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R 634-2018《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试验方法》第1号修改单.pdf

2018,634,pdf,插入,高速铁路,国家铁路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653.46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国家铁路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附件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标准Q/CR634-2018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系统试验方法》

第1号修改单

(Q/CR634-2018XG1-2023)

修改内容

、增加 5.2.1.1p)、q)

p)测试线路(区段)隔离功能:q)测试相邻铁路局隔离功能.

二、5. 2. 1. 2 a)

原条款:

a)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是否能够接收并处理现场监测设备发送的波形数据、P波预警数据,是否能够根据P波警报、阀值警报信息计算影响范围,并生成紧急处置信

修改为:

a)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是否能够接收并处理现场监测设备发送的波形数据、P波预警数据和相邻铁路局中心系统、国家地震台网发送的地震信息,是否能够根据P波警报、阀值警报信息计算影响范围,并生成紧急处置信息.

三、增加 5. 2. 1. 2 p)、q)

p)将线路(区段)设置为隔离状态,在被隔离线路(区段)发送模拟地震信息,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的地震紧急处置信息:在非被隔离线路(区段)发送模拟地震信息,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的地震紧急处置信息:测试完成后确认取消隔离.q)将指定铁路局以外的相邻铁路局中心系统设置为隔离状态,在本局发送模拟地震信息,查看相邻铁路局中心系统是否收到地震信息:在隔离状态铁路局中心系统向本局发送模拟地震信息,查看本局中心系统是否收到地震信息:测试完成后确认取消隔离.

四、5. 2. 1. 3 a )

原条款:

a)铁路局中心系统的监测维护终端应显示沿线各台站和附近国家地震台站传送的报警预警信息,对单点监测、多点监测的地震参数进行快速处理,综合分析,当三方向合成加速度峰值分别为大于或等于40gal、80gal、120 gal时,在0.1s以内生成紧急处置信息,并向现场监测设备发布紧急处置信息.

修改为:

a)铁路局中心系统的监测维护终端应显示沿线各台站传送的报警预警信息、相等铁路局中心系统和国家地震台网传送的地震信息,对地震信息快速处理并综合分析,当三方向合成加速度峰值分别为大于或等于40gal、80gal、120gal时,在0.1s以内生成紧急处置信息,并向现场监测设备发布紧急处置信息.

五、增加5.2.1.3p)、q)

P)线路(区段)成功设置为隔离状态,在被隔离线路(区段)发送模拟地震信息,其他线路(区段)不进行地震紧急处置信息:测试完成后成功取消隔离.q)将指定铁路局以外的相邻铁路局中心系统成功设置为隔离状态,在本局发送模拟地震信息,查看相邻铁路局中心系统是否收到地震信息:测试完成后确认取消隔离.

六、5. 2. 2. 2. 2e)

原条款:

e)针对峰值大于等于80gal且小于120gal 的地震事件,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的警报记录页面,并观测信号接口继电器的状态,记录监控单元直接发布Ⅱ级紧急处置信息与信号接口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时间.针对峰值大于120gal的地震事件,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的警报记录页面,并同时观测信号接口和牵变接口的继电器状态,记录监控单元直接发布Ⅱ级Ⅲ级紧急处置信息与信号接口、牵变接口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时间.

修改为:

e)针对峰值大于或等于40gal且小于80gal的地震事件,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的警报记录页面,并观测信号接口继电器的状态,记录监控单元直接发布I级紧急处置信息与信号接口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时间-针对峰值大于或等于80gal且小于120gal的地震事件,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的警报记录页面,并观测信号接口继电器的状态,

记录监控单元直接发布I级、ⅡI级紧急处置信息与信号接口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时间.针对峰值大于120gal的地震事件,查看铁路局中心系统的警报记录页面,并同时观测信号接口和牵变接口的继电器状态,记录监控单元直接发布I级、Ⅱ级、Ⅲ级紧急处置信息与信号接口、牵变接口继电器开始动作的时间.

七、5. 2. 2. 2. 2 i)

原条款:

i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I级、ⅡI级和Ⅲ级紧急处置信息时,查看牵变接口、信号接口的动作,通过监测维护终端查看监控单元发送的紧急处置信息回执.现场查者具有牵变触发、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是否设置隔离开关,手动操作隔离开关后,由铁路局中心系统或监控单元发送Ⅱ级和Ⅲ级紧急处置信息,观察是否触发列控、牵引供电系统联动.

