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影响的多属性大型复杂系统而言,配电网综合评估的前提条件是对这些属性和因素综合、全面、科学的考虑.不同的评估理论和方法侧重点各有不 摘要: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评价法、德尔菲法和聚类分析法等.就配电网整体优劣程度受多种因素明,各单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的确定方式也不尽相网,从各种方法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出发,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配电网配电网规划评估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1-0222-01
1研究内容
等相关电网指标之间投人和产出比,最终确定边界条件.建立评估法和德尔菲法等,明确选定的诸多指标平级,上下级之间的相对关 指标体系按照评估对象的评估目的,综合系统分析理论的层次分析系,建立层次清晰的评估体系,以便对评估对象的整体评估结果进 行量化.选取试点区域开展配网规划适应性评估与分析应用,编写《配网规划适应性评估与分析应用》报告.
结合配电网规划、运行各关键环节与供电可靠性及其投资成本的关联度分析,研究配电网各环节评估需求,配电网规划方案与发 展阶段、可靠性目标,市政环境、用电需求、技术进步等因素相适应型地区情况,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评估指标参数 性的动态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评估方法,调研典
1.4关键点
1.1技术路线
(1)指标体系建立.指标的选择是配电网评估的基础.指标的选择好坏对分析对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差异化适应性分析.由于 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各个指标难以接近或根本无法达到理想值.根据地区级别及负荷密度对供电区进行分类,对各 类供电区电网的发展目标及考核标准需要区别对待.(3)指标得分标准的确定.指标的定性描述必须通过量化转换成规范的定量数据,这 是由不同的底层指标是基于不同含义和目的设计面决定的,(4)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也称加权,他表示对某指标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 加权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经验加权:也称定性加权,它的主要优点是有专家直接估价,简单易行,数学加权:也称定量加权,它以经 验为基础,数学原理为背景,间接生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5技术创新点.配电网规划方案与发展阶段、可掌性目标、市政环境、用电需 求、技术进步等因素相适应性的动态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模型驱动方式实现SG-ERP各业务系统的松合无缝集成和信息融合,获 取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使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配电网规划方案进行分析.6)应用效果及前量.在评价指标体 系确立之后,通过设定各指标权重,可对不同区域现状电网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归类和分析,进而将实际水平与需求水平相对比,辅助电网公司进行发展策略和资金计划的制定.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 分析评估方法可应用于试点区域“十三五“配电网滚动规划中.
多级模期综合模型通过一级模评判和二级模期评判,最终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配电网规划考虑的多种因素,遵循确 定模糊集隶属函数的原则,分别构建了描述配电网对单因素适应性模期综合评判中各层次因素的权重.最后选择合适的合成算子.采 的隶属度.基于单因素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确定权重的方法,确定用模糊综合评估的方法分别提出了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评估方法.
1.2规划评估工作流程(如图1)
1.3实施方案
在现场开展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调研工作,了解具体不同供电分区和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电网指标等信性、负荷密度指标等电网相关参数指标. 息,研究不同供电分区和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电网相关供电可靠
(容载比、线路重载比例、配变重载比例等)运行水平(架空/电缆故 研究同一地区在电网规划,运行中,电网各项指标如供电能力障停电率、线路绝缘化率、开关无油化率等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投 资成本之间约束关系,从而找出边界条件.考虑边界问题,评估指标体系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考虑到电网投资成本和提高供电可靠性
2结语
理,查找电网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规划提出指导性意见,因 配电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需要回顾当时制定的规划是否合此,配电网规划评估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 下方面:检验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效果和达到的供电能力,找出现状电网中存在的间题,明确今后电网建设改造项目,确定未来的发展 思路,为决策人员提供关键量化指标作为研究规模、建设标准,投产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目标与项目的一致性:研究为建设相关的前期 时机等关键性间题的重要决策依据,有效造免投资风险,确保资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指标的量化作为项目选择以及研究规模,建设 工作计划提供参考,并为近期配电网建设投资计划的制定和填报提标准、投产时机等关键性问题的重要决策依据,有效地避免了投资 风险、确保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目标与项目的一致性.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谢晓琳(1983一),男,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规划.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网站的应用得到很大提升.政府网站管理方面落实可用性原则,保障政府网络管理在电子政府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深化人机交互并创造有利的平台,促进政府网络管 理的发展.可用性原则在政府网站管理中发挥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也是政府网络管理各项指标建设的根本依据,确保政府网站管理的 完整性,实现可用性原则在政府网站管理中的宏观性.
参考文献
[1]肖卫兵,试论政府网站管理中的可用性原则[J].电子政务法研究.201 2(5):4750.
[2]徐灵芝.城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惠可用性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21 ):21 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