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8054.1-1998 渔船制冷系统修理技术要求 试验要求.pdf

1998,pdf,制冷系统,水池,水产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528.67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渔船冷藏系统修理质量标准》于1980年由国家水产总局首次发布:1987年进行第一次修订,名称修订为《渔船氟利昂制冷系统修理技术要求》,内容变为三个分项标准,即:①试验要求;②10系列船用活塞式压缩机修理;③管路、辅助设备、绝热设施修理.本次修订对冷剂作特殊要求,部分内容做技术性修改,名称修订为:《渔船制冷系统修理技术要求》,仍保持三个分项标准的框架.本分项标准为《渔船制冷系统修理技术要求试验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渔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海洋渔业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化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谋权、冯兆廷、魏广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8054.1-1998

渔船制冷系统修理技术要求试验要求

代替SC54.1-87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pairing of fishing vessel refrigeration systemTest requirement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船氟利昂制冷系统修理、试验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渔船氟利昂制冷系统修理及试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C/T8054.3--1998渔船制冷系统修理技术要求管路、辅助设备和绝热设施修理

3术语

3.1管路

系统中的管子(包括蒸发盘管)、接头、阀件、节流元件、挠性软管及附件.

3.2辅助设备系统中的受压容器、自动控制设备、仪表和其他附件.

3.3受压容器

系统中除压缩机、管路、冻结平板外承受制冷剂压力的贮液器、冷凝器、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热交换器等.

3.4自动控制设备

为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和安全,而对制冷工况起自动调节、自动报警和保护作用的装置.

以减少冷量损失而为冷藏鱼舱、鱼品冻结间、管路和辅助设备而设置的绝热结构.

4一般要求

4.1制冷系统各部件经修理后,应按本标准有关规定并参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进行试验.4.2试验均应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详细记录并填写试验报告.4.3试验用仪器、仪表应满足试验要求:4.3.1仪器、仪表应在有效使用期内,并附有计量合格证.4.3.2温度表宜用水银温度计,刻度读数应精确到土0.5℃.4.3.3压力表最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的1.5~2.0倍,精确度应不低于1.5级.4.4压力试验时,试件的内部和焊缝必须清理干净.4.5吹污干燥:

4.5.1制冷剂管件、受压容器、压缩机曲轴箱、冻结平板单体经液压试验后应进行吹污干燥.

4.5.2整个系统船上安装完毕、密性试验前应进行吹污干燥.

4.5.3用压力为0.50~0.60MPa的氮气或经干燥后的压缩空气.

4.5.4吹污可以持续进行,也可以用突然打开排污口的方法进行,在距排污口前方200mm处放置白布检查,白布上无污迹时方为合格.::

4.5.5制冷管件或受压容器单体吹污后,若24h内不能与系统连接,应充人压力为0.05~0.10MPa的氮气,并可靠封闭孔口.

4.5.6系统吹污结束后,除安全阀外,阀门的阀芯应拆下清洁检查,被损伤的密封面应进行修理.

5液压试验

5.1制冷设备的部件,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液压试验:

5.1.1渔船定期检查修理时,压缩机曲轴箱、冷凝器、贮液器、制冷剂管件(包括焊接集管、鱼舱和空气冷却器的蒸发盘管),冷却水管件及平板冻结机的平板应进行液压试验.

5.1.2承受制冷剂压力的部件经焊补修理后.

5.1.3承受冷却水压力的部件经焊补、焊接修理后.

5.2液压试验压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液压试验压力值

MPa

液压试验压力 冷却水部件或零件 R22 R502 安装后R12 安装前压力容器 1.6 2.6 2.8 0.35 0.2压缩机 1.6 2.6 2.8阀件 2.06 3.5 3.6压力管路焊接集管空气冷却器 1.6 2.6 2.8

5.3试验要求:

5.3.1将试件内的压力缓慢升至表1规定的试验压力,并保持5min,不应渗漏.

5.3.2 受压容器压力降至试验压力的80%~85%,用不大于0.5kg的手锤轻轻敲击焊缝两侧,不应渗漏.

5.3.3阀件的液压试验应符合第7条的规定.

5.4试件试验合格后应进行清洁和干燥处理,试件内不应残留水分和锈迹,冷凝器制冷空间、空气冷却器蒸发管、冻结平板等难于用吹污法进行干燥的部件,应加热烘干或进行真空干燥处理.

6气密试验

6.1制冷系统的设备和部件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气密试验:

6.1.1压缩机曲轴箱、受压容器、制冷剂管件于液压试验合格后.

6.1.2 2冷凝器的制冷剂空间在冷却管经换管、封管、重胀、重焊等修理后.

6.1.3上述设备和部件在船上安装完毕并吹污检查后.

6.2气密试验的介质应为氮气或经干燥处理的压缩空气.

6.3气密试验压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系统试验压力值

MPa

系统名称 R12 R22 R502试验压力 1.03 1.72 1.82

6.4装船前气密试验要求:

6.4.1试验应在水池中进行,液面应浸没试件.

6.4.2将试件内部压力缓慢升压至表2规定的试验压力并保持5min,不应有气泡逸出.

6.4.3不具备水池气密试验条件的,按第6.5条进行.

