 4评定记录 5 I GB/T25776-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金威焊材有限公司、建德市新安江电焊条厂. 本标准起草人:储继君、李振华、李春范、陈义岗、侯永泰、崔晓东、洪韬. GB/T25776—2010 焊接材料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材料的电弧稳定性、脱渣性、再引弧性能、飞溅率、熔化系数、熔敷效率及焊接发 尘量等焊接工艺性能的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药芯焊丝电弧焊等焊接用钢、镍及镍合金、铜及 铜合金、铝及铝合金等焊接材料的焊接工艺性能评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2.1 交流电弧稳定性AC arc stability 采用交流焊接电源施焊时,电弧保持稳定燃烧的程度. 2.2 脱渣性detacbability 渣壳从焊缝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 2.3 再引弧性能 reignition capability 焊接一段时间停弧后,重新引燃电弧的能力 2.4 飞溅率spatter loss rate 飞溅损失的量与熔化的焊丝(或焊条)量的百分比. 2.5 熔化系数melting coefficient 熔焊过程中,单位电流单位时间内,焊芯(或焊丝)的熔化量[g/(Ah)] 2.6 IS 熔敷效率deposition efficiency 熔敷金属量与熔化的填充金属(焊芯或焊丝)量的百分比. 2.7 焊接发尘量total amount of weld fumes 焊接时,单位质量的焊接材料(焊条或焊丝)所产生的烟尘量[g/kg]. 3评定方法 3.1一般原则 在评定中如无特殊要求,焊接电流采用制造厂推荐的最大电流的90%,交直流两用的焊接材料采 用交流施焊,焊接电压和烘干等规范采用制造厂推荐规范.除镍、铜、铝采用相应的试板外,其他焊接材 料采用与其熔敷金属化学成分相当的试板或碳含量不超过.2%的碳锰焊接结构钢,试板的表面应经 打磨或机械加工,以去除油污、氧化皮等. 1 GB/T25776-2010 电弧稳定性、熔化系数、熔敷效率等项目也可采用相应仪器进行评定. 3.2电焊条评定方法 3.2.1交流电弧稳定性 试验应采用交流焊接电源,在尺寸为400mmX100mm×(12~20)mm的试板上施焊一条焊道,焊 条的剩余长度约为50mm.在施焊过程中,观察灭弧、喘息次数.每种焊条测定三根,取其算术平 均值. 3.2.2脱渣性 试验在单块尺寸为400mmX100mm×(14~16)mm的两块试板对接坡口内焊接,焊前点焊固定 试板,直径不大于5.0mm的焊条坡口角度为70°士1°,直径大于5.0mm的焊条坡口角度为90°士1°,钝 边为1mm~3mm 不留根部间隙. 焊接时采用单道焊,焊条不摆动,焊道长度和熔化焊条长度比值约为1:1.3,焊条的剩余长度约 50mm.试板焊接后,立即将焊道朝下水平置于锤击平台上,保证落球锤击在试板中心位置.将质量为 2kg的铁球置于1.3m高的支架上.焊后1min 使铁球从固定的落点,以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状态 锤击试板中心. 酸性焊条连续锤击三次,碱性焊条连续锤击五次,按公式(1)计算脱渣率.每种焊条测定两次,取其 算术平均值. D= l0-1 lo ×100% (1) 式中: D—脱渣率; lo一焊道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一未脱渣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m). 其中,未脱渣总长度l按公式(2)计算. l=l1l20.2Xl3 (2) 式中: l一未脱渣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1一未脱渣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2—严重粘渣长度22,单位为毫米(mm); l3一轻微粘渣长度3),单位为毫米(mm). 3.2.3再引弧性能 试验前,准备尺寸为400mm×10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20 J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75-2010 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 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 for welding consumables- Type of product dimensions tolerances and markings (ISO 544:2003 Welding consumables-Technical delivery conditions for welding filler materials-Type of product dimensions tolerances and markings MOD) 2010-12-23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775—2010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产品类型和适用的焊接方法 1 4尺寸及公差2 5供货状态 3 6包装 7 7标志 7 GB/T25775—2010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544:2003《焊接材料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 差和标志》. 考虑我国焊接材料生产应用的实际情况,采用ISO544:2003时做了如下技术内容修改: 一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EN10204、ENISO4063等标准,对ISO544:2003引用的EN ISO4063标准,用已被等同采用的我国标准GB/T5185替代; —表1中适用的焊接方法直接采用GB/T5185中文字表述,未引用ISO标准中的英文符号; ——表4供货形式中增加了外径为270mm的盘状形式; 一将表4中代号为S300和S350两种形式的幅宽由“1030/一3”修改为“1003/一3”.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一一标准名称修改为“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一按国内习惯,将第6章“标志”和第7章“包装”编排顺序进行了调换; 一一将第8章“检验文件”修改为“质量证明”.