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5193.1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 处理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5193.19-2003(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
本标准与GB15193.19-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修订了范围亲合剂,如水、氢氧离子、氨、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起反应而被破坏”,修改为"一些化学反方法中使用的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增加了叠氮化钠的处理方法. 一修改了联苯胺、β-萘胺的处理方法.修改了黄曲霉毒素B的处理方法.一修改了苯并[a]蕙的名称及处理方法,3-甲基胆葱的名称、处理方法及英文缩写.一修改了2-乙酰氨基、2,7-二氨基芬、苯并[a]芘的处理方法.一增加了7,12-二甲基苯并[a]蕙、2-氨基、2-硝基、9,10-二甲基蕙、2,4,7-三硝基酮的处理 方法.修改了N-亚硝基甲基脲的处理方法及英文缩写、N-甲基-N-硝基-N-亚硝基眠的名称及处理方法."一增加了乙基亚硝基脲的处理方法. 一修改了丝裂霉素C的处理方法.-修改了N-亚硝基二甲胺的名称、英文缩写及处理方法.修改了甲磺酸乙酯、甲磺酸甲酯的名称及处理方法.一修改了曲霉素A的处理方法.修改了1CR-170的处理方法、三亚乙基蜜胺的名称及处理方法. -增加了4-硝基喹啉-N-氧化物、ICR-191、映哺糖酰胺、9-氨基吖啶、多氯联苯的处理方法.一修改了环磷酰胺的处理方法.一增加了刚果红的处理方法.一增加了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的处理方法."一增加了五氯酚钠的处理方法. 一增加了过氧基异丙苯的处理方法.一增加了柔毛霉素的处理方法.-删除了乙撑亚胺、Trenimone的处理方法.增加了附录A.
“一增加了试验目的,将“一般原则”改为”原理”删除原版内容“能使该类物质破坏的化学反应来高锰酸钾丙酮(15g高锰酸钾溶于1000mL丙酮)溶液处理.烷化物在原则上可以与合适的 处理,如对易于氧化的化合物(如肼、芳香胺或含有分离的碳=碳双键化合物),可以用饱和的应破坏该类物质中引起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的官能团,从而达到对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 处理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中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中使用的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处理.
2试验目的和原理
对于大多数类型的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可以利用一些化学反应破坏该类物质中引起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的官能团,从而达到对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中使用的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3处理方法
注:本章所涉及的致突变物、致畸物和致癌物的中英文名称对照、CAS及英文缩写参见附录A.
3.1联苯胺、β蔡胺
3.1.1试剂
2mol/L硫酸、0.2mol/L高锰酸钾、焦亚硫酸钠、10mol/L氢氧化钾.
3.1.2处理方法
3.1.2.1如联苯胺或β-萘胺浓度高于0.9mg/mL,加水稀释至0.9mg/mL以下.3.1.2.2每10mL联苯胺或β-萘胺溶液加人5mL0.2mol/L高锰酸钾溶液及5mL2mol/L硫酸溶液,该反应至少应持续10h.3.1.2.3每10mL反应体系加人0.8g焦亚硫酸钠使反应体系脱色,如未完全脱色则加人更多.应过程放热.3.1.2.5加100mL水稀释,过滤掉含锰化合物,中和滤液后废液按照化学废弃物处理.
3.2叠氮化钠
3.2.1试剂
亚硝酸钠、4mol/L硫酸、质量体积比浓度为10%碘化钾溶液、1mol/L盐酸、淀粉.
3.2.2溶液配制
亚硝酸钠溶液:7.5g亚硝酸钠溶于38mL水.
3.2.3处理方法
3.2.3.1每5g叠氮化钠溶于100mL水中. 3.2.3.2边搅拌边加人亚硝酸钠溶液至叠氮化钠溶液(3.2.3.1)中.3.2.3.3缓慢加人4mol/L硫酸直至反应体系呈酸性并持续搅拌1h,如样品较多,此过程需在冰浴中进行,本操作需在通风翻中进行.3.2.3.4应先加人亚硝酸钠,再加人硫酸,反序加人会产生有害物质.3.2.3.5加人数滴反应体系溶液至等体积质量体积比浓度为10%碘化钾溶液中,再加人1滴1mol/L 盐酸及1滴淀粉溶液.如反应液呈深蓝色显示存在过量亚硝酸,即反应已完成,废液按照化学废弃物处理.如果未过量则加人更多亚硝酸钠.
