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两爪锚广泛用于渔船以及其他各种作业的中小型船舶,对船舶的安全至关重要.为改善其使用性能,增加锚体强度,优化锚体结构,更好地发挥锚的附着力,对CB*293一19884两爪锚》进行警订,修订内容包括:锚体材料增加铸钢材料,技术条件,结构尺寸做相应改动.
本标准由全国渔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渔轮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永刚、魏广东.
本标准于1965年首次发布,本标准1979年第一次修订,本标准1988年第二次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两爪锚
代替CB¥293-1988
Double-fluke ancho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爪锚的结构型式、主要尺寸、主要零部件材料的技术条件等.本标准适用于两爪锚的制造和检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99-1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1988碳素结构钢
3产品分类
3.1两爪锚的结构尺寸见图1及表1.
1-锚体;2-锚横杆加强筋;3-锚横杆;4-锚横杆封板;5-挡圆;6--螺母;7一垫圆;8-螺栓:9-锚卸扣
图1
表1 两爪锚的结构尺寸
重量,kg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70锚卸扣型号 a6 a? 88 a9 a9 a10 all al1H 1300 1 460 1620 1850 1 940 2 020 2 1201740195 214 232 250 270 285 294 308h 330 370 410 440 460 480 -.9. -526.h2 21 24 27 30 32 34L 1 040 1190 1300 1390 .1480 1550 1 600 138 150 160 168 176 180R 110R 174 190 205 220 238 250 260 272U.t 14 16 18 20 21 22 23 2486 114 128 138 146 152 158 166L 52 60 66 70 78 80 82 881130B 1 020 1250 1340 1 420 1490 1 550 1640b-b 79 96 104 112 120 125 130 13861 479 533 588 634 675 708 735 752br 108 116 126 134 142 148 158 166b3 36 40 44 50 50 54 60 60e.bs 112 124 136 148 160 170 180 19074 84 94 104 114 120 126 132b6D 132 152 167 180 190 200 208 216d 72 92 92 105 111 117 124 130d 38 40 44 50 50 56 60 60d2 78 86 $6 100 107 112 117 122横杆规格 $70×8 89×10 $89×10 p102×12 108×12 $114×12 $121×14. 127×16
3.2产品标记
名义重量为300kg的两爪锚,记为:两爪锚300 SC/T8009-2000.
4 技术条件
4.14 锚主要零部件材料要求
4.1.1 锚体为锻钢件,化学成分见表2,机械性能见表3.
表2 锻钢件的化学成分
残余元素2碳(C) (S) 锰(Mn) 硫(S) 磷(P)铜(Cu) 钼(Mo) 铬(Cr) 镇(Ni)≤0.23" ≤0.45 0.3~1.50 KQ.040 Mo.30 ≤0.15 M0.30 ≤0.401)从锻件上取样的含碳量不超过0.26%.2)残余元素总含量不超过0.8%.
表3锻件钢机械性能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在5.65√A标距长度的伸长率N/mm²(kgf/mm)N/mm²(kgf/mm)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215(22) 430(44) 24注:A为试样的横截面积(mm²).
%'
表4铸钢件化学元素成分
残余元素碘(C) 硅(Si) 锰(Mn) 硫(S) 磷(P)钢(Cu) 钼(Mo) 铬(Cr) 镍(Ni)N0.04八o.23 ≤0.60 1.6 No.04 ≤0.35 mM1)含锰量应不小于3倍的实际含碳量.2)残余元素总含量不超过0.8%.
表5铸钢件机械性能
摇酸强度α 抗拉强度 在5.65√A标距 断面收缩率N/mm²(kgf /mm) N/mm²(kgf/mm) 长度的伸长率,%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不小于200 400 40
4.1.3 锚横杆及横杆加强箍材料见表6.
表6加强箍材料
零件名称 材名称 牌 号 标准编号锚横杆 无缝钢誉 20 GB/T 699-1988锚杆加强摊 普通碳素钢 Q235-A GB/T 700-1988
4.2工艺要求
4.2.1如锚杆与锚爪分别锻造,则其焊接位置应在锚杆h尺寸处,如果用手工弧焊,其对接处采用U形双面坡口,一般采用SH427焊条.
4.2.2锚杆与锚爪装配焊接后应进行回火处理.
4.2.3锻造和铸造锚体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缩孔、冷隔、结疤及其他足以影响强度的缺陷.对不影响强度的缺陷,允许用电焊修补.
4.2.4锚杆在1m长度内弯曲不得超过3mm,如超过应进行校正,校直后应进行热处理.
4.3精度要求
4.3.1锚的重量偏差十7%~一3%,但每艘船的两只锚的实际重量不得小于名义重量的总合.
试验方法
5.1每只锚应进行拉力试验,试验时不带横杆,拉力作用在两端,一端在锚的卸扣处,一端在错爪离爪尖三分之一锚长度处,如图2所示,两只锚爪应分别作拉力试验.
图2
5.2拉力试验前,在装锚卸扣处的锚杆上及锚爪尖端各作一标记,并测量其间距,试验时逐渐增加拉力至试验负荷,保持5min,除去负荷后,测量两标记间距,如发现有永久变形,则该锚作废品.
5.3拉力试验负荷见表7.
表7 拉力试验负荷
错的名义重量kg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70除去铺杆后 106.17 158.5 208.25 259.8 309.93 362.1 406.75 478.15的锚的重量,kg试验负荷,kN(tf) 41 53.2 62.8 72.2 81.3 91.1 (99.3) (112.6)
6标志
6.1试验合格的锚,应涂以沥青漆.
6.2试验合格的锚应在标志处,打上制造厂印记、试验日期、锚的名义重量、锚号及船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