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建德市新安江电焊条厂、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武汉铁铺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李连胜、储继君、马恒胜、侯永泰、邹建华、李振华、程宁. I GB/T25775-2010 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 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熔化焊焊接材料的产品类型、尺寸、公差、供货状态、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焊条、焊丝及填充丝、焊带等焊接材料产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焊接辅助材料,如保护气体、衬垫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185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GB/T5185一2005,ISO4063:1998 IDT) 3产品类型和适用的焊接方法 本标准包括的产品类型及其适用的焊接方法见表1,括号中的代号按GB/T5185. 表1产品类型和适用的焊接方法 产品类型 适用的焊接方法“ 焊条 焊条电弧焊(111) 实心填充丝 实心焊丝(非电极) 气电立焊(73)、电焊(72)、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实心焊丝(电极) 培化核佳气体保护电弧焊MAG135、 药芯填充丝 药芯焊丝(非电极) 激光焊(52)、鸭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1G(141) 气电立焊(73)、电渣焊(72)、等离子弧焊(15)、埋弧焊 药芯焊丝(电极) 体保护的药忘丝电(6)自保护百 芯焊丝电弧焊(114) 实心焊带 电渣焊(72)、埋弧焊(12) 药芯焊带 气电立焊(73)、电渣焊(72)、埋弧焊(12) 金属箔片 激光焊(52)、电子束焊(51) 本标准中的产品类型并不仅限于表中列出的焊接方法. GB/T25775—2010 4尺寸及公差 4.1焊条、焊丝及填充丝 焊条、焊丝及填充丝的尺寸及公差见表2. 表2焊条、焊丝及填充丝的尺寸及公差 单位为毫米 产品 实心焊丝 药芯焊丝 填充丝 焊条 类型 12、15、52、 焊接方 15 51、52、 12、72、 72、73、114、 15、31、141 法代号 111 131、135、141 7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20 J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74.3-2010/ISO15792-3:2000 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3部分:T型接头 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Test methods for welding consumables- Part 3:Preparation and testing of a fillet weld specimens for T-joint (ISO 15792-3:2000 Welding consumables-Test methods- Part 3:Classification testing of positional capacity and root penetration of welding consumables in a fillet weld IDT) 2010-12-23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774.3-2010/ISO15792-3:200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一般原则 1 4试验用母材 .1 5试件制备 1 6试件检查 2 7试验报告 4 I GB/T25774.3-2010/ISO15792-3:2000 前言 GB/T25774《焊接材料的检验》分为三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第2部分:钢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第3部分:T型接头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本部分是GB/T25774《焊接材料的检验》的第3部分,等同采用ISO15792-3:2000《焊接材料试 验方法第3部分:焊接材料角焊缝根部熔深及承载能力试验分类》.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标准名称修改为“焊接材料的检验第3部分:T型接头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一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5817、ISO6947等国际标准,用已被等同采用的我国相应标准 替代. 本部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张家港亨昌焊材有限公司、建 德市新安江电焊条厂、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侯永泰、储继君、李建华、徐和生、于国宏、栾敬岳. GB/T25774.3-2010/ISO15792-3:2000 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3部分:T型接头 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1范围 GB/T25774的本部分规定了焊接材料的T型接头角焊缝试验用母材、试件制备、试件检查和试验 报告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钢、镍及镍合金等焊接材料的T型接头角焊缝试验评定. 本部分未规定验收要求验收要求按相关焊接材料产品标准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577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 166 2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GB/T16672一1996,ISO6947:1993 IDT) GB/T 194 工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ISO5817:1992 IDT) 3一般原则 试验的焊接 材按相关焊接材料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选取.试件应按焊接材料产品标准和以下要 求进行制备和试验武验结果应满足相关焊接材料产品标准的要求 4试验用母材 试验用母材应采用焊接材料产品标准中要求的试板材料和规定的试板尺寸.焊接面应去除氧化 皮、锈蚀及其他缺陷. 5试件制备 VIS 5.1试板由立板和底板组成,底板应平直、光洁,当立板装配在底板上时,两板结合处应无明显缝隙. 立板和底板的装配按图1所示.接头的两端应进行牢固的定位焊,以保证沿整个接头长度方向的紧密 接触及立板和底板之间保持90°角.立板和底板的尺寸按相关焊接材料产品标准的要求. GB/T25774.3-2010/ISO15792-3:2000 单位为毫米 P25 2 1——立板; 2——底板; a一一起焊点; b—第一根焊条收弧处; c——焊接方向; d——切取断面位置; 一一底板应平直且与立板在整个长度方向紧密接触. 