3.3黄曲霉毒素B
3.3.1试剂
5.25%次氯酸钠、丙酮.
3.3.2处理方法
3.3.2.1每毫克黄曲霉毒素加人2mL5.25%次氯酸钠溶液,反应体系放置过夜,次氯酸钠溶液可随时间缓慢分解,应每隔一定时间检测溶液中活性氯的含量.3.3.2.2加人3倍体积水及相当于稀释后总体积5%的丙酮,反应至少30min,处理完成后废液按照 化学废弃物处理.
3.4多环芳烃(苯并La芘、7.12-二甲基苯并La葱、3-甲基胆葱、2-氨基、2.7-二氨基、2-乙酰氨基由-6
3.4.1试剂
高锰酸钾、硫酸、焦亚硫酸钠、10mol/L氢氧化钾、丙酮.
3.4.2高锰酸钾硫酸溶液配制
在1L3mol/L硫酸中加人47.4g高锰酸钾搅拌15min~60min备用,现用现配.
3.4.3处理方法
3.4.3.1每5mg多环芳烃加人2mL丙酮并确保多环芳烃全部溶解.3.4.3.2每5mg多环芳烃加人10mL高锰酸钾硫酸溶液,反应体系应搅拌1h.整个反应过程需保持反应体系呈紫色,如果不是紫色应加人更多高锰酸钾硫酸溶液,直至反应体系保持紫色1h以上.3.4.3.3每10mL反应体系加人0.8g焦亚硫酸钠使反应体系脱色,如未完全脱色则加人更多. 3.4.3.4每10mL反应体系加人8mL10mol/L氢氧化钾使反应体系呈强碱性(pH>12).此反应过程放热.3.4.3.5加100mL水稀释,过滤掉含锰化合物,中和滤液后废液废渣按照化学废弃物处理.3.4.3.6如多环芳烃少于5mg.也应按照3.4.3.1~3.4.3.5方法处理.
3.5.1试剂
甲醇、6mol/L盐酸、氨基磺酸.
3.5.2处理方法
3.5.2.1每30g甲基硝基亚硝基胍,N-亚硝基甲基脲或乙基亚硝基豚加人1L甲醇中.3.5.2.2搅拌并缓慢加人1L6mol/L盐酸. 3.5.2.3加人70g氨基磺酸,搅拌反应体系至少24h.处理完成后废液按照化学废弃物处理.
3.6丝裂霉素C
3.6.1试剂
5.25%次氯酸钠、1%亚硫酸氢钠.
3.6.2处理方法
3.6.2.1如浓度过高,则应将丝裂霉素C稀释至不超过0.5mg/mL.3.6.2.2每10mL丝裂霉素C溶液加人15mL5.25%次氯酸钠溶液,反应过程非常快.3.6.2.3反应完成后加人过量1%亚硫酸氢钠除去多余的次氯酸钠.处理完成后废液按照化学废弃物 处理.
3.7N-亚硝基二甲胺
3.7.1试剂
甲醇、1mol/L氢氧化钾、铝镍合金.
3.7.2处理方法
3.7.2.2加人等体积的1mol/L氢氧化钾溶液并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7.2.3每100mL反应液缓慢加人5g铝镍合金,应防止起泡过多,此过程放热,反应总体积应小于容器容积三分之一3.7.2.4封闭反应体系并持续搅拌24h. 3.7.2.5废弃的镍可放于金属支架上晾24h(远离可燃物)后丢弃.处理完成后废液按照化学废弃物处理.
3.8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
3.8.1试剂
1 mol/L氢氧化钠.
3.8.2处理方法
每1mL化合物加人50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体系应搅拌甲磺酸甲酯6h、甲磺酸乙酯48h.处理完成后废液按照化学废弃物处理.
3.9薪曲霉素A
3.9.1试剂
次氯酸钠、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