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1699--1993 球形转子泵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球形转子泵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压力0.3~6MPa、流量2~400m²/h,输送易燃、易爆、高温、大粘度介质的球形 转子泵(以下简称“球形泵”)。
2引用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3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T13306产品标牌 GB/T14253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产品分类 3.1球形泵按结构形式分为: a.I型:主、被动轴夹角为30°; b.Ⅱ型:主、被动轴夹角为20°; c.Ⅲ型:主、被动轴夹角为10°。
3.2型号 3.2.1球形泵的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其表示方法如下: 口口口 额定流量(m²/h) 额定压力(MPa) 球体材料(c为铜球,其他材料球不注) 球形转子泵 主、被动轴夹角(I型、Ⅱ型、Ⅲ型) -出口直径(mm) 3.2.2型号示例 球形转子泵,主、被动轴夹角为20°,额定压力0.6MPa,流量8m²/h,铜球,出口直径40mm,其表 示为:40ⅡQZBc0.6-8 3.3基本参数 3.3.1球形泵的压力应在表1中选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1993-03-28批准 1993-10-01实施 297
QB/T 1699-1993 表1 MPa 0.3 0.6 1.0 1.5 2.0 2.5 3.0 3.5 4 6 3.3.2球形泵的流量应在表2数列中选取。
表2 m²/h 2 4 9 8 10 12 14 16 20 2 30 40 6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360 400 3.3.3球形泵的容积效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额定压力/MPa ≤1.5 ≤6.0 容积效率/(%) 74 71 68 3.3.4球形泵的配套功率应根据压力、流量、泵效率在表4中选取。
表4 kW 1.1 2.2 4 5.5 7.5 11 15 18.5 22 30 37 45 55 75 90 3.3.5 球形泵的泵效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配套功率/kW 泵效率/(%) 配套功率/kW 泵效率/(%) 配套功率/kw 泵效率/(%) 1.1 41 7.5 46 30 50 2.2 42 11 47 37 50.5 3 43 15 48 45 51 4 44 18.5 49 55 52 5.5 45 22 49,5 75 53 注:配套功率90kW及以上系效率不低于54%。
3.3.6球形泵在规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临界汽蚀余量(NPSH)。
应不大于5m。
3.3.7球形泵的各参数是以油为介质下的参数。
4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球形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1.2球形泵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如压力、流量、介质等)应能正常工作。
4.2工作性能 4.2.1球形泵的性能参数应符合3.3条的规定。
4.2.2在额定压力下,其泵效率应不低于规定值的95.5%。
4.2.3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其流量应不低于额定流量的95%。
4.3运行要求 4.3.1在额定压力下运行时,轴封处的泄漏量每小时不得超过4mL。
4.3.2在额定压力下运行时,轴承座表面的温升不得大于环境温度30℃。
4.3.3在1.2倍的额定压力下运行时应不超过配套功率。
4.3. 4 在1.3倍的额定压力下运转15min,不得出现零部件损坏等异常现象。
4.3.5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噪声应符合表6的规定。
298
QB/T1699-1993 表6 配套功率/kW 噪声值/dB(A) 配套功率/kW 噪声值/dB(A) ≤2.2 80 55 28 ≤7.5 88 90 ≤18.5 85 95 4.4安全性 4.4.1装有安全阀或溢流阀的球形泵,其开启压力调整于1.15~1.30倍的额定压力,其排放压力应不 大于1.1倍的开启压力。
4.4.2球形泵的传动部位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4.5可靠性 4.5.1故障 按其原因和影响球形泵正常工作的程度分为三类: a.严重故障: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不能用易损备件在短时间内排除的故障; b. 一般故障:产品功能下降,可用更换易损件在较短时间内排除的故障; c. 轻微故障:不影响产品功能和使用要求,且无需拆机而轻易排除的故障。
4.5.2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球形泵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以油为介质应不小于200h,其他介质应不小 于100h。
4.5.3耐久性 4.5.3.1球形泵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累计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