注:如果焊接材料产品标准中未规定t、w和l的数值,可采用t=10mm~12mm w≥75mm ≥300mm 图1角焊缝试件制备 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20 J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74.1-2010 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 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Test methods for welding consumables- Part 1:Preparation and testing of deposited metal specimens f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steel nickel and nickel alloys (ISO 15792-1:2000 Welding consumables-Test methods- Part 1:Test methods for all-weld metal test specimens in steel nickel and nickel alloys MOD) 2010-12-23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774.1-2010 目 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一般原则 4试验用母材 1 5试件制备 1 6焊接条件1 7热处理 .3 8取样位置和试样尺寸 3 9复验 3 10试验报告 3 GB/T25774.1-2010 前言 GB/T25774《焊接材料的检验》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第2部分:钢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一一第3部分:T型接头角焊缝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本部分是GB/T25774《焊接材料的检验》的第1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5792-1:2000《焊接 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试样制备方法》. 考虑我国焊接材料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验的实际情况,采用ISO15792-1:2000时做了如下技术内 容修改: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ISO5178、ISO9016:2000及ISO13916:1996等国际标准,用已被等 同采用的我国相应标准替代; —增加了12种试件类型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一按国内习惯,对于ISO15792-1中的1.0和1.1类型的试件,以及增加的2.2、2.3、2.7、2.8类 型的试件,未采用8mm的拉棒,而采用6mm的拉棒; -一在第4章“试验用母材”中增加了隔离层厚度不小于3mm的要求; ——明示了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尺寸的要求. 本部分还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标准名称修改为“焊接材料的检验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 及检验”. 本部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建德市新安江电焊条厂、北京金 威焊材有限公司、武汉铁锚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高盛平、储继君、徐和生、边境、程宁、侯永泰、陈默. GB/T25774.1—2010 焊接材料的检验 第1部分:钢、镍及镍合金熔敷金属力学 性能试样的制备及检验 1范围 GB/T25774的本部分规定了钢、镍及镍合金焊接材料的熔敷金属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的制备及 检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材料或其他电弧焊熔敷金属力学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577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2650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0一2008,ISO9016:2001 IDT) GB/T2652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一2008,ISO5178:2001 IDT) GB/T1859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GB/T18591一2001, ISO13916:1996 IDT) 3一般原则 试验的焊接材料按相关的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选取,熔敷金属的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按以下要求 进行制备. 4试验用母材 试验用母材应与焊接材料产品标准中要求的熔数金属力学性能试验用材料一致,若采用其他母 材,应采用试验的焊接材料在坡口面和垫板面至少焊接两层隔离层,隔离层的厚度加工后不小于3mm 以确保...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10 J3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73—2010 燃气机熔化焊技术规范 Fusion welding specifications for bustion engine 2010-12-23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773-2010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AWSD17.1:2001《航空航天熔化焊应用规范》(英文版). 