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271.37-202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pdf

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39
文档大小:15.06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CCS L 71 ICS 35.24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5271.37-2021 代替GB/T26238-2010
信息技术词汇 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cabulary- Part37:Biometrics
(ISO/IEC2382-37:2017,MOD)
2021-10-11发布2022-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5271.37-2021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一般概念术语 3.2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术语 3.3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的数据术语 3.4设备术语 3.5功能术语8 3.6交互术语11 3.7人员术语.15 3.8应用术语17 3.9性能术语 参考文献.22 索引.23
GB/T 5271.3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5271《信息技术词汇》的第37部。

GB/T527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本术语; 一第2部分:算术和逻辑运算; 第3部分:设备技术; 一第4部分:数据的组织; 一第5部分:数据表示; -第6部分: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第7部分:计算机编程; 第8部分:安全; 第9部分:数据通信; 第10部分:操作技术和设施; 第11部分:处理器; 第12部分:外围设备; 第13部分:计算机图形; 一第14部分:可靠性、可维护性与可用性; -第15部分:编程语言; 一第16部分:信息论; 第17部分:数据库; 一第18部分:分布式数据处理; -第19部分:模拟计算; 第20部分:系统开发; 第22部分:计算器; 第23部分:文本处理; 第24部分:计算机集成制造; 第25部分:局域网; 第26部分:开放系统互连; 第27部分:办公自动化; 第28部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与专家系统; -第29部分:人工智能语音识别与合成; 一第31部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第32部分:电子邮件; 第34部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第36部分:学习、教育和培训; 一第37部分:生物特征识别。

本文件代替GB/T26238-2010《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术语》,与GB/T26238-2010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T 5271.37-2021
类别; b)增加了“模式”(3.2.5)、“多模态”(3.2.6)、“系统参与率”(3.2.7)、“匿名生物特征数据记录” ) 据库”(3.3.17)、“生物特征参考数据记录”(3.3.18)、“生物特征表示”(3.3.20)、“生物特征验证 决策”(3.3.23)、“欺诈性生物特征注册数据记录”(3.3.29)、“配对的”(3.3.32)、“不配对的”
征获取过程”(3.5.1)、“可接受的生物特征采集尝试”(3.6.1)、“生物特征采集”(3.6.3)、生物特
(3.6.11)、符合性采集尝试”(3.6.12)、“配合呈现”(3.6.13)、“否定的生物特征声称”(3.6.14)、 “非符合性采集尝试”(3.6.15)、“不关心的呈现”(3.6.16)、“肯定的生物特征声称”(3.6.17)、“不 可接受的采集尝试”(3.6.18)、“不配合呈现”(3.6.19)、“无认知呈现”(3.6.22)、“采集主体培训” (3.6.23)、“采集主体熟悉度”(3.6.24)、“生物特征呈现攻击”(3.6.25)、“生物特征采集逃避攻 击”(3.6.26)、“生物特征干扰攻击”(3.6.27)、“生物特征隐匿攻击”(3.6.28)、“生物特征假冒攻
破坏者”(3.7.12)、“不关心的生物特征采集主体”(3.7.14)、“非破坏性生物特征采集主体”
主体”(3.7.24)、“非熟练采集主体”(3.7.25)、“采集失败”(3.9.5)、“比对试验”(3.9.12)、“质量得 分"(3.9.13)、“质量"(3.9.14)、“生物特征关联特性”(3.9.15)、“生物特征效用”(3.9.16)、“经验 证的生物特征声称”(3.9.17)、“接受”(3.9.18)、“真系统接受”(3.9.19)、“真生物特征声称” (3.9.20)、“真系统拒绝”(3.9.21)和“假生物特征声称”(3.9.22)70个术语;
身份”“获取”“隐瞒身份者”和"试验”8个术语; d)修改了“生物特征特性"(3.1.2)、“生物特征采集子系统"(3.2.1)、"生物特征辨识系统"(3.2.2)、
过程”(3.5.2)、“生物特征注册”(3.5.3)、“中间生物特征样本处理”(3.5.9)、“禁入”(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