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秸秆电厂收储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
刘荣峰,刘进,赵旭
(江苏省工程咨询申心,南京210003)
摘要:秸科发电是粘秆综合利用和生物质能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解决秸秆露天楚烧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能源结构调整、大气污染防治等具有重要意叉.在调研江苏省秸秆电厂 的基础上,文中主要阐述了秸科电厂的秸秆收储体系现状,分析了秸秆收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愁秆收储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科学制定致策、加强宏现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秸科电厂:收储
中图分类号:TK229.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3230(2018)08-0030-04
CurrentSituation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for Collection andStorageSystemofStrawPowerPlantsinJiangsu
LIU Rong feng LIU Jin ZHAO Xu( Jiangsu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nter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Straw power gener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andbiomas energy development. It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pen burmingddsuqBasd on the investigating of the straw power plants in Jiangsu th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status of strawolletin and storage system ofstraw power plantsmeawhile nalyes th existing probland propos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which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govemment to administrateor formulate policies
Key words: Straw power; Collection and Storage
0引言
满负荷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秸秆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稻麦草秸秆、稻壳、树1秸秆收储体系现状
皮及其他生物质能和农林废弃物等.农作物秸秆具有分布范围广且分散于千家万户,体积蓬松且能量密度较低,并伴随着农作物的成熟期和收获期不同,呈现出季节性产生的特点.农作物秸秆的收购、储存、运输直接受到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作物枯秆的收购、储存、运输是精秆电厂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直接影响秸秆电厂正常
1.1江苏省秸秆电厂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底,江苏省并网秸秆直燃电厂共18家,并网规模46.1万kW.除中电洪泽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停产以外,其他17家均正常运行,在运行机组规模44.6万kW,共计消耗农林生物质总量468万t,发电量30.7亿kWh,上网电量27.4亿kWh,对外供热112.9万t.
1.2秸开收储体系情况
江苏省主要秸秆电厂高度重视秸秆收、储、运工作,建立了较为有效的收、储、运机制,在地方政
在秸秆电厂的财务部门先进行登记开户,再将大米加工厂的稻壳、树皮等进行收集,并集中向电厂供应结算.同时部分货车司机也会在运输返程途中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临时拖运木质生物质废弃物等材料,转售到秸秆电厂,秸秆电厂称重确认后与司机进行结算.
府和多方面的积极支持与协助下,基本保证了秸秆燃料供应和电厂运转.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秸秆收储运模式有三种:一是发电企业自行收储运模式[}. 式;二是分散型收储运模式;三是集约型收储运模
(1)燃料收购
根据所调研的5家秸秆电厂提供的数据,秸秆电厂近3年的秸秆资源收购量比较稳定;其中,稻麦、稻壳、树皮等其他生物质能和农林废弃物收 购量基本稳定,花生壳收购量呈现下降趋势.在性、稳定性等多方面考虑,探索了多种生物质燃 实际操作中秸秆电厂从燃料燃烧的合理性、经济料,除燃烧稻麦秸秆外,还可燃用花生壳、稻壳、树皮等多种生物质,故秸秆的结构构成呈现了多样性.
秸秆收购.江苏省秸秆电厂通过这几年秸秆收集的摸索,均建立了各自的秸秆收购体系,主要采用承包人模式,承包人承包收购点,并依靠各村经纪人将分散在农户手上的稻麦草秸秆集中到各地的收购站,并经收购站转运到电厂.
秸秆电厂的燃料还有稻壳、树皮及其他农林废弃 其他燃料收购.除了稻麦草秸秆以外,目前物、木质生物质废弃物(如拆迁板、木托盘)等.此类燃料收购模式以经纪人模式为主.经纪人会
图1所调研秸杆电厂2011-2016年收购的各类燃料资源量及构成
二是在秸秆电厂内,配套建设一定面积的原料堆场.一方面供电厂正常运营时的燃料流转,另一方面可根据市场价格进行适当存储,以保证燃料供给安全.电厂内的原料堆场虽然安全管理较为完善,但是场地有限,无法进行大量储存,一般电厂内的秸秆存货周转时间在两三个月左右.
(2)燃料储运
秸秆产地分散、密度较低、体积蓬松、季节性强,这导致了秸秆的储运难度大,秸秆储运问题已一.目前江苏省秸秆储运方式主要有两种: 成为制约秸秆电厂稳定、连续运行的主要瓶颈之
一是在各收购站内,配套建设一定面积的秸秆贮存场所.一般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方式, 对从各村集中过来的秸秆进行临时堆放周转,经过初步加工后通过公路运输周期性运往秸杆电厂.收购站内的贮存场所虽然可利用的空间较多,但是一般比较简易,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看管,火灾风险较大.
所调研的秸秆电厂均在当地配建有秸秆收购站,在站点配套切草机、打包机、地磅、抓草机等秸秆加工设备.站点和配套设备部分由秸秆电厂垫资或者出资建设,建成后转交给承包人经营,也有部分站点由承包人自行建设运营.
2秸秆收储存在问题
(1)站点布局缺乏统筹
稻麦草秸秆的收、储站点主要由承包人负责运营,站点的选址受承包人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因缺乏统筹布局,因此在电厂合适的秸秆收储范围内,站点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地区站点间距离较近,秸杆收购存在一定竞争关系,收储能力没有完全释放,场地设施不能充分利用,而一些地区站点所负责收购的村庄较多、距离较远,不利于经纪人进行秸秆的收集和运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区的秸秆可收集量.
