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中三氧化硫的检测分析.pdf

学术文献
文档页数:3
文档大小:673.2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学术文献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粉煤灰综合利用 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2013 NO.4
试验与应用
粉煤灰中三氧化硫的检测分析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sulfur Trioxide in Fly Ash
李瑞敏',武丽',黄侃² (1.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市050021;2.城市廉州建筑工程公司,冀城市052160) 摘要:分析粉煤灰中三氧化硫含量的实验过程,总结操作实践重要技术环节。

关键词:粉煤灰;三氧化硫;硫酸钡重量法 中图分类号:TQ016.1文献标识码:B 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普通粉煤灰、高钙灰、3分析步骤 高钙高硫灰等各种形式的粉煤灰已被广泛应用于建 材、建筑工程。

粉煤灰中三氧化硫主要以硫酸钙形式(1)称取约0.5g试样m,(精确至0.0001g),置于 存在,掺人混凝土后,有的会生成水化硫铝酸钙晶体,200mL烧杯中,加人约40mL蒸馏水,搅拌使试样完全 由于晶体含有大量结晶水,使水泥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分散,在搅拌下加人10mL盐酸溶液(1+1),用平头玻 土开裂。

三氧化硫含量是危害工程质量的成分,为保璃棒压碎块状物,在电炉上加热微沸(5±0.5)min,取 证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质量,《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下冷却,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 粉煤灰》GB/T1596-2005强制要求三氧化硫含量小滤液及洗液收集于400mL烧杯中。

加水稀释至约 于3%,因此在选用粉煤灰前必需检测三氧化硫含量250mL。

是否达标具有重要作用。

(2)滤液于电炉上加热,微沸时,从杯口缓慢逐滴 1检测方法原理加人10mL热的氯化钡溶液,继续微沸3min以上使沉
淀良好地形成,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h~24h或温热处 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钡溶液沉淀硫酸盐,沉淀经静置至少4h(仲裁分析应在常温下静置12h~24h), 过滤、洗涤和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

从而求得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约200mL。

SO或SO离子含量,测定结果以三氧化硫计。

(3)进行第二次过滤,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以温 2仪器设备和试剂水洗涤,洗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即无白色沉淀,用
1%的硝酸银溶液检验)。

仪器:高温炉、坩埚、坩埚钳、定量滤纸、电炉(4)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人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 试剂:盐酸溶液:1:1(体积比)中,于电炉上灰化完全后,放人800℃~950℃的高温 氯化钡溶液:10%(质量与体积之比)炉内灼烧3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 硝酸银溶液:1%(质量与体积之比)为克服硝酸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银在水中发生水解和预防硝酸银见光分解,须将1g硝(5)结果计算见式(1): 酸银溶解在适量水中,而后加人10mL浓硝酸,再稀释m×0.343 至100mL,并储存在棕色瓶中。

ws0,= m x100(1)
式中:wSO,-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m2-灼烧 后沉淀的质量,g;m;-试样的质量,g;0.343-硫酸钡 收稿日期:2013-02-26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

45 万方数据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3 NO.4FLYASH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试验与应用 4试验过程注意事项10mLBaCl溶液一次全倒人试验溶液中,否则结果偏
高;且应不断搅拌,以防止因试验溶液中氯化钡局部过 1.1测定条件浓而生成过多的晶核。

另外,沉淀过程应当在热溶液 (1)除去酸不溶物由于粉煤灰试样中含有中进行,即将溶液煮沸,最好BaCl溶液也加热后使用 SiO2,用盐酸溶解试样时SiO2可能部分成硅酸凝胶析(因为在热溶液中BaSO的溶解度略有增大,从而降低 出影响测定,因此试样分解后,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除了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同时在热溶液中还可减少 去酸不溶物。

BaSO.沉淀对杂质的吸附作用)。

(2)最好控制溶液酸度在0.25~0.3mol/L(6)沉淀后不应立即过滤,应对沉淀进行”陈化” ①在这种酸度下进行沉淀,可防止生成BaCO,、处理,即将沉淀连同溶液一起在常温处静置12h~24h Ba(PO)、BaHPO、Ba(OH)等沉淀。

或温热处静置至少4h。

陈化可使小晶体不断溶解,大 ②增加BaSO的溶解度,以降低相对过饱和度,有晶体不断长大。

因为小晶体的溶解度比大晶体大,在 利于生成大颗粒沉淀。

同一溶液中,对大晶体为饱和溶液时,对小晶体则为未 ③在该酸度下的盐酸溶液中Fe²+、Al+等离子不饱和溶液,因此,小晶体就要溶解,溶解到一定程度时, 会生成沉淀。

溶液对小晶体为饱和溶液,对大晶体则为过饱和溶液, ④克服了因Ca²*存在而产生的共沉淀现象。

沉淀就在大晶体上析出,直至饱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