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 電准
T/ZZB 1736-2023代替T/ZZB1736-2020
手机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Polymer lithium-ion cells for mobile phones
浙江省质量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5技术要求.6试验方法7检验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9质量承诺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本文件代替了T/ZZB1736-2020《手机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与T/ZZB1736-202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术语和定义“充电限制电压”(见3.1,2020年版的3.1)
一更改了原材料中“磁性总物质”、“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的要求(见4.2,2020年版的4. 2)
一一增加了强安全工作参数的要求(见6.1)
-一更改了循环寿命的试验方法(见6.5.8,2020年版的6.4.2.8)
-一更改了过充电的试验方法(见6.7.5,2020年版本的6.4.4.5)
更改了强制放电的试验方法(见6.7.6,2020年版本的6.4.4.6)
本文件由浙江省质量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单位主要起草单位: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韦尔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宁波麦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树国、李明成、于建才、杜晨树、周山山、徐海波、赵彦李、梁东建.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梁米加.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T/ZZB 1736-2020;
一一本次修订承担单位:浙江省质量协会.
手机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手机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以及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手机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以下简称电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18287-2013移动电话用锂离子蓄电池及蓄电池组总规范
GB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澳二苯醚)的测定
IEC62321-8-2017电工技术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配有热裂解/热脱附附件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TD-GC-MS)测定聚合物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Determination of certain substances in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 Part 8: Phthalates inpolymer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using a pyrolyzer/thermal desorption accessory (Py/TDGCMS)) -
3术语和定义
GB31241-2022和GB/T18287-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注:本标准规定的充电限制电压4.20V、4.35V、4.40V、4.45V、4.48V、4.5V、4.53V等. 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3.1K值K-value
K值指单位时间内电池的电压降,单位用mV/d或mV/h表示,是用来衡量电池自放电率的一种指标.
3.2开路电压opencircuitvoltage
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正负极电压差.
3.3额定能量nominalenergy
由生产者标明的在规定条件下确定的电池的能量值,通过用标称电压乘以额定容量计算得出,可向上取整,单位为瓦特小时(Wh)或毫瓦特小时(mWh)
4基本要求
4.1设计研发
4.1.1应具备电池材料快速评估、设计工艺评估、电池失效机理研究、电池性能与寿命预测、电池安 全滥用以及电池安全性评估能力.
4.1.2应具备手机锂电池关键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配方的能力.
4.2原材料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原材料应符合表1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