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3.180 CCS A 18 T/ZTCX 浙江省体育场馆协会团体标准 T/ZTCX0001-2024 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评定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Level Rating of Baseball and Softball Athletes 2024-12-27发布 2025-03-01实施 浙江省体育场馆协会 发布
T/ZTCX 0001-202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原则 5等级划分. 6等级评定 7评定流程和要求 8监督管理 附录A(资料性) 赛事层级.
T/ZTCX 00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体育场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棒垒球协会、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浙江柏岱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 江黄龙魔方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浙江友成棒垒球俱乐部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市棒垒球运动协会、杭州市 余杭区棒垒球协会、杭州壹棒体育文化有限公司、绍兴跃棒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嵊州市速捷体育文化发 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朝春、许畅、陈宛义、黄小娟、刘佳、陈实、苏静、申屠磊、王江吴、李相 捷、陆君、石峰、陈健伦.
II
T/ZTCX 0001-2024 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评定的基本原则、等级划分、等级评定、评定流程和要求、 监督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评定规范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全国垒球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及评定办法(试行)(中垒协字[2024]30号) 全国棒球运动水平锻炼标准及评定办法(中棒协字(2022)98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Baseballand softballplayers at the generallevel 棒垒球运动员的业余水平分级.
注:为非专业和非职业.
3. 2 软式棒垒球tee-bal1 将软质球放在打击座上,进攻队员用软质球棒击球、跑垒得分,防守队员运用接球、传球等技、战 术阻止进攻,两队轮流攻守的球类运动.
4基本原则 4.1公正性.
等级评定应以实际为依据,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出结论.
4.2科学性 具备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采用合理、可行评定方法并严格执行.
5等级划分 5.1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称号应分为9个级别,由低至高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
5.2初等级为软式棒垒球,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5.3中等级分为棒球、垒球和软式棒垒球,级别分为:四级、五级、六级.
5.4高等级分为棒球和垒球,级别分为:七级、八级、九级.
6等级评定 6.1评定要素
T/ZTCX 0001-2024 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以测试成绩和赛事成绩两个评定要素组成.
6.2测试成绩 6.2.1棒球项目测试成绩应符合《全国棒球运动水平锻炼标准及评定办法》的要求.
6.2.2垒球项目和软式棒垒球测试成绩应符合《全国垒球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及评定办法(试行)》的 要求.
6.3赛事成绩 6.3.1赛事成绩由赛事层级和运动员层级两个评定要素组成.
6.3.2赛事层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一类赛事、二类赛事、三类赛事.
赛事层级分类见附录A.
6.3.3运动员层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一类球员、二类球员、三类球员、替补球员.
运动员层级应符合 以下要求: a) 一类球员.
球员在进攻、防守和关键时刻表现全面、稳定,能够带领团队,具备突出的战术执 行力和场上领导力,在团队中起到核心和榜样作用,且为场上贡献分排名前三的球员.
b)二类球员.
球员在各方面表现优秀,但某些领域仍有提升空间.
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完成任务, 并对团队有积极贡献,且为场上贡献分排名4~6名的球员.
c)三类球员.
球员表现较为突出,有较大贡献的上场其他主力成员.
d)替补球员.
球员需要更多训练和经验积累才能胜任更高的角色.
6.3.4运动员层级应由带队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场内综合表现评定,一级至六级的运动员层级由带队教 练员根据运动员场内综合表现评定.
6.3.5七级至九级申报的运动员应为上场9名主力队员,运动员层级根据所申报赛事运动员个人数据、 运动员对球队胜负影响的关键数据、得分、贡献度等作为参考.
7评定流程和要求 7.1评定流程 7.1.1申请 7.1.2申报人应通过带队教练员提交棒垒球运动员大众水平等级评定申请.
7.1.3初审 7.1.4教练员应通过省级棒垒球协会平台系统提交所带队伍申报人的测试成绩、运动员层级和 评定申请需求.
7.1.5赛事主办单位对进行申请材料初审.
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提出初审意见.
申请材 料不符合规定的,应说明理由并退回.
7.1.6评定 7.1.6.1初审通过后,将申请材料交至省级棒垒球协会评定.
7.1.6.2省级棒垒球协会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定工作并提出评定意见.
申请材 料不符合规定的,应说明理由并退回.
7.1.6.3申请材料符合评定要求的,应按以下程序完成评定: a)公示.
省级棒垒球协会将授予的申请人等级称号、姓名等信息在省级棒垒球协会等媒体 公示,公示期应为10天: b)批准.
公示期无异议的,以文件形式予以等级评定批准: c)公布.
省级棒垒球协会将等级证书等信息在官网或予以公布: d)存档.
省级棒垒球协会应将申请材料存档备案.
7.1.7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