修改为:

i)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I级、Ⅱ级和Ⅲ级紧急处置信息时,查看牵变接口、信号接口的动作,通过监测维护终端查看监控单元发送的紧急处置信息回执.现场查看具有牵变触发、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是否设置隔离开关,手动操作隔离开关后,由铁路局中心系统或监控单元发送1级、Ⅱ级和山级紧急处置信息,观察是否触发列控、牵引供电系统联动.

八、5. 2. 2. 2. 3 e)

原条款:

e)监控单元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Ⅱ级、Ⅲ级警报时,同时信号接口直接触发列控系统动作,具有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接收到紧急处置信息至信号接口动作完成时间不应大于0.3s.监控单元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Ⅲ级警报时,同时牵变接口直接触发牵引供电系统动作,具有牵变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接收到紧急处置信息至牵变接口动作完成时间不应大于0.3s.

修改为:

e)监控单元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I级、ⅡI级、ⅢI级警报时,同时信号接口直接触发列控系统动作,具有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接收到紧急处置信息至信号接口动作完成时间不应大于0.3s.监控单元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Ⅲ级警报时,同时牵变接口直接触发牵引供电系统动作,具有牵变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接收到紧急处置信

息至牵变接口动作完成时间不应大于0.3s.

九、5. 2. 2. 2. 3 h)

原条款:

h)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I级紧急处置信息时,牵变接口、信号接口不动作: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Ⅱ级紧急处置信息时,信号接口应每次动作: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Ⅲ级紧急处置信息时,牵变接口、信号接口应每次动作.从具有牵变触发、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接收紧急处置信息至地震预警继电器动作完成时间不应大于0.3s.牵变接口、信号接口具备隔离开关,手动隔离后,不再触发列控、牵引供电系统联动.

修改为:

h)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I级、Ⅱ级紧急处置信息时,牵变接口不动作、信号接口应每次动作: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Ⅲ级紧急处置信息时,牵变接口、信号接口应每次动作.从具有牵变触发、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接收紧急处置信息至地震预警继电器动作完成时间不应大于0.3s.牵变接口、信号接口具备隔离开关,手动隔离后,不再触发列控、牵引供电系统联动.

十、增加 5. 2. 2. 3.2 h)

h)P波预警I级警报时观测信号接口、牵变接口是否动作.

十-、增加5.2.2.3.3 h)

h)监控单元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I级警报时,信号接口直接触发列控系统动作,牵变接口不动作.

十二、5. 2. 2.4. 3 c)

原条款:

c)监控单元触发预警的加速度峰值大于40gal且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出误报解除信息后,能够根据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的误报解除信息进行自动恢复,同时P波预警不触发信号接口、牵变接口动作.

修改为:

c)监控单元触发预警的加速度峰值大于40gal且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出误报解除信息后,能够根据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的误报解除信息进行自动恢复,同时P波预警触发信号接口动作、不触发牵变接口动作.

十三、 表C.4

原条款:

表C.4监控单元(信号触发功能)测试评价

序 测试项目 测试内容 单项评价号紧急处置信息接收功能 接收铁路局中心系统紧急处置信息 通过/不通过2 警报信息接收功能 接收台站发送的警报信息 通过/不通过3 警报处置功能 判断警报信息,当警报级别为Ⅱ级或Ⅲ级时,触发继电 通过/不通过器,需每次动作 判断紧急处置信息,当警报级别为Ⅱ级或Ⅲ级时,触发4 紧急处置信息处置功能 继电器,需每次动作 通过/不通过5 系统恢复功能 当收到铁路局中心系统的警报解除信息,能够将系统恢 通过/不通过紧急处置信息回执发送 复到正常工作状态6 功能 接收到紧急处置信息后,能够发送回执信息 通过/不通过继电器每次进行动作,具有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接 通过/不通过接口动作时间 收到紧急处置信息至信号接口动作完成时间不大于0.3s 具有信号触发功能的监控单元从收到警报解除信息至地震预警继电器动作完成时间应不大于0.3s 通过/不通过出现故障时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故障警报信息,内容 通过/不通过应包括设备编码、故障发生时间故障自诊断 故障排除后,120s内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生故障排除信 息,内容包括设备编码、故障排除时间 通过/不通过模拟试验不允许发生设备故障 通过/不通过应向铁路局中心系统发送心跳报文,频率为一次/40秒 通过/不通过设备编码具备自检记录 日期及时间 通过/不通过系统自检 用户终端界面具有用户信息登录框,登陆内容包括输入 状态描述用户名、输入用户密码、选择用户角色,用户输入正确可进入终端界面,除管理员外,其他用户不能对用户信 通过/不通过进行设置 息进行修改,其他终端用户仅可对打开和关闭报警语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