本标准在参考AWSD17.1:2001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了如下修改: 一删除了设计部分; 一一企业及人员资质的认证参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 ——保留了工艺实施环节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相关标准做了调整; ——缺欠的限值、焊缝的形状和尺寸要求以附录的形式做出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平、邹慧、陈亚军、纪朝辉. I GB/T25773—2010 燃气机熔化焊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机熔焊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燃气机部件的熔焊,适用的母材包括:钢、镍及镍合金、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和镁 及镁合金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一2008, ISO9692-1:2003 MOD)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一2008,ISO9712:2005 IDT) GB/T12467.2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第2部分:完整质量要求(GB/T12467.2一2009, ISO3834-2:2005 IDT) GB/T15169钢熔化焊焊工技能评定 GB/T1859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GB/T18591一2001, ISO13916:1996 IDT) GB/T19419焊接管理任务与职责(GB/T19419一2003,ISO14731:1997 IDT) GB/T19805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GB/T19805一2005,ISO14732:1998 IDT) GB/T19866一2005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的一般原则(GB/T19866一2005,ISO15607:2003 IDT) GB/T19867.1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GB/T19867.1一2005,ISO15609-1:2004 IDT) GB/T19867.3电子束焊接工艺规程(GB/T19867.3一2008,ISO15609-3:2004 IDT) GB/T19867.4激光焊接工艺规程(GB/T19867.4一2008,ISO15609-4:2004 IDT) GB/T19869.1钢、镍及镍合金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GB/T19869.1一2005,ISO15614-1:2004 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我纠正in-process correction 焊工在提交焊件做检验之前,对焊件所做的工艺性纠正. 3.2 返修rework 焊件经检验后,在焊后状态所做的纠正.焊件经返修后,应达到原始的设计要求. 3.3 修复repair 指对焊接缺陷的修正,焊件修复后可能无法达到原始的设计要求, 1 GB/T257732010 3.4 关键结构critical applications 在失效后会严重危及工作人员,或者引起系统失效的结构或部件. 3.5 次关键结构semi critical applications 在失效后会减少系统的效率,但是不会引起系统失效或人身危害的结构或部件. 3.6 非关键结构noncritical applications 在失效后不影响其他部件功能和人身安全的结构或部件. 4总则 4.1制造企业的资质 制造企业应按照GB/T12467.2的要求,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焊接制造活动得到有效 控制.燃气机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在满足本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还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程的 规定. 4.2焊接及相关人员的要求 从事焊接管理、操作和检验的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考核并获得相应的资质.焊接责任人员、焊工、 焊接操作工、无损检测人员的考核要求可参见GB/T19419、GB/T15169、GB/T19805、GB/T9445(或 相关标准)的规定. 4.3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制造企业应在焊接生产开始之前,根据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47.020 U15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25505-2010 海洋渔业船舶系泊、航行及 捕捞试验通则 General provisions for programming mooring sea trials and fishing of sea going fishery vessel 2011-01-10发布 201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25505-201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1 2一般要求 1 3系泊试验 1 3.1锚装置及错机试验 3.2舵装置及舵机试验 2 3.3渔捞机械试验 3 3.4起重设备试验 .3 3.5系缆装置试验 5 3.6救生设备试验 5 3.7舷梯装置试验 3.8门、窗、舱口盖及其他开口的关闭装置试验 .6 3.9探火及失火报警系统试验 7 3.10灭火系统试验 7 3.11舱底系统及油污水滤油设备试验 8 3.12 压载系统试验 *9 3.13供水及甲板疏排水系统试验 .10 3.14 卫生排泄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试验 10 3.15通风系统试验 11 3.16 空气压缩机和压缩空气系统试验 11 3.17 滑油、燃油及冷却系统试验 11 3.18 燃油及滑油分油机试验 12 3.19辅锅炉试验 12 3.20 制冷系统试验 13 3.21 空调系统试验 **15 3.22推进系统试验 .15 3.23辅柴油机试验 .17 3.24发电机试验 17 3.25 应急发电机试验 18 3.26 配电装置试验 19 3.27 拖动电机及控制装置试验 . 