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790-2025代替GB/T 31790-2015
茄科作物重要类病毒检测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ain viroids for Solanaceae crop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1790-2015《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疫鉴定方法》,与GB/T31790-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茄科作物重要类病毒分类信息”(见第4章):b)增加了“方法原理”(见第5章);c)更改了“试剂”(见6.1,2015年版的3.3);d)更改了“仪器设备”(见6.2,2015年版的3.1); e)更改了“用具“(见6.3.2015年版的3.2);f)增加了“制样”(见第7章);g)更改了“结果判定"(见第9章,2015年版的第5章);h)删除了“往复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PAGE)"(见2015年版的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1)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沈阳农业大学、福州海关技术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振兴、张永江、夏子豪、董、沈建国.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GB/T31790-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茄科作物重要类病毒检测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茄科作物重要类病毒(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金鱼草潜隐类病毒、辣根小果类病毒、番茄褪绿矮化类病毒)的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茄科作物材料及种子中重要类病毒(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金鱼草潜隐类病毒、辣椒小果类病毒、番茄褪绿矮化类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茄科作物重要类病毒分类信息
4.1中文名: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学名:Pospiviroid fusituberis 英文名: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缩写:PSTVd异名 :potato gothic virus potato spindle viroid spindlle tuber viroid tomato bunchy top viroid分类地位: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科(Pospiviroidae)、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Pospiviroid)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的其他信息见附录A.4.2中文名:金鱼草潜隐类病毒学名:Pospioiroid latenscolumneae缩写:CLVd 英文名:Columnealatent viroid分类地位: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科(Pospiviroidae)、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Pospiviroid)金鱼草潜隐类病毒的其他信息见附录B.4.3中文名:辣椒小果类病毒 学名:Pospiviroid parvicapsici英文名:pepper chat fruit viroid缩写:PCFVd分类地位: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科(Pospiviroidae)、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Pospiviroid)辣椒小果类病毒的其他信息见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