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 747-2025
东北冷涡判别
Identification for the Northeast China coldvortex
中国气象局发布
目次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气象台、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南京大学.
陈传雷、王瀛、王承伟、李尚锋、崔锦、孙秀博、张翠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阎琦、柯宗建、王元、谭政华、陆井龙、张芳华、滕方达、霍雅姝、陈力强、赵春雨、
1范围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东北冷涡判识
4.1地理指标
4.3生命史指标持续时间不少于3天.
5东北冷涡强度等级
东北冷涡判别
本文件规定了东北冷涡判识标准和东北冷涡强度等级.本文件适用于东北冷涡的监测和判别.
3. 1东北冷涡Northeast China coldvortex活动在我国东北地区及其附近,对流层中、上层的天气尺度气旋性冷涡旋.
在105E-145°E、35N-60°N区域内生成或者移人的天气尺度气旋性冷涡旋.
4.2环流指标
在500hPa等压面天气图上(间隔4dagpm),至少有一条闭合等高线.
根据东北冷涡强度指数(G)的大小,将东北冷涡强度划分为弱、中、强三个等级(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