19 3.28 蓄电池组及充放电控制装置试验 19 3.29主、应急照明及诱鱼灯系统试验 19 3.30电取暖器、电空调器、电风扇试验 20 3.31船内通信及信号装置试验 20 3.32无线电通信设备试验 20 3.33助渔、助航设备试验 21 3.34信号设备试验 23 I GB/T25505-2010 3.35系柱拖力试验 ** .24 4航行试验 24 4.1船舶性能试验 .24 4.2操舵试验 25 4.3抛铺试验 26 4.4推进系统试验 27 4.5辅锅炉试验 28 4.6海水淡化装置试验 28 4.7柴油发电机组试验 .28 4.8无线电通信设备试验 29 4.9助渔、助航设备试验 29 5捕捞试验 30 5.1一般要求 30 5.2拖网渔船试验 30 5.3围网渔船试验 30 5.4其他作业方式渔船试验 31 5.5其他设备试验 .3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记录报告格式 32 附录B(资料性附录)渔船起重设备安全工作负荷(SWL)的确定63 GB/T25505—201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渔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渔业船舶检验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怒涛、魏广东、宁乾冰、姜朋乐、赵景涛、史本建、张华忠、李瑞华. GB/T25505—2010 海洋渔业船舶系泊、航行及 捕捞试验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渔业船舶(以下简称渔船)系泊、航行及捕捞试验的一般要求、试验条件、试验项 目及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造的船长不小于24m的柴油机动力渔船,其他船舶可参照执行. 2一般要求 2.1新建渔船的试验应在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时进行. 2.2首制渔船航行试验前应进行倾斜试验,其倾斜试验报告和完工稳性计算书应经验船部门批准.航 行试验应在消除了系泊试验中发现的教障、缺陷后进行., 2.3每一船厂建造的同型第一艘或第一对捕捞作业渔船,应进行捕捞试验;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7.100 N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5473-2010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 Line regulator used in welding,cutting and allied processes (ISO 7291:1999,Gas welding equipment- Pressure regulators for manifold systems used in welding, cutting and allied processes up to 300 bar,MOD) 2010-12-01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5473-2010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和命名 3.1术语和定义 3.2命名. 4符号和单位 2 4.1符号. 2 4.2单位 2 5制造要求 3 5.1材料 5.2设计、加工和装配.. 3 6物理特性 6.1压力 6.2流量.. 5 6.3工作特性 6 7型式试验程序 6 7.1总则 6 7.2试验样机和必备的文件 6 7.3试验条件 6 7.4性能试验 7 7.5力学试验 7.6标志持久性的试验 11 8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贮存 11 8.1标志.... 11 8.2使用说明书 11 12 8.3包装 12 8.4贮存. 12 9检验规则 12 9.1出厂检验.. 12 9.2型式检验. 12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7291:1999章条编号对照 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7291:1999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非金属材料的耐溶剂性能 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压力调节装置 17 附录E(资料性附录)气体外部泄漏量试验 18 参考文... 20
GB/T 25473-2010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7291:1999《气焊设备用于300bar以下的焊接、切割及相关工艺用汇流系 统上的压力调节器》英文版)。

本标准是根据ISO7291:1999重新起草的,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7291:1999 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法律要求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对ISO7291:1999进行了一些修改。

有关技术性差异已 在正文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并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 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将计量单位bar转换为法定计量单位MPa;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减压器厂有限公司、宁波隆兴焊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鸿业仪器仪表有 限公司、宁波华缘气体控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市江北兴达焊割减压仪表厂、雷尔达仪表有限公司、 红旗仪表(长兴)有限公司、江苏威玛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剑华、简履平、陈定龙、宗鹏举、于妙均。


GB/T254732010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管路减压器(以下简称减压器)的定义和命名、符号和单位、 制造要求、物理特性、型式试验及程序和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贮存、检验规则等要求。

汇流到总管的高压气体,调节至所需要输出压力的单级和双级管路减压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GB/T7899所述的直接安装在气瓶上的减压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GB/T321-2005,ISO3;1973,IDT) GB/T7899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减压器(GB/T7899-2006,ISO2503:1998,MOD) GB/T15464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5112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压力表(ISO5171:1995,MOD) 3定义和命名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1 管路减压器lineregulator 将通常可变的来自管路的进口压力调节到尽可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30 J64 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443-2010 移动式点焊机 Portable spot welding machines .docin. 