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pdf

光伏,光伏组件,电致发光,能源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2.2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能源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ICS 27.180 CCS F11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ofelectroluminescent(EL)inspectionforphotovolaticmodules
2023-02-06发布2023-08-0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11080-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检测条件 6检测设备 7检测方法 8结果判定 附录A(资料性)检测文件 附录B(资料性)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典型缺陷图像
NB/T1108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伟、刘庆超、张宁宁、魏超、唐梓彭、卢成志、范炜、何梓瑜、上官炫烁、 张勇铭、马东、俞炯晶、曹治、陈仓。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I
NB/T11080-2023
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检测的检测条件、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

本文件适用于晶体硅光伏组件现场电致发光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694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 NB/T 10325光伏组件移动测试平台技术规范 NB/T32034光伏发电站现场组件检测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 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

3.2 隐裂subfissure 电池片受到较大机械力或热应力时,在电池单元产生肉眼不易察觉的隐形裂纹。

3.3 碎片debris 通过电致发光检测技术使电池片内部显现出崩边、缺角、线痕的局部断裂。

3.4 断栅gridlinebreak 在电致发光检测中,因电池片的主、副栅线印刷断路或焊接不良,呈现同一栅线内局部不发光的 现象。

3.5 黑边blackborder 通过电致发光检测技术使电池片显现边缘发暗、发黑的现象。

3.6 暗片blackwafer 通过电致发光检测技术使电池片显现边缘发暗、发黑的电池片。

3.7 污染technologiccontamination 在电致发光检测中,由于组件电池片硅材料混入杂质,导致同一电池片内呈现各部位明暗不一致的 现象。

1
NB/T11080-2023 3.8 热光源thermallightsource 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

3.9 冷光源coldlightsource 利用化学能、电能或生物能等激发的基本不含红外线光谱的光源。

4总则 4.1被检测组件应具备安全认证和性能认证证书、出厂合格证、产品测试报告、技术规范书及物料清单 等,且组件铭牌完整清晰。

4.2检测中应分析与识别以下缺陷: a)电池片的隐裂及碎片情况; b)电池片的断栅情况: c)电池片的黑边情况: (P电池片的暗片情况: e)电池片的污染情况。

4.3检测抽样比例应按以下要求执行: a)组件到场的检测抽样方案应符合GB/T2828.1的要求。

选取不同材料类型和不同生产批次的光 伏组件按比例进行检测,不宜低于10块/MW,若抽检不合格则扩大抽检比例。

b)组件安装后及运行期的检测抽样方案应符合GB/T2828.1的要求。

结合光伏发电站运行数据、 光伏组件规格型号按比例进行检测。

4.4检测前应编制检测方案,制定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应符合GB/T35694的安全要求。

4.5检测前应收集光伏电站的基本资料。

光伏方阵的资料应符合NB/T32034的要求。

4.6检测结果应形成技术报告,文件编制相关示例见附录A。

5检测条件 5.1环境温度:-30C~+40℃。

5.2环境湿度:不超过95%RH,无凝露。

5.3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现场检测宜在夜间进行,且无热光源光线干扰。

5.4在日间进行检测时,宜在不透光的暗室条件下进行,且无其他...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望千山
我的头像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