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09.42-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指标的测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目
前言1范围2氯化钠3氯化钾 1117亚铁氰化钾23总砷 锅 2610总汞11食用盐中多元素的测定 34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5009.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盐指标的测定》.本标准与GB5009.42-2016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变化如下:
更改了标准范围; 一更改了标准名称;更改了水分干燥失重法的计算公式:一更改了氯离子测定方法的精密度:更改了亚铁氰化钾分析步骤:一增加了水分的测定中的灼烧法、氯离子的测定中的自动电位滴定法、钙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 更改了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表述;离子体光谱法和滴定法、镁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和滴定法、氯化钾的测定中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钡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碘的测定中的直接滴定法、铅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总砷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镉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汞的测定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法、食用盐中多元素的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指标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盐指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盐指标的测定.
2氟化钠
2.1水分
2.1.1范围
干燥失重法适用于精制盐、低钠盐和粉碎洗涤盐中水分的测定,灼烧法适用于日晒盐中水分的测定.
2.1.2干燥失重法
2.1.2.1原理
试样于140℃土2℃干燥至恒重后,称量干燥前后的质量.食用盐中水分是干燥减量与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干燥后残留结晶水之和.
2.1.2.2仪器和设备
2.1.2.2.1电子天平:感量0.0001g.2.1.2.2.3扁型称量瓶:60mm×30mm,使用前放人温度为140℃±2C的恒温干燥箱干燥至恒重. 2.1.2.2.2恒温干燥箱.2.1.2.2.4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
2.1.2.3分析步骤
干燥箱内,瓶盖斜支于瓶边,升温至140℃士2℃,继续干燥2h,盖上称量瓶盖,取出,移入干燥器内,冷 称取10g(精确至0.0001g)粉碎至2mm以下的均匀试样,放人称量过的扁型称量瓶中,放人恒温却至室温称量.以后每次干燥1h称量(精确至0.0001g),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5mg,即为恒重.
2.1.2.4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水分含量按式(1)计算:
式中:
X 试样中水分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一干燥前试样加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m: 干燥后试样加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称取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100 试样中硫酸钙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单位换算系数;w 0.0662一一食用盐经140C干燥后,硫酸钙残留结晶水换算系数;试样中硫酸镁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0.1497-一食用盐经140C干燥后,硫酸镁残留结晶水换算系数; 一试样中氯化钙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0.3246一食用盐经140℃干燥后,氯化钙残留结晶水换算系数:w 试样中氯化镁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0.3784-一食用盐经140℃干燥后,氯化镁残留结晶水换算系数.
效数字.
2.1.2.5精密度
0.10g/100g:水分含量在1.00g/100g~4.00g/100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 水分含量<1.00g/100g时,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绝对差值不得超过0.20g/100g. 2.1.3灼烧法 2.1.3.1原理 分含量. 试样在600℃下灼烧后,称量灼烧前后的质量,灼烧减量扣除氯化镁损失质量后得到食用盐中水 2.1.3.2仪器和设备 2.1.3.2.1电子天平:感量0.0001g.2.1.3.2.2高温炉. 2.1.3.2.3瓷坩蜗:60mm×60mm(内部附加内盖)使用前放入高温炉600C灼烧1h,自然冷却至200℃以下后取出.放置在干净的瓷板上冷却5min~6min,移人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2.1.3.2.4干燥器:内附有效干燥剂. 2.1.3.3分析步骤 称取3g(精确至0.0001g)粉碎至2mm以下的均匀试样于已称量的瓷坩埚中,盖上内盖和外盖后放人高温炉中,升温至600℃,继续灼烧1h后,停止灼烧,自然冷却至200℃C以下后取出.放置在干净的瓷板上冷却5min~6min,移人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 2.1.3.4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水分含量按式(2)计算: .(2) 式中: X:-试样中水分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