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6099-2025 蔬菜生产固碳减排技术规范.pdf

DB13,河北省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881.7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河北省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DB13

河 北 東省地方 标 廣准

DB 13/T 6099-2025

蔬菜生产固碳减排技术规范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邯郸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大名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若楠、王丽英、黄绍文、宋岚、车寒梅、史建硕、武雪萍、贾舟、陈莉、陈丽莉、蒋龙刚、孙文江、李建芬.

蔬菜生产固碳减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蔬菜生产固碳减排的固碳主要技术和减排主要技术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土壤栽培露地和设施蔬菜生产的固碳减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适用于本文件.

NY/T1004秸秆粉碎还田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GB/T2524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 2623 NY/T 2374 沼气工程沼液沼渣后处理技术规范 灌溉施肥技术规范NY/T 3244 设施蔬菜灌溉施肥技术通则NY/T 3441 NY/T 3442 蔬菜废弃物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 3504 肥料增效剂硝化抑制剂及使用规程NY/T 3505 肥料增效剂脲酶抑制剂及使用规程NY/T 3958 NY/T 3850 设施果菜秸秆原位还田技术规程 畜禽粪便安全还田施用量计算方法NY/T 4161 生物质热裂解炭化工艺技术规程DB13/T5668蔬菜生产施肥限量要求 DB13/T5738设施菜田生物炭施用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固碳主要技术

4.1农作物秸秆还田

4.1.1.1适用区域

粮菜复种区粮食作物秸秆还田.不适用于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秸秆还田.

4.1.1.2还田量

露地蔬菜前茬粮食作物收获后,秸秆宜全量就地还田.小麦、玉米、大豆秸秆资源产生量和全量还田施入养分量参见附录A.

4.1.1.3施用模式

应配施其他来源有机物料,如商品有机肥、畜禽粪便堆肥等,以维持或逐步提升土壤有机质至适宜水平.有机物料施入总氮(N)量不超过当季氮素建议施用总量的50%.应适当提高基肥中化肥 氮的比例.

DB 13/T 6099-2025

4.1.1.4还田作业

粉碎作业宜选用配套秸秆切碎抛撒还田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秸秆就地粉碎并均匀抛撒于土表.尽量减少二次耕作.粉碎作业质量应符合NY/T1004的规定.

还田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少(免)耕覆盖还田、旋耕碎混还田、翻埋还田等方式.还田3~5年宜深耕(深松或深翻)作业1次,少(免)耕地块可2~3年深翻1次,深度≥30cm.土壤耕层浅的区域不宜单次翻耕过深.

4.1.2果菜秸秆原位还田

4.1.2.1适用区域

设施果菜产区果菜秸秆还田.不适用于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秸秆还田.

4.1.2.2还田量

入养分量参见附录A. 设施果菜采收结束后,秸秆宜全量原位还田,番茄、黄瓜、辣椒秸秆资源产生量和全量还田施

同]4. 1. 1. 3.

按NY/T3850的规定执行.

4.1.3秸秆收储后还田

4.1.3.1适用区域

露地和设施蔬菜产区.

4.1.3.2收储后处理

包括好氧堆腐、热裂解炭化等收储后处理方式.蔬菜秸秆堆腐按NY/T3441的规定执行.秸秆热裂解炭化工艺应符合NY/T4161的规定.

4.1.3.3还田量

根据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蔬菜产量、秸秆类有机物料特点(如含碳量、分解残留率、含水量)等确定还田量.维持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堆腐秸秆、秸秆类生物炭和反应堆秸秆还田量 见附录B.应避免单次还田量过高.

4.1.3.4施用模式

宜配施其他来源有机物料,有机物料施入总氮(N)量不超过当季氮素建议施用总量的50%.

4.1.3.5还田作业

堆腐秸秆可用撒肥机均匀铺撒于土表,结合旋耕整地翻入土壤.

块.可撒施、条施、沟施等.施用后每2~3年监测一次土壤pH值.设施菜田生物炭施用应符合DB13/T 秸秆类生物炭优先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或存在板结、盐渍化、酸化等障碍问题的田5738的要求.

玉米秸秆反应堆可采用内置式反应堆,设施蔬菜定植前1~2周在种植睡下开挖深度30~40cm的沟槽,秸秆铺于沟槽内,铺实后覆土整平睡面,浇大水启动.

4.2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后还田

4.2.1适用区域

露地和设施蔬菜产区.

2

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热解炭化等无害化处理方式.产物包括畜禽粪便堆肥、商品有机肥、生物炭基有机肥等.好氧堆肥工艺及产物应符合NY/T3442的规定.厌氧消化沼液沼渣后处理按NY/T 2374的规定执行.

4.2.3还田量

根据土壤质地、土壤肥力、蔬菜产量、无害化处理产物特点(如养分、水分、重金属含量等)等确定还田量.在维持或提升土壤有机质至适宜水平的同时,还田量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施入磷(P0)不超过DB13/T5668的限量要求. 施入氮(N)量不超过当季氮素建议施用总量的50%.一不超过安全用量.安全用量按NY/T3958的规定计算.维持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畜禽粪便堆肥还田量见附录B.

4.2.4施用模式

宜配合秸秆还田施用,以减少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产物用量,降低环境风险.

4.2.5还田作业

按GB/T25246的规定执行.

4.3耕作模式优化

4.3.1多样化种植

4.3.1.1适用区域

露地和设施蔬菜产区.

4.3.1.2种植模式

通过轮(套、间)作、使用覆盖作物和植物篱等方式实现种植多种作物.

轮(套、间)作周期宜为3~10年,包含3个以上不同种作物.可选择深根、残留物量较高的禾本科或豆科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等与蔬菜轮作(套、间).应避免茄子、番茄等同科作物轮作.

科绿肥或油菜等. 覆盖作物宜根据生长季、生长量、残留物量等合理选择,如在蔬菜生产淡季种植鲜食玉米、豆

4.3.2保护性耕作

4.3.2.1适用区域

粮菜复种区露地蔬菜生产,在蔬菜或粮食作物种植季实施保护性耕作.

4.3.2.2耕作方式

可采用免耕、条(垄)耕、深松、浅松等技术,优先在规模化种植区实施.在土壤肥力低、易受侵蚀或没有免耕基础的田块,可先通过增施有机物料、种植覆盖作物等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并进行条(奎)耕,逐渐过渡到免耕.

宜将保护性耕作与多样化种植相结合,如采用小麦和辣椒套种生产,辣椒少(免)耕定植于预留空地,小麦收获时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

5减排主要技术

5.1肥水量化与精准施用5.1.1基肥多源化深施5.1.1.1基肥种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