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565-2025
应急潜水救生安全作业要求
Safety operationrequirements for emergency diving of lifesav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目 歡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人员要求5装备要求6程序要求附录A(规范性) 自携式潜水救生作业所需配备的装备与最低数量附录B(规范性) 水面供气式潜水教生作业所需配备的装备与最低数量附录C(规范性)应急潜水救生作业安全检查表 10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救捞与水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安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金裕、李世锋、周春辉、薛晖、梁海咏、文元桥、胡博、曹寻、膝建新、夏峰、黄安康、韦涛、甘浪雄、钟佳豪、覃士新、黄亮、卜立军.
应急潜水救生安全作业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应急潜水救生作业的人员、装备和程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专业救助机构的潜水救生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
GB/T12521空气潜水减压技术要求GB18985潜水员供气量GB20827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GB26123空气潜水安全要求 GZB4-02-03-04水上救生员JT/T909潜水员潜水后飞行要求JT/T1365潜水作业现场急救方法与要求JT/T1383空气潜水系统通用要求和周期性检验JT/T1452潜水打捞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T/T14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发生人员落水、水下受困时,进行的水下人命搜教行动.
3.2
潜水教生人员lifesaving diving personnel
在专业搜寻和教助等工作中,对遇险人员开展水下搜救行动的人员.
注:包括潜水救生指挥、潜水救生员、待命潜水救生员和潜水救生照料员等.
3.3
潜水教生员lifesavingdiver
使用专业搜寻和救助等装备和器材,以潜水为主要救援方式,进行水下人命救助及应急抢险救援的人员.
3.4
潜水教生指挥lifesaving diving mander
全权负责应急潜水教生实施和安全的负责人.
JT/T1565-2025
3.5待命潜水救生员lifesaving standby diver 在潜水站着装待命,能够随时入水援教水中遇险潜水教生员的人员.
[来源:JT/T1082-2016 3.3 有修改]
3.6潜水教生照料员lifesaving diving tender 协助潜水救生员着卸装、入出水,并看管潜水救生员脐带和信号绳的人员.[来源:JT/T1452-2022 3.1.4,有修改]
升出水,无须在上升过程中停留减压的潜水方式. 潜水时,在一定水深处停留不超过一定时间,水下停留结束后可由停留水深处按规定的速度直接上
3.8自携式潜水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diving; SCUBA diving潜水教生员自行携带供气瓶及呼吸器的潜水方式.
3.9 水面供气式潜水surface supplieddiving由水面通过脐带向水下潜水救生员输送呼吸介质的潜水方式.[来源:JT/T1452-2022 3.3.11,有修改]
4人员要求
4.1技能与体格
4.1.1潜水教生员的培训要求、适任能力应符合GZB4-02-03-04中潜水救生员的等级要求,并应具备4.1.2潜水教生员和待命潜水救生员的体格条件应符合GB20827的相关要求. 急救和心肺复苏技能.4.1.3潜水救生指挥的适任能力应达到GZB4-02-03-04中三级潜水救生员(高级工)的要求.
4.2人员配备
4.2.1潜水教生队人员配备不应少于6名,其中潜水救生指挥不应少于2名,潜水救生员不应少于 4名.4.2.2作业现场人员配备不应少于4名,其中潜水救生指挥不应少于1名,潜水教生员不应少于3名.
4.3职责
4.3.1潜水救生指挥的职责包括:
a)应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潜水教生计划,包括采用的潜水方式、人员配备、装备配备、气体配备和救生程序等;b)应负责潜水救生队组织管理和任务分派,确保潜水救生人员的安全和健康;c)应确认潜水装备及教生器材等在应急救援出动前准备齐全,且检查合格,状态良好; d)应会同应急潜水教生现场的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e)应发布潜水开始和结束的指令;f)应与现场相关人员和教援指挥中心建立双向通信,及时了解和报告现场情况;g)每次救生潜水前,应确认潜水救生员在技能、体格和心理方面胜任潜水救生任务;