6.5装船后气密试验要求:

6.5.1将试验部分的内部压力缓慢升压至0.3~0.5MPa,检查各安装部位的渗漏情况,排除渗漏情况后,继续升压至表2规定的试验压力.

6.5.2在各连接处,密封件和焊补部位涂上肥皂液,检查渗漏情况,如有渗漏,应立即停止试验,排除渗漏情况后,再重新进行试验.

6.5.3检漏合格后开始试验,保持此压力24h后,压力降应不大于式(1)的计算值:

..(1)

式中:△p一试验始末的压力降,MPa;

P--试验开始时试件中气体压力,MPa;P2--试验结束时试件中气体压力 MPa;.一试验开始时试件中气体温度,C;t2-试验结束时试件中气体温度,C.

6.5.4真空干燥保压试验合格后,应用真空泵将试验部分进行多次抽真空,使其真空度达到1MPa,保持8h后,其内部升压不应超过1333Pa,全系统和压缩机一起进行试验时,应升压至0.1MPa.

6.5.5向被试验系统内充注少量制冷剂;使系统压力升至0.2~0.3MPa,不应渗漏.

6.5.6制冷系统进行局部修理时,应将试验部分用阀门或封板与充有制冷剂的其他部分可靠隔离,确认该部分不存在制冷剂时方可修理(不准带压修理).

6.5.7短段管路和个别阀件修理后可作效用试验.

7阀的试验要求

7.1一般要求

7.1.1阀的试验包括强度试验(阀体进行焊补的阀件除外)、密性试验和开阀能力试验.

7.1.2冷却水管路的阀件只做液压试验,在试验时间内,不应有任何渗漏.

7.1.3制冷剂管路的阀件在试验时阀件应全部(电磁阀线除外)浸人水中,在试验时间内,水中不应有气泡逸出,需做强度试验时,应进行液压试验.

7.1.4试验时阀腔和密封面应清洁.

7.1.5试验时压力应逐渐提高到规定要求,不应将压力突然增加.在规定的保压时间内其压力应保持不变.

7.1.6强度试验压力p应符合表1规定,试验时间为5min.密性试验压力p2应符合表2规定,试验时间为1min,试验中如有疑问,应延长到3min.

7.1.7试验合格的阀件,应将阀内水分清除干净,两端应封口处理以防污物进人阀内,制冷剂管路的阀件内应涂冷冻油.

7.1.8在系统中拆修的阀件,可在工作压力下检查其开阀能力和密封性.

7.2截止阀

7.2.1在无辅助扳手的情况下,用人力旋动手轮(或专用手柄),阀门应能灵活启闭.

7.2.2关闭阀门,在阀门标定进口端加压至p2,检查阀门密封面,合格后,封闭出口端,开尽阀门,在P压力下检查阀的接头、阀盖、阀杆填料函和多用通道口,进行强度试验时继续将压力升至p,检查阀件

各部.

7.3止回阀

7.3.1在阀门标定进口端加工作压力,阀门应能开启.

7.3.2封闭阀门出口端,将阀内压力升至力,检查阀的接头和阀盖.需进行强度试验时,继续将阀内压力升至力,检查阀的各部,合格后卸除压力,在阀盘上方加压至p2检查阀门密封面,合格后再将压力降至0.3MPa,检查阀门密封面.

7.4电磁阀(包括电磁导阀)

7.4.1切断电源,在阀门标定进口端加压至P2值,阀门应可靠关闭.

7.4.2在进口端达到p值的条件下,按额定电压接通电源,电磁阀应能打开.启闭阀试验应连续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30~40s.电磁阀启闭时应无异响.

7.4.3封闭出口端,开启电磁阀,阀内加压至P2值,检查阀的接头,阀盖和手动阀杆的填料函不应渗漏.

7.4.4电磁阀的电磁线圈与外壳间的热态绝缘电阻不应少于1MQ.

7.5安全阀

7.5.1调整安全阀弹簧压力,压紧阀盘,在阀门标定进口端加压至P2,检查阀门密封面,合格后需进行强度试验时,继续加压至p,检查阀门各部,然后封闭出口端,卸除调节弹赞压力,再加压至力,检查阀门各部.

7.5.2校验安全阀:

安全阀开启压力应符合表3规定,关闭压力应为开启压力的.0.9倍,开启动作误差应不超过开启压力的2%.校验不应在有制冷剂的系统中进行,校验完毕应予铅封.

MPa

表3安全阀开启压力值

制冷剂安全阔位置 R12 R22 R502冷凝器贮液器 1.03 1.72 1.81压缩机最终排除端 0.98 1.67 1.76中间容器 0.69 1.37 1.57双级低压排出端 0.78

8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运转试验

压缩机修理后,应作如下试验:

a)不带阀试运转;b)空气负荷试运转;c)气密性试验;d)抽真空试验;e)排气阀密性试验;f)负荷试运转.

如没有进行更换活塞或气缸套的修理,可免作上述a)、b)项的试验.

8.1试验前要求:

8.1.1曲轴箱的油面应在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商度(或两个油位之间).

8.1.2各运动部件应转动灵活.

8.1.3电力控制系统正常,电动机转向应正确无误.

8.2.1把吸、排气阀卸下,启动压缩机并运转10min,停车检查各摩擦部位的润滑和温升情况,润滑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