2010-11-10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443-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天力机电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深圳 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天府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勇、徐家庆、成海晖、王光良、邱光、陈云龙、王巍. .docin. I GB/T25443-2010 移动式点焊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式点焊机(以下简称焊机)的通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不超过GB/T156-2007中表1规定的电压供电或由机械设备驱动的焊机,包括单 独和多站使用的焊机. 电阻焊机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与焊机可以组成为一体,也可以分开为单独设备,但不论采取哪 种结构形式,都适用于本标准. 注:本标准不包括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向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川于本标准,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具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3/T156-2007标准电(I16:6038:2002 M01) GB/T2900.22电工名词术语电焊机 GB/丁83662004阻焊电阻焊机机械和电气要求1S669:2000,M(0D) GB10249电焊机型号编制方法 (GB15578208电阻焊机的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2、GB/T8366 (B15578-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产品分类及型号: 4.1产品分类 4.1.1焊机按结构形式分为 a 悬挂式点焊机; docin. b) 手持式点焊机. 4.1.2焊机按使用类型分为 a)移动式点焊机; b)点焊机器人焊钳. 4.1.3按输入电源相数分为: a)单相点焊机; b)三相点焊机. 4.1.4按工作原理分为: a)工频点焊机; b)整流式点焊机; c)逆变式点焊机; d)电容储能式点焊机. 4.1.5按工作频率分为: a)工频点焊机; b)中频式点焊机; GB/T25443—2010 c)高频式点焊机. 4.2型号 焊机型号按照GB/T10249编制. 5使用条件 5.1环境条件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焊机应能在下述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周围环境空气温度范围:5℃~40℃; 空气相对湿度:40℃时不超过50%; 20℃时不超过90%. 周围空气中的灰尘、酸、腐蚀性气体或物质等不超过正常含量,由于焊接过程而产生的这些物 质除外. b)冷却介质的温度不应超过: 1)液体冷却进口处30℃; 注:若添加防冻液,则最低环境温度可相应降低,以不凝固为条件. 2)空气冷却40℃. c)液体冷却液的进口压力范围:0.15MPa~0.3MPa. d)液体冷却液应符合相应标准,采用水冷却的水质应符合工业用水水质标准. e)海拔高度应不超过1000m. 注: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可以商定不同的环境条件,商定后的焊机要进行标注. 5.2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应符合GB/T156的规定.供电电网品质应达到下列要求: a)电压波形应为实际的正弦波. b)电网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0%. c)电网电压频率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I%. d)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士4%. 6安全要求 NV cin. 技术条件 7.1次级空载电压 7.1.1焊机的次级空载电压值由产品标准规定,其允差应≤士2%. 7.1.2额定空载电压的调节可以是无级的或有级的.对于无热量控制的有级调节,其每一级的增长率 应不超过20%. 7.2加压机构 7.2.1焊机的加压机构应保证电极间的压力稳定,额定电极力的实际值与额定值之差应不大于额定值 的士8%. 7.2.2焊机的加压机构应保证电极力在额定值的30%~100%范围内连续可调. 7.3次级最大短路电流 焊机的次级最大短路电流由产品标准规定.在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时,其最大允差为规定值的 一10%;在采用直接测量方法时,其最大允差为规定值的一5%. 7.4结构 7.4.1焊机的转动部分、滑动导轨等表面应加以保护,以免焊接时产生的火花或金属熔滴飞溅于上. 7.4.2焊机的锁紧装置锁紧时应牢固可靠. 2 GB/T25443—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30 J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313—2010 焊接设备电磁场检测与评估准则 The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of welding equipment 2010-11-10发布 2011-05-01实施 锦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数码防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313-2010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检测方法 2 5测量设备与条件 3 6检测报告 4 7豁免管理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低频电磁场的说明 6 GB/T25313-2010 前言 本标准的制定中,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限制时变电场、 磁场和电磁场(300GHz及以下)曝露的导则,1998》、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 (IEEE/ICES)《关于人体曝露到0~3kHz电磁场安全水平(IEEEC95.6-2002)》以及我国环保部《电磁 辐射曝露限值和测量方法》(2008年11月征求意见稿),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在无操作人员时、正常工 作情况下焊接设备所产生的辐射电磁场的检测条件和评估方法.