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Techniqualcode ofpracticeforresistance evaluation ofwheattofusarium crownrot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太国、张吴、刘博、高利、陈万权.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的鉴定程序、病原物接种体、苗期抗性接种、成株期抗性鉴定、抗性综合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小麦(包括选育品种/系、地方品种、特殊遗传材料、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DH群体)、杂交小麦、其他裁培小麦种、野生小麦、小麦野生近缘种对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的室内和田间鉴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小麦茎基腐病wheat crownrot
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pseadograminearum O'Donnell&.Aoki等侵染茎基部所导致的小麦病害,可引起小麦茎基部坏死、植株枯萎和枯白穗(学名和形态描述见附录A中A.1).
4鉴定程序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程序包括接种体制备、鉴定选择、接种方法、严重度记载及标准、苗期或成株期抗性评价和抗性评价阶段.程序流程如图1所示.
5病原物接种体
5.1接种菌株的分离
从发病小麦茎基部发病部位,切取病组织,用70%的乙醇表面消毒30s,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min,置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25“C黑暗条件下培养3d~5d后,将类似刀菌属真菌挑出,放到新鲜的PDA培养上,通过单菌丝纯化分离得到目标菌株.通过分离物纯化、形态学及 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筛选强致病力菌株.0℃~4C冷藏保存备用.
5.2接种体制备
接种所用分离物应为致病力强的分离物.接种体分为麦粒接种体和分生孢子接种体2种.麦粒接种体制备见A.2.1.分生孢子接种体制备见A.2.2.
6苗期抗病性鉴定
6.1接种方法
鉴定试验设3次~4次重复,每个处理15株.中抗对照品种如 Sunco,感病对照品种如Kennedy.
6.1.1漫泡法
小麦种子发芽后胚芽鞘长至0.5cm时,将胚芽鞘长度一致的萌发种子置于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悬浮液中浸泡1min后插种于盛有灭菌营养土的幼苗体内.接种后幼苗置于生长室中100%相对湿度下黑暗 培养48h,需经过(25士3)C/(15士3)℃(14h/10h)2个循环.取出幼苗,置于相同温度条件、14h光周期下培养,相对湿度65%/85%(土5%)、光照度500μmol/(m²s),培养过程中幼苗菱时少量补水,保持水肋迫,35d后调查,
6.1.2湿巾法
小麦种子发芽后胚芽鞘长至0.5cm~2.0cm时,将萌发的种子置于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悬浮液中
图1小麦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程序流程
浸泡1min后,选择15粒萌发的种子整齐排成一行,播种于湿纸巾(23.5cm×10.5cm)上,卷成纸卷,保持吸足水分48h,置于25℃、相对湿度65%条件下培养,小麦幼苗表现萎时将纸卷置于水中30s,7d~14d时即可调查.
6.2严重度记载及标准
6.2.1调查方法
根据病害症状描述,调查和记载每个幼苗的严重度.
6.2.2病情分级
病情严重度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