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032-2025
目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系统设计 5.1一般规定 5.2总体设计 5.3视频监控系统 5.4入侵监测系统.-5 5.5建(构)筑物监测系统-5 5.6环境监测系统 5.7列车驾驶辅助系统 5.8平台 5.9安全性设计 5.10电磁兼容性、防雷与接地设计 6系统施工与调试 6.1施工与调试准备 6.2监测设备施工 6.3机房设备施工 6.4系统调试 7系统验收 7.1一般规定 7.2静态验收10 7.3动态验收10 8系统运行与维护11 8.1一般规定 8.2系统运行与维护II 参考文献13
DB32/T5032-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常州地 铁集团有限公司、徐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南通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 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才高、张建平、刘乐毅、黎庆、赵振江、王健、石峥映、张昌伟、王社江、俞太亮、 张学华、邓世舜、乔小雷、王列伟、股瑞忠、秦网根、张亦然、方漫然、唐超伟、姚航、王二中、王树勇、郑伟、 张仲伟、黄潘、孙晨曦、耿明、刘瑶、张瑾、马亚洲、吴飞、毛建、朱义欢、袁家斌、王志荣、吴国强、梅劲松。
DB32/T5032-2025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不断扩大,服役时间不断增长,运营维保压力日益加剧,使得保障城市轨 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与稳定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此,本文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实际情况的基础 上,经过大量相关资料查阅,走访调研行业现状,开展现场试验验证,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图像识别、光纤 传感、雷达探测等前沿技术,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编写.旨在为轨行区的安全智能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 供科学、系统的标准化指导,推进先进技术应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DB32/T 5032-2025
城市轨道交通轨行区安全智能 监测与预警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轨行区安全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验收、运行与维护 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建、改(扩)建、大修改造工程及已投人运营线路的轨行区安全智能监 测与预警系统建设与运行维护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4338.5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4部分: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度 GB50157地铁设计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19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轨行区安全track area safety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为保障列车运行、乘客、工作人员以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对轨行区进行 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措施。
3.2 智能监测intelligentmonitoring 为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状态,采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自动化的信息处理与决策,对城市轨 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及重要技术参数进行长期、周期性量测的行为。
DB32/T 5032-2025
异物侵限obstacle intrusion 侵人地铁线路的限界以内,可能对列车运行安全造成影响的事件。
3.4 入侵监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对非法进入设防区域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的电子信息系统。
3.5 环境监测系统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利用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实现监测和记录风速、雨量、温度、空气质量等环境数据的电子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