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公示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并监督实施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相关要求,衔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结合杨凌示范区实际,编制《杨凌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目标,切实履行杨凌现代农业国家队使命,奋力谱写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国唯一的农业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规划》以杨凌示范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现状与未来风险评估为基础,重点明确杨凌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总体格局和底线约束要求,制定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和用途管制规则,统筹全域规划,细化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布局,指导和约束镇、村级规划.
《规划》是实施全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空间保障;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中国杨凌
口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始祖后稷在杨凌(古部国)“教民稼稿、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先河.
口近百年前: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在杨陵选址和筹建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7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林教育先河,杨凌被称为中国“农科城”.现杨凌集聚了农林水方面70多个学科7000多名科教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和985、211工程重点建设高等院校.
口1997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其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式成立
口2017年4月: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挂牌成立,是陕西省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是全国唯一农业特色鲜明的自贸试验区
“中方愿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同地区国家现代农业领域合作”.2020年10月,上合组织现代农业 业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杨凌揭牌,给陕西和杨凌示范区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2022年9 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撒马尔罕举行,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 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宣言表示:“相关成员国支持利用中国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开展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和培训”.
口202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杨凌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首个农业产业特色的综合保税区.
口2021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出席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杨凌示范区是我国最核心的、唯一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国家队”,肩负着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国家使命,要从国家整体利益、国家立场出发,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杨凌
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自贸试验区中唯一的农业特色鲜明的自贸片区“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海内外知名的“农科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四大科技展会“农高会”举办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国家农业教育、科技、人才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典范
眉县
目录
规划总则
战略定位与目标愿景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科技引领核心示范的农业空间
三河环绕水润杨凌的生态空间
宜居宜业农科田园的城镇空间
农耕文脉庚续传承的文化空间
全面构筑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
强化规划传导与规划实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