(2)收集力量明显不足
江苏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地区,这些地区目前年轻劳动力一般趋向于从事经济回报更高的工作,农业种植所带来的经济回报对其吸引力不高,因此种植主要为副业,或依靠家庭中的老年人为主.而江苏地区农忙两季之间的时间较短,需要在上一季农作物收购完后较快时间内进行播种,面依靠人力收集秸杆比较费力、费时,因此大多数种植户没有足够的力量将秸秆收集起来进行出售,一般会选择直接还田,这也 是秸秆市场供应短缺的因素之一.
(3)机械化操作不易普及
江苏省除大丰、东台等几个市县的部分农田采用的是农场化种植模式外,其余基本上都在推广种田大户承包制,由种田大户承包大小不等的农田进行农作物种植.虽然这种模式在耕种效率上有所提高,方便集中管理和统一劳作,对农耕的机械化操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农田现状没有改变,除农场化作业以外的农田仍以小田块为主,沟渠交错复杂,地块长短不一,十分不利于大型秸秆收集机械下田作业,因此在农作物收割季节只能辅以小型设备和人工进行秸秆收集.而利用小型设备和人工来进行秸秆收集产出低、时间长,且成本偏高,这也造成了江苏省秸秆市场量少、价高的局面.
(4)财政补助力度偏低
秸秆收储的收益除电厂支付的购买费用外,还有一部分来源于财政补助.根据《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秸秆收储和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标准原则由各市、县(市)根据本地情况进行补助.根据调研,江苏省秸秆能源化利用补贴在20-30元/吨不等,各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平均折算每亩不到10元.与精秆还田比,制定的秸秆还田省级补贴标准为苏南10元/亩、苏中20元/亩和苏北25元/亩,明显高于能源化利用补助.且秸秆能源化利用收集过程 复杂、产出低,需耗费较大人力物力.因此农户更加偏向于还田,对收储和能源化利用方式的积极性不高,加剧了市场上秸秆供应量不足、价格偏高的趋势.与周边省份比,安徽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补贴政策为稻草50元/吨,麦草40元/,其他秸秆30元/,江苏省秸秆能源化利用补贴力度与周边省份有较大的差距.
3对策和建议
秸秆发电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面,作为秸杆发电得以持续进行的基础,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秸秆燃料供应问题.需从秸应链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根据无政府激励、政 秆发电供应链演化博奔的视角,分析秸秆发电供府激励农户以及政府激励中间商条件下的模型分析,政府对秸秆发电项目的影响巨大,政府应该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做出有效的结合2].
(1)优化收购站点布局和管理
加强政府宏观控制,对秸秆收购站点进行统一要求和布局,保障精秆电厂项目的燃料供给.由于粘秆利用多元化、燃煤锅炉改生物质锅炉的数量越来越多等因素,秸秆收购竞争加剧,秸秆收购难度越来越大,导致收购半径扩大,在秸秆密度和收集量一定的情况下,秸秆收购成本增加,且有持续上升趋势,对现有秸秆电厂的可持续发展造
成较大压力.应科学规划收购站点选址,根据各输距离、人力资源等因素,合理布局站点建设,最 镇、村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秸秆产量、收集半径、运大化发挥收购站在秸秆收储体系中“枢纽”的核心作用.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参考环卫系统 模式,由政府统筹建设收购站点,并对外承包.完农”,不断完善秸秆收储运机制. 善桔秆储存方式,真正做到”屯草于民,藏草于
(2)推进秸秆机械化收储
机械化收集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机械化收集即可保证秸秆及时离田,不耽误农时,又实处,也解决了秸秆乱抛乱扔对大气及水体造成的污染.
加强秸秆收储关键设备及技术研发.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对收储设备进行改良,实现收割、拾草、储存一体化作业,提高收储效率,加大秸秆收集机械化覆盖面积,提高桔秆收集能力,降低收集成本.重点加快稻麦收获打捆一体机、履带式田间草捆装载机及运输车、秸秆捡拾粉碎播种覆盖还田联合作业机等装备的研制和生产3].
推广大型秸秆收储设备融资租赁.目前,农村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技术人才风毛麟角.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融资供需对接不顺畅等问题依然突出.鼓励发展秸秆收储设施设备的抵押贷款和订单融资,通过租赁模式解决大型设备购置资金短缺,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投人成本.
(3)推广耕作规模化
农村分散经营不具备规模效应,同事由于田块小 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面分散,运输通道较差,直接影响秸秆收储运输,道的建设,以方便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有利于收 因此要加快土地流转,集中整理土地并进行机耕割、拾草等的机械作业.
积极推进农田农场化改造,对现有分散式农田进行集中整合,提高农田连片率、规整率,加快推广农场化耕作模式.通过农场化作业,提升农业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从而降低秸秆收可保证无秸杆乱抛乱扔,确保秸秆禁烧工作落到集难度和成本,保障秸秆燃料市场供应.鼓励秸秆电厂通过并购、注资农场等方式,不断增强秸秆燃料供给保障能力.
(4)加强财政政策支持
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支持力度.合理规划秸秆还田和秸秆综合化利用,综合考虑综合化利用过程中收储复杂性,适当提高针对能源化利用补贴,减小桔秆还田和秸秆收集的补贴差距,制定多方位的支持政策,提高农户、收储和能源化利用各个环节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廉明,俞燕,等,秸秆燃料收储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2017 3(上):163-164.[2]曾海旺,窦迅,等.政府激励下粘杆发电俱应链的演化博奔模型与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7 26(1) ;89 95.[3]群略,谭俊,等.怎样才能破解秸秆收储利用的瓶颈[J].农机科技推广,2015 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