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3200.26-2016代替SN/T1591-20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中9种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量的 检测方法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Determination of 9 organic heterocyclic pestcides residues in te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T1591-2005《进出口茶叶中9种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本标准与SN/T1591-2005,主要变化如下:一标准文本格式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文本格式: 一标准名称中“进出口茶叶”改为“茶叶”.一标准范围中增加“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中9种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中9种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量检验的抽样和制样、测定方法、测定低限及回收率.
氯苯嘧啶醇、哒螨灵残留量的检验,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3.1试剂
3.1.1丙酮(CHCOCH):重蒸馏.3.1.2正已烷(CH):重蒸馏.3.1.3氯化钠(NaC1).
3.2溶液配制
3.2.1丙酮-正已烷(13)溶液:取100mL丙酮,加入300mL正已烷,摇匀备用.3.2.2丙酮-正已烷(21)溶液:取200mL丙酮,加入100mL正已烷,摇匀备用.
3.3标准品
3.3.1农药标准品:纯度≥99%.
3.4标准溶液配制
3.4.1标准溶液:准确称取适量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嘧啶醇、哒螨灵标准品,用丙酮配制成浓度为1.00mg/mL标准储备液.再根据需要用正已烷稀释成相应的标准工作液.
3.5材料
3.5.1无水硫酸钠(NaS0):经过650C灼烧4h,置于干燥器中备用.3.5.2活性碳固相萃取小柱:250mg或相当者.3.5.3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250mg或相当者.
4仪器和设备
4.1气相色谱仪,配质量选择性检测器.4.2分析天平:感量0.01g和0.0001g4.3固相萃取装置,带真空泵.4.4多功能微量化样品处理仪,或相当者.4.5离心机:4000r/min. 4.6涡旋混匀器.4.7离心管:15ml.4.8刻度试管:15mL.
4.9微量注射器:10μL.
5试样制备与保存
5.1试样制备
将所取回的样品磨碎,取样部位按GB2763附录A执行,使通过孔径为0.84mm筛,混匀,均分成两份,装入清洁的容器内,作为试样.密封,并标明标记.
5.2试样保存
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将试样于-5℃以下避光保存.在抽样和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
6分析步骤
试样中残留的中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嘧啶醇、哒螨灵用丙酮一正已烷提取,采用活性炭小柱和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被测物用 丙酮-正已烷洗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仪,配有质谱检测器的测定,外标法定量.
6.1提取
准确称取1g均匀试样(精确至0.001g)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g氯化钠,加入2ml蒸2min.在2500r/min下离心1min,吸取上层正已烷提取液于另一15mL刻度试管中.再分 馏水,于混匀器上混匀30s 放置30min,再加入4mL丙酮和正已烷混合液,在混合器上混匀别加入2mL丙酮和正已烷混合液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加入1g无水硫酸钠干燥.将干燥后的提取液完全转移至另一干净刻度试管中置于微量化样品处理仪上在50℃,氮气流吹至约1 mlL(溶液A).
6.2净化
将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和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内填约1cm高的无水硫酸钠层)自上而下安装在固相萃取的真空抽滤装置上,先用1mLX3丙酮预淋洗小柱,再用1mlLX3正已烷预淋洗小柱,保持滴速0.5mL/min,弃去淋洗液.
将溶液A依次过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和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再用6.0mL丙酮和正己0.5mL供GC-MSD分析备用. 烷混合液淋洗柱子,收集全部洗脱液,置于50℃下,氮气流吹至近干.最后用正已烷定容于
6.3测定
6.3.1气相色谱-质谱参考条件
0.25m或相当者: a)色谱柱:石英毛细管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固定相.30mX0.20mm(内径),膜厚
b)色谱柱温度:70℃保持2min 以8C/min上升至180℃,再以3℃/min上升至280℃,保持18min;
c)进样口温度:250℃:
d)色谱-质谱接口温度:220C:
e)载气:氮气(纯度>99.995%),0.6mlL/min:
f)进样量:1L:
h)电离方式:EI;
表29中杂环类农药的监测离子
农药 采集时间/min 监测离子(n/z)芳去津 15~20 173 187 200" 215腐霉利 乙烯菌核利 25~26. 5 20~25 187 198 212° 285 96° 255 283 285氟菌唑 25~26. 5 219 248 278° 287抑霉唑 26. 5~28. 2 173° 215 240 296噻酮 28. 2~30. 5 105° 172 175 305丙环唑 氯苯嗜啶醇 30. 5~36 36~40. 5 173°. 191. 259. 261 139" 219 251 330哒蜗灵 40. 5~43 117 147° 309 364标记离子为定量离子
6.3.2色谱测定
嘧啶醇、哒螨灵的含量情况,选定峰面积相近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去 根据样液中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嘧啶醇、哒螨灵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液的样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标准品SIM色谱图参见附录A中图A.1.
6.3.3质谱确证
对标准溶液及样液均按4.4.3.1规定的条件进行测定,如果样液中与标准溶液相同的保留时间有峰出现,则对其进行质谱确证.当待测物全部监测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标准品一致,且相似度正负10%之内时,可确证此待测物.在上述气相色谱-质谱条件下,9种杂环类农药的保留时间及监测离子丰度比(m/z)见表3.
表39种杂环类农药的保留时间和监测离子丰度比
农药 保留时间/nin 监测离子丰度比苏去津 18. 41 173: 187:200:215 (26:3:100:58)乙烯菌核利 21. 09 187: 198 : 212: 285 (74:89 :100:86)腐霉利 氯菌唑 25. 46 96:255:283:285 (100:8:69:5) 219:248:278:287 (18:7: 100 :53)抑霉唑 27. 33 25. 67 173:215: 240:296 (76: 100:9 :6)噻嗪酮 28. 30 105:172:175:305 (100:35:25: 6)丙环唑 32. 20 32. 58 173: 191 :259: 261(100: 27 : 88 : 57)氯苯啶醇 39. 12 139:219:251:330 (100: 63 : 54: 36)哒螨灵 41. 64 117 : 147:309:364 (15: 100:7:6)
6.4空白实验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7结果计算和表述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按式(1)计算试样中去津、乙烯菌核利、腐霉利、氟菌唑、抑霉唑、菌唑、噻嗪酮、丙环唑、氯苯嘧啶醇、哒螨灵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