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 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永伦、陈额、邱光、肖介光、潘磊、苏东、萧波、张军. I GB/T25313-2010 焊接设备电磁场检测与评估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弧焊和电阻焊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所产生的辐射电磁场场强的检测条件和评估 方法.所涉及的电磁辐射频率为1MHz以下.根据目前对电磁辐射检测的实际能力,检测的频率是从 10Hz(或可更低)至400kHz(或可更高)的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弧焊和电阻焊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113.101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 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场的均方根最大值maximum r.m.s.value of electric field(maximum electric field) 在给定测量点的椭圆形电场半长轴的均方根值. 3.2 磁场的均方根最大值maximum r.m.s.value of magnetic field(maximum magnetic field) 在给定测量点的椭圆形磁场半长轴的均方根值. 3.3 准静态场quasi-static field 当被测的电磁场满足条件f<<c÷l 其中,f是场频率,c是光速,l是场源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3.4 电场合成resultant electric field 电场合成的表达式为: ER-EEE 其中: E:、E 和E分别是电场的三个正交分量的均方根值. 或表达为: ER=√ExEm 其中: Emx、Ein分别为椭圆形电场半长轴和半短轴的均方根值. 3.5 磁场合成resultant magnetic field 磁场合成的表达式为: GB/T25313—2010 BR=√B2BB 其中: B、B 和B.分别是磁场的三个正交分量的均方根值. 或表达为: Bg=√BaxBmin 其中: Bmx、Bmn分别为椭圆形磁场半长轴和半短轴的均方根值. 3.6 振幅因数(振幅与有效值之比)crest factor 在周期内波形峰值与均方根值之比 3.7 噪声干扰crosstalk 由交流电源或相邻电路生的脉冲形信号 3.8 频率响应freguetcy response 检测仪器对不同频电磁场的幅频特性. 3.9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检测仪器在测时达到最终数值的某一规定百分率所需要的时间. 3.10 传输频带pass band (1)使数据低衰减传输的频谱范围: (2)电路或系统以较低的衰减通过某一频段的滤波(对其他频率相对于截止). 3.11 校正检测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30 J6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312-2010 焊接设备电磁场对操作人员 影响程度的评价准则 The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welder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welding equipment 2010-11-10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数码防伪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5312—2010 目次 前言 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曝露限值 2 3.1曝露限值 2 3.2基本限值 3 3.3电场下的曝露 3 3.4综合评估方法 3 4试验与评估程序 3 4.1焊接环境电磁场测量 3 4.2电磁辐射现场监测的质量保证 4 4.3测试设备 4 4.4焊接电磁曝露评估方案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关于焊接作业人员电磁曝露的限定值及评估限值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关于焊接电磁场防护的一般信息 9 附录(资料性附录)人体内感应的电流密度和内部电场的计算方法—一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的 二维模型 10 GB/T25312-2010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 磁场(300GHz及以下)曝露的导则,1998》、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电磁安全委员会(IEEE/ ICES)《关于人体曝露到0~3kHz电磁场安全水平(IEEEC95.6-2002)》以及国内现行的相关标准,并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在焊接环境下操作人员电磁场曝露限值的检测与评估的实施方法.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 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电气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永伦、陈颜、邱光、肖介光、尹显华、潘磊、杨庆轩、萧波、支楠、张军. I GB/T25312-2010 焊接设备电磁场对操作人员 影响程度的评价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设备及其辅助装置在正常焊接条件下产生的电磁场对现场操作人员影响的 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焊接设备及其辅助装置. 本标准不涉及对焊接设备产品电磁兼容性的评定. 注1:本标准所涵盖的焊接设备主要包括电弧焊设备、电阻焊设备及其外围辅助设备,包括焊接电源、送丝装置、水 冷箱、输出线缆、焊炬引弧和稳弧器等. 注2:本标准不包含对已知焊接设备电磁环境的检测和评估.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基本限值basic limit 直接依据确定的健康效应,并对不确定的健康效应采取了预防性原则而制定的曝露在时变的电场、 磁场和电磁场的物理量限值.在本标准中,根据场的频率,基本限值的物理量为电流密度()、比吸收 率(SAR)、功率密度(S).基本限值物理量通常难于直接测量. 2.2 导出限值reference limit 用以评估在实际曝露条件下基本限值是否可能被超出.导出限值表示电场、磁场、电磁场与曝露个 体的最大耦合状态,它通过基本限值用数学模型以及在特定频率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推导出来的,该 限值用电场强度(E)、磁场强度(H)、磁感应强度(B)、脉冲场为比吸收能(SA)、功率密度S等物理量表 示.由于其便于直接测量,通常用于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并进行安全评估.当实际测量值低于导出限值 可以保证基本限值不超标;而当测量值超出导出限值时并不能说明其一定超出基本限值,还需对基本限 值开展进一步的详细评估.由此可提供最有效的防护. 2.3 全身曝露whole-body exposure 人体整体处于电磁场中的曝露. 2.4 局部曝露partial exposure 人体表面的局部处于电磁场中的曝露. 2.5 电场electric field 由电场强度与电通密度表征的电磁场的组成部分. 2.6 磁场magnetic field 由磁场强度与磁通密度表征的电磁场的组成部分. GB/T25312-2010 2.7 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s 由四个相互有关的矢量确定的,与电流密度和体电荷密度一起表征介质或真空中的电和磁状态 的场. 2.8 电场强度electric field strength 电场矢量场量E的大小决定了静电荷q上作用的电场力F 具体可表述为: 注:电场强度的单位是伏特每米(m). 2.9 磁场强度 magnet...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5.160.30 J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311-2010 固定式对焊机 Stationary resistance butt welding machines .docin. 2010-11-10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d 固定式对焊机 GB/T25311-2010 n. 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8千字 2010年12月第一版2010年12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1132定价14.00元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010)68533533 GB/T25311-2010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凯尔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松兴电器有限公司、天 津市科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光、王仕凯、刘国瑛、陈振生、王巍、刘大文. .docin. I GB/T25311-2010 固定式对焊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式电阻对焊机及闪光对焊机的通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不超过GB/T156-2007中表1规定的电压供电的各种类型固定式电阻对焊机及闪 光对焊机(以下简称焊机). 电阻焊机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与焊机可以组成为一体,也可以分开为单独设备,但不论采取哪 种结构形式,都适用于本标准. 注:本标准不包括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小于本准,然而,破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56-2007标准电压(1F(:60038:2002 MOD) GB/T2900.22电工名词术请电焊机 (GB/T83662004阻焊电1焊机机械和电'气实求(1S()669:2000 MOD) G3/T10249电焊机型号编制方法 GB155782008电阻焊机的安全安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2、GB/T8366201 B15578一2小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产品分类及型号 NV 1产品分类 焊机按顶锻加压方式分为 docin. a)弹簧加压式; b)杠杆加压式; c)凸轮加压式; d)气体加压式; e)液体加压式; f)气液加压式. 4.2型号 焊机型号按照GB/T10249编制. 5使用条件 5.1环境条件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焊机应能在下述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周围环境空气温度范围5℃~40℃; 空气相对湿度40℃时不超过50%; 1 GB/T25311-2010 20℃时不超过90%. 周围空气中的灰尘、酸、腐蚀性气体或物质等不超过正常含量,由于焊接过程而产生的这些物 质除外. b)冷却介质的温度不应超过: 1)液体冷却进口处30℃; 注:若添加防冻液,则最低环境温度可相应降低,以不凝固为条件. 2)空气冷却40℃. c)液体冷却液的进口压力范围0.15MPa~0.3MPa. d)液体冷却液应符合相应标准,采用水冷却时水质符合工业用水的水质标准. e)海拔高度应不超过1000m. 注:制造商和用户之间可以商定不同的环境条件,商定后的焊机要进行标注. 5.2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应符合GB/T156的规定.供电电网品质应达到下列要求: a)电压波形应为实际的正弦波. b)电网电压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0%. c)电网电压频率的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士1%. d)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士4%. 6安全要求 焊机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15578一2008的规定. 7技术要求 7.1次级空载电压 7.1.1焊机的次级空载电压值由产品标准规定,其允差应≤士2%. 7.1.2额定空载电压的调节可以是无级的或有级的.对于无热量控制的有级调节,其每一级的增长率 应不超过20%. NV 7.2次级最大短路电流 焊机的次级最大短路电流由产品标准规定.在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时,其最大允差为规定值的 一10%;在采用直接测量方法时,其最大允差为规定值的一5%. m 7.3加压机构 7.3.1焊